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5400000004

第4章 第一编 儒家智慧(3)

在这种“学问道德”的“内忧外患”之中,从太子到皇帝的整个历程都很不舒服,那是自然的事,至于想发展自己的个性和长处,就更别提了。万历皇帝想在八小时之外搞点业余爱好,进一步研究一下书法,想弄个书法学会的理事之类的学术职务干干,以显示一下自己也有一定的能力,并非只会享受祖荫。但这不行,大臣张居正装出一副为民请命、为国献身的样子,伏地泣谏,要万历皇帝万万不可,说什么书法乃是淫巧小技,不可因此误了治国大计。群臣见首辅大臣如此忠勇,也都不甘落后,白白丢了这个沽名钓誉的好机会,于是群起效仿。在这些“正人君子”的围攻下,万历皇帝虽然十分扫兴,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少数服从大多数”了。

如果说上面说的还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的话,万历皇帝想废掉长子,立自己心爱的幼子为太子,恐怕就是一件大事了。这当然更遭到大臣们坚决反对,他们历数废长立幼的坏处,言辞铿锵,莫可置辩,弄得万历皇帝不仅没有办成事,还碰了一鼻子灰。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万历皇帝终于看清了自己并不属于自己,实在不过是一个傀儡。一经悟透,他采取了一种消极的反抗方式:怠工。于是,万历也就成了明代的坏皇帝。

其实早在万历皇帝以前还有一个正德皇帝,更有意思,他追求的是什么呢?用今天的话说,叫做实现感。当太子时,正德皇帝也受够了窝囊气,小时候不能玩,长大了一定要补一补。在当了皇帝以后,他就开始“恶作剧”了。登基后不到两年,他就让宦官在宫外建了一所充满野趣的俱乐部,叫做“豹房”,整日在里面与宦官、娼优、异域术士嬉游,至于国事,就不放在心上了。在为祖母举行丧礼的时候,他看到地上泥水横流,便下令群臣免予跪拜,这当然激起了所谓忠臣的反抗,但殊不知,这也是正德皇帝对自己所受教育和束缚的反抗。

最有意思的是,他还要过将军瘾。正德十一年(1516年),伯颜猛率兵入侵,正德帝听了,大为高兴,立即御驾亲征,虽有群臣反对,他还是“一意孤行”。最终他胜利班师,但觉得只打了胜仗算不得有意思,便自己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1519年,宁王朱宸濠造反,本来当世大儒王阳明迅速平定了叛乱,但正德帝还想过过当将军的瘾,要大学士草拟圣旨,命“威武大将军”北行巡边。大学士不干,伏地请求,泣血而谏。正德帝不理,还是以此身份巡边,途中再加封自己为“镇国公”,又自封为“太师”,并十分荒唐地要求王阳明把朱宸濠放回去,让他再叛乱一回,然后自己亲自率兵捉拿。这当然遭到了王阳明的拒绝,王阳明还因此受到了朝廷的迫害。

忠臣们不干了,廷臣抗议者先是十数人,后达百数人,跪在午门外,他们问“威武大将军”到底是何人,若无此人,就是伪造圣旨,应当处死。正德帝还真有股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年又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出巡各省,甚感风光威武。最后群臣集体抗议,正德帝觉得他们也太多事,便劝他们回去,但仍有百余名大臣跪着不走。正德帝发怒,不走就打走,于是,每人赏棍三十,有十一人被打死。

当然,正德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宠信太监刘瑾,结果特务横行,良臣遭戮,朝政和国事都乌烟瘴气。但我们不是在评论正德帝的得失,我们要看的是不自由的生活对人的不良影响。

据说,在周以前,帝王的寿命有超过一百岁的。因为年代久远,到底尧、舜、禹等人究竟活了多大年龄已无从知道了。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谏迎佛骨表》中说:“古时,黄帝居王位一百年,享年一百一十岁;少昊居王位八十年,享年一百岁;颛顼居王位七十九年,享年九十八岁;帝喾居王位七十年,享年一百零五岁;帝尧居王位九十八年,享年一百一十八岁;帝舜和大禹都活了一百岁。那时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安定快乐,寿命很长,然而那时的中国却没有佛。此后,商汤也活了一百岁,汤的孙子太戊在王位七十五年,武丁在王位五十九年,古代典籍都没有说他们寿数的极点,推求他们的年岁,大概也都不少于一百岁。周文王活了九十七岁,周武王活了九十三岁,周穆王在位一百年。”但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再看皇帝的寿命。

从汉朝至五代十国以来,一共有近一百四十位君主,他们或因短命而夭折,或者仅活至中年。只有西汉武帝刘彻、三国时东吴主孙权以及唐高宗李渊活到了七十一岁,唐玄宗到七十八岁才去世,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活到八十三岁(一说八十六岁)。其余的,光武帝刘秀寿至六十三岁,蜀汉先主刘备寿至六十三岁;汉文帝刘桓、景帝刘启,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大多都没有活到五十六岁。东汉殇帝刘隆仅两岁,冲帝刘炳仅三岁,少帝刘辨仅十五岁便死了。

西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居帝位五十多年,文治武功,国家空前强大。但他到了晚年多病又多疑,认为是臣下不忠而诅咒自己早亡。借“巫蛊事件”,汉武帝大杀臣僚,上至宰相,下到一般官吏百姓,受牵连而致死的达数万人,皇太子刘据也被卷入这件事而自杀身亡,其他公主、皇孙多人也死于非命。为此汉武帝痛心疾首,作为帝王,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当群臣为他的七十大寿举杯祝贺时,他再无心饮酒,并当即决定把皇位传给八岁的儿子刘弗陵。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统治初期,他继承唐太宗、武则天以来盛世气势,励精图治,使唐朝国力蒸蒸日上。但到他晚年却发生了“安史之乱”,长安被安禄山攻破后,李隆基仓皇逃往四川,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下令处死自己心爱的贵妃杨玉环。他的儿子唐肃宗继位后,排挤玄宗,使玄宗郁郁而死。

东吴创业之主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勇敢果断,占据江东,与魏、蜀成三足鼎立之势。而到他晚年,儿子间争做太子的斗争十分激烈。他最心爱也是十分有才德的长子孙登早死,孙和被立为太子。但孙权又十分宠爱孙和的弟弟鲁王孙霸,这样孙和与孙霸之间为争夺继承权而钩心斗角,大臣也分作两派,一时间闹得乌烟瘴气。结果孙和被废为庶,孙霸被杀,孙权只好另立少子孙亮为太子。

唐高祖李渊与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同心协力,在隋末大乱中异军突起,建立了唐政权。若论功劳,次子李世民功绩最大,这样太子建成、三子元吉为一派,秦王李世民为一派,又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冲突在玄武门事变中达到了顶点,建成和元吉被李世民杀死,他们的十个孩子也被杀,唐高祖被迫让位给李世民。

据洪迈的《容斋随笔》统计,从汉朝至五代十国,这一百多位帝王,高寿的实在寥寥无几,其中固然有争权杀戮的因素,但“郁闷而死”的皇帝,恐怕也不在少数。

真乃“无情最是帝王家”,帝王之家实在是没有福寿两全的。要么短命;要么虽然长命,但又无法逃避争权夺利的煎熬和惩罚。看来,说帝王都是苦命人,实在并不过分。

(参见洪迈《容斋随笔》、韩愈《谏迎佛骨表》等)

3.曾国藩的奥秘

近一个时期以来,明清故事十分流行,不论是相关小说、电视剧还是专论权谋智慧的图书,都大量涌现,原因何在?这恐怕不仅仅与人们的好奇心有关,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充满了现实感,如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就是如此。有一些故事很好地表现了中国人深层的文化心理,曾国藩热就是典型的例证。

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学者兼“贤相”的典型,是一位福禄寿喜都占全了的人,是最后一个能够体现这种理想人生模式的人。自曾国藩以后,就只可希其名,而无可见其人了。

那么,今人为什么对曾国藩表现出如此之大的热情呢?从前几年的《曾国藩家书》热,到现在的《曾国藩》小说热,一直“热情”不衰,难道人们忘记了他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元凶了吗?

从政治角度看问题往往是短浅的,从文化角度看问题往往是深远的。要了解人们对曾国藩的热情,还得从传统中国人的做人理想说起。

一般说来,传统中国人的理想有两条,一是做官,二是成名。做官实惠,成名可以不朽,如果能把二者集于一身,那就妙之极矣!

做官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荣华富贵”四字可谓形容尽了做官的好处,对于极为实在的中国人来说,如能得享高官厚禄,可谓不枉此生了。因此,中国人历来就对官有着敬畏和崇拜之情。

只做了官还不够高雅,如果能成为贤人甚至圣人,那就更加完美了。中国人历来对于先贤圣哲有一种神秘的敬畏感,认为他们不仅是天道的代言人,还是神明的象征,一般人尊重圣贤,读书人尤其如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大概不是当皇帝,而是成为“帝王师”。

其实呢,名、利往往是黏结在一起的,所以,在图得官位、名誉的同时,往往就有了实利,像孔圣人那样一生穷困潦倒、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情形毕竟是个别的,而中了状元、做了大官、发了大财的情形才是普遍的,所以,中国人往往把名、利看做一回事。

但二者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商人赚钱,还是为传统观念所鄙视,土地主有钱,也为城里的人看不起,因此,像曾国藩那样,既是晚清统治集团中最大的实力派,是名震中外的“圣相”,还是学术界的领袖,是“帝王师”,把官、权、名、利结合得十分完美,就成了传统的中国人的理想形象。

的确,在曾国藩的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这一辈子实在没有白过,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舞文弄墨占了,寿终正寝占了,总而言之,功名利禄四字全占去了,可谓占尽了在中国人看来令人羡慕追求的一切好处。

因此,曾国藩在沉默了一百多年以后,能够重新唤起人们的热情,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是,一般人能够学其一面已属难得,更无机会能够全面模仿效法。

历史上的曾国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争议很大而且极其复杂的人物,在他身上,可以说集中了中国传统官僚的所有特点,也掺杂了一些文人的品格。前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其意是说如果称赞他的话,可以把他看做是一位“圣相”,如果审判他的话,又可以把他看做是“元凶”。其实,曾国藩远比此定论要复杂得多,说他是“元凶”则可,说他是“圣相”则还不太够格。只是出于简便,一般都这么评价他,这里也暂借此论来分析一下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是由“元凶”走向“圣相”的,我们就先从他“元凶”的一面说起。

曾国藩生于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卒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曾多次以“耕读传家”为骄傲,可见,曾国藩的家庭既非土地主,也非书香门第,而是中国传统的理想家庭模式:多有田亩,衣食丰足,又能读书著文、咏诗作赋。先不说这种家庭理想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什么样的精神,但它把种地之实与读书之虚这两件事结合得很好,则是确实无疑的,这种虚、实结合的家庭结构,对于曾国藩虚、实结合的人生品格,恐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曾国藩的祖父不太识字,但务实能力很强,整治得家业兴旺。他的父亲得以有闲读书,只是饱经寒窗之苦,才不过考了个秀才,做了孩子王。到了曾国藩这一代,却是祖坟上冒出了青烟,一路科考顺利。

曾国藩六岁入塾读书;八岁学“五经”,读八股;十四岁赴长沙应童子试,成绩一等;二十二岁中秀才,两年后就学于中国著名的学府岳麓书院,同年曾入京会试未中,后刻苦攻读经史;至二十八岁再次入京会试,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

曾国藩兢兢业业,获得了清廷的赏识,连连升官,至三十七岁升为二品官。他曾十分自负地说过:“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可见,曾国藩还是把做官当做人生第一要义的。在这期间,他历任工、刑、吏部的侍郎,可谓是春风得意。

但如果历史不给他提供特殊的契机,他是不会成为现在的曾国藩的,他也许只会像无数个封建官僚一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出现,给他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历史舞台。

185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在洪秀全的领导下,太平天国起义军从广西桂平县山区冲破重围,像一股滚滚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北推进,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攻克了南方重镇江宁(今南京),并改名天京,定为国都。清政府的军队可谓是望风披靡,一触即溃。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感到没有力量组织军队、调集兵力围攻起义军了,只好像东汉末年朝廷镇压黄巾起义一样,让各地自己建立地主武装,称为团练。这些武装力量由当地的官僚和地主联合组建,具体指挥权属于组建者。

咸丰皇帝于1853年下令长江南北的在籍官绅组建团练,曾国藩因家在湖南的湘乡,就积极响应咸丰,于这一年回到家乡,协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团练。从此,曾国藩开始了他的“元凶”生涯。

曾国藩在同乡儒生罗泽南的帮助下,先建立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然后逐渐扩大。他十分了解清朝八旗兵、绿营兵的腐败,因此,在组建队伍时,首先注意了从平民当中招募士兵,绝不引进官僚子弟,其次是他十分注意宗族关系,把军队组建成一个血缘家庭性质的组织,以增强战斗力。

曾国藩的军队与清军和其他团练武装相比,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一、士兵均来自质朴壮健的湖南乡民,既易于训练,又勇悍善战,坚决拒收城镇油滑市民和老兵油子,以免带坏了队伍。军官则多来自他的亲友中的读书人,要求肯为“卫道”、“忠君”而献身,不能急功近利,坚决杜绝清廷八旗贵族军官的争权夺利倾向。

二、把父子、兄弟以及有其他血缘亲属关系的士兵编在同一组织内,利用宗族亲缘关系维系士兵,使士兵打仗时能互相救助,且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全宗族就会遭到灭族之祸。曾国藩的这一招的确十分有效,把一支国家的军队变成了宗族军队,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果然大大地提高了战斗力。这一创举也开了中国近代军阀的先河。

三、在组织上,曾国藩规定,每营士兵只服从营官一人,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这样既提高了组织指挥的战斗力,也为曾国藩建立了一支私人的军队。

曾国藩虽然坚决反对满族人担任一般的军官,以免影响战斗力,但为了取得朝廷的信任,他特别推荐了满族人塔齐布为湘军大将,荐举多隆阿为湖北将军,在一切准备完成后,曾国藩的这支湘军开出湖南,准备同太平军作战了。

1854年(咸丰四年)5月,曾国藩率湘军出战,在岳州与太平军接触,没想到一战即溃。曾国藩出省时共有湘军一万,包括水、陆军各五千,连其他人等共一万五千多人。岳州一战,水师被彻底击垮,几乎全军覆没。曾国藩可能是从未受过失败的滋味,经受不住这种打击,便投水自杀。他的部下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湘军统帅死去,赶忙把他救了出来。

同类推荐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热门推荐
  • 流年伤不伤

    流年伤不伤

    一条项链夺走了她最心爱的人的生命,带着他们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她遇到了一个男生,朦朦胧胧的感觉,正当他们坠入爱河的时候,男生发现原来女生还爱着原来的他。“原来你一直在玩弄我。”这个项链好像被施了魔法,又一次沉痛打击了她,她哭泣的对上天祈祷,“我没有玩弄你,你是我的空气,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老天爷会网开一面让她的幸福回来吗?
  • 武意纵横

    武意纵横

    一把剑牵连出万年隐秘,且看他如何洞悉真想,披荆斩棘。
  • 邪王狂宠废材逆天丫头

    邪王狂宠废材逆天丫头

    慕阎峰不知道的是小丫头洛恩惠已经早早的在他心中扎下根.小丫头也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大魔鬼慕阎峰他们能擦出爱情的火花吗???
  • 仙魔六界

    仙魔六界

    天地分为仙、佛、人、妖、魔、鬼六界。其中,佛界独立,人界、鬼界为仙界统治,然而魔界一直和仙界对立,而且收服了妖界。天地如此多娇,然而也是杀气暗涌。天地可以有无数个英雄,然而天地的统治者只能有一个。因此千百年来,仙魔两界纷争不断。
  • 穿了才知道

    穿了才知道

    靠!想当初本姑娘看了上百本穿越小说,为了有朝一日能穿越还特意恶补了一下“琴、棋、书、画”。本想着万一穿了,咱到了皇宫里见到那些帅得掉渣的阿哥们,也不能露怯不是?可是穿了才知道,生活总是会在人自以为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还给你来个措手不及。这里不是清朝也就算了,毕竟本姑娘历史也没及格过。可同样是下人,为什么自己就不能穿去宫里当个宫女什么的呢?那个什么火的要命的穿越剧,不就是这么演的吗?可是现在看看,自己来了快一个月了,连自己真正的主子都没见过呢,每天只能躲在这厨房的后院里,不停的刷碗、刷碗……可是怎么她去的地方一定就会死人?腹黑的大少爷、还有看似和蔼的二少爷,哪一个才是真命天子??...
  • 修仙特困生

    修仙特困生

    道佛魔妖,皆有私欲,万年恩怨,纷乱不休。试问天下,何处为仙界,如何可长生?且看特困修仙星上的雷皓,如何在荆棘丛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读修仙特困生,看尽仙侠也枉然。**************************************简单的解释一下,本书最大的看点之一是境界远大于修为。主角虽无逆天法宝,悟性过人,所以不会出现升级过慢的问题。其实本文还是挺有文采的,不信请看第三章。其实本文还是挺有设定的,不信请看第四章。其实本文还是挺有深度的,不信请看第八章。其实本文还是挺能煽情的,不信请看第九章。如果您看过之后觉得还行,请您给点书评,给点鼓励。新人新书,需要人气,需要关注。
  • 玄医治鬼

    玄医治鬼

    我是一个孤儿,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被师傅收养了,师傅教了我很多的本事,五行八卦,治病看人,最主要的是师傅教我如何治鬼,收鬼。我的师傅是一个神秘的乡村土郎中,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大家都叫他鬼人,半鬼半人。而故事也从我十八岁那一年开始,我第一次的抓鬼治鬼。
  • 曾巩家族

    曾巩家族

    本书以南丰为中心,时间跨度从曾氏迁居南丰到南宋末年为止,以人物、事件为主线,从文化视角对曾巩家族的家学、家教、家风和家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
  • 娶个牛郎当老公

    娶个牛郎当老公

    凌少锋是堂堂邵氏集团的继承人,苏文婷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小职员。在他的眼里女人只是排遣寂寞的调味剂,在她的眼里昔日的男友就是她人生的全部。他的手机被牛郎错拿,她被男友一脚踢开,鬼使神差夜招牛郎。本是两条平行线的他和她在彼此交汇的一瞬间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关邵欣是绝色大美女,但是却不懂得爱,无奈之下男友与她分手,她决定不再依靠自己的美丽俘虏男人,她化妆成了一个极品丑女,混于公司。邵书豪是无可救药的纨绔子弟,整日忙于追逐美女,终于有一日他出车祸了,结果患上了审美错乱综合症,在他的眼里美女变魔鬼,丑女变仙女,就在这个时刻她们浪漫的相遇了,她们将会发生怎样爆笑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呢?文章前部分浪漫甜蜜,后半部分爆笑连连,不是虐文。
  • 破解快乐密码:成就幸福人生的自助读本

    破解快乐密码:成就幸福人生的自助读本

    布雷默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快乐不只是生活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心情。内心充满快乐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困扰永远无法将他们束缚。快乐可以创造人生的幸福,驾驭好快乐,就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经营得绚烂夺目。人生不可能时时处处充满快乐,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快乐最大化呢?本书从人的心态、情绪、健康、家庭、金钱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读者做了全面的解析,帮助读者破解心灵的快乐密码,成就美好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