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300000042

第42章 文体辨析与魏晋赋风的转变(2)

在这种情况下,赋的文体特征得到了澄清。缘情体物,艳丽繁富,尚巧贵妍,流韵绮靡,成为文士们对赋的内容与形式特点的共识。魏晋赋风的转变,就是在上述背景上展开的。二赋体的演变趋势在文体辨析风气的影响下,赋的文体特征,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总结,而且在创作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魏晋赋风的转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新的倾向:首先一个转变,是赋的创作中“体物”与“缘情”并重,以及由此导致的赋的“小品化”。曹丕曾说:“赋者,言事类之所附也。”(《答卞兰教》)这是对汉代以来大赋罗列许多名物的文体特点的概括。建安时期,曹植自称少而好赋,其赋今存53篇,其中咏物赋占有相当比重,其咏物赋的特点是托物寄意,即“体物”与“缘情”相结合。“七子”及其他建安文人的赋也有相同的特点,显示出赋风转变的消息。陆云《岁暮赋序》云:“感万物之既改,瞻天地而伤怀,乃作赋以言情焉。”(《全晋文》卷一百)指出赋的创作要“感物”、“言情”,明显是对汉末建安时期赋风转变的理论总结。陆机也倡言赋要“缘情”,又要“体物”。他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情霜,志眇眇而临云。”在陆机眼里,“物”与“情”密切相关,情以物生,物因情设,实际上体物的目的是为了“缘情”。所以陆机作《愍思赋》,“以纾惨恻之感”(《全晋文》卷九十六该赋序);作《怀土赋》,则是因为“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感?曲街委巷,罔不兴咏,水泉草木,咸足悲焉”(《全晋文》卷九十六《怀土赋序》);《思归赋》则是“惧兵革未息,宿愿有违,怀归之思,愤而成篇”(《思归赋序》)。此外如《叹逝赋》《别赋》《行思赋》《感时赋》《思亲赋》《述思赋》《大暮赋》《感丘赋》等等,仅从篇题即可看出是以“情义为主”的。其他如张华、陆云、潘岳等人赋作,也有相同的特点。因为辞赋的文体观念的澄清,赋家对赋体功能的认识,已完全冲破了两汉时实用与功利的藩篱,向抒情化的道路迈进。赋家“体物”的动机,主要是为人生感受的抒写。赋的创作成为创作主体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情感的抒发成为创作的主导。赋以体物是为“齐死生、等荣辱,以遣忧累”。也就是说,魏晋作家多以状物为依托,借以抒发感伤忧愤之情。状物是为了抒情言志,物象是表,是手段;情志是里、是实质。状物中渗透着浓浓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色彩。清人刘熙载说:“赋与谱录不同,谱录惟志物,而无情可言,无采可发,则如数他家之宝,无关己事。”这是针对汉大赋而言。又说:“以赋体视之,孰为亲切且尊异耶?赋必关著自己痛痒处,如嵇康叙琴,向秀感笛,岂可与无病呻吟者同语。”(8)他很重视创作中情感的参与,认为嵇、向之赋有感而发,故审美效果也优于静态状物的汉大赋。一般来说,新的社会心理作为一种题材和创作目的,会主动吁求相应的形式,以促使题材向真正的艺术作品的转化,这就促使了新文体产生。(9)魏晋时期个体生命意识的高扬,使忧生之嗟与悲情伤逝成为典型的时代心理,这种心理必然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审美机制,吁求表达它的新文体。

从文人赋的体制上说,魏晋时期抒情短赋在辞赋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在七成以上,也说明了抒发情感的要求对与之相适应的辞赋文体的吁求。因为强调以赋抒情,所以在文风上就必然要以含蓄凝炼为尚,传统文赋的体制显然不能胜任,只能施以简明省净的短篇小赋。如潘岳的《秋兴赋》,是官场失意后“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表现的是沉沦苦闷后寄情江湖山薮的精神状况;《哀永逝文》则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昔同途兮今异世,忆旧欢兮增新悲”的生死之悲;左思的《白发赋》,用拟人化的手法,借白发之口抒发了在门阀社会里,庶族士子的悲惨遭遇,与他的《咏史诗》内容相同。这时的抒情小赋,大多都是对基于现实体验的真情实感的抒发。总而言之,魏晋赋的主流,因为文体特征方面的共同认识和理论总结,从题材内容方面说,已经完成了向“缘情”与“体物”并重的转变。其次,魏晋赋风的变化,还表现在语言形式的“艳丽繁富”、“绮靡浏亮”方面。根据曹丕、陆机等人的表述,并结合魏晋之际辞赋创作实践来考察,赋体语言的“艳丽繁富”、“绮靡浏亮”,具体表现为追求辞藻的华丽、句式的骈偶及声律的运用三个方面。刘师培在《论文杂记》中论述汉魏之际文章变迁时曾述及这一变化:东京以降,论辨诸作,往往以单行之语,运排偶之词,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建安之世,七子继兴,偶有撰述,悉以排偶易单行;即非有韵之文,亦用偶文之体,而华靡之作,遂开四六之先,而文体复殊于东汉。……东汉之文,句法较长,即研炼之词,亦以四字成一语。魏代之文,则合二语成一意,由简趋繁,昭然不爽。……东汉之文,渐尚对偶。若魏代之体,则又以声色相矜,以藻绘相饰,靡曼纤冶,致失本真。刘氏所论,虽然为文章整体的变迁,但也包含赋在内;其所论范围,亦不出骈偶化、格律化和词藻华丽数端。从创作实际看,在建安赋中,上述特点已经很突出了。王粲的《大暑赋》《思友赋》《神女赋》,陈琳的《止欲赋》,繁钦的《柳赋》,曹植的《幽思赋》及其大部分小赋,不仅辞采浓烈、绚丽多姿,绘形状物,神形皆出;而且句子骈偶化的程度也已经很高。在声律方面,追求诗赋语言的音律回环之美的倾向也已普遍存在。《文心雕龙·章句》云:“昔魏武论诗,嫌于积韵,而喜于贸代。”梁慧皎《高僧传》十三《经师论》载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陈琳《答东阿王笺》赞美曹植的文章具有“音义既远,清辞妙句,焱绝焕炳”的特点。都说明建安作家对声律的表现作用已有充分的注意并加以运用。曹植的诗、赋中已有律句,双声词、叠韵词和叠音词的使用,以及为协韵而调整词序等声律方面的现象,在他和时人赋中也很普遍,就是最充分的说明。陆机的《文赋》说为文“嘉丽藻之彬彬”,“其遣言也贵妍”,“音声叠代”,“五色相宣”,已经对赋的辞藻、音律等问题进行了理论阐述;皇甫谧《三都赋序》亦曰:“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尽丽。然而美丽之文,赋之作也。”建安赋中的辞藻的华丽化、骈偶化和格律化特点,在西晋赋家的手中必然会变得更为突出。这一点,刘勰以来,代有评论。

《文心雕龙·明诗》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时序》也说此时文章“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这虽然主要是针对诗歌的变化而言,但用于对建安到魏晋赋风的进一步华丽化的趋势,也是十分确切的。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也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遗风余烈,事极江右。”所论也很准确。钟嵘《诗品》称陆机为“太康之英”,又谓其诗“才高词赡,举体华美”。之后诸家评价陆机,总不出一“丽”字。《晋书》本传称陆机“辞藻宏丽”,其赋作比其诗歌更能体现上述特点。沈德潜说陆机“遂开出俳偶一家”(《古诗源》卷七),其赋论及创作颇能代表西晋赋坛的总的趋势;胡应麟说:“‘赋体物而浏亮’,六朝之赋所自出也。”(《诗薮》外编卷二)孙梅《四六丛话》也指出赋自“左、陆以下,渐趋整炼”。是说陆机不仅影响当时,又兼开宋齐之赋风。罗宗强先生认为,陆机的赋,最能体现他在文辞艳丽方面的追求,最明显的是词语选择方面的修饰繁富之美和流丽婉转之美。他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陆机赋中“叠字的运用,不仅加强了物象的声音、色彩、气氛的表现力,而且加强了节奏感。在赋中这样大量的运用叠字,陆机是很突出的一位。对于物象的描写,他极注意其毕肖,在用辞上很考究。……动作、神态、画面都表现出来了”。“就其文字之流丽华美言,则实为小赋技巧之进一步发展。”(10)从陆机的《感时赋》《浮云赋》等抒情小赋,以及《桑赋》等咏物小赋来看,罗先生的结论是很准确的。除陆机之外,当时作者之赋,如张载的《汜池赋》,傅咸的《扇赋》《镜赋》,潘岳的《怀旧赋》《秋兴赋》《秋菊赋》《莲花赋》《芙蓉赋》《河阳庭前安石榴赋》《橘赋》,潘尼的《琉璃碗赋》《安石榴赋》《玳瑁碗赋》等等,亦普遍注重词采的藻饰与语言节奏美的追求。朱光潜先生把赋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魏晋赋上承两汉,下启宋齐梁陈赋,总体上具有“技巧渐精到,意象渐尖新,词藻渐富丽,作者不但求意义的排偶,也逐渐求声音的对称和谐”。(11)这都与当时的文体辨析风气中,文士们在总结前代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对诗赋文体内容方面的缘情体物、语言形式方面的流韵绮靡的理论主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时代的文学观念左右着其文学批评的导向,同时文学批语的导向又影响了创作实践的导向。

正是魏晋人赋体观念的更新,导致了对作品情韵美、形式美的追求。综上所述,汉末魏晋之际,文体辨析风气中赋体创作理论的建成,是当时的赋的创作向缘情与体物并重的方向转变的重要原因。在这一转变中,赋的体制形式逐渐走向小品化、骈偶化和格律化,为南朝赋的“诗化”和俳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注释:(1)蔡邕《独断》卷二论官文书四体曰:“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表,三曰表,四曰驳议。”刘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刊《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一文认为,《独断》揭开了文体研究的序幕。此后曹丕、陆机及挚虞、李充、刘勰等人的文体论,都受其启发。(2)清人刘天惠认为两汉三国时,均以诗赋为文章之宗主。他的《文笔考》说:“三国魏时,文章尤丽。《魏志》王卫二刘傅传评云:‘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今按诸传中或称有文采,或称以文章显,或称文词壮丽,或称文赋颇传于世;而粲传独云善著文,盖‘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逸气,然非粲匹也’(魏文帝《典论》之言)。《蜀志·正传》称能属文,评曰:‘文词灿烂,有张、蔡之风。’而传载其《释讥》(传云依则先儒,假文见意,号曰《释讥》,其文继于崔《达旨》)。《吴志·韦曜传》称能属文,而载其《博奕论》,《华核传》评其文赋之才有过于曜,而传载其《草文》(四言有韵)。则三国时所谓文,亦以词赋为宗矣。”是两汉三国时期,以诗赋之才为能文之标志。(3)王瑶《文体辨析与总集的成立》,见《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4)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四十,《二十五史补编》本。(5)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6)王瑶先生认为:“文集的兴起和成立,是一个时代和文化进步后的自然现象。文集既立,则每一篇都必须要编在一个适当的地位,那么在编纂时有时强分以类,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编辑分类和研究文体的性质不同,不是可以任意区分的。有时候这一类的文章只有一篇,而那一类的却有数十篇,在学理的研究上也许这两类是平列的,有同等的重要;但在编集时却不能不顾到卷册的分配,体系的平匀完整,所以势须考虑到‘量’的问题……”参《文体辨析与总集的成立》,见《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7)参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页;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8)刘熙载《艺概·赋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标点本。(9)参童庆炳等《艺术形式与社会心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0—92页。(10)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97页。(11)朱光潜《诗论》中之第十一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190页。

同类推荐
  •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她的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既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婉丽,又有学者式的聪慧睿智,同时还隐含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时伤世情怀,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宁静与喧哗、婉约与雄浑、静态与动态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 笨生活,快乐活

    笨生活,快乐活

    面对笨生活,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有拨开迷雾终见阳光的时刻。笨生活,快乐活,活的不仅仅是草根的平常人生,更是一种乐观向上、无畏前行的姿态。相信,老天也会爱笨小孩,生活里所有不合时宜的笨拙,最终都会升华为最真实的快乐。
  •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爱的世界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有一种爱只能在文字里相守。行走岁月感受世间冷暖,在时光的交错中看芸芸众生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的悲喜是尘世中无法避开的伤口。那些隐藏在微笑的背后的沧桑不为人知,只能用柔软的笔触去抒发一个人的坚强。爱情、旅途都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这些孤独的吟唱在你捧起的手心勾起如烟的往事……
  • 感受德意志

    感受德意志

    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界诺贝尔奖——“歌德金质奖章”得主杨武能教授,自1982年始赴德国进修、研究、讲学,亲历了德国的发展,对德国的文学、历史和自然景致熟稔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杨武能教授用人文的笔触描绘了德国神秘的古堡、茂密的森林、流淌的河流、高耸的教堂和油画般的建筑,和德国的节庆、城市的建设、对环保的关注、对教育和历史的重视以及德国民众的生活画像,目睹并亲历了柏林墙的倒塌和两德统一前后的对比与变化,对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因政治格局造成的隔膜、柏林墙倒塌前的种种状况及两德统一后人们的心态大量真实的细节描写,读来犹如一部活的德国史。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热门推荐
  • 契约情人:总裁情深意切

    契约情人:总裁情深意切

    她拿着检测单,在他和他情人幽会的餐厅出现。“老公,我怀孕了。”“孩子不会是我的。”他淡漠的目光泛着丝丝薄冷:“去打掉!”她吓得第二天就逃到了法国。多年后回归,她早褪去当初的青涩,成为了可的独挡一面的精英设计师。然,上任报道的第一天,当那张熟悉的俊脸映入她眼眸的时,她还是不免心颤!
  • TFBOYS等你十年

    TFBOYS等你十年

    有三位女孩子,他们的父母和三只的父母是大学同学,那三位女孩子小的时候不是四叶草,但是长大后,就会一点改变啦。
  • 我们走散在这条路

    我们走散在这条路

    此后些年微风轻吹,那年的许诺却渐渐消散在这微风中原来没有实现的诺言会比灰尘还要轻微,莫名的又开始怀念......
  • 马戏团表演

    马戏团表演

    猩红的眸子在铁笼的缝隙闪现,优雅的男子游走在纤细的钢丝,当天使生于地狱,当恶魔生于天堂,那个名为黑白的小小马戏团的团长,究竟是善亦或者恶?无论预言亦或者诅咒,不死的恶魔终将死去,命定之日的到来,究竟是此生的结束,亦或者来生的开始?当那一双眸子睁开,世界,不过是一场杂乱的马戏表演罢了……
  • 无尽之荒

    无尽之荒

    九剑落,万魔出。我身怀九剑之密。是福?是祸?看我如何步步超神
  • 神仙都去哪儿了

    神仙都去哪儿了

    星门:一个流传千万年的神秘传说!一个顶尖科学家的疯狂幻想?一个超级大国严守的惊天秘密?2010年10月近千艘军舰开赴亚丁湾,真的是为了对付仅有数千人的索马里海盗?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驭蛇小娘子

    驭蛇小娘子

    夫君心黑黑,宠妾灭妻不算,还把她打包外送。甚至要诛她九族!泣血而生,三年筹划,她化为和亲公主,斗妻妾,闯鬼林,驭群蛇……她立下毒誓,定要他血债血偿!
  • 阪云传

    阪云传

    渡不尽的乱世烽火,看不完的是非善恶,生死之间的刹那,谁抚琴奏一曲离殇。被剑斩断的枯木,倔强的生长,挣扎着为谁而活。在景宁那个乱世之初的年代,枭雄们酝酿着阴谋,皇权更迭下藏着的肮脏,帷幕遮住了晋都的天,谢流尘,姬抚苍,李宁侧,暗香,引天渡,在这个天下人皆为棋子的年代会迸出怎样的火花。死去的人手中之剑已熔为铁。还活着的人仍向着心头的光前行。
  • 春秋正旨

    春秋正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成凡人

    修成凡人

    这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奇妙的修仙,奇妙的力量,奇妙的生灵。当然还有奇妙的主角奇妙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