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其他的有益于增强孩子求知欲的活动
①旅游。
旅游是你可以献给孩子的一种极有刺激和教育力的最好礼物之一,但它却需要一定的精力与费用。实际上,你可以带孩子在你们居住的地区或附近进行为时一天的游玩。
②参观动物园。
让孩子认识里面的每一种动物,仔细阅读有关的说明,了解其生活习性、产地、饲养方法等。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驯兽表演,为某些动物的奇特功能而惊异。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动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③参观历文化或建筑艺术方面的展览。
许多城市经常举行一些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展览。你可以与孩子一起参观,也可以游览名胜古迹等。
④参观工厂和农场。
在可能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参观附近的某一工厂,了解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观看一下现代化的工厂。你还可以带他观赏近处的一家农场,认识一些庄稼与农作物,懂得某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让孩子领略一下充满大自然气息的田园风光,促使孩子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⑤采摘收集。
鼓励孩子建立一个微小的大自然博物馆。收集保存种子、贝壳、岩石、花木标本等等。按时间、地点、名称等贴上标签。要求孩子阅读一些与你看见的或带回家的东西有关的资料,懂得与它们有关的知识。
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怎么办
【重视理由】
孩子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在他们那清澈的双眸里,荡漾着学习和探索的无穷渴望。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因势利导地,把孩子的学习变成一种快乐,是爸爸妈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追根溯源】
在很多情况下,爸爸妈妈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愿望、希望甚至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股脑儿强加在孩子身上。虽然孩子的可塑性很大,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讲,在他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强迫他去做一件事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损害孩子的天性。
我国大翻译家傅雷也曾希望儿子傅聪能成为一个文学家,但傅聪的兴趣并不在此,他喜爱的是音乐。傅雷先生便没有强迫儿子去搞文学,而是尊重儿子的兴趣和选择,让他集中全力研习音乐,傅聪果然不负父望,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音乐演奏家。
一般来说,只要爸爸妈妈从小就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他对生活的兴趣就会是广泛的,这时爸爸妈妈就应该针对孩子特有的才能而培养他特有的兴趣,或者结合孩子的才能巩固孩子的兴趣。
例如,孩子爱唱歌,则说明他有一定的音乐天赋,爸爸妈妈就可巩固他这方面的兴趣,鼓励他唱,进而请人专门教他。
如果孩子有观察自然的兴趣,并具有做科学家的素质,就鼓励他进一步练习观察,并设置各种情境让他观察,以进一步强化他的兴趣,增强他的能力。
孩子的兴趣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他们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就萌发对某一事物的强烈兴趣。
翻开科学史、艺术史,许多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强烈兴趣的支配下创造出非凡的业绩的。
如果孩子自己能保持对某一事物或某些学习的兴趣,那是再好不过了。但很多情况下,兴趣也靠后天的培养。尤其是面对有时显得枯燥的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时,兴趣就更需要培养了,这时兴趣也要靠意志力来巩固。因为孩子的兴趣具有跳跃性和情境性。
例如,尽管孩子对解数学题有兴趣,但这时室外有着热闹的游戏或电视里正在播放有趣的节目,孩子的兴趣从解题上转移是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或者说,这种转移是正常的,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不为“外界活动所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正确引导,在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要定规矩和“合同”,既能使孩子满足新兴趣,又不忘学习,增强固有兴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怕孩子的兴趣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因为这时只要引导得法,总能保持住一种以上对孩子学习和发展有利的兴趣。然而,最可怕的是,小小年龄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学校教育方式不恰当、小孩碰到失败的事太多等等。但我们不能不提醒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自身的兴趣对子女兴趣的有无、兴趣的高级与低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古语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教子,先立身。爸爸妈妈自己对生活没有信心,对生活没有兴趣,对学习、工作没有兴趣,很难指望子女有多么高级的兴趣,也难以保证孩子能真正有兴趣。因此,有的专家呼吁:要救孩子,先救爸爸妈妈自己!推而广之,要想孩子有兴趣、有理想、有抱负,爸爸妈妈自己首先要生活得有目标,有干劲,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榜样魅力】
爱迪生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成就和他浓厚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分不开的。
爱迪生从小就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兴趣,在他12岁那年,因为喜欢摆弄制作各种小玩意,爱问问题,才读了6个月的书,便被校长认为是顽皮捣蛋的学生开除了。但是,爱迪生的母亲却不因此认为儿子是一个坏孩子,而是给了爱迪生选择自己的爱好和人生的权利。她满怀热情地尽力满足着儿子的兴趣,买来许多脍炙人口的书当作教材,还在地下室里专门为儿子开设了一个小实验室,从而使儿子那充满创造性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难怪一生有了电灯、电报、留声机等近两千种发明专利权的爱迪生后来说道:“没有我的母亲也就不会有我的任何发明。”
爱迪生的成功首先应是他母亲的成功,爱迪生的伟大正是因为他母亲的伟大。科学家牛顿同样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牛顿15岁时,母亲要他弃学从商,并让一个可靠精明的老仆人帮助他做生意。但是牛顿对经商不感兴趣,却对数学的兴趣浓厚,他把生意上的事全都交给了老仆人,自己躲到路边篱笆旁埋头研读数学书。
有一次他正在读书,被他的舅舅发现了,舅舅深为感动,不仅没有责怪牛顿,反而专程赶到牛顿家,说服牛顿的母亲把儿子送回学校继续读书。于是,小牛顿得以重新在他充满兴趣的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解决办法】
爸爸妈妈们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时,可参考以下建议:
(1)化孩子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爸爸妈妈们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一定要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
孩子有探索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未知事物的强烈愿望,他们对周围一切都感到陌生新鲜,兴趣盎然。珍爱孩子的好奇心,进而将其转化为学习的浓厚兴趣,是促使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
平时孩子们往往爱问“为什么”,有的爸爸妈妈由于不了解他们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把这些正常现象看成是捣乱、淘气,因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采取冷淡、漫不经心、瞒哄和支吾搪塞的态度,或者不予理会。这种不恰当的做法,有损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要知道,儿童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满足——好奇”的不断循环中得到发展的。
孩子对学习有了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成功的希望就大。只有当孩子的心中对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无穷的求知欲望而自发地学习时,爸爸妈妈寄予他的良好愿望才有实现的一天。
(2)顺着孩子的心理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一部电视影片,说的是一个上班族的家庭,家中有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这位注重教育的母亲,请了一位大学生做孩子的家庭教师。一般的家庭教师都是和孩子一起做功课,但影片中的这位老师却不同,不但不教功课,反倒成天和孩子打棒球。
从担任家庭教师的第一天开始,他总是带着手套和球,边和孩子开心地交谈,边做投球和接球的动作。每次总在汗流浃背之后,丢下一句“我明天再来!”就走了。这样过了1天、2天、3天,这位母亲感到惊讶不已,当初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好好读书,才花钱请家教,没想到这位家教老师却带着孩子玩。于是她便向家教表示了不满,而这位大学生似乎没什么反应。终于有一天,师生两人在玩球时,孩子突然说出了“我想读书”的话来。
为什么不喜欢读书的孩子突然表示他想要用功读书?原因可能是他在和原本有亲近感的书隔离后,反而加强了他的读书欲望。换句话说,孩子原本就有对用功读书的自我实现欲望,但也存在厌烦心理,游戏使他远离书本而深感不安,从而刺激他表现出读书的欲望。这种逆疗对于让孩子主动用功也颇具效果。
(3)改变环境使孩子对书本产生兴趣长期在一个毫无变化的环境中工作,很容易使思想僵化。更换学习环境的布置,能以轻松的心情工作,也常有新“点子”。此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孩子的书房中。比如说,偶尔变动一下书桌的位置,将书架上的书本换个位置,书桌上的小摆设左右更换,就算不做什么大的改变,也能让孩子感觉到书房里充满了新鲜感。
孩子学习没有目标怎么办
【重视理由】
孩子刚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也许是由于兴趣和爱好的驱动,爸爸妈妈应该积极地引导孩子逐步地确立奋斗的目标,因为,目标是一种相对恒久的感召力。
有目标才能有动力。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孩子自主学习成功的前提条件。美国近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
【追根溯源】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不断追求的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才会去努力学习。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从此后就可高枕无忧了,因而不思进取,更不用功学习了,这就是因为他没有了新的目标,没有了新的追求,上进心自然也就丧失了。
人只要还在成长着,他就必须不断地从一个目标走向下一个目标,没有了明确的目标,他的成长和进步就会停滞。所以说,教育孩子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培养孩子上进心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是促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的最佳途径。
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要有科学性和计划性。目标从时间角度来分有以下三种:
(1)长期、全面的目标
在两、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孩子想达到何种程度,或做什么。
(2)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是把长期目标分解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要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以便实现长期目标。
(3)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各学期的学习目标,有时还可以将各学期分为两个阶段,各阶段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的。
目标明确之后,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能否最终达到所确定的目标,就取决于目标实现过程的主观因素了。
目标意识是一把开启进步之锁的钥匙,人总是为着某种目的生活着,目标可以说使人们的生命有了动力,因为任何目标都有其应有的或者被赋予的价值。为了实现这种价值,人的心理上才会有一种要求自我努力的压力,孩子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才产生了一种难得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遣下,孩子便会不用爸爸妈妈督促,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为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再辅以上进心的培养,如果孩子能够两者兼而有之,那么他们便拥有了驾驭成功、驾驭命运的能力。
【榜样魅力】
学习要有目标和计划,唯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下面的案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陈宇华,一个杰出的女孩,18岁以厦门文科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人民大学,20岁以当年大陆惟一的本科生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25岁就读哈佛商学院。年仅27岁的她创办了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她的成功与其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而她的母亲循循善诱地引导陈宇华自主地确立奋斗目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发人深省的。
陈母说: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应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爸爸妈妈切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我在对女儿宇华的培养和教育中,就时刻把握好这一点。
在我的指导、鼓励下,宇华真的像个小学生了。每天放学回家,就先把作业写完,吃过晚饭后,就玩一会儿,然后再复习一下今天学的东西,预习明天的课程。这些都做完了,就看看电视,玩玩小玩具。当然,一开始,我还在一边督促、提醒,但慢慢地,宇华渐渐养成了好习惯,每天晚上都很自觉、很积极地这么做了。
我还指导她每个学期都制定一个比较周密的学习计划,因为我知道: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宇华,这个学期,你有什么打算啊?”每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就这么问她。
“嗯,我的数学一直不错,这我会保持的。语文差一些,也争取做得最好。”
上个学期的成绩,我和她已经好好分析过了,找到了优点和问题。优点当然应当保持,但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分析,我和她一起商量,找出缺点,分析原因,并最终加以解决。这是我们母女俩的一贯作风。
“嗯,怎么提高语文呢?”
“……努力学。”
“只靠努力还是不够的吧?关键得看学习方法啊。”
“……”宇华抬起头。
“妈妈给你提个建议:应该多读多练。多读呢,就是说应该多朗读课文;多练呢,主要是说,要多多练习写作文,这都可以提高你的语文水平的。你觉得呢?”
“是啊,”宇华说,“我的作文这次才得了21分,满分是30分呢。”
“那就多练。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我问。
“多写作文。”
“嗯,但这还是不够的。”我看着她,她也迷惑地看着我,“写日记怎么样?”
“写日记?这和写作文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了。你每天都写日记,不就是每天都练习写作文吗?俗话说:熟能生巧啊。慢慢的,写作文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并且写得可以很自然,很轻松了!”
“嗯,”宇华明白了,“那好,写日记!”
“还有,别的课程也不能放松啊!”
“好的。”
“那你再想一想,把这个计划写下来,贴在墙上,每天都按照这个来,看下次考试有没有进步,好吗?”
“好的!”
于是,一份计划书就贴在了宇华书桌前的墙上:
①这个学期的目biāo是争取进入班级的前三名。
②数学课的目标是100分,并在爸妈的zhǐdǎo下,开始下个学期的yù习。
③语文课的目标也是100分。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要读课文;每天晚上,要写日记,把当天的事情都写下来。
④自然课、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也要争取在95分以上。
⑤晚饭前一定要写作业;晚饭后要fù习、yù习今天的课。这些都做好了后,再玩,看电视。
⑥每个星期天,要fù习、yù习这个星期的课chéng做好了后,才玩。
⑦每天要早睡早起。
⑧希望爸爸、妈妈jiāndū。
从此,每天宇华都基本上很自觉地按照这份“计划”学习。当然毕竟因为是个小孩子,有的时候,也把计划丢到一旁。
“宇华,”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提醒她,“不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