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重视理由】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孩子有没有上进心的问题呢?因为解决孩子上进心的问题,不仅仅是孩子自觉学习的关键,而且正确培养了孩子的上进心,还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爸爸妈妈们,你们说我们怎么能够不去重视呢?
【追根溯源】
爸爸妈妈们,当我们在孩子身上发现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的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问怎么办,可是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是否问题真的出在孩子身上?是否问题的最初来源出在我们身上?
家庭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空间,而爸爸妈妈则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有些爸爸妈妈从小便鼓励自己的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与目标,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过有意义的生活。但有的爸爸妈妈却只知给孩子灌输知识,想尽办法开发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而忽略了孩子的理想教育,结果只能是贻误了孩子的一生。
人们常说,理想是人生旅途的指路明灯,是鼓舞孩子奋斗的风帆。当孩子心中立下远大的理想,他会为了理想的实现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矢志不渝地奋斗。你们觉得呢?
事实上,我们从那些身边成功的人,古今中外成功的人身上,不难发现,理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没有理想的人只会平庸一生。从小就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会促使他们一生都自觉主动地学习,自觉主动地工作。
看来,用远大理想激发孩子强烈的上进心,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那么爸爸妈妈怎样才能使孩子鼓起理想的风帆呢?
首先,从小抓好对孩子的理想教育。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在孩子生命的早春,给孩子的心田播下理想的种子,是每个爸爸妈妈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让孩子把理想树立得高远一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至于孩子将来干什么,爸爸妈妈当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
、特长及家庭情况,及早进行定向培养,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把理想的风帆鼓得满满的,把追求的目标定得高一点。俗话说:“志当存高远”,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说,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只要早立大志,从小就踏踏实实地做起,人人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我们当爸爸妈妈的,要让孩子记住,人生是海洋,理想是灯塔,只有远大理想的光芒引导,才不会在生活的暴风雨中迷失方向。
最后,就是引导孩子将理想和奋斗结合起来。爸爸妈妈还要使孩子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没有踏实的拼搏奋斗,理想只能化成泡影,将来哪一行的“状元”也当不成。要运用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事例告诉孩子:冠军的奖杯里盛满的是苦练的汗水,科学家的发明证书上凝结的是奋斗者的心血,超人的成就是用超人的劳动换取的。
【榜样魅力】
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爸爸妈妈的谆谆教导,造就了无数有理想有成就的伟人。徐霞客便是一例。
徐霞客1586年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没落世家。但他有一位很好的母亲。母亲思想开朗,勤劳贤良,知书达礼,富有理想。
徐霞客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听母亲讲历史故事和做人的道理,激起了他求知的强烈愿望。一次,母亲讲《左传》,讲到“民生于勤,勤则不匮”的句子时,徐霞客说:“妈妈,我知道这其中的意思。”“说说看,看你理解得怎么样?”徐霞客解释说:“这是说,一个人无论织布、读书和做其他事情,最重要的是勤快,只要勤快,就什么都不会缺少的。”母亲听后满意地笑了。
从此,徐霞客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在父亲的书房里精心读书。进了私塾以后,他还经常把
这些书揣在身边。他觉得从这些书里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了解民族的历史,使人心
胸开阔。以致后来影响他决定放弃科举,绝于仕途,准备遍游祖国的山川。
恰在这时,徐霞客的父亲去世了,身边只有一位年老的母亲,他实现宏愿的决心有些踌躇。
母亲了解到儿子的心意,便鼓励说:“孩子呀,身为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不能为了家庭的
缘故而放弃自己的志愿,像一只圈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为了激励儿子,母亲还亲手为儿子赶做了一项“远游帽”,让他戴着踏上了征途。
开始,徐霞客出游大都是在比较近的地方,行期也有一段间隔。每次游罢归来,徐霞客总要
把异地的风光见闻一五一十地讲给母亲听。徐母总是为儿子的学识不断长进而感到高兴。后来徐母发现,既然远游,为何频频归来?当她知道徐霞客是为了照顾她时,便对徐霞客说
:“我虽然年已老迈,但身体还很结实,你不用惦记着我。不信,我还可以出去一游。”她硬叫儿子陪她去游览,而且一路走在儿子的前面,全不示弱。
得到母亲的鼓励,徐霞客激动不已。他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他30多年不避寒暑,
不畏艰险,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云贵等17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徐霞客的母亲应该成为当今爸爸妈妈学习的楷模,徐霞客当然也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当爸爸妈妈的,就要多给孩子讲一些这样树立远大理想的故事,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解决方法】
培养孩子的远大的理想,才是正确激发孩子上进心的最根本的方法。
但是,理想和志向并不是空中楼阁,爸爸妈妈应该引导孩子树立一个一个的各种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以及每一天的学习目标。用具体可行的、切合孩子自身实际的计划来激励孩子,让孩子在具体目标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每当孩子实现了一个人生目标,那么,他们就向人生的理想迈进了一步,如此下去孩子的成功就会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明智的爸爸妈妈,在引导孩子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与奋斗目标。帮助孩子树立理想要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契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最后要说的是,引导孩子确立人生理想,既要着眼于未来孩子的长远发展,又要切合孩子目前的自身实际,更要注重引导孩子制定实现理想与目标的计划和步骤。还犹豫什么,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为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可不能犹豫,赶快行动吧。
孩子没有求知欲怎么办
【重视理由】
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它是探索、了解人们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求知欲是人类最有价值、珍贵的欲望,如果爸爸妈妈们不懂得启发、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将是令人极其遗憾的失误。
【追根溯源】
人类的行动大都是欲望和冲动支配的结果。强烈的求知欲是驱动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动力本源。求知欲是孩子的天性中最可珍贵的东西,它使孩子深思好问,它使孩子富于创造的勇气。
聪明的爸爸妈妈,不是对孩子进行枯燥的说教和严厉地要求,而是因人而异地、因势利导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然后,让孩子满腔热情地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孩子的求知欲洋溢在活泼多姿的游戏中,彰显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山河大地美丽景观更是激起孩子求知欲望的最好媒介。
爸爸妈妈应该做的是发现孩子,引导孩子,给孩子以殷切的期待和热情的赞美和鼓励。
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问题、面临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就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逐渐转化为人的内在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能够促使人坚持不懈地探究知识。
求知欲在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出,是一种可贵的主动求知的表现。
(1)求知欲是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一个求知欲强烈的孩子,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
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毅力。
(2)求知欲导致好思好问求知欲强烈的人,思维活跃,爱提问题。而涉世未深的孩子正处于见到什么都想问“为什么”的时期。
孩子爱提问题,而好问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也能促进大脑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促使了其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提高了脑的功能,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3)求知欲是创造的起点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许多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起始于对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普里斯特由于对“甲虫在瓶里窒息而死”感到好奇,经过30年的艰苦探索而研制出氧气;瓦特对“开水壶盖跳动”的好奇,驱使他探索,发明了蒸汽机;富兰克林由于发现“毛皮摩擦过后玻璃棒能吸引纸屑、头发”,经过探索,而发明了电。总之,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创造成功的开端和必要的条件,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4)求知欲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的,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确实让人肃然起敬。而教师的这种鼓励与引导,也同样难能可贵。
教育的意义,就是充分满足人的探求本能或者求知欲。如果教育偏离了人类的探求本能和求知欲,这种教育就很可能是失败的教育;如果教师和爸爸妈妈不尊重和爱护孩子的探求本能和好奇心,那么教师和爸爸妈妈也是失败和不幸的。
孩子求知的动力来源于求知的强烈欲望。爸爸妈妈要有一双能发现孩子求知欲的慧眼,善于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巧妙激发其求知欲,驱动孩子自觉追求知识,主动学习。
【榜样魅力】
在人类科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孩童时代就是一位求知欲极强的孩子。请看有关他的一则故事:
达尔文出于对昆虫的好奇,有一次看见三只甲虫,他只有两只手(一只手捉一只),于是就用嘴含一只。爱因斯坦的父亲,给孩子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
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对孩子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
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在追忆自己少年时代时有这样一段叙述:“我在儿童时代喜欢仰观天象,并且喜欢追究天象的根源,当万里无云的时候,我总喜欢月亮。我每天晚上看月亮,竟看得发狂。有一次在月亮底下拼命追赶它,但终是徒劳,又有一次我登上桌子开窗,拿着一根手杆去敲月亮,但仍是落空!因此我向长辈发出许多疑问:月亮是活的吗?月儿生在哪儿?到了初三、四或二十四五时,我又要问:‘为什么只剩一半了呢?那半个哪儿去了呢?’”
在某小学的一次自然常识课上,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有什么特征。经过观察后,学生开始发言。
一个孩子说:“蚯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老师说:“你观察得很仔细。”
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老师说:“对,我很佩服你。”
另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用线将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儿,我把它拉出来,它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此时老师的神情变得庄严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这种勇敢的求知欲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们,我远不如你们!”
【解决办法】
人,是最具有社会性的,孩子,是属于社会的。爸爸妈妈应尽可能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这不仅在于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集体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够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孩子的见识,大大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激励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各种知识。
(1)在集体竞争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孩子们在有人引导的竞争性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些竞争活动要建立在个人的支持与集体的配合之上。
那些既讲求集体荣誉,又允许个人通过竞争发挥个体努力的活动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①大多数球类运动,如垒球、手球、足球、水球等;②通过个人表现来实现的团队竞争,如网球、游泳等;③辩论赛与集体演讲;④与别的学校一起举行的管弦乐表演或其他集体活动。
(2)与孩子一起参加文化活动以培养其各方面的兴趣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应重视让孩子参与一些文化方面的活动。在孩子的生活中,这些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①音乐会提前到达表演地点,让你们有时间事先得知即将演奏的音乐曲目。在观看过程中,不时告知孩子交响乐中的哪种乐器所演奏的效果。让孩子懂得何时该为那精彩的演奏鼓掌。你还可以带上一副小望远镜,以便让孩子看得清楚。你可以带孩子观看一些儿童话剧或专为孩子们举行的音乐会,孩子对那动人的情节、演员们生动的表演、优美的背景、奇妙的灯光和动听的歌曲极感兴趣,并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②戏剧表演当你的孩子长到十多岁时,他们也许开始喜欢戏剧表演了。由于大多数戏剧都是以地方方言表演的,所以你们有必要事先弄到一份内容简介,以便观看时更好地听清和欣赏戏剧的内容。
③职业运动比赛。
带孩子观看手球、足球、网球、羽毛球比赛。让孩子亲临那振奋人心激烈竞争的比赛场面。让他感受到他人成功的喜悦,懂得奋力拼搏的价值。
④动物展览。
让孩子观看马戏团的表演,或参观各种宠物展等。
(3)帮孩子找一份假期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所能从事的工作的报酬一定较低。大多数孩子会即刻认识到他们将来可不能只挣这么低的收入。学校的学习是帮助孩子积累知识与能力,以便在将来获得更高收入的最好方式,因此课余或暑假的工作对保证孩子在校学习,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价值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人类来自大自然,当孩子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时,奔涌在他们血管中的野性本能会在他们求知欲望的本能中激起最美丽的涟漪。
大自然中蕴藏最令孩子感兴趣的无穷无尽的知识。当孩子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会对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一切感到无比新奇,有问不完的问题在他们的头脑中盘旋,有探索下层的奥秘在向他们招手。让孩子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全身心地感受是诱使他们的求知欲如火山般喷发的再好不过的选择,是全方位对孩子施于教育和熏陶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