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5600000008

第8章 贰 蒙宋开战(4)

丁黼试图做最后一搏,带了仅剩的宋兵出城袭寨,但蒙军势大,在与蒙军的巷战中,不幸被蒙军射死在成都城西南。

丁黼虽一介文人,但遭遇强敌却不惜以自己文弱之躯和区区七百将士,阻挡蒙古的千军万马,其民族气节丝毫不逊色于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和精忠报国的岳家军。朝廷嘉其忠心,赐丁黼光禄大夫、显谟阁学士,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谥号“恭慰”,并下令在石埭建立“褒忠祠”。

丁黼是宋蒙战争中战死的第一个制置使级的高级官员,他死后,部下王翊继续组织居民抗蒙,直到10月26日,王翊投井自杀,成都城陷落。

成都被攻陷之后,整个四川盆地裸露在蒙古的铁蹄之下。阔端分兵四处残破四川,川西、川北、川南、川东都未能幸免,只有三峡地区的夔州,以及其他部分地区如泸州、合州等免于兵祸。四川六十州,有五十四州被残破,全四川的军民死了十分之七八,川东一直到重庆、万州(今万县)、开州(今开县)等地百姓都被屠戮。

在蒙古统治者发动对宋战争的时代,仍保留着落后野蛮的掠夺方式,他们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所不为。所过之处皆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赤地千里,十室九空,鸡犬不宁。一时间巴蜀之地、天府之国惨遭蹂躏,直杀得苍天垂泪,大地含悲,江河呜咽。

单单成都一城,足以说明问题。后来宋军收复成都,在城中收埋尸骨一百四十万具。大片的良田成了野草丛生之地。四川本来是南宋的一个重要财源和粮仓基地,但在兵火破坏之下,加上四川制置司、制总司、漕运司等各衙门各地方的仓库库存被毁,从此之后反而要下游运粮接济,否则就财竭兵饥。单靠江南的收入,南宋要维持生存可以,要累积物资去抵御蒙古就很难了。随着四川被残破,从此,宋朝也就丧失了战略上进攻的一切可能。

此时,传来消息,中路蒙军主帅阔端的弟弟阔出病死。所以阔端认为反正目的已经达到,没有中路军的配合,蒙军也不可能攻破夔州,便引兵退回北方。撤退之时,又再次围攻文州,曾阻挡末哥军从摩天岭南下的文州,这次粮尽援绝,最终城破被屠。

阔端留下两支部队,一支驻扎在兴元(今汉中),准备把兴元发展成南下的基地。一支驻扎在沔州,扼住交通,并且随时准备南侵。阔端认为,蒙古的实力还不够占领四川,只能时不时地进攻四川,不给四川以喘息休养生息的机会,不停地残破四川,不停地在四川消耗南宋的援兵,最终让南宋虚弱下去。

四川战区凭借苦心经营山城防御体系,充分发挥了宋军野战不足、守城尚可的优势,坚守城池,使蒙古军在很长时间内都未能在四川打开局面。在两淮战场,淮东一带河网发达、水系众多,不利于蒙古骑兵驰骋作战;淮西据有淮水天险,又是距京师临安最近的防线,南宋在此屯有重兵,与淮东互相呼应。因此,与四川战区一样,蒙古军急切之间难以在江淮战区有大的进展。相比于四川、两淮,荆襄战区的防守则相对弱了许多,可以说是南宋“三边”防御体系中的软肋,而襄阳则是整条荆襄防线上的蛇头,为重中之重。

第一次襄樊之战

襄阳(今湖北襄樊)以地处襄水(今湖北襄樊南渠)之阳而得名,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为南北要害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初年岳飞北伐收复荆襄,但由于襄阳等地历年兵祸,难以补给,岳家军主力驻扎在鄂州,以鄂州为基地。当时南宋在长江中游的三支御前诸军共有八万四千人,其中驻扎在鄂州的就有五万两千,而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和襄阳府两地加起来驻军也没有鄂州多。

当然,岳飞也知道襄阳的重要,所以他对襄阳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要把襄阳建设成北伐的基地。在岳飞的经营下,襄阳开始具备了后来的规模,城高池深,扼水陆要冲,成为军事重镇。后来到刘光祖担任京湖制置使时,就把制置司衙门移到了襄阳。而后赵方担任京湖制置使时,在十大御前驻扎诸军之外,于襄阳添设新军,加强襄阳的守备力量,襄阳就成了整个长江中游的军事中心,而唐州与邓州就是襄阳的外围屏障。

宋蒙战争开始的时候,南宋朝廷想利用赵方在镇守襄阳时留下的威望,于是让赵方的儿子,本该对端平入洛失败承担责任的赵范来继任荆湖制置使。

当时的襄阳地区,有神劲军、促捷军、忠义军、虎翼军、突骑军等新军。宋将孟忠政又招募八方勇士组成忠顺军,后来他儿子孟珙也招募精壮之士组成忠卫军,称镇北军,他们的统兵官也同样叫军都统,但是性质比正规军要私人化。

战争之初,荆襄地区尚有河南地区作为屏障,就是说,蒙古要进攻荆襄,必须先闯过河南。只是当时防守这两大地区的主力并非宋军嫡系,而是金国灭亡后由金降兵组成的“北军”,而南宋朝廷对这些金降将从来就没有完全信任过。比如金降将赵祥原本戍守襄阳,赵范任京湖安抚制置使后,不但克扣军饷,还一度打算坑杀赵祥部,后因人劝阻才作罢。事后赵范仍然不能放心,将赵祥调往前线的邓州(今河南邓县),还派了两名心腹骆铃、呼延实到军中监视赵祥。呼延实与赵祥有很深的矛盾,从来也没将他放在眼中,还不断利用监军的身份压挤赵祥。在这样的情况下,赵祥自然心怀不满。

正因为南宋朝廷对金降将的防范心理太过一目了然,才格外令北军将领心寒齿冷,很难说得上对南宋朝廷忠心耿耿了。前面曾经提到汪德臣之父汪世显原为金国大臣,金国灭亡后,继续奉金为正朔,据地自守,一直不肯向蒙古投降。当时汪世显据有巩昌,号称“秦巩之豪”,是金国残余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而且秦巩一线刚好是四川的屏障。他与蒙古有灭国之恨,有意投降南宋,曾多次向宋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表示愿意归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看到南宋朝廷对金降将的猜忌,多有顾忌,最终还是投降了蒙古,不但将秦巩一线拱手送给了蒙古,使四川完全暴露在蒙古铁蹄之下,还与蒙古联兵,转而对付南宋。

唐州(今河南唐河)北军主将郭胜的情形,也与赵祥大致相同。郭胜与知州杨侁素来不和,杨侁便乘面见京湖安抚制置使赵范的机会,告发郭胜有异志,赵范不但不调停,反而召郭胜到襄阳。郭胜不是傻子,从此真的开始有了异心。不久,赵范下令以襄阳簿厅置勘院,准备审问郭胜,刚好赵范幕客蒋应符前往唐州,将这些事情告诉了郭胜。郭胜十分愤怒,立即点齐本部人马,趁杨侁不备,将其射死在轿中,并就此出城投降了蒙古。当时京湖制置副使全子才正在唐州戍守,当蒙古军逼近唐州时,竟然趁夜色率先逃跑,导致宋军不战而溃,唐州陷落,囤积在城内的大批物资均落入蒙古军之手。

蒙古军乘机南下,邓州首当其冲。守卫邓州的北军主将赵祥早已对南宋心怀不满,于是擒拿了监视他的呼延实,投降了蒙古。此后,均州(今湖北丹江口)范用吉、德安尚全等北军将领纷纷叛附蒙古。唐州与邓州是襄阳的外围阵地,两州失守后,襄阳就完全暴露了最前沿。这样,由于南宋朝廷和宋军主帅处理不当,导致北军将领大批叛逃,蒙军进攻襄阳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大门。

接着,蒙古以主力进攻枣阳,宋将樊文彬率部死战至10月底,终因没有外援,最终城破,樊文彬自杀。于是蒙古就移兵进攻襄阳。

襄阳城高池深,蒙军一时难以攻破,于是在设计颠覆宋军船只之后,除留下兵力牵制襄阳宋军主力外,余者移师进攻随州、郢州。随州被围多日,渐渐不能支持,幸亏宋将高世英带兵支援,突破蒙军包围进入城中增强守城兵力。高世英在突围时身中数箭,进城后不治而死,但随州终于守住了。

郢州城坚兵多,而且是南宋的一个水军基地,但是水军过于自恃,蒙将塔思以五百死士乘木筏吸引宋军接近,而后蒙军夹江射箭,南宋水军大败。不过郢州城非常坚固,蒙古无法攻克也只好退去。但是其他地方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从汉江流域到长江以北许多地方都被蒙军破坏。

1236年2月,蒙军开始进攻江陵城,宋将统制李复明战死,但蒙军也没能攻下江陵。蒙军之所以不敢放手围攻江陵等地,是怕襄阳守军出城袭击蒙军后路,而襄阳假如失守,江陵等地就危险了,所以当时襄阳是双方战略的关键。南宋朝廷命魏了翁沿江督视兵马救援襄阳,魏了翁会同数路宋兵星夜沿江西上,而蒙军主力不得不从江陵回师准备强攻襄阳。

然而此时的襄阳城里,赵范却还在朝夕豪饮,寻欢作乐。他以王旻、李伯渊等人为心腹。王旻经他同意,招收原驻黄州的克敌军残部四千余人重组克敌军。赵范又下令关闭襄阳四门捉拿奸细,弄得襄阳人心惶惶。等到蒙军真的到了襄阳城下,由于襄阳城门关闭已久,事先又未通知城里居民,城里没有什么柴草粮食储备,一时物价飞涨,而赵范仍旧饮酒作乐。

当时的情况十分复杂,但是赵范在处理这些复杂局面的时候,又出现了重大失误。1236年春,原驻镇江的李虎奉命率无敌军到襄阳增援,进城之后却与王旻的克敌军闹起了矛盾。赵范偏袒王旻,却又不想法子平息军中不满,结果2月23日,无敌军兵变杀死王旻,而事后赵范不思平息,却又转而开始偏袒无敌军,下令全城见克敌军就斩,一时间城里混乱,误杀错杀的不计其数。克敌军成了围剿对象,便四处劫掠百姓,干脆为匪,而城中的混乱也就演变成南军与北军的冲突。南军指的是原南宋的军队;北军指的是原来南宋以北,在金末战乱时逃难或归附或投降而来的军民。此时北军几乎要兵变,赵范无法控制,便同李虎等四人偷偷离开襄阳逃往后方,于是李伯渊等率北军献襄阳城投降蒙军。自岳飞收复以来,襄阳经过一百多年的苦心经营,城里的大量积存,包括二十四个兵器库的武器装备,以及京湖制置司衙门等仓库的金银盐等,全部落入蒙军手里。蒙军拆毁襄阳城防,焚毁襄阳城,把襄阳城的居民全部强行迁移到蒙古地盘的洛阳地区。从此,京湖制置司衙门不得不后移到江陵,南宋又丧失了以襄阳为基地北伐的可能。

襄阳地处于南阳盆地之南,夹岘首山交峙两边,汉水流于其间,东可至江淮,西临关陕要地,不仅控扼南北,又跨揽河南、湖北两地,为南宋两陲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襄阳的失陷,给宋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襄阳一失守,就意味着蒙军可以长驱直入抵达长江,汉水流域的其他城市都难以坚守,于是前面坚守在随州、郢州、荆门等地的宋军,都往后撤退,只有复州守将施子仁战死。这样,江陵北面的京西南路九郡——均州、房州、随州、德安(今湖北安陆)、郢州、荆门、信阳(今河南信阳)、光化(今湖北老河口西北)等——尽陷蒙古军之手,蒙军的兵锋再次指向江陵。

南宋在鄂州紧急设置沿江制置副司,危难之际再次起用史嵩之为沿江制置副使,命他派人救援江陵。于是史嵩之命孟珙为主将救援江陵。孟珙本在襄阳,但是在蒙古南侵前被调离襄阳到朝廷当文官,他一手招募的忠卫军也被赵范分给李伯渊掌管,并在襄阳之乱中随李伯渊投降了蒙军。因此,此时的孟珙,手下除了一批亲信将领,几乎没有什么兵力。

但孟珙侦知蒙军在枝江准备造船渡江,于是带兵在江面上变易旗号,往返循环,夜里就点明火炬数十里,摆出一副宋军大军到来的假象,使得蒙军不敢渡江。而后孟珙亲率军队多次出击蒙军,前后破蒙军二十四寨,夺回被掳的军民两万多人。加上当年10月,蒙军中路主帅阔出病死军中,最终迫使蒙军不得不退兵,扭转了长江中游的不利局面。

两淮战场

当中路蒙军在攻略荆襄的时候,东路蒙军也经由荆襄侧面进攻两淮。当时由于淮河以北残破,蒙军东路进攻也不能直接进攻两淮,而要随同中路军一起南下,然后才从荆襄地区攻击两淮,并且两路互相掩护侧翼。于是当中路蒙军占领唐州邓州之后,东路军便从唐州邓州出发,进攻淮西地区。

一直以来,对于偏安南方的王朝来说,长江是最后的防线,而淮河又是长江的骊道防线,因此守江必守淮,失淮则失江,所以南宋朝廷对两淮是非常重视的。端平入洛之败,使两淮兵力大受损失,但到蒙古进攻时,根据魏了翁的奏章,两淮地区仍有官军、民兵共二十五万。不过其中只有近十万的正规军,分别驻扎在两淮前线淮东的扬州、真州(今江苏仪征)、楚州(今江苏淮安)、滁州等地和淮西的和州、庐州(今安徽合肥)、濠州(今安徽凤阳)、黄州(今湖北黄冈)等地。而在两淮军的后面,沿江布置的是十大御前诸军的最后三支,建康都统司五万兵、池州都统司一万两千兵、镇江都统司四万七千兵作为战略后备部队,哪里危急派往哪里。

1235年,蒙军从荆襄来攻淮西,德安(今湖北安陆)守将德尚投降,并为蒙军前导,导引蒙军攻略淮西。第二年,蒙军继续进攻两淮,蕲州(今湖北蕲春)、舒州(今安徽潜山)、光州(今河南潢川)守将都弃城逃走;淮西将领吕文信、杜林等率溃兵数万叛宋。在叛军的导引下,蒙古军进占六安、霍邱等地。口温不花遣部将察罕率军攻真州,宋真州知州丘岳力挫攻城蒙军,并乘胜出击。考虑到蒙军人多,丘岳在城外设三道伏兵,并于西城置炮,等到蒙军再次进攻时,宋伏兵突起,炮石俱发,将蒙军击退。随后,丘岳又招募勇士袭击蒙军营垒,加上中路蒙军已经开始撤兵,东路蒙军也不得不退出两淮地区。

此次蒙军的进攻,由于种种原因,呈现西强东弱的景象,蒙军对两淮的进攻虽然不猛烈,但是凭借此次进攻,撕开了两淮防线。从此,蒙军对两淮的攻击,可以直接进行,而不怕受到荆襄宋军从侧翼的威胁。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战局里,就变成两淮战区蒙古主攻南宋主守、荆襄战区南宋主攻蒙古主守、四川战区互有攻守了。

我们仍然采用分年和分地区的方法来讲,因此接着上面的1235至1236年战局之后,接下来的是1237至1241年战局。仍然先从四川战场说起。这段时间的四川战场,主要是蒙军袭扰四川,执行继续残破四川的战略,而宋军主要是恢复和巩固防线。在这阶段的宋蒙战争并不十分激烈,其中主要的战斗有以下这些:

1237年春,汪世显率蒙古骑兵,趁元宵灯节,突袭武信(今遂宁),将存在城里的府库钱粮劫掠一空,附近的资州、普州、嘉定府(今乐山)也遭到蹂躏。

1237年6月,蒙将郝和尚拔都从大巴山小道攻袭夔州,夔州安抚使卢普逃遁,统制杨福兴战死。郝和尚拔都以勇士七人乘舟驰于长江之上,因水军兵力不足,未敢过江,但前锋曾沿江远至巫山。

1238年冬,蒙军进入川西寻求与宋军决战,与四川制置使王履正部激战,宋军都统张珍战死。蒙军深入川边,直到渡过大渡河至宋朝国境之外。

同类推荐
  • 玉螭吻

    玉螭吻

    明朝末年,紫禁城失陷前夕,崇祯帝密令太子出宫,本是绝密行踪,却阴差阳错天机泄露,少年太子从此流落江湖,经历了无数坎坷磨难。乱世中多方势力竞相角逐,各种历史事件风起云涌,王侯将相、江湖豪杰、热血书生和文臣武将纷纷登场,其中更有冰魄玉魂、才貌无双的江南奇女子,身份卑微、却负剑胆琴心的各色小人物裹挟于历史洪流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荡气回肠的家国情仇和人世的离合悲欢,展现了明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天降夫子

    天降夫子

    秦浪,一个隐匿在地球的武者,在一次厮杀中意外的穿越至另一个世界,稀里糊涂的成了夫子,做了文人士子的老师。我的目标是,调笑文人骚客,戏弄百子诸家。万花丛中过,片片皆沾身!我的口号是,只要我是你的夫子,你是我的学生,就要将无耻进行到底!这是一个“秦”兽“浪”荡的故事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人生。顺便说一句,我胸无大志,但胸有小痔!
  • 水浒之征服

    水浒之征服

    一部轻松搞笑,小火慢炖,越看越爽水浒穿越小说,只为刻画自己心中的英雄,献给喜爱水浒的朋友们。充鸡是新手,略微慢热,请各位看官多看几章,好戏在后头!
  • 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史

    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史

    本书就好比一座时而璀球绚烂、时而暗淡凋敝的舞台,在这座舞台上,各色帝王、将相、官宦、妃嫉、英雄人物一一登场,从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传说,至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各色人物或扭曲狰狞、阴晤腐朽,或志得意满、豪气冲天。
  • 晚清旧事

    晚清旧事

    本书属于黑色童话,以晚清基督教传教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中法混血小女孩被世人当作妖魔对待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恶魔夫君:罗刹哑妻

    恶魔夫君:罗刹哑妻

    上官御淏,传闻中的恶魔王爷,传说因为他身上的煞气太重,接连在新婚之夜克死了两个新娘,所以没有人敢嫁给他。白雪薇,白家小公主,传说她很美,传说她很温柔,传说她不爱说话,传说她除了女红什么都不会。传说……她,代号罗刹女,传说她是一个杀人如麻,嗜血如命的女人。传说她形如恶鬼,心如蛇蝎。这个世界上传说太多,除了当事人,没有人知道,那传说是真还是假,直到,传说与传说相遇,才知道……
  • 你的余温,我的情深

    你的余温,我的情深

    我爱过的邹墨衍,曾是我的学长,曾是我的前男友。也曾是我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曾经,他恨我,我不敢爱他。可是在他慢慢的攻陷之下。我爱他,爱的可以飞蛾扑火,可以全力以赴。而他对我,柔情宠爱到了极致。我从不知道,他温柔的背后藏着怎样扭曲的面孔,原来的他,闷骚,感性,认真。现在的他,阴狠,毒辣,嗜血。我以为他回来是要跟我白头到老。却不知道,他给我的,是梦寐一场。原来,深爱不过是一场尔虞我诈,渐行渐远的游戏。你曾留下余温,而我对你依然情深……
  • 月影银龙

    月影银龙

    罗云天原本是银龙族人但母亲和仆人白岳为救他和妹妹让他们失踪了-----后来罗云天穿越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但是否是真正的他?
  • 相见欢之为爱轮回(全书完)
  • 鸣雏去穿越

    鸣雏去穿越

    ……当鸣人和雏田一起去穿越,世界将翻天覆地,九死一生,但是,他们,一步一步,走了过去,任何人,都做当不了……(注:在穿越时,男主和女主形象不会改变)
  • 九霄神剑

    九霄神剑

    老天,为何如此不公?他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族中之人几乎都是修炼一途的天才,唯独他,是一个天生就无法修炼的废物!遭族人唾弃十六年,终于被狠心的族长赶出家门,漂泊至异国他乡,却依然要遭受他人鄙视的眼光……在这个以剑为尊的世界,从出生开始便无法修炼剑气的他,该怎样在世人轻视和淡漠的目光中,找回自己的尊严?????????
  • 朴灿烈:啊喂朴叔叔我们约不约

    朴灿烈:啊喂朴叔叔我们约不约

    你在台上坚持你的梦想,我在台下默默鼓掌,喜欢你,是我这辈子做的最不后悔的事。
  • 北凰傲世

    北凰傲世

    一朝穿越,昔日叱诧于黑白两道的第一杀手竟然成了个弃婴?弃婴?你有见过活得那么滋润的弃婴?妖孽老爹、美艳娘亲……一战扬名,追求者那叫个多啊……送鲜花?太老套,淘汰;送丹药?姐自己炼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快滚;送钱?嗯嗯,钱留下人走;送孩子?这个嘛……一世情定,真相浮出水面,这身份,这地位,姐原来那么高大上呀!啧啧啧…………(本文无虐!!!绝对宠文!!!)(本文无虐!!!绝对宠文!!!)(本文无虐!!!绝对宠文!!!)
  • 还你一个好男人

    还你一个好男人

    好男人定义:好男人,乃性情中人也。浅说尴尬,男人并不畅快,躲过五光十色的美丽陷阱,还得强作欢颜;细说本色,男人并没长大,尽管也能冷酷到底,却敌不过泥做的骨肉;聊说峥嵘,男儿当自强,及时行动,成功在望! 本书潜心于两性心理文化研究,决不同于流行的俗文化,它既权威又通俗,读来兴味盎然让人豁然开朗。本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著作和通俗读物,它既有浓浓的哲味又有活灵活现的案例。
  • 红颜乱世:异族公主倾天下

    红颜乱世:异族公主倾天下

    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三年里,她嫁过两次人!欢天喜地第一嫁,惊慌落跑!阴差阳错第二嫁,利剑穿胸!前皇后妒恨咬不放,野皇兄弑父夺江山。烂桃花源源不绝甩不掉,盼良人有苦难言只能逃。一颗初心,善待天下。拖着一条鲛尾,她且伤且退。当退无可退时,她开始绽放倾世芳华!而他,一路相伴,无意为王,只为一个她,遥居深阁却挥手沉浮天下。浪逐白沙滩,她用力将半片竹节扔进海里:“我记你一路相随的好,也记你剥鳞取脂的痛。再让我嫁?把东西找回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