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1600000021

第21章 对峙黄金(7)

[30] 参见 Safire,Before the Fall,p.491,其中引述了伯恩斯1970年的讲话。又见Burton Abrams,“How Richard Nixon Pressured Arthur Burns: Evidence from the Nixon Tape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no.4(Fall 2006): 177-188。

[31] 参见John Connally,In History’s Shadow: An American Odyssey(New York: Hyperion,1993),p.235。

[32] Washington Post,December 15,1970,未指明出处。

[33] 参见Washington Post,December 15,1970,p.A1。

[34] 同上。

[35] 这是沃尔克对芭芭拉说的一句话。其下的对话基于保罗·沃尔克的回忆。

[36] 参见Herbert Stein,Presidential Economics(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84),p.162。

[37] 参见Safire,Before the Fall,p.497。

[38] 当然,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并不是真的恶毒之人。保罗·麦克拉肯、赫伯特·斯坦和亨德里克·豪塔克都是一流的经济学家,跟他们在一起工作深感愉快。我知道这些,是因为我在1970~1971年间曾从纽约大学停薪留职,加入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做高级经济学家。

[39] 这封信落款日期是1970年4月27日,参见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108473。写信两天前,有报道(New York Times,April 25,1970,p.46)暗示沃尔克将支持扩大现有体系下的汇率浮动区间。

[40] 对保罗·沃尔克的私人访谈内容。

[41] 对话出自保罗·沃尔克的回忆。

[42] 参见“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

[43] 对保罗·沃尔克的私人访谈记录。1971年3月14日那份题为《应急计划--国际货币问题的政策选择》的报告首页上有这样一句话:“预计很可能发生的事件--没准就会在几个星期内发生--将引起美元的投机狂潮,对当前固定汇率体制的一个或多个基本要素形成压力。”出处:“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

[44] 参见“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p.5-6。

[45] 同上,第33页。15%这个数字是根据约翰·奥顿所作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奥顿是财政部的经济学家,在沃尔克领导下工作(参见Volcker and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p.72)。

[46]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产的品牌在美国都叫达特桑。

[47] 中国在21世纪头十年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将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币值固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以鼓励美国人进口中国生产的从棉织衬衫到铁质井盖的任何商品。

[48] 参见“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59。

[49] 保罗·沃尔克给财政部长的备忘录第8页,1971年3月26日,“An Economic Policy Program to Mee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bjectives”,由约翰·奥顿在负责经济政策的助理财长莫瑞·韦登鲍姆指导下完成。参见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

[50] 按照当时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赫伯特·斯坦的说法:“康纳利发现自己掌管的财政部里,已经有一些人倾向于采取‘收入政策’,且就这一问题与一些保守派经济学家--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和舒尔茨--存在观点冲突。”参见Herbert Stein,Presidential Economics(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84),p.163。

[51] 参见New York Times,January 11,1970,p.125。

[52] 参见“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61。

[53] 参见New York Times,May 5,1971,p.1。

[54] 参见New York Times,May 8,1971,p.37。

[55]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下,按照固定汇率规则,一旦美元对德国马克的汇率波动超过1%的区间,德意志联邦银行就有义务干预市场支持美元。但是,如果一国的汇率发生“根本性失衡”,是允许扩大汇率浮动区间的。《华尔街日报》(1971年5月6日第1版)报道了“作为临时应急措施,德国允许美元汇率浮动区间扩大,直到马克的问题得到解决”。又见Robert Solom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1945~1981(New York: Harper & Row,1982),pp.59 and 178-180。

[56] 参见New York Times,May 6,1971,p.1。德意志联邦银行担心美国的高通胀将损害其所购买美元资产的价值。如作者在上一章所述,为了防止本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央行会进行对冲购买操作,但是对冲效果有限,因为德意志联邦银行不愿意持有大量可能贬值的美元资产。

[57] 参见New York Times,May 6,1971,p.1。这些外汇市场后来在一周之内又重新开张,而伦敦和纽约的市场始终未关闭。

[58] 参见New York Times,May 11,1971,p.63。

[59] 对保罗·沃尔克的私人访谈记录。

[60] 参见备忘录“Contingency,”May 8,1971,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pp.1-2,4。

[61] 参见New York Times,May 13,1971,p.65。美联储也确认,截至1971年5月13日的一周里,黄金流失了4亿美元(见Wall Street Journal,May 14,1971,p.26)。

[62] 参见Volcker and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p.74。

[63] 对保罗·沃尔克的私人访谈记录。

[64] 同上。

[65] 本段引语和下面的对话参见 Volcker and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p.75。

[66] 此处和本节关于麦克拉肯的引语出自Memorandum from the Chairman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to President Nixon,June 2,1971,reprinted in Bruce Duncombe,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69~1976,vol.3,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1969~1972(Washington,DC: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1),p.438。

[67] 此处和本节关于康纳利的引语出自Memorandum from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Connally to President Nixon,June 8,1971,reprinted in Duncombe,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vol.3,pp.440-441。

[68] 参见Memorandum from Jon Huntsman of the White House Staff to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Connally,June 8,1971,reprinted in ibid.,pp.442-443。

[69] 参见July 27,1971,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新经济政策”一词出现于尼克松1971年8月15日的演讲,该演讲中宣布了这项政策。参见Transcript of the President’s Address,New York Times,August 16,1971,p.14。

[70] 《海德曼日记》1971年8月2日,参见Haldeman,The Haldeman Diaries,pp.335-336。

[71] 参见Nixon Tape 562b(在1小时2分钟处),网址:www.nixontapes.org/chron2.htm。

[72] 参见Nixon Tape 563b(在17分钟处),网址:www.nixontapes.org/chron2.htm。

[73] 对保罗·沃尔克的私人访谈记录。

[74] 参见“Speculative Attacks Grow on U.S.Currency Abroad,”New York Times,August 13,1971,p.35。当时在纽联储负责美国国债和联储黄金及外汇市场操作的查尔斯·库姆斯写道,“为了维持黄金储备,联储被迫从掉期额度中动用了22亿美元”。参见 Charles A.Coombs,The Arena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New York: John Wiley,1976),pp.vii and 217。

[75] 此三处引语参见Nixon Tape 273a(分别在48分钟、1小时17分钟、1小时34分钟处),网址: www.nixontapes.org/chron2.htm。

[76] 此处讨论参见Nixon Tape 273b 多处记录(参见以下分钟处: 19,26,28,32,33,36,37,38和43),网址:www.nix-ontapes.org/chron2.htm。

[77] 这里描述了8月13日在戴维营开会的决定过程,与英国要求兑换30亿美元黄金无关。相关事件的两位作者/亲历者都错误地以为去戴维营开会是因为英国要求兑换黄金(参见Haldeman,The Haldeman Diaries,p.340;and Safire,Before the Fall,p.512)。8月12日尼克松讲话的录音带中从未提及英国兑换黄金的请求,因为这直到8月13日早晨才发生。沃尔克记得查尔斯·库姆斯曾接到一个电话,反映了英国8月13日早晨的请求。库姆斯希望康纳利不要中止兑换黄金,故沃尔克曾把库姆斯约到财政部谈话。时间也经萨菲尔书中(第514页)的引语确认,康纳利8月13日在戴维营说:“英国人今天来说希望我们兑给他们30亿美元黄金。”

[78] 参见New York Times,August 16,1971,p.1。

同类推荐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

    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小说,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刘彻的一生。
  •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是一部传记体小说,塑造了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李真果,他遍读圣贤经典,问道玄门绝学,精练各派武术,集武功、丹道、道家医术绝学于一身。本书以社会性质截然不同的几个时代为背景,通过传主所经历的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巨大变迁,讲述大道士李真果穿越百年、历经艰辛磨难的传奇人生,彰显其爱国爱教、悬壶济世的美德,全面而真实生动地反映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载道行道的修真之旅和中华民族精神及人格风范。
  •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魔女妍希

    魔女妍希

    原本过着平凡生活的少女颜夕,因父母的关系转校在韩国。身份神秘的父母离奇失踪,突然从新认知的崭新世界,颜夕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卓越的能力一步步的迈向成功……然而,拨开层层面纱,真相却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少女坚定信念,终于踏上这条充满艰辛与冒险的修真旅程……(注:由于没注意本书名妍希跟内容颜夕不符,不过说的是同一内容,大大们勿怪!)“博希的承诺正在兑现,第一波剧情高潮正在持续爆发升温!或许我的能力有限,不能获得你们的支持,再这里恳请大家给予本书一些建议!再次承诺本书绝不TJ,日更标准不低于两集!请大家相信我,本书不会另你们失望,精彩内容在后面……”
  • 宫落长歌

    宫落长歌

    她落魄千金流离失所被大十岁的夜冥宫宫主拾得,那年她九岁,他十九岁。他说此生只爱宫落落一人,却转眼娶了她人。宫长歌看着落落睡在自己怀里,当初救她回来只是觉得她的眼神很复杂,也许可以把她训练成一把利刃,不知为何一切都不再自己手中掌握,只想着她愿成佛他必定不会让她成魔,已经很多年他半夜醒来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哪怕是清醒,他依然分不清。十九年,每天都活在水生火热,在他的记忆里更多的是他杀的那些人,他一开始还数着自己杀了多少人,可是后来就数不清了,也许是麻木了。直到落落的到来,看着她总是不停的说不停的粘着他,一旦她回到随意宫她就找自己,那时他觉得他也是重要的,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活着。
  • 美容减肥增高术

    美容减肥增高术

    杨树文教授1953年出生武术和中医(气功)点穴按摩世家,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北京兴华大学武学院中医按摩教授,被多家单位聘请为中医按摩顾问、健康顾问和武术健身功养生顾问。
  • 烙印之灵

    烙印之灵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内心,有些人容易感觉到,有些人却感觉不到,只有当一切都远离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孤独,那是无与伦比的孤独!“哥哥,接受我吧,我们将一起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你将会和我一起俯视世界!”
  • 执掌浮沉

    执掌浮沉

    亿万年封印的魔头苏醒,苍穹界遭遇覆界危机,四大顶尖高手前往一战。生死存亡之际,南山以身为容器,以魂来镇压,再次封印亿世魔头,换取一时的安危。此后,南山将何去何从?苍穹界又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旷世灵尊

    旷世灵尊

    他从小便被人废去丹田,无法成为武者。为报血海深仇,他踏上了一条逆天改命的道路……
  • 魔龙图腾

    魔龙图腾

    讲述一个少年拥有魔龙图腾的人,一个不一样的仙侠世界,一本值得一看的小说。书推荐,书月票,求点击,谢谢!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乾坤仙梦

    乾坤仙梦

    仙缘不堪仙缘梦,凡尘百年修凡心。掌控生死任谁知,八荒六合无人敌。三千悠悠漫道路,八千成就乾坤心。万载众生因谁破,不羁回首蓦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