登陆注册
22351200000151

第151章 :后知后觉 安阳城空

王猛率军悄然走后,军中营帐虽然空了许多,但是杨安还是命令将士就如刚才一样在营中、营外巡逻。

由于搭建的营帐足有上千帐,所占之地十分广阔,安排的巡逻人员足有上千人,为了更好的迷惑晋军,杨安下令每一个营帐都要有将士入住,每个营帐里都要灯火不息。

如此一来,每个营帐里虽只住着两三个人,可在城楼上观望的晋军却丝毫看不出异样,只以为秦军足有上万之众。

一夜匆匆而过,昨夜巡逻的将士都被杨安叫去歇息去了,又将昨夜已经歇息过的将士选出一些来,继续巡逻。

新野城中的桓豁本以为今日秦军会有动作,所以一大早便赶到城楼上,观察城外的秦军。

桓豁问城楼上的守兵道:“秦军今日可有什么动作?”

一个士兵道:“并未发现秦军有什么异常,自昨日扎营之后,秦军除了日常巡逻,便再没有什么动作。”

桓豁闻言,不禁自言自语道:“他们到底是要做什么,既然顿兵城下,既不攻城,也不围城,只是守在营中,难道是在等待什么吗?”

没有人能回答,也没有人敢回答。

桓豁道:“仔细监视,一旦发现秦军有异动,就立即派人前来禀报。”

可是这一日过去了,秦军除了按着饭点埋锅造饭,派兵巡逻,根本就没有什么出兵的举动,转眼便是夜幕降临,一切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军中用过晚饭之后,杨安下令道:“传令下去,子时一到,即全军后撤。”

杨安本来还在想要用些什么来掩饰一下,让晋军晚些发现他们已离营撤走,可是想了半天,也觉得没什么好法子,便索性不再想了。

子时很快便到了,杨安命全军将士骑上战马,也不管他们走后,营中火光熄灭,会不会引起晋军的怀疑,便快马加鞭的往南乡而去。

杨安他们走了不到半个时辰,由于营中无人,所有的火光都熄灭了,整个秦军大营变得一片黑暗,在新野城楼上看到这一切的士兵顿时傻了眼。

他们意识到大事不好,赶忙派人往城内赶去,来到新野太守府上。

由于此时已是深夜,桓豁以及新野城众官员早已入睡,那士兵正犹豫要不要前去禀告此时,突然脑中回想起白日里桓豁所说的一旦发现什么异变,就要立刻向他禀报。

而此时的变化来的那么突然,那么不可思议,正好是大大的异变,若是此时去报,最多是被埋怨几句,可若是延迟再报,那可就是延误军机,要是桓豁发起火来,恐怕后果十分严重。

在心中掂量了一下之后,那士兵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对那守候在外的门子道:“烦请通报桓将军,在下有重要军情上报。”

此时也算得上是战时,所以桓豁早已吩咐在外把守的手下,命令他们如果有军情通报,便直接将其带入内室,无须再行禀告。

此时那人闻言,说道:“是把守城门的将士吧,桓将军早有吩咐,请随我来。”

说着那士兵便跟着那门子走了进去,来到桓豁的房门外。只见此时桓豁的房间里灯火已熄,想是已经入睡了。

不过那门子还是敲了敲门,看看门里是否有回应。也许是桓豁才刚刚睡下,并未睡熟,听到敲门声,说道:“是谁?”

那门子道:“禀大人,方才来了一位军士,说是有紧急军情要报,不知大人见是不见?”

桓豁闻言,连忙起身,只披了一件衣裳,便道:“快让他进来。”

那门子道:“是。”

说完又转身对那士兵道:“请。”

等那士兵进入门中,室内的火光已然亮起,桓豁已正襟坐在那里等着他了。

那士兵行礼道:“小的拜见大人。”

桓豁道:“不必多礼,快说发生了什么事。”

那士兵道:“就在刚才,小的在城楼上望见秦军营中灯火全部熄灭,就连巡逻的人也不见了,像是在一瞬间便全部消失了一般。”

桓豁闻言,大吃一惊道:“什么!竟有此事?”

那士兵道:“开始我等也不信,可是自秦军营帐灯火熄灭之后,就再也没有燃起过,让人不得不生疑,故而才会前来禀告大人。”

桓豁起身道:“走,带我去看看。”

那士兵闻言,便随着桓豁一起回到了城楼上。

此时,桓豁从城楼上清清楚楚的看见,昨夜还灯火通明,有着上千人巡夜的秦营,现在却变得黒鸦鸦的一片,再也看不到一丁点火光。

桓豁不禁在问着自己:“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这样?”

桓豁道:“来人,快打开城门,我要出城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突然有一人劝阻道:“大人且慢,若这是敌人的诱兵之计,那大人此去,不就正中了秦人的阴谋了吗?不如待明日天亮之后,再去查探也不迟!”

桓豁闻言,心想要是等到明日,早已迟了不知道多少!他是一刻也不愿意再等了的!

桓豁道:“就算此去千难万险,我也要去一探究竟,不然就真的是贻误了战机。”

那人道:“大人一定要去也并非不可,但还请将军带上两千将士,以防万一。”

桓豁道:“如此也好。”

很快,桓豁便带着两千将士,高举着火把出了城门,没过多久,便来到了秦军扎营之处。

本来桓豁还担心真的有伏兵,在过去的路上谨慎万分,不敢有丝毫放松,可是等他带着将士靠近了秦军大营,依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他的胆子也就变得大了些了。

桓豁带着众将士走过了秦军辕门,随着火光所及之处望去,只见周围空无一人,只留着些空荡荡的营帐。

桓豁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便是秦军已经撤走了,早在昨夜便已经撤走了,而今晚撤走的,不过是秦军留下殿后的余军。

按说敌军不战而退,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桓豁此刻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感觉自己深深的被秦军给耍了一回。

要是说出去,秦军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撤走了上万大军,而他作为大军统帅,却对此毫不知情,岂不是会让人给笑掉大牙?

现在桓豁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挫败感,他虽然没有和秦军交战,没有被秦军打败,但这件事对于他来说,简直比吃了败仗还要让人感到耻辱。他现在是想追,都不知道该从何追起!

不过即使如此,桓豁还是作了一个决定,他明日将率军前往南乡,去收复那些被秦军攻陷的城池。

两日之后,王猛和杨安在南乡相遇,而此时桓豁的大军距离南乡,还有足足一日的路程。

杨安顺利归来,王猛很是高兴,说道:“将军顺利脱身,及时赶来,我便放心了。”

杨安道:“想来现在晋军早已察觉我军撤离,甚至可能已派出追兵,不知将军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王猛道:“此次出征,所获唯有安阳、南乡,但晋军一来,南乡、安阳必再次落入晋手,若派军守城,徒增伤亡,有害无益。所以我决定将安阳之民徙入长安,也算是此次出征所得了。”

杨安道:“将军所虑甚是,所谓得地不如得人。”

王猛道:“未免夜长梦多,再休整半日,大军便赶往安阳。”

又过一日,王猛率军回到了安阳,到安阳时,已是日暮时分,而桓豁此时也刚刚来到南乡城下,见到南乡城上悬挂的秦旗,心想果然秦军退到了南乡城。当即便在城外扎营,准备明日开始攻城。

可就在桓豁刚刚将军营安好之后,突然有士兵来报,说城楼上的秦字旗已被取下,而且城中还有人要求见于他。

桓豁闻言,当即命人将那些人给招了进来,问道:“诸位找我所为何事?”

一人道:“禀将军,我等日夜盼将军前来赶走秦军,不想将军刚到,秦军便灰溜溜的撤走,看来是将军之威,令秦军胆寒啊。”

桓豁闻言,惊道:“什么!秦军撤走了?是什么时候的事?”

那人道:“就在昨日。”

桓豁闻言,不禁自嘲道:“这秦军将领到底是谁,怎么回回都能料敌于先!”

桓豁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问道:“请问诸位,此次秦军来侵,除了攻下南乡城,还攻下了哪些城池?”

一人上前道:“回将军,据小民所知,秦军于南乡郡只攻下了南乡与安阳两城,其余各处并未听闻有战事。”

桓豁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了过来,怪不得秦军到了新野城下,却不敢与他交战,原来是怕新野久攻不下,形成对峙之势,而其余未下之城派出大军袭击其后,为了避免四面受敌的情况出现,秦军果断选择了后撤。

桓豁想到此处,更觉秦军之可怕,若不是他阴差阳错,提前半日来到了新野,就凭新野那点守兵,怎么可能挡的住秦军的攻势,若是秦军攻下了新野,那么他们便可以放开手来进攻那些未曾拿下的城池。

桓豁道:“既然秦军已撤,那我大军也就没必要再驻扎城外了,传我军令,全军拔营进城。”

桓豁率大军进入了南乡城,由于时辰已晚,桓豁便想歇息一夜,等明日在率军前去追赶秦军,收复安阳。

而这一夜,王猛却开始在安阳干一件事情,他命令杨安和李化一起率军排查安阳城内的百姓户数,每一户人家都登记在册。

杨安和李化忙活了大半夜,终于将这件事给办好了,直到子时过后,杨安和李化才回去向王猛复命。

王猛此时并未入睡,见两人回来,问道:“安阳城中百姓户数,是否如那沈县令所言?”

李化道:“经查,现安阳城中百姓有一万二千四百七十三户,与那沈县令所言相差不过几十户。”

王猛道:“只要相差不多便好。今夜时辰已不早了,明日还要赶路,两位还是快些回去歇息吧。”

杨安和李化忙了一夜,早已经十分困倦,现在既然差事已经做完,那他们也就可以放心的去歇息了。

于是杨安道:“倒还真是有些困了,将军也早些歇息,末将告退。”

说着杨安便转身离去,而李化却还是站立在王猛身旁,并没有准备离去。

王猛道:“师兄有什么事吗?”

李化道:“倒也没什么事,只是在想师弟若要将这安阳城中百姓全都徙入长安,恐怕并非易事!”

王猛道:“师兄此话怎讲?我手下有精兵两万,要想押解这万户百姓到长安何难之有?”

李化道:“有百姓同行,行军速度必然慢上许多,而且军中余粮不多,这后面又有追兵,恐怕并非上策。”

王猛闻言,倒有些不明白了,先前途经丰阳的时候,便已经申明陛下喻旨,到时一到丰阳,便可以调粮,何来粮草不足一说?

王猛有些疑惑的看着李化,思索着李化心里到底是什么意思,终于,王猛明白了。

王猛道:“师兄是不想让我将这些百姓迁入长安?”

李化道:“这些百姓在此安居乐业,徙入长安未必就比留在安阳好,何况他们都是晋人,入了秦境,必然处处低人一等,师弟何不放他们一马?”

王猛道:“师兄怎么突然这么说?小弟既然效力大秦,必然当事事为大秦着想,无论从何处来说,将安阳之民徙入大秦,皆是有利无害,师兄岂可为此感情用事?”

李化感叹道:“唉,我也知自己无法说服师弟,只是想着这些因战争而受累的百姓,不免有些不忍。”

王猛道:“师兄其实不必为此担心,他们虽然说是晋人,但是等到了大秦,便是我大秦的子民,只要小弟执政一日,便会让他们同大秦百姓一样,受到公平的对待。”

李化闻言,笑道:“有师弟这句话,那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既然明日还要赶路,师弟也该早些歇息,不必太过操劳。”

王猛道:“平日里习惯了,睡不着,就看看这安阳县里的文书,也算是了解一下晋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不是吗!”

李化道:“那我就不打扰师弟了。”

说着李化便退了下去。

等到第二日早上,王猛派军将安阳城里的所有百姓都给聚集在了一起,而且还准许他们带上些随身细软,只见此时安阳城外,两列大军分列道路两旁,而安阳城里的上万户百姓则聚在道路中央,现在正由李化带人清点着人数。

没过多久,清点完毕,与昨夜所差无异,王猛这才命令大军开始启程,直往丰阳赶去。

同类推荐
  • 边塞风云录

    边塞风云录

    我心永恒10:15:25一个是绝世英雄,对兄弟肝胆相照;一个是盖世枭雄,对兄长视若仇人。一个为了情,宁愿得罪天下人;一个为了钱,哪怕杀尽天下人。当人中龙凤化为苦命鸳鸯;当神仙眷侣化为生死仇敌;一切光鲜亮丽的外表不过是人性泯灭的薄纱。清末民初,发生在中国西北边陲三凤县及其管辖下的李家村,发生了一幕幕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故事。计中计、连环计,谁是幕后真凶?局中局、连环局谁又是罪魁祸首?当设局的枭雄遇到破局的英雄,又会碰撞出多少巅峰对决的火花?当亲情成为棋子;友情成为了遮羞布,爱情成为了导火索,一场充满了血雨腥风、跌宕起伏的人性大剧缓缓拉开了帷幕……
  •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本书将为你揭示清东陵。
  •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简史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简史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浓缩50年来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历史。中篇主要反映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改制的历史,比较详尽地叙述了集团成立后的组织结构、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做的努力以及转企改制之后的初步效果。下篇从各个子分公司的角度分别叙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情况。
  • 天波府的新姑爷

    天波府的新姑爷

    我自横刀笑问天,莫负红颜玉人脸,风云际会天波府,还看无行鹿靡打的口号就是:名将个个抓,敌将不如他!
  • 三国之巅峰书生

    三国之巅峰书生

    本作讲的是一个现代武术家穿越到三国里但是却因为自大从而被灭了满门,只有主角与他的未婚妻和哥哥逃了出来,后,主角一蹶不振,主角的哥哥去辅佐董卓,后向董卓推荐主角,主角最后重新出山。“秦哲是我这一辈子的噩梦”by诸葛亮,郭嘉,
热门推荐
  • 不可触及的太阳般闪耀

    不可触及的太阳般闪耀

    由FATE系列衍生的同人作品,欢迎金剑党观看,文笔稍微有些稚嫩望包含,偶尔是会发福利的。全部章节免费~考虑到会有人搜索不到,以后会更改书名
  • 豪门少爷追萌妻:遇见你不后悔

    豪门少爷追萌妻:遇见你不后悔

    他是商界的奇才,他是刚刚留学剑桥回华的经济管理硕士,他是众人眼中的花花公子,他出生于新加坡,但是他的事业却在中国.——不到30岁就拥有了自己的跨国公司、斯夜集团董事长...她是身经百战的报社记者,普普通通的邻家女孩,他和她的相遇,遇见你不后悔的誓言,豪门少爷的追妻之路开始.......
  • 我不是学霸又怎样

    我不是学霸又怎样

    这是我——狂野雷神的平生文章与自传。我爱这本书。
  • 百炼魔帝

    百炼魔帝

    数十万年前,魔族大举进攻万州大陆,无数大能纷纷陨落。致使当年强大无比的万洲大陆从高等世界降到低等世界。原先的万州只剩下四座小州。
  • 我也不想这样

    我也不想这样

    年经时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肺,而长大后成熟的我们避免了幼稚的伤害,却也错过了开始的勇气。——《匆匆那年
  • 与另一个世界的亲密接触

    与另一个世界的亲密接触

    宇宙中有十二个平行世界如果你遇到了奇怪的事不要害怕那只是与另一个世界的一次亲密接触
  • 雨师21

    雨师21

    季海凡作为现代的雨师,因自己曾经犯下大错而变得内向。但他的命运却因少女河沐怡的出现而改变,失去了降雨的能力。又与韩梓惏的相遇使他的生活发生改变。围绕着三人的青春故事就这样随着一场雨而展开....
  • 逆袭女仙

    逆袭女仙

    (烂尾勿看,有时间再写)生来仙胎却是凡骨,无缘仙道她本已平静接受,但为一件重宝而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仓皇出逃落入修真界。却不想在这里有能够让她重归仙界的契机。小心蛰伏、步步为营,且看她如何逆袭,杀回九重天,向老天讨一个公道!
  • 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一套丛书。十年情缘。终身成长。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 天地道徒

    天地道徒

    大道苍茫,谁主沉浮?三尺长剑,照写春秋!夏雨缠绵,春盎嫣红,待得佳人,再续秋冬……梅花香尽寒剑不陨,不与大道绝不回头!且看小与小于崭新力作——《天地道徒》,为你书一篇不一样的天地,不一样的修道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