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300000009

第9章 高祭仪与《宛丘》《东门之》(1)

《宛丘》《东门之》的主题,旧说以为刺陈幽公。陈幽公当周厉王之世。《毛传》:“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东门之》,疾乱也。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郑笺》及孔《疏》同毛说。陈幽公的谥号为“幽”,意为“动祭无常”。《宛丘》首二句云:“子之汤兮,宛丘之上。”毛释“汤”为“游荡”之“荡”。这是毛立说的主要证据。但根据此诗上下文,“汤”意为舞姿摆动,并无游荡无度之意。遍观各家解释也多如此。因此朱熹《诗序辨说》驳毛、郑说:“幽公但以谥恶,故得游荡无度之诗,未敢信也”。可见,《宛丘》并非刺幽公。三家诗与毛诗大同小异,也认为《宛丘》《东门之》刺幽公,所说亦非是。但齐、鲁二家指出二诗中的巫舞与周武王元女大姬的封陈有关,却很值得注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闻一多先生《诗经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诗中描写的是一个执羽跳舞的女巫。(1)于诗旨的解释又进了一大步。笔者认为《宛丘》《东门之》二诗,与陈地的一种祭祀仪式有关。每当仲春之月,陈国东门之外、宛丘附近,都要举行祭祀高的仪式,这是远古生殖崇拜的变异。在此仪式上,人们以特殊的歌舞来娱神,求子祈福,并祓除不祥。同时,举行仪式的时候,还有“令会男女”,使之交欢的交感巫术。《宛丘》《东门之》二诗,即源于上述仪式。一陈立国之初大姬行政的史实索隐从西周与东夷的关系可以看出大姬封陈的政治背景。东夷是东方诸夷的统称,包括淮、岱地区的很多个小的部族,他们都是太、少的苗裔。

商人崛起于东方,与东夷同系,文化相似,关系亲近。但据甲骨文记载,双方亦屡次刀兵相见。“商人服象,为虐东夷”(《吕氏春秋·古乐篇》);“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对东夷的战争甚至成为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周武王克商后,东方诸夷仍然是心腹大患。“当时姬周本身的人口,只有六七万人,后来逐渐扩张,受周人支配的人口只在黄土平原的边缘,其人口密度未必能与繁盛殷富的殷商本土及四周地区相比。总之周人仍只是少数,却必须设法控制东部平原的广土众民"。(2)武王为此夜不能寐,他说:“维天建殷,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于今。呜呼,予忧兹难。"(《逸周书·度邑》)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周边地区,尤其是东夷地区。周初主要分封同姓子弟和伐纣功臣于成周、卫、鲁、晋、燕、齐等战略要地。作为周的屏障,并把殷都附近的殷遗迁移到上述地区,以分散其力量,防止不测。对于归顺于周的东夷旧部及其首领之后,则采取怀柔政策,利用他的部族首领的威信,安抚他们。虞舜之后的封于陈而备“三恪”之一,就是如此。史载陈地本太昊伏羲之墟,也是与东夷同系的殷商的方国之一。从军事防御看,陈国地处淮水流域,在颍水北岸,它和颍水南岸、汝水北岸的蔡国一起构成周人防御淮夷的屏障之一,并具有牵制楚越的作用。(3)因此春秋战国时还是兵家必争之地。陈的军事地位决定了周对陈的政策,又因为伏羲、虞舜同为东夷族首领,具有政治上的影响。因此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地,并把长女大姬许配给胡公。(4)其用意是想通过婚姻关系起到稳定夷邦的作用。《国语·鲁语》载仲尼论矢云:“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矢、石孥,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其铭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封陈以肃慎氏之贡。”从中可以看出武王封大姬的良苦用心。《国语·周语中》载襄王将以狄人之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夫婚姻祸之阶也。由之利内则福,利外则取祸。今王外利矣,其无乃阶祸乎?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杞、缯由大姒,齐、许、申、吕由大姜,陈由大姬,是皆能内利亲亲者也。”显然,大姬封陈是周人出于“内利”的考虑。《史记·陈世家》云:“胡公满者,虞舜之后也……舜即传天下,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氏之时或失或续,至周武王克殷乃求舜后,得满封之于陈以奉舜祀,是为胡公。”可见到胡公,已经败落到不能奉行祖祀的地步。胡公的封陈,只是由于他的家世出身还有可以为周人利用的缘故。以大姬为武王长女的身份嫁胡公,则可说其地位“尊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二十四年冬陈与楚联盟伐郑,故郑灭陈。子产数陈之罪云:“(陈)则我周之自出……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敝邑大惧不竞而耻大姬。"可见到春秋时在人们心目陈仍是大姬的陈,以至于陈与楚联盟会使大姬受辱于上天。《国语·周语中》亦云:“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也有同样的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大姬在陈的地位。由东夷族的风俗可以推知周初大姬“尊贵,用史巫”、“****”的真相。

孔颖达《毛诗正义》云:诗称击鼓于宛丘之上,婆娑于栩之下,是有大姬歌舞之遗风也。《志》又云“妇人尊贵,好祭祀。"不言无子。郑知无子者以其好巫好祭,明为无子,祷求。故言无子……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对此提出疑问说:“大姬生承圣化,出配胡公,何以留连巫觋?且陈之士民,何以不从君化而独化于夫人,数百年不变?"问得极好。魏源也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其《诗古微·陈曹答问》云:巫祝列于周官,楚俗又尚巫鬼,大姬封陈,近邻楚地,因其旧俗,无子祈祷,特等姜之祀,尚殊郑、卫之淫风。陈亡灵公非以巫觋,古《陈风》十篇,其七皆刺君荒淫,而刺巫觋歌舞惟首二篇,岂谓一国所尚惟兹一事?且大女以不能化管、蔡,而惟疑大姬不能坊民乎?魏氏所云,几近事实。陈国地处淮水流域,与东方淮夷部族关系密切。“先秦文献中的东夷,专指今山东省及淮河以北那些非华夏的方国和部落,即分布在今山东、苏北、淮北地区。他们的文化直接继承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5)从地下发掘和文献记载看,东夷文化习俗中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共同的鸟图腾崇拜;二是妇女在部族中地位很高。殷墟卜辞中以“妇某”为形式的人名很多,如妇姘、妇好、妇鼠、妇白、妇等,铜器铭文中也有类似现象,就是最好的说明。(6)《宛丘》《东门之》中主持巫舞及仪式的都是女巫,也能说明上述现象。这是母权制度的遗俗。淮夷部族本就好祭祀鬼神,加上陈与楚相邻,所以陈国的风俗巫鬼本为渊源有自,与东夷部族的传统习俗有关,并不能归咎于大姬。如此,则《汉书·地理志》所说之“妇人(大姬)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的真相可以明确:所谓“妇人(大姬)尊贵”一方面是大姬为周武王元女、胡公之妻,另一方面是陈俗尊重妇女所致。所谓“好祭祀,用史巫”,是大姬任用史巫,因利乘便,借史巫在陈国当地的威望达到控制陈国国政的目的。在笃信巫鬼的部族中,祭祀鬼神是一族的大事,因此主持祭祀和扮演神灵的史巫也具有绝对的权威。大姬的任用史巫,正如周武王的任用异邦土著,是政治上的策略。“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7)因此太公治齐,“因其俗,简其礼”。伯禽治鲁则“变其俗,革其礼”。周公听了评价说:“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大姬用史巫治陈,正是贯彻了周公的思想。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卷十六引黄佐云:“大姬好巫祷本于忠信以通神明之德,岂非肃肃之化哉,但流俗曰至于匪彝尔。"也是这个意思。大姬任用巫史的另一用意是为了祈求生子。《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杜预注云:陈,周之出者,盖大姬于后生子……祷而得子,故弥信巫觋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和《宛丘》《东门之》二诗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容后文再论。总之,站在周的立场上看,大姬“尊贵、好祭祀、用史巫”,体现了周初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大姬初到陈国,“因其旧俗",国人归之,以其为国母而尊贵之,稍久即形成较高的威信,国人反而唯其命是从了。二大姬治陈与《宛丘》

《东门之》二诗的关系关于大姬和《宛丘》《东门之》二诗的关系,《汉书·地理志》云:陈本太昊之虚,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妻以元女大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又曰:“东门之,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风也。吴季札闻陈之歌,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胡公以后二十三世,为楚所灭。这条材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班固所说“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并引《宛丘》《东门之》二诗作为例证。就是《宛丘》《东门之》中巫舞成风的内容与武王元女大姬的“尊贵"及“好祭祀,用史巫"有关。史巫之职,列在《周礼》,其任命必由国君或有司专门负责,于陈则大姬用之。二是班固认为《宛丘》《东门之》二诗居《陈风》之首,季札“国无主,其能久乎"之叹,是针对《宛丘》《东门之》二诗的内容而发。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云:“季札此时遍观周乐,诗篇三百,不可歌尽,或每诗歌一篇两篇以示其意耳,未必尽歌之也。”据此则班固所说亦不为无据。季札适鲁观乐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结合札对《诗经》其他部分的评价看,他往往是通过一国的政治状况推知诗歌中反映的事实,对《陈风》亦不例外。据此两点,我们可以看出,班固认为《宛丘》《东门之》二诗的内容与周初陈国政治状况具有极大的关系。《汉书·地理志》颜《注》于吴季札语“国无主,其能久乎”之后注云:“言政由妇人,不以君为主也。"据上引《地理志》一段话上下文,颜注所云当指上文“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而言。颜师古的意思是说“国无主”,并非陈国真的没有国君,也不是国君游荡无度,而是由于妇人****而不以君为主。显而易见,这个****而“不以君为主"的妇人,就是武王元女大姬。《宛丘》《东门之》二诗就是“政由妇人,不以君为主"的政治状况下的产物。综合上几点,我们可以说,《宛丘》《东门之》二诗是对陈立国之初大姬“****”的情形的描述。三《宛丘》《东门之》中万舞娱神的场面《宛丘》《东门之》二诗,《毛传》以为“刺幽公”;“疾乱也,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说二诗刺幽公,实为无据。而说其写歌舞则对了。今考察二诗,并没有疾乱的意思。诗中描写了陈国东门之外,宛丘附近举行万舞娱神仪式的情形。《宛丘》《东门之》所咏为同一事件。

同类推荐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 宋词概论

    宋词概论

    从宏观的角度来论述宋词发展过程,着重探讨宋词与宋代文化生活、宋人词体观念的形成和宋词的发展趋势,对宋词演唱情况、宋代歌妓状况的研究探赜索隐,别辟蹊径。
  • 善良丰富高贵

    善良丰富高贵

    《善良丰富高贵》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的第四个散文结集。历经两年,周国平作了最新修改,增添了并收入了周国平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本书的书名原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这六个字是作者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表达了作者在本书出版时最想说的话。
热门推荐
  • 聆仙

    聆仙

    且听风吟,且聆仙声...
  • Following the Equator

    Following the Equa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世界之神器归来

    我的世界之神器归来

    一个碎片让末云走上了强者之路,他能否战胜虚空,成为超越神的存在(新书已出,请看《我的世界之决战诸神之巅》)
  • 十年星光成灰烬

    十年星光成灰烬

    十年星光成灰烬,三年友谊,四年无知,三年丢失。没有谁的青春是不带伤的,没有谁的一生是刚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只是你愿意,不甘心你的一生就那么平平凡凡的过去,直到死去都不知道你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这里我将把我的青春用文字的方式写给你们注:上卷是校园青春,下卷是都市言情
  • 这个王爷我买了:妖妃不可欺

    这个王爷我买了:妖妃不可欺

    ————————————————————————————————————————————————————————————————————————————————————
  • 清梦晓

    清梦晓

    那一个梦里,我爱上了两个男人。一个为了我,愿意舍弃所有。而另一个,放弃了帝王的尊严。左手的掌心,刻了他的名字,右手的手背,却烙满他的柔情。我以为,我可以理智地做一个旁观者,我以为,在有一天看到他君临天下的时候,我亦会骄傲地笑。可是,我终究是错了,很多很多的我以为,都错了。
  • 跨越千年只为找到你

    跨越千年只为找到你

    莫名其妙的穿越,成为丞相千金,父疼母爱,本想就这样安逸的过着小日子,却因为一次偶然认识了那个他,让她从一个乖乖女成为了让人厌恶的残暴女子
  • 天之火

    天之火

    一个即将破灭的家族,一个没有了希望的家族,却在一个少年偶然的机会,让家族还是复兴,让能量开始凝聚。踏破世界规则,让火焰焚烧了一切,让所有的变化,掌控手中。他一人独创龙潭虎穴,披荆斩棘,无所不能,无往不利,构建了一个有一个传说。
  • 美女的王牌教师

    美女的王牌教师

    杀手之王周宇,重归都市,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老师,他上得了天,斗得了流氓,下得了厨房,还能入得了洞房!而这样的王牌教师,常做的事情却是:和女老师谈情说爱。
  • 家里养个狐狸仙

    家里养个狐狸仙

    屌丝男惨遭女友劈腿,本以为人生灰暗,却不料意外捡了个狐狸仙,而且还要强行倒贴。更想不到的是,茅山第一高手要把他强收为徒,筑基、炼丹、救师姐……2015,陆飞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