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5600000007

第7章 贰 蒙宋开战(3)

随着国土的不断扩大,从人迹稀少的蒙古草原,通往中国北方、东方,再通往西域各地,使臣来往、商品交流、赋役征发、军队调动乃至军令政令传达,都离不开驿路和驿站。窝阔台大汗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正是在他的提议下,“为使诸王和大汗的急使能够不断到达,以利于办理重要事务,在各地设立了驿站”。他要求诸王要分别派出负责官员,在各自的管辖范围之内,分开道路,分拨站户。另外还规定了驿站马夫和车辆的数量、站户的差发,以及使臣乘驿的标准等。

窝阔台即位之初,还依照中原和西域诸国的赋税制度,确定了草原税制:“规定蒙古民有一百匹马输牝马一匹,一百头牛输牝牛一头,一百只羊输羯羊一只,并定为永制”。这种“百税一”的草原税制相对农业地区的“十税一”来说自然是一种很轻的税率,这与蒙古民族所处的统治地位不无关系。对于汉地和中亚地区的税制,窝阔台也采纳臣下的建议,做出了因地制宜的规定。

三路进兵

在安顿好了蒙古定都之事后,窝阔台便开始准备全力南下伐宋,他先从原金国人口中抽调十分之一的人当兵,与原先投降依附蒙古的各路汉军合编;同时抽调蒙古十分之二的人当兵,其中一半后来参加拔都与速不台等指挥的蒙古第二次西征,一半准备南下攻宋。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宋蒙战争无论从哪方都可以明显划分为三大战区。在南宋这边,分别是长江下游与淮河之间的淮西制置使、淮东制置使辖区的两淮战区,长江中游汉水流域襄樊一带的京湖制置使辖区的荆襄战区,长江上游的四川制置使辖区的四川战区。而在蒙古这边,通常是对应着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

端平二年,1235年春,窝阔台汗集结蒙古、金国、西夏、吐蕃及投降蒙古的汉军,分兵三路南下攻宋,开始了窝阔台时期的蒙宋战争。这三路蒙古大军,东路由大将阿术鲁指挥,以汉军大军阀张荣为先锋,重点进攻淮河徐州;中路由窝阔台的第三子阔出指挥,重点进攻襄樊;西路由窝阔台的第二子阔端指挥,进攻汉中巴蜀。

首当其冲的是四川战场,在窝阔台侵宋阶段,四川战场最为重要。这是由于中原一带的残破,对蒙古的进攻也造成困难,致使蒙古东路军无法直接进攻两淮,而荆襄的江河也制约了蒙古的行动,因此最有利于蒙古进攻的就是四川战场,只要进入四川盆地,那蒙古骑兵就可以往来驰骋发挥其机动灵活的优势。而金朝灭亡之后,部分残余兵力龟缩到汉中以北的秦岭山区,蒙古认为需要先消除这些残余兵力。而且,自从南宋立国以来,四川就成了南宋的一个重要的税收来源,作为天府之国,四川当时对南宋军事经济的支柱作用非常明显。蒙古意图先残破四川,毁了南宋的经济基础。(残破,也就意味着大规模的屠杀和破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四川在长江上游,一直以来,北方对南方的征服,多数是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所以很多次北方王朝平定南方,都是先平定四川,四川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征服南方,首先要先征服四川。

金朝就曾经多次越过秦岭南犯,所以秦岭一带也是南宋的重点防御对象,在宋金一百多年的边界战争中,宋朝建设了以三大关为主的防御阵地,分别是武休关、仙人关和七方关,其中仙人关最重要,是整个防御的中枢。为了加强三关的防御,南宋在三关之外,又设置了五个州级行政机构并派驻军队,作为外围屏蔽和必要时丢卒保帅保护三关的肉盾,它们分别是阶州(今甘肃武都一带)、成州(今甘肃成县)、西和州(今甘肃西和县)、凤州(今陕西凤县)和天水军,并把十大御前军队的四支部署在这里,其指挥调度大权由衙门设在成都的四川安抚制置使控制。当时的制置使是赵彦呐。

在端平入洛的二十八年前,四川守将吴曦叛,吴曦本来是抗金名将吴玠、吴璘的后代,袭职镇守四川,但是因为南宋朝廷缺乏对统兵大将如同北宋时期那样的控制,抗金名将的军队包括岳飞军等,都有逐步私人化的趋势。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处于长江下游,朝廷还好控制,最终兵权被收回;长江中游的岳飞不但兵权被收回,而且和手下的岳云、张宪等还被连根铲除;而长江上游的吴氏兄弟势力,由于朝廷鞭长莫及以及出于安抚的需要,就仍保留有私人军队的一些性质。到了吴曦这代,意图在四川建立独立王国,被南宋朝廷察觉后开始调兵准备镇压时,吴曦叛宋联金,勾结金兵大举入川,这发生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那一年。虽然后来吴曦之乱被平定,但是边关的防御情况已大不如前,将以残破的姿态来迎接蒙古军的进攻。

端平入洛之后,蒙古军就开始在凤翔一带屯田,把秦岭以北一带建设成南下四川的大基地。1235年8月,塔海率蒙军进攻四川,三关之外的阶州、成州、凤州都被攻破,蒙古军逼近沔州(今陕西略阳县)。沔州是十大御前诸军之一沔戎司的驻地,是进入四川的一个险要关口,但是在蒙军的凌厉攻势面前,许多人都纷纷逃跑,只有知沔州的高稼坚持不肯放弃沔州。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起初支持高稼,并表示要与高稼一起死守沔州,但是随着蒙军的逼近,赵彦呐却临阵撤走,宋军也一溃而散,高稼只得独自坚守沔州。蒙古军自白水关(今陕西略阳北)入六股株(今陕西略阳东北)攻沔州。沔州历来为西陲用兵的门户,经金军、蒙古军的多次抄掠,沔州外无城郭保民,内无财富募士。高稼部依山为阻,并多张旗帜,击鼓呐喊以为疑兵,居高督战。赵彦呐遣小将何邻等赴援,及蒙古军至,何邻先遁,其军皆溃,沔州于是被蒙军占领,高稼被俘不屈而死。

赵彦呐撤走之后,又想率兵从侧翼攻击蒙军,于是率宋军往前移动,进至陕蜀咽喉青野原(今陕西略阳北),结果被蒙军包围,与后方失去联系,一时间四川军心不稳。十大御前诸军之一的成戎司在蒙军攻掠关外阶州、成州时已经被击败,统制月皮庆战死。这时,另一御前诸军的沔戎司都统和彦威又领兵两万向后方溃逃。幸亏另一御前诸军利戎司都统曹友闻率军奋战,才把赵彦呐救出来,退保阳平关,赵彦呐指挥其他宋兵堵住入川的各个隘口。于是蒙军以步骑万余人猛攻阳平关,曹友闻率军死战,喋血十余里,击退了蒙军的进攻,并趁势转入进攻,收复仙人关。

10月,阔端亲率大军进攻川陕边的金国残部,金将汪世显率民十余万、兵数万向阔端投降,并被任命为南下先锋。汪世显与西北各少数民族都有不错的关系,对于四川边防的情况非常熟,联结了回族、西夏等川边十八族作为内应,他的投降使蒙军进攻四川的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苍天血泪

第二年,即1236年8月,阔端亲率大军从陕西南部入大散关,以汪世显为先锋,塔海为元帅,联结西夏、女真、吐蕃、回回等族的残部,号称五十万大军大举攻蜀。驻四川的四支十大御前诸军的最后一支,驻兴元(今汉中)的兴元戎司战败溃散,都统李显忠(与抗金的李显忠同名不同人)等战死,蒙军意欲沿古栈道从兴元南下。此时南宋在四川的最后一支野战部队,利戎司曹友闻部还在仙人关一线防御甘南川西一带。

赵彦呐急调在仙人关(今甘肃徽县)的曹友闻前往大安(今陕西宁强)防御,曹友闻认为大安地区利于骑兵冲杀,不利宋军,不如仍守仙人关,威胁蒙军侧后,使蒙军不敢深入。于是派人驰书赵彦呐道:“沔阳蜀之险要,吾重兵在此,敌有后顾之忧,必不能逾越沔阳而入蜀,又有曹友万和王宣首尾呼应,可保证大捷。大安地势平旷,无险可守,正好发挥敌人骑兵之所长,况众寡不敌,岂可在平地控御。”但赵彦呐仍然一日七道命令要求曹友闻守大安,于是曹友闻只好率兵转移。

曹友闻知道大安无险可守,他对其弟曹友万道:“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众寡不敌,岂容浪战!唯当乘高据险,出奇匿伏以待之。”于是派其弟曹友万、曹友淳率宋军万人先入鸡冠隘,因为鸡冠隘无水无粮,于是约定让曹友万坚守五天,诈败引蒙军来攻,而后以两声鼓为信号,曹友闻军从蒙军背后杀来,两面夹击蒙军。

9月21日,曹友闻率精兵七千余人潜入敌后设伏。22日蒙军攻抵鸡冠隘,曹友万率军出阵迎敌,大战数合,身披数创,击败蒙军。但当天晚上被蒙军包围于鸡冠隘内。27日,曹友闻遣选锋军统制杨大全、游奕军统制冯大用引本部出东菜园,击敌后队;遣敢勇军总管夏用、知西和州神劲军总管赵兴帅所部出水岭,击敌中队;遣知天水军安边军总管吕嗣德、陈庚率所部出龙泉头,击敌前队。曹友闻亲率三千人从后扑向蒙军,不幸路上遭遇暴雨,人马困乏,诸将请曰:“雨不止,淖泞深没足,宜俟少霁。”友闻斥曰:“敌知我伏兵在此,缓必失机。”遂拥兵齐进。当天夜里,曹友闻军到达蒙军背后杀入蒙军营地,曹友万军出关接应,两军会合,殊死血战。杀到28日天亮破蒙军数十营,双方伤亡惨重,血流二十余里。蒙军统帅阔端差点弃营而走,但刚好汪世显在大安击败从贵州地区远道赶来增援的思州、播州宋军,而后率军赶到,将宋军重重围困,于是蒙古军分成多队轮流作战。

在宋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面前的,是如潮水般涌来的蒙古铁骑;在他的周围,却只剩下几十名战士,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蜀中各地的义勇,没有战马,没有战甲,身着各色的布袍或者锦袍,一夜冒雨恶战使得所有人都精疲力竭,雨水和血水把他们身上的布衣浸渍成累赘。他们所期待的援军,始终没有到来,而蒙古人却终于坚持到了援军的到来,命运的天平终于开始向蒙古人倾斜了。

曹友闻知道他为国尽忠的时刻到了,仰天长叹道:“这大概是老天要亡我吧!我视死如归就是了。”说罢纵马率先冲向敌阵。这是求死的决战,几十名精疲力竭的宋军迎向十万余驰援而来的蒙古铁骑。但蒙古人的铁骑战阵居然被这群衣衫褴褛的战士冲破了,他们毫无惧色地冲击着万余蒙古军的前锋,奋力向蒙古大营的中心杀去。

站在蒙古大营土台上指挥战斗的蒙古王子阔出,显然没有预料到宋军的战斗意志会是如此坚强,看到宋军的前锋竟然不可抑制地向土台迫近,阔出下令放箭。正在与宋军缠斗的这部分蒙古军是新近投降的金国军队,自然,阔出王子不会有任何怜惜之意。

蒙古军射来雨点般的箭矢,死神扇起巨大的翅膀,掠过战场上的一切。几支流矢袭来,曹友闻连人带马躲闪不及,齐齐中箭,战马长嘶,将曹友闻掀于马下。曹友闻虽身上中了数箭,仍迅速起身,看着他那匹战马还在喘着粗气不断挣扎,这匹战马是他的老对手、老朋友,前大金国川陕军统帅、今天的蒙古南侵军副统帅汪世显相赠的,曾伴他踏遍蜀北战场。曹友闻一咬牙,拔剑将战马刺死。然后又仗剑向蒙古军扑去,曹友闻手刃数十蒙古军后,终因孤立无援,体力耗尽而战死于关隘之下,曹友万率宋军残部五百人退入鸡冠隘。由于城中无粮,外无援兵,曹友万等不得不在29日突围,转战到龙门洞附近时全军战死。

曹友闻死后,南宋朝廷特追封为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节”。元朝人刘麟瑞有诗赞道:

雁塔名香本一儒,执殳几度为前驱。元戎却敌世间有,教授提兵天下无。花石峡鏖忠奋勇,水牛岭度死生殊。英风壮节谁堪匹?千载人称大丈夫。

曹友闻部全军覆没后,赵彦呐退保剑门,四川边防的残军跟着也纷纷溃逃,于是赵彦呐又退至江油。在这股撤退风气的影响下,四川内地的许多官员兵将也跟着溃逃,许多地方已经找不到政府官员了。

赵彦呐又派刘太尉(太尉是他的名)守利州,派王连守剑门关,防备蒙军从汉中南下。于是阔端决定乘虚南下,针对宋军的防御,派宗王末哥率兵从阴平绕过剑阁直趋成都。这完全就是当年三国时姜维守剑阁敌钟会大军,而邓艾率军从阴平小路直趋成都的再版。

末哥早在几个月前,已经率兵进入吐蕃境内,逼降了接近宋境的十八个羌族。吐蕃就是今天的青藏,从黄帝时期起就是羌人的势力范围,后来西汉东汉时期,羌人时叛时降,前后有几十万汉军死在与羌人的作战上;到了三国时期,韩遂马腾等都跟羌人有极大的联系,马超就是因为得到羌人的支持才能有那么大的声势。后来羌人开始统一,上百个部落的联合就是唐宋时的吐蕃,而吐蕃也促进了羌人的联合,羌人要不就融入藏族,要不就融入汉族,当然也有南迁成为川边其他民族的。但是在唐宋时期,边境地区的羌人,仍然是以许多部族的形式存在,统称吐蕃诸部。在汉族的周围,与汉族血缘关系最近的也就是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人。语言上同属汉藏语系,人种上同属东亚支,但是发展历程的不同,造成今天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

于是末哥率军往西绕过剑阁,进攻文州,文州知州刘锐率军民死守,蒙古军没能攻下,当年邓艾越过的摩天岭阴平古道就在文州之南,刘锐坚守文州,使蒙军无法顺利从阴平古道南下。为了早日到达成都,末哥弃文州,率军西行,越过岷山,深入藏区草地,再杀回川中,到达绵竹、汉州(今四川广汉)。

与此同时,10月1日,阔端亲率大军攻剑阁,土波思族(即藏族)将赵阿哥潘率先登城,破朝天关,于嘉陵江上夺宋船数百;接着,10月7日蒙军攻破利州,生擒刘太尉。当天,蒙军千户郝和尚拔都率十二精兵夜袭剑门关,破王连部宋军,攻占了剑门关。如此,剑阁天险在七天之内全部失陷,阔端分兵推进,亲率主力向成都逼近;10月18日,蒙古前锋三百骑自成都北门驷马桥突入成都。

成都升平已久,而之前驻军又被赵彦呐调走,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丁黼与赵彦呐不睦,这时赵彦呐一直撤退到夔门(今重庆奉节),已经进入三峡地区了,而弃成都于不顾。丁黼手里只有四百牌手和三百衙役,到10月17日也就是蒙古军进入成都的前一天才知道蒙军攻破剑阁,而成都的居民还根本不知道前方已经大败失守,于是当蒙军前锋军进城时还在道路两边围观,等到发现是蒙古军时,成都军民奋起抵抗,以桌椅等物构筑街垒阻挡蒙军骑兵,以木棍菜刀当武器,与蒙军巷战,城中一片混乱。丁黼拒绝幕僚的逃跑建议,先后三次出城与蒙军交战。在蒙古军队,攻城略地,百姓涂炭,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丁黼以一介文臣亲自督师抗敌,他以爱国主义来号召和鼓励成都军民共赴国难,但兵力过少而失败。19日,阔端大军到达成都城外,蒙古铁骑呼啸而来,势不可挡,而成都老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挺起瘦弱的胸膛,打响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成都保卫战。虽然这场以卵击石的战斗注定要失败,但面对残破的家园,成都军民选择了慷慨赴死——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同类推荐
  • 极品小厨子

    极品小厨子

    贞观十年,十八岁五星级大厨带着鬼斧神工般的厨艺落户京城赛家,神秘的空间厨房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于是一夜之间,各式各样的新奇菜品被大唐的才子佳人津津乐道,超越时空的作物被大臣当做治国安邦的神物。无论是土豆、洋葱、番茄、木瓜、生姜、绿豆、辣椒……还是葡萄、草莓、西瓜、菠萝、橄榄、石榴……又或是调味盐、味精、鸡精、老抽、生抽、花生油、芝麻油……空间厨房都有。任何时代都挡不住小厨子大展厨艺。小厨子的菜可让李世民长居宫外,还可让武媚娘不入宫为妃。为此群臣激愤:“这才是真正的太白妖星!恐为祸大唐江山。必除之而后快!”夏商:“各位爷,有话好说,能不能商量。”“可以!给我等再来一次大唐全席。”
  • 三国之铁骑

    三国之铁骑

    现代精英,意外回到三国时代。铁血有木有?看吧!豪情有木有?向下看!官斗有木有?继续看吧!感情有木有?向下继续看吧!感人的情节有木有啊?哥!你看下就知道了!
  • 观云梦

    观云梦

    刘云被召唤至东汉末年,灵魂依附于卫仲道的身体之中,忍受着化疗般的痛苦,刘云后悉唯有帮助卫仲道完成它的命运,才能摆脱痛苦返回未来,于是卫仲道在刘云的指引下,踏上了他的死亡之旅……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红墙见证录(一)

    红墙见证录(一)

    本书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
热门推荐
  • 重生乱世之芊芊阙歌

    重生乱世之芊芊阙歌

    ?重新发文??被男友背叛,被亲人抛弃……她决然离去。许是她命不该绝,异世大陆,她是天地的宠儿,看她玩转异世,走向巅峰……
  • 碧落霜华

    碧落霜华

    碧落抚苍穹,霜华漫天……江湖路远,是非成败转头空!对的都是错的,错的却那么悲壮,是非对错间什么才是真实?十年之约,为了自认的真像与昔日同伴执剑相对,却不知这又是一个错误……江湖之大,只剩下神剑碧落霜华世间独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古造化诀

    太古造化诀

    世间有石碑千座,含诸般奥妙,惊世神通。石碑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幽海,或埋于大地,或立于火境。遇有缘人,当赐一场造化,成就英雄物语!
  • 斗魂世纪

    斗魂世纪

    我们拥有思想,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为何拥有思想;我们想要有意义的活着,但我们却不知道意义是什么;我们想要生存,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如何逃脱死亡。
  • 脏了青春葬了人生

    脏了青春葬了人生

    从16岁遇到所谓的初恋的时候,她知道,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尝试了不能尝试的,做了不该做的,痛了,爱了,醒了,懂了,可是,女人终究是女人,特别是她这样的女人,同样的伤痛,伤了无数次,懂了无数次,最终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个人生设下的漩涡么?不,不是,这是你自己设下的漩涡。
  • 一鹿有你,晗凯在心

    一鹿有你,晗凯在心

    这是关于鹿晗和王俊凯的小说,到最后女主还是和鹿晗在一起了,虽说年龄有点差距,但是,好看就行了
  • 鹿沫之恋

    鹿沫之恋

    李沫琪的爸爸是SM公司的社长,和他的闺蜜加入EXO........
  • 武道藏经阁

    武道藏经阁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武道藏经阁中,成千上万的武侠秘籍汇聚,可曾挑花过眼!如此多的选择,最终,重生在九州世界的他将走向何处?是率领门派制霸天下?还是抛开一切行侠江湖?飞升之后,又该何去何从?
  • TFBOYS之曾经的约定

    TFBOYS之曾经的约定

    诗雨莹,诗雨倩,叶梓云,遇到了三小只,然而,一切才刚刚开始……“叶子,不要再离开了好吗?”“对不起,我做不到!”“你,可以留下来吗?”“我必须离开!”“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希望更有资格站在你身边!”等我,五年,可好……
  • 含烟思窃之爆笑全能王妃

    含烟思窃之爆笑全能王妃

    ‘扑通’‘哇靠,咳咳,是怎样啊~’古色古香的房间里深铜色的香炉袅袅香烟溢出~清幽、静雅。带着些许惆怅的味道缓缓散入身体。冷静下来,转身望去。妖蓝色的花瓣已经有些许溅到池上,白龙玉铺成的浴池,浸身以之,如烈酒般的泉水刺激着肌肤,这水竟,,,不,是花,那些妖蓝色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