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51200000152

第152章 :王猛回朝 西垂生变

在王猛已带着大军离开安阳,即将离开晋地的时候,桓豁才帅大军赶到了安阳城下,只见此时的安阳犹如一座死城,到处不见人影。

桓豁对此大为吃惊,见安阳城无人把守,赶忙帅军进了安阳城,桓豁带着部下在安阳城里来回走了几圈,都没有见到一个百姓。

桓豁知道,城中一定是被秦军劫掠而去,现在已不知到了何处,要想再追恐怕已是来不及的了。

无奈之下,桓豁只好命令部下把守安阳,然后将荆州的流民以及获罪之民迁往安阳,让安阳城有了那么一点生气。

王猛自从率军离开晋境之后,便开始放慢速度,不再那么着急了。

不消几日,王猛大军便来到了丰阳城外,到了此时,王猛军中尚还有些余粮,虽然不多,但也够这几万人吃上几天的了。

不过从丰阳到长安,还是有几日的路程,为防万一,王猛还是带着李化一起进了丰阳城,去见那丰阳太守。

从王猛离开丰阳,前往晋地,前后间隔还不到一月,王猛便率大军押着数万百姓回朝,而且之前约定的派兵调粮也并未实施,王猛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战绩,实在让刘景有些不敢相信。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也由不得他不信了!

他一早便得知王猛驻军城外,早已准备好出城迎接,而与此同时,王猛也同李化一起,来到了丰阳城,恰好便与那刘景相遇。

刘景见到王猛,赶忙上前施礼道:“下官丰阳太守刘景,见过将军。”

王猛道:“刘大人何必多礼,我正想去城中找你呢!”

刘景闻言,问道:“下官看将军班师回朝,不知将军找下官所为何事?”

王猛道:“班师回朝倒是不假,就是军中多了数万百姓,军中粮食有些不够用了,故特来借些粮草。”

刘景道:“原来如此,既是陛下早有喻旨,哪里谈得上是借呢!不知将军需粮多少?”

王猛道:“倒也不多,只需刘大人调派三日之粮便可。”

刘景倒有些不敢相信,问道:“只要三日?”

王猛道:“军中余粮尚还够用几日,丰阳到长安也不过数日路程,再有三日之粮,便足以支撑到长安了。”

刘景道:“原来如此,下官这就派人调粮,送到城外军营。”

王猛道:“既如此,那我等就不叨扰刘大人了,告辞。”

刘景挽留道:“之前将军出征,下官不敢强留,如今既得胜归来,怎可再不停留片刻,让下官略尽地主之宜。”

王猛道:“刘大人盛情,本不容再却,但既然作为大军统帅,便应与军同乐,岂可离开军营独自享受。望刘大人理解。”

王猛两次说的理由都差不多,这让刘景倒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了,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

刘景思量片刻,还是只有道:“既然如此,那刘某便不再强留了,将军请。”

说着刘景便将王猛等人送出了城。

快回到军营的时候,李化道:“今日刘太守盛情邀请,师弟为何执意推辞?如今又无大事,就在城楼停留一夜也可啊!”

王猛道:“师兄有所不知,自小弟在长安为官,人人皆知我嫉恶如仇,处事公允,百官畏我。可若是开了这个头,人或有私言,流言风语,欲绝之实难!”

李化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王猛是怕就此之后,人们以他在丰阳受人宴请为辞,说出些有悖实际的言论。

李化也不再说什么,他虽然没有做官,但是跟在王猛身边这么久,对这官场的险恶还是深有了解的。

王猛回营后没过多久,那刘景便将王猛所要的粮草运来,这样一来,便再也不用担心军中粮草不够用了。

在丰阳城外停留一夜之后,第二日一早,王猛便率军绕过丰阳城,往长安赶去。

大军回程,虽然带着数万百姓,但是每日行军也有足足六十余里,不消数日,王猛便率军回到了长安,此时已是八月之末。

王猛班师回朝,苻坚当然帅文武百官在长安城门口迎接,王猛骑马走近城门的时候,见到苻坚帅百官在前,连忙命令大军止步,他和诸将连忙下马,走上前去参见苻坚。

王猛携杨安、姚苌等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苻坚上前将王猛扶起道:“景略出兵一月有余,便班师回朝,可有什么收获?”

王猛道:“臣无能,只带回一万余户晋国百姓。”

苻坚笑道:“爱卿第一次出兵,仅仅一月,便能俘获数万,已是常人所不能比的了,又如何能说是无能呢!”

苻坚又问道:“以景略看来,江左可图否?”

王猛道:“短短一月,臣不敢妄言,不过以臣之愚见,晋室虽衰,然忠臣犹存,若秦、晋交攻,胜负未知也!”

苻坚听了,似乎有些不太满意,现在秦国大治,他正有心兼并天下,而现在为秦国大患的,正是燕国和晋国,燕国正处于强盛,不可相图,而晋国现在也不能相战,难道他就无缘混一四海了吗!

苻坚道:“既如此,今日景略得胜归来,暂且不说这些,随朕回宫。”

王猛道:“臣遵旨。”

于是苻坚和王猛一起走在最前,百官紧随在后,而大军则带着数万百姓在城外候旨。

王猛随苻坚一起走进太极殿,苻坚本准备对王猛此次出征进行封赏,但王猛辞以未建大功,不当受赏。因此苻坚只好作罢。

之后苻坚又下旨将王猛带回来的万户百姓安置在长安之西,使其务农垦地。

待一切处理完毕之后,苻坚命百官退下,只留下王猛一人在殿中议事。

苻坚问道:“今燕强盛,不可与敌,而晋又难下,朕欲混一四海,当以何为先?”

王猛道:“陛下前已定匈奴,北方无患,而西垂近也无事,暂无祸患,若陛下欲争天下,唯有待燕、晋有变,则可进而图之。”

苻坚道:“可若是燕、晋无变,又该如何?”

王猛道:“如今天下,三足鼎立,其势必不能长久,假以时日,必有可乘之会,陛下不必为此忧心!况且我大秦境内大治,非燕、晋可比,我长彼消,时机一到,天下不过囊中之物耳!”

苻坚等了近十年,眼看着大秦慢慢变得强盛,心想正该趁此时机争夺天下,可却还是只有继续等下去,让他怎么高兴得起来。

苻坚道:“难道我大秦就不能制造机会吗?”

王猛道:“秦虽渐强,然比之于燕,尚不能匹敌,比之于晋,又有天险为阻。若贸然出手,恐后果不堪设想。”

苻坚虽然统一天下的想法越来越强,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被冲昏头脑,他明白秦国相比于燕、晋,地盘狭小,若是此时出手,极有可能给大秦带来一场灾难,而不是成功。

苻坚道:“既如此,也只有静观其变了。”

不觉间王猛已率军回到长安两月有余,现在已是孟冬时节,长安已开始变得冷了起来。

这一日,一匹八百里加急快马急驰奔入长安,送来一封奏报,这一封奏报没有经过中书省,也没有经过尚书省,直接送到了苻坚的手中。

苻坚打开看后,不禁大怒,当即吩咐道:“来人,传朕口谕,请景略入宫议事。”

那人见苻坚满面怒容,当即回一声:“是。”便疾步奔了出去。

这时已是日暮时分,王猛已回到府中,刚用过晚膳,准备到书房看会儿书就准备歇息了。

就在王猛刚刚走进书房的时候,李化突然走了进来,对王猛说道:“师弟,宫里来人了,快出来接旨。”

王猛闻言,问道:“哦?是谁?”

李化道:“是李公公。”

王猛道:“走吧,出去看看。”

走到大厅,王猛见那李公公就在那里等着,就要过去行礼接旨,李公公见状,连忙走过去将王猛扶了起来,说道:“王大人请起,小的这次传的是口谕。”

王猛道:“公公请讲。”

李公公道:“陛下传王大人立刻进宫议事。”

王猛看了看天色,问道:“这么晚了,是出了什么事?”

李公公道:“这个小的就不甚清楚了,只是今日外间送来一份奏报,陛下看了之后,雷霆大怒,就下旨让小的请大人进宫了。”

王猛心想这一份奏章,竟能让苻坚勃然大怒,那其中之事定然非比寻常,也不再多问,说道:“既如此,还请公公头前引路。”

李公公道:“大人请。”

等到王猛来到宫中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宫中四处都挂起了灯笼,燃起了蜡烛。

王猛来到宣政殿,行礼道:“臣王猛拜见陛下。”

苻坚道:“景略来了,快快请起。”

王猛起身,问道:“不知陛下深夜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苻坚也不多说,将那份奏报拿给王猛,说道:“景略看了就明白了。”

王猛接过来一看,也是觉得十分惊异,因为那奏报上赫然写着“凉州张天锡告绝于秦。”

王猛依稀记得,当年张天锡夺得凉州政权之后,大秦还也得遣使封其官爵,他也称臣于秦,怎么现在就突然就于秦断绝了关系,难道他就不怕大秦兴兵讨伐吗?

王猛继续看下去,又看到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镇守大秦西垂的李俨竟然也率所辖之郡归顺了张天锡。

王猛看完,合上了奏报,但是他的神情已然十分惊异,似乎正思索着对策。

苻坚道:“景略看了,可是也与朕一样生气?”

王猛道:“凉州本不属于秦,断与不断,倒没什么,只是那李俨转投凉州,实在让人有些不解。”

苻坚道:“如今这李俨虽还不敢明着背叛我大秦,只是暗地里通于凉州,但实际上李俨所辖数郡早已未向我大秦缴纳税赋了。”

王猛道:“陛下准备如何处理这件事?”

苻坚道:“朕欲出兵凉州,永除后患。”

王猛道:“凉州历经数世经营,虽弱于大秦,但两国交战,旷日持久,恐非良计。而且如今李俨又归顺凉州,一旦开战,则又多一敌,不如暂且忍之。”

苻坚闻言,不禁觉得王猛怎么突然之见变得有些胆怯了,问道:“景略何以如此畏懦?”

王猛道:“非臣畏懦,而是时机不到,等时机一到,臣愿领兵出征。”

苻坚道:“哦?那何时才算是时机到了。”

王猛道:“那李俨既然能叛秦,就必然会叛凉,不出一年,李俨与张天锡必然分道扬镳!到那时便可派兵讨伐李俨,问其叛国之罪。”

苻坚道:“景略真有此把握?”

王猛道:“李俨,枭雄也,欲据地而自大,非愿久居人下也!”

又过一月,西边又有噩耗传来,羌人敛岐以略阳部众四千余家叛秦,称臣于李俨。

李俨见敛岐来奔,还称臣于他,心中一阵欣喜,心想如今已有人向他称臣,那么他是不是就不必在依靠张天锡了,可以独自做大。

于是李俨在敛岐称臣之后,拜置牧守,遣使告绝于秦、凉。

这件事发生距王猛料定李俨和张天锡会分道扬镳还不到两月,苻坚不禁觉得王猛料事之准,实非常人所及,再一次派人将他召进了宫中议事。

苻坚问道:“如今李俨拜置牧守,绝于秦、凉,与景略先前之言何其相符!以景略之见,如今是否已到了出兵之时?”

王猛道:“回陛下,如今李俨自绝于凉州,张天锡必不能忍,将派兵攻之,而我大秦亦可借伐叛之由,出兵略阳,以威慑李俨,到时李俨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苻坚道:“那景略先前之言,可还作数?”

王猛道:“臣从无虚言。”

苻坚道:“如今天寒地冻,非用兵之时,待明年开春,朕将命卿率军往讨叛逆,景略可要好好准备准备。”

王猛道:“请陛下放心,臣到时一定讨灭叛贼。不过出征之前,臣还有个请求,万望陛下恩准。”

苻坚道:“景略尽管开口,只要是朕办得到的,一定满足你。”

王猛道:“据闻敛岐部落先属姚弋仲,而扬武将军姚苌正是姚弋仲之子,若到时能使其随军,破敛岐就简单多了。”

苻坚道:“听人说爱卿与姚苌不和,今日看来都是虚言,既然爱卿开口,到时朕一定命姚苌通往。”

同类推荐
  • 明末大奸臣

    明末大奸臣

    铁骑绕江山,国破山河碎天子守国门,臣子死社稷明末年间,山河飘零动荡,内有贪官污吏祸国殃民,外有女真肆虐辽东。今朝生为明臣,君不负我,定以死守忠节,君若负我,那天翻地覆又如何。望着这片血色的天空,王宿喊出了自己的誓言。ps:书友群:四一五、八八九、三二三都加进来吧,大家一起聊聊书的剧情
  • 历史年鉴之1924

    历史年鉴之1924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一介布衣谋三国

    一介布衣谋三国

    穿越回到乱世的三国,黄巾贼造反!十常待谋权!董胖子寡位!没饭吃,没衣穿,没房住。怒了,造反!张角?打倒!董卓?灭了!袁绍?还是灭了!周瑜?气死!孔明?病死五丈原了!刘备?整个娘娘腔,不理!曹操?很好!挟天子以令诸侯!霸气!孙权?有钱人!拉拢!左慈一听!一把拉住刘浩的手,道:“刘兄弟!再这样搞下去,还是三国吗?”刘浩一脸的不屑。道:“问天下头颅有几许,且看老夫我手段如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非洲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非洲战场篇

    本套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战史篇”,包括战争背景、战争爆发、战争扩大、战争转折、战争胜利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战役篇”,包括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非洲战场等内容;第三部为“战将篇”,包括领袖、将领、英雄、枭雄、悍将等内容。本套书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可读性强,有很好的收藏价值,能满足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需要!
  • 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一代将星诸葛亮殒命五丈原,预言新一代将星即将降临,一个流浪儿偶遇被收为义子,取名诸葛辰,开始了血雨腥风的乱世之旅。诸葛辰传承了孔明的青龙之力,却由于太强大反而限制了他的能力,无法修习任何道法与武功。战场与江湖的残酷让毫无生存技能的他练就谋略,但不灭的赤子之心与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让他愿意继续为了他未完成的梦想而奋斗,从而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起足以左右朝局的江湖势力——卧龙会(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影响,许多家室不够显赫的人才无法入士,只有在江湖中发挥作用),并排出《将星谱》。文虽有玄幻,却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后三国时代!人虽在江湖,却依然不离朝堂的权谋、诡诈的战争与难测的生死。
热门推荐
  • 盛夏的星空:有你足矣

    盛夏的星空:有你足矣

    七年的离别,回来之后,感情会就此变淡,还是愈来愈浓。你真的相信这世上有纯爱么?其实16-18岁爱上的那个人,你真的可以记住一辈子。高中的纯爱,会烙印你的一生。疼是蚀骨的疼。这段爱恋肯定是放在心底的最深处。他是冰山,外冷内热,请不要嫌弃她是一个很执拗的人,偏执症晚期
  • 腹黑上仙

    腹黑上仙

    她是新世纪的神秘杀手,却被自己的手下背叛,再次睁眼她从一个孤儿,变成一个被父母宠爱的女儿,本以为可以辛福一辈子,可她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父母被害,连自己最亲爱的哥哥都没有放过,从此她努力修炼发誓一定不会放过陷害自己家的人!却被他打乱心神……
  • 梦话西游之西游东戏

    梦话西游之西游东戏

    玉帝不在家,猴子称霸王,不光大搞个人崇拜主义,还霸占天庭后宫,闹得玉帝要跑尿,如来想上吊,呼风唤雨的瘾还没过足,就又被压在五行山下,等待唐僧再次西行,诡异荒诞的经历,爆笑喷血的情节,当代梦话现实版西游记,极其恶搞,极其狗血!
  • 嗜血之夜

    嗜血之夜

    从前,有一个嗜血家族,族长统治者整个天下,所有人类都为嗜血家族奉命,在他们的统治下,世界一片黑暗但又有一丝光明的存在!并经历了穿越的多种超级领域!—QQ2640653317—QQ群326542370—
  • 归国公主vs帅气三王子

    归国公主vs帅气三王子

    原本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被奸人所害,于是,长大后的她们决定复仇。可是在上学得第一天,却遇到了他们,从此公主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后,她们的复仇计划能否实施?他们又能否走到一起?
  • 绝胜烟柳(上)

    绝胜烟柳(上)

    一回首,水袖冰帘半遮面,千娇百媚抬眸现,万丈柔情低眉诉。二转腰,玉钿明珰摇翠步,光随影动牵人心。三旋身,羽纱广袖抛晴空,纱扬人舞撩情愫。蓦然顿,撼人心,轻点足,解轻带,旋落外罩白羽纱,红袖锦缎裹玲珑。再回眸,月影迷离,露华深浓,雨花零落,身姿轻顿,仿若仙子玉立瑶池,乐声起,柳腰转,翩跹起,水袖扬,飘忽若神,微步凌波,罗袜生尘,红袖带香,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舞罢红尘,诉离愁,任英雄谁能躲魂断倩影……她原本只是世间最平凡的女子一朝圣旨却恢复了被遗忘十年的公主身份。四方会晤之日,无心却被推上舞台,代母妃演绎当年想跳给父王却未完的舞步。继承了母亲花蝶舞的一世隆宠和不为人知的一身秘密……身系天下苍生的福祉。带着离奇的身世在家国爱恨中痴缠她是百花宴上百花不及烟柳媚的烟柳公主……是北延贤王愿意拿名下封地里十座城池的十年供奉向东华宇帝求的唯一的世间珍宝!是当世的战神和霸王西王玄昂所踏平江山也要争夺的美人……是连城漠抛却江山也要带她走的绝世美人……他爱她却一夜倾了她族人安身立命的王国沦为亡国公主。他本不爱她却让她从所困的金丝笼中出来,让她历尽世人仰望的隆宠,陪她玩复国的游戏。她决定抛却一切自此滚滚红尘亦为君赴之时却伤她最深,甘愿转身投入火海,随滚滚火焰化为灰烬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安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凤凰涅槃再见之时他已经是坐拥天下的皇帝——烈她却成了沦落风尘的惊艳四方的花魁……
  • 将门商女:娘子来了

    将门商女:娘子来了

    一场一手遮天的阴谋,精忠报国的靖国公将军府一夜间惨遭灭门,41条人命,竟无一幸免。大小姐福泽,浴火重生,只可惜却落在平凡家,看似毫无联系,却视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爹不亲,娘不爱的养女,一个连丫鬟老妈子都不如的小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看她如何走出平凡小家,剥开身世,洗刷冤屈,开创自己的商业帝国,走向传奇......
  • 盛归

    盛归

    刘府三小姐,摇身一变骤然成了林府的表小姐。一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六年前的那场变故,她与他都在寻觅缘由。来,我实在很累,借你肩膀靠一靠。寄人篱下,一路艰辛......谋的,不过是繁盛归来的那一天。
  • 青春伴烈酒

    青春伴烈酒

    我们曾说,不管如何我们依旧是我们,,不会散。行吧怪我太傻太天真,这些xjb扯淡的事情我也信呵呵呵。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蒋介石的侧室姚冶诚

    蒋介石的侧室姚冶诚

    本历史纪实所演义的是蒋介石与一个来自苏州城北30里地的北桥乡冶泾塘畔的农家美女姚冶诚(阿巧)之间悱恻凄婉、真诚纯朴的爱情故事。本纪实作者凭借与姚氏同乡之便利,又经过几十年苦心披沥与踏访,终于采集到大量蒋与姚婚恋的珍贵而又鲜为人知的资料,文中有关姚氏打入冷宫、隐居姑苏、与蒋纬国相依为命的真实故事,均为首次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