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300000011

第11章 屈骚的悲剧精神及其在文体层面的衍变(1)

《离骚》是屈原人生悲剧艺术升华的产物,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悲剧精神。这种精神在后世的衍变,集中在汉代及之后文人作家的拟骚仿骚之作中,具体表现为对屈作文本的重新阐释与二次创作。从这一现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接受方面的一些本质特点。一屈骚悲剧精神及其基本层面历史学家汤因比把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归因于人类的对“挑战"的“应战"。(1)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和自身以外的世界总是处在动态的对立之中。对立就会产生现实的悲剧性,现实的悲剧性促使悲剧意识的产生。从主体的角度说,悲剧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认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文化把握。当悲剧意识升华为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付诸行动,试图向不可战胜的命运发起挑战时,悲剧精神就产生了。悲剧精神的主要载体是文学艺术,故悲剧精神既是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追求精神,又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2)西方的悲剧精神主要体现于悲剧之中。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到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再到易卜生的社会悲剧,至奥尼尔的当代悲剧,表现了西方文化悲剧精神的核心内容及其丰富的展开。中国戏剧至元代始臻成熟,然而中国文化的悲剧精神却起源甚早,她主要体现于诗歌,而不在戏剧。中国悲剧精神源于远古神话,至战国末期的屈原而成熟。西汉以后,代有丰富和衍变。(3)屈原辞作中展示的诗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和不幸的命运遭遇,感动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使他们为之惋惜,为之慨叹,为之愤激,为之鸣不平。忠君爱国者能从其中获得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怀才不遇者能从其中得到心灵世界的平衡和道义上的支持,一句话,就是他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贯穿在屈原辞作中的悲剧精神。屈原的辞,虽然不能称为悲剧,但却是充满了悲剧精神的悲剧诗。

以《离骚》为例,如果细心分析,我们会发现,他具有构成悲剧的核心因素:悲剧化的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和悲剧结局。黑格尔曾说:“形成悲剧动作情节的真正内容意蕴,即决定悲剧人物去追求什么目的的出发点,是在人类意志领域中具有实体性的本身就有理由的一系列的力量:首先是夫妻、父母、儿女、兄弟姊妹之间的亲属爱;其次是国家政治生活、公民的爱国心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第三是宗教生活,不过这里指的不是不肯行动的虔诚,也不是人类胸中仿佛根据神旨判别善恶的意识,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利益和关系的积极参与和推进。真正的悲剧人物性格就要有这种优良品质。"(4)屈原《离骚》中“灵均"的性格,正是真正悲剧人物的性格。他高洁好修,博闻强识,对楚国的强盛报以宗族的虔诚和积极的参与。其悲剧根源主要表现在,他的美政理想遇到来自保守贵族令尹子兰、上官大夫等人所组成的对立面的扼杀,他保持信念,所以没有选择转投他国(当时这种选择在楚国也是较为普遍的,“楚材晋用"、“朝秦暮楚"者即是),或者干脆退让,或者隐居,而是以生命为代价去做最后的抗争。司马迁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5)诗人李白曾感叹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辞赋之所以具有与日月同光的伟大生命力,并且在历史上以文学而有如此之巨大的影响力,还因为屈原的作品包含着他对宇宙、命运的积极探索。他的《天问》表现了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真实性的探索,对奴隶社会中形成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的怀疑和批判。(6)他在当时是思想上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所以更多忧患,“意念所结,每于国运兴废,贤才去留,谗臣女戎之构祸,感激徘徊,太息而不能自已。"(7)诗歌的文本,是诗人情感、意识、思想的外在显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就是诗人的个性和风格的全部。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说:诗人选来用于创作的那种语言的动态性,由于语言的普遍用法而得到延续……使某些诗的表现如此有力和意味深长,使诗蕴含了那样多的动人经验。优秀诗作的节奏就是生命和死亡的节奏在语词中的浓缩形式。(8)屈原的作品,正如奥尔德里奇所言,是他用天才的艺术才能造就的时代与生命的不朽哀歌。他的作品浓缩了他从生到死的理想与幻灭、希望与失望、努力与延宕……以及那些作为诗人、政治家、外交家、生命个体所能体验到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追寻生命意义的企图与现实的不可能性所形成的悲剧意识,在屈骚中具体表现美政理想与楚国黑暗腐朽的政治现实的冲突,以及生命的天赋崇高神圣与生命本身的短暂之间的矛盾。楚骚也因此而寄寓着一种悲剧精神。

屈骚的悲剧精神源于其家世与时代影响下的独特的思想与性格。春秋以来的屈氏世系中的一系列杰出人物,“给屈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屈重的能托以大事,屈完的不辱君命,屈荡直言规君,屈到、屈建父子的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大心的视死如归及屈庐、屈固的临危不惧,以卫社稷、救君王,屈宜臼的以民为本,追求善政等,在屈原头脑中都成了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他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进行人格的完善,也包括了向这些先辈的学习。这些先辈中的杰出人物,同夏禹、商汤、武丁、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等圣君,及鲧、咎繇、伊尹、傅说、吕望、宁戚、吴起等贤臣共同形成了屈原思想品格的内涵。"(9)先秦时期,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对人与世界的对立有清醒的认识,但他们都采取限制人的主体性的方式,弥合人与客观世界的对立,以消除人的悲剧意识。屈原着重继承了诸子思想中“天人对立"的悲剧意识,(10)但在处理“天"(自然规律、命运的不可预见性等)人关系时,却选择了保留人的主体性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引发对抗和挑战。故“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1);“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这些正是屈原为美政理想所作努力的真实写照。如果自己的死能使君王幡然醒悟,而至富国强兵,将是他所最希望的。从文学和美学的层面上说,屈骚悲剧精神的基本内容是:发愤抒情,人格美,崇高美。屈原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主要在这三个方面,而后世对其变异也主要在上述三个层面上展开。二忧患意识笼罩下的“发愤抒情"“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12),他“被发行吟于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13)就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和忠而见疑、贤而被谤的幽怨不平之气,全部化为一篇篇感情真挚、感人至深的诗篇。他以诗痛切陈辞,呼天抢地,抒发自己不能实现理想的激愤与痛苦。世人不能理解,就向天上的神灵诉说。神灵也和世人一样,不能理解他的心志。他只有诗,用诗来表白自己行廉志洁、坚持真理的不屈品性。诗歌创作对屈原来说,是他人生悲剧的升华。从创作机制上说,就是“发愤抒情"而成诗。《九章·抽思》说:“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同篇又说:“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是说自己忧郁的心情无法表达,因而作《抽思》聊自宽解。又《九章·怀沙》说:“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舒忧娱哀",指作《怀沙》。“限之以大故"是说作《怀沙》之赋,拚着一死而已。又《九章·惜往日》说:“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也是这个意思。屈原生当战国末期,“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侯王分土,各自为政,而皆以放恣渔猎之情,听耕战刑名殃民之说,与《尚书》、孔子之言背道而驰。"(14)“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15)春秋前的价值体系全面崩溃。私欲膨胀,诚信日稀。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亦指出了这一变化。(16)从春秋末起,士人们就大多已经由积极的“救世",转而“自救"。这突出地表现为他们都积极寻求心灵的自我安顿上。当时的“士"认为,只有心灵有所寄托,肉体的存在才获得价值依据。老庄的心灵自救表现为对一切世俗的外在价值观念的自我清洗,亦即对“第二自我”的自觉排斥。其方式是向心灵本然自在性的自我还原。在老子是“守静笃、致虚极"“涤除玄览",亦即“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体道过程;在庄子,则是“坐忘"、“心斋",以至于适性逍遥的心灵自由之境。孔孟的心灵自救之道恰恰相反,他们试图从“为己之学"入手,经由自我修养(自我克制、自我锤炼)的过程,以“存心养性"、“求放心",找到并培育人心灵中本有的先验的道德意识,然后将其扩而充之,使之成为至刚至大的主体人格精神。(17)与先秦同期士人相比,屈原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人格,因此,他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独特的自救方式。他把理想破灭的痛苦化为“发愤抒情"的诗化追求。他所选择的,是一种对生命和灵魂苦难的诗意化的释放与宣泄方式。他用自己的生命在中国诗歌史、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页。屈原应对挑战、消解悲剧的独特方式,在文学史上具有深刻的原型意义。王运熙、顾易生《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认为:屈原在作品中还多次自述其创作的旨趣、任务与方法。他丰富了“诗言志"的观念,并补充以“发愤"和“抒情",这里表现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批判精神,为汉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与晋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的先声。(18)汉代骚体赋大体上都继承了屈原的“发愤抒情"的创作模式,至少作者自己都是以此来自命的,这从他们的创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西汉虽然号称盛世,但中央集权的加强增加了士人的人身依附性,使其命运完全掌握在统治者手里:“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19)清代赵翼《廿二史记》也说:“汉时贤良方正等人,大抵从布衣举者甚少。"一方面是在朝为官的人受排挤、受压抑的现象大量存在,一方面又是出身寒微的士人没有任何仕进的机会。于是形成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士人的盛世悲剧。贾谊、庄忌、司马迁、董仲舒就是这一类士人的典型。贾谊对屈原的追慕与认同,前人多有论述,此处我们试以庄忌等人为例来分析:庄忌(20)与枚乘同为文景时的藩国辞赋家。《汉书·艺文志》载录其赋作二十四篇,今仅存一篇,即王逸《楚辞章句》卷十四所录《哀时命》。他的这篇作品是自哀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从作者的创作动机看,他是试图竭力追慕屈原的所作所为。《哀时命》同屈原之作在语气甚至在文句上都颇为相似,我们试加以比较:

屈原《抽思》、《惜诵》庄忌《哀时命》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道思作诵,聊以自救兮。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舒情。哀时命之不及古人矣,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来者不可与期。

同类推荐
  •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是一部另类的现实题材图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题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社会安全和谐进行了关照,这种关照是准确的,明晰的。它采取的表现手法是智慧的、悬疑的。它的情感表现是有浓度的、真实的。这是一部用全新的视角演绎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 青春小荷

    青春小荷

    青春的力量总是需要通过青春的文字来张扬。青春的文字难免会带些稚嫩、青涩,缺乏成熟和老辣,但唯此,才能显示出它的新鲜,它的活力,它的真诚,它的激情。作者的文字清丽、干净、细腻,这也是女性写作的一大特质。在《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中,作者以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一只公鸡的生存状态。从公鸡的觅食、打鸣、表情、形态等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动物身上的灵性,从而引出了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理解。类似这样的文字,在她的散文、诗歌及其他文体中经常出现。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热门推荐
  • 天使带我来超神

    天使带我来超神

    凌子焰,一心想当超级英雄,却先成了超级士兵。在毁三观的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一位绝世美丽的天使姐姐不光要跟着天使去战斗,一天晚上,天使姐姐高傲的对他说:“小孩,我很欣赏你,你是我的。”22岁生日那天,他一口气吹灭了蜡烛,真诚的祷告道:“希望神的秩序充满正能量。”身旁的天使拔掉一根羽毛,放在剑刃上吹断,讽刺道:“你们人类不是说,说出来就不灵了吗。”
  • 风华无双:废材小姐太嚣张

    风华无双:废材小姐太嚣张

    钟漓国奇闻,镇南候府花痴小姐一朝梦想成真,成为举世无双的当朝太子的准新娘,却在大婚前日,衣不蔽体的出现在城门口受尽屈辱而死,当她再次睁开眼,星眸璀璨,凌厉乍现,强者之魂已注入弱者之躯。前世她是二十一世界天才少女夏侯拾依,今世她竟然成了草包废材小姐夏侯拾依。不能修炼?灵力永远都是红阶一级的草包废物?笑话!明明就是你等有眼不识金镶玉,待本姑凉一朝洗尽铅华,闪瞎你们的钛合金狗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恒.守护

    永恒.守护

    阿雪,雨后我又要想起你了---伊泽朔伊泽朔,雨后我又要忘记你了---迟寄雪
  • 遗冢谜踪

    遗冢谜踪

    墓穴之地,大凶之地,是生人勿进的地域,却是死人常驻的乐土。一段尘封的历史,一首死亡的挽歌,嗜血的诅咒因墓穴而起,也将因墓穴而终。跟随主角的脚步进入那些被人遗忘的坟冢,感受埋藏地底深处的远古故事,体验前所未有的神奇和凶险。
  • 破凡巅峰

    破凡巅峰

    一个天才体质的帝国王子进入一个无名山洞,见到了从神秘修仙界破空来此界的修仙者,天才体质加上非凡机遇,这注定他要成为世界巅峰强者。破开凡尘,成就巅峰,一个人的所走的强者之路即将开始。修炼等级:炼体,固元,升元,化灵,融灵,玄灵,化虚,虚形,虚空,永生(新手写书,可能会有些缺陷,希望读者见谅)
  • 乱世笙歌

    乱世笙歌

    初见,红烛摇曳,帘帐低垂,她着一袭大红嫁衣,隔着朦胧的喜帕,看向那个同样大红华服,目光里有着几分猜度几分试探几分冷漠的他。那时,他杀招紧逼,她悉数奉还。再见,她是崛起于朝廷,闻名于天下的月笙公子,而他,浴火重生,是如出鞘宝剑般锋芒在侧的皇子。她金科夺魁,立足朝堂,揽尽风华。他挟势而来,绝情遗爱,誓要将天下都算尽。七国乱,狼烟起,民生凋,沧海覆。谁在九重宝塔之上,听刀剑喑哑,绽相思如花。谁的锦瑟弄流年,谁的青丝化琴弦。这一路,又是谁执了谁的手,共谱这一曲乱世芳华。新书《娇女谋》已经上传,请小伙伴们多多支持O(∩_∩)O~。
  • 弱智小受:姐姐娶我好吗

    弱智小受:姐姐娶我好吗

    一场姐弟虐恋,一段心酸离别。生,在一起,死,亦在一起。
  • 灵眼之随缘旅馆

    灵眼之随缘旅馆

    一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旅馆,里头住的都不是普通人,每一个进入旅馆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所谓的随缘旅馆,其实就是一家灵魂驿站,连接着阴间和阳间…………文修本来是一个普通人,直到小时候家里出现变故,父母在水库中丧生,文修便误打误撞开了天眼,能够听到鬼的需求和心愿。梦里面出现的那对穿着黑白西装的男女,原来在现实生活中是随缘旅馆的经理和助理,而那个在梦里因为高考失利而自杀的女生,现实生活中却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 牧场

    牧场

    无人区中危机重重,牧场别墅惊现孩童,特种兵背负艰巨任务,开始了奇妙的旅程。。。
  • 红颜为帅:祈颜传

    红颜为帅:祈颜传

    岐有佳人,借凤隐凰;烽火祭岁,沙场染殇;祈悦君兮,修颜复姿;颜姿复兮,倾国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