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900000009

第9章 道之本体论(1)

"自然者,道之真也"

——南北朝《无上秘要》

道之本体论是道教宇宙生成论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道教对宇宙本体存在的深入思考和逻辑把握,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哲学要为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找出一个共同的本原(或本体),这个本原必须包含一切具体事物的特征,反映它们的共同本质,而本原(或本体)自身却只能是抽象一般的,或关于理念或关于实体的概念。"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理想与现实的殊途与同归》,第274页。在中国,""本体"一词,始于晋代。西晋司马彪在所作《庄子注》中解释"而侈于性"说:"性,人之本体也""。张岱年著,邓九平编《张岱年哲学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562页。"魏晋以后,哲学界关心和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体论"。以本体论取代两汉宇宙构成论。这一变化,说明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深入与提高。"任继愈《天人之际》,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道教道之本体论从本质上讲是宗教化的本体论,但其对"道"本体运动及本性存在的理解和认识,则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闪烁着不少唯物主义的思想火花,为树立唯物和科学的本体论世界观提供了借鉴和帮助。"将本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进行分析,加以论证的,第一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参见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而在中国第一次提出"道"这个概念的是《论语》,在孔子思想中,"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将"道"作为本体存在的是老子,道教又将其丰富与发展。《老子想尔注》认为:"道者天下万事之本。"《老子想尔注校笺》第18页。王玄览在《玄珠录》中也认为:"道无所不在,皆属道应。"《道藏》第23册,第620页。"道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表示规律、法则,但它潜在着一种被神化的内涵。一旦社会有了需要,它可以转变为一种宗教的核心理念。"宫哲兵《老子与道教》,《宗教学研究》2004年3期。韩国李顺连在《道论》中提出,道家、儒家、佛家、基督教之道具有体用、有无、一多的统一,并认为:"大道一本而多元,异途而同归,一体而多用。"(韩)李顺连《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道教道之本体论思想与道教宇宙生成论一样,道教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道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而含有深奥的复杂的内容。"刘鹗培主编《张岱年文集》(第四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但是,在这种多样性的背后却有着共同的规律,体现于"道"的"本体"统一性。

§§§第一节道之本体存在认识论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研究的理论,最早具有"本体论"思想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爱利亚派巴门尼德的"存在",他试图撇开宇宙万物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寻找出一种永恒不变的本原--"存在"。柏拉图则将这种"存在于人的心中",又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实在,称之为"理念"。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本原"、"本体"表达了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都由其产生,又复归于他。希腊文logos(音译"逻各斯")一词,基督教哲学中亦译作"道",意译为"理性"、"理念"等含义。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有关逻各斯的学说,认为逻各斯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并成为其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的抽象概念。孔子关于道之思想体现了"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即强调"人道"之作用,老子之道则侧重于"天道",与孔子之道明显不同。""道也是佛教论述的本体,佛教从"言语道断"出发,反复声明"道不可言"。"(韩)李顺连《道论》,第254页。道教道之本体存在认识论是道教本体认识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道教从认识论方面对"道"之本体存在的理解和把握。"在老子以前,人们都以为万物之父即是天,天是生成一切物的。到老子,乃求天之所由生。老子以为有在天以前而为天之根本的,即是道。道生于天地之先,为一切之母。"刘鄂培主编《张岱年文集》(第二卷),第49页。老子的"道",既是"天地之始",有天地起源论的含义;又是天地万物所依据的根据,有本体论的含义。参见张岱年著,邓九平编《张岱年文哲学文集》(上),第565页。"道教哲学与西方传统的本体论哲学和现代生命哲学都不尽相同。道教所谓的本体,不是与现象毫不相关的自在之物或纯粹的理性法则,而是有生命的,能生物应物的"道体"。王卡《生命的源泉与归宿》,《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道教经典中所论及的"道"又称之为"常道"、"真常之道"、"大道"、"无上正真之道"等,被视为万事万物的"本根"、"本源"。"自然,道也。"《老子想尔注校笺》第32页。道之本体存在状况如何,道教通过其特有的"自然"、"应物"、"老君"、"三一"与"无为"说等对此作了系统的论述和探讨。

一"自然者,道之根本也"

——道之本体"自然"说

道教继承了老庄"道"之自然性的思想,并在宇宙生成论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道本自然"的存在论思想。"道教在教理上承袭了道家学说,其生命本体以道家自然哲学为基础,故而其自然本体皆以道家自然本体为依据。"李大华《生命存在与境界超越》,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道教自然本体存在说是道教宇宙生成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其"大道自然"、"道本自然"、"道合自然"是道教宇宙本体存在论的具体体现,对于深入认识道教的宇宙观具有重要意义。十七世纪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经常把实体称为"神"(上帝),有时也称为"自然"。"神"和"自然"两个术语表达的是同一概念,都是表示作为万物存在的原因的实体。阮籍在《达庄论》中阐发了他的"万物一体"的宇宙观,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阮籍《达庄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11页。道教自然观继承了这种"万物一体"的思想,将"自然"作为"道"之本体存在的体现,认为:"道、自然、天为同一事物,是万物之源,它是无限的。"(日)漥德忠《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道教通过"自然"所表达的与道之本体存在之间的关系,展示了"道"作为宇宙本体存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并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之本体存在的出发点和基本内涵。

第一,"道法自然,自然之道"。《老子想尔注》说:"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令更相法,皆共发道也。"《老子想尔注校笺》第35页。自然与道虽然名字相同,二者表达的都是一种存在状态,但实质是不一样的,二者相互效法,但是"自然"则是道之本体存在的一种体现,"道"是最根本的,"自然"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道教将"自然"界定为道之本体存在的一种体现,反映了道教在本体论上所具有的判断标准。《太平经》对这种"自然"所表达的"道本"作了进一步解释,说:"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太平经合校》第16页。"自然"所表达的乃为万物之自然存在,这种自然存在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表达了万物所具有的存在之客观性,二是表达了万物存在的一种本然状态,是道教自然观对于"道本"存在之特征的一种表达形式。对此,《西升经》认为:

道要不烦,一言该之曰自然而已。道法自然,自然之道,行之为上,不行则不至也。

道教自然观从认识论上对"道本自然"的普遍性作了深入解释,认为其"自然"是道所具有的本质"本然"属性和运动规律存在之重要体现,表达了"本体本然属性"的道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是理性,有概念性质,是在并列中的概念,是有广袤形式的概念。"(美)梯利著,武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1-482页。道教的道之本体存在论思想,主要在于通过"自然"表达了道之本然属性及规律存在所具有的无所不入,无所不在,并普遍存在于世界万事万物之中的特征。

第二,"道之自然,物之自然"。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经典《无上秘要·入自然品》认为:"自然者,道之真也。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是故凡人为道,当以自然而成其名。"《道藏》第25册,第294页。如果人能遵循道之本体--"自然"存在所具有的规律,则"道可得而通"。道教这种通过"自然"所表达的道之本体存在之"真"的认识,是道教把握道之本体存在的理论基础,"人为道能自然者"则表现为对于道之本体存在"自然"性的把握和认识,凡是能认识和把握"道"之存在"本质"客观实在性的,则可以被认为"自然"。道教最终将道之本体存在思想落实在"自然"所体现的"本然"及内在运动规律存在上,反映了道教自然观对于道之本体存在认识所具有的科学探索。道教这种对"道"之"本真"认识的主要依据乃为"道法自然"、"道本自然"等思想,是道之"本然"存在的本质反映。同时,南北朝时的《无上秘要》还认为:

道之自然与物之自然名同意异。……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不得之者,不知其所由然。《道藏》第25册,第295页。

这里将道之自然存在与物之自然存在作了区分,认为二者"名同意异",即道之自然存在所表达的是道之本然本性及内在运动规律性的本体存在,是一种内在的而又不能被看见的存在状态;物之自然所表达的存在乃为物质的物理化学属性自然存在形态,这种存在状态和属性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加以认识和了解的。对于道之自然存在之内涵,只有深入了解其存在的内在本质属性及运动规律,才能"知其自然"并顺道之"自然"存在而得之。道教隋唐时期的经典《道典论》对于道之本体存在的状态作了如下论述:"自然之太和,御九精之灵气者也。夫道之纳用,贵自然也。德之为精,尊恬愉也。摄自然以载真,抱恬寞以正邪者,则横犯不生,飞害自减,可要道之旨者也。"《道藏》第24册,第854页。道之本体"自然"存在表现为"太和",其本然本性的存在体现于"道之纳用",是"道"通过"自然"所表现的本性存在的重要体现。这种"道"之自然存在之"旨"则具体表现为"贵",即通过"尊"、"摄"、"抱"等方式遵循道所具有的本质本性之存在,并表现为"横犯不生,飞害自减"等道所具有的内在运动客观存在之属性。

第三,"道本自然,无所不入"。杜光庭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中说:"道本自然,无所不入,十方诸天,莫不皆弘至道,普天之内,皆为造化蠢动含生,皆有道性,若能明解,即名为得道者也。"《道藏》第17册,第187页。"道"作为宇宙的基本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客观实在性,其本性存在则具体表现为"无所不入"、"莫不皆弘至道"、"蠢动含生皆有道性"等方面,如果人们能够认识道之本体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运动规律之存在,则可以"得道"。这里道教将"得道者"作为对于道之本体存在认识的主观能动者,认为只有认识和把握其客观规律性才能顺应道之本性存在及"本然"运动规律。道教根据"道"之本性存在,从对于道之存在及运动规律的认识上解释"自然"所表达的"道"之本质客观存在性,对"自然"的基本含义作了具体而形象地解释。唐徐灵府(号默希子)《通玄真经》说:

自然盖道之绝释,不知而然,亦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曰自然也。《道藏》第16册,第710页。

道教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自然"所表达的道之本体存在的客观性作了四个方面的解释:一是自然是对道之客观存在最完美的解释,称之为"绝释";二是万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着道之客观规律即"万物皆然";三是道所体现的发展和变化的存在形态乃为"自然非有能"并且"无所因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顺应道之规律而不能违背它;四是只有遵循并顺应道所具有的客观本质本性及运动规律之存在,才可以称之为"自然"。这是道教对于道与自然之关系最完美、最精彩的解释。

二"道能遍物,即物是道"

——道之本体"应物"说

道之存在是一种"本在"状态,这种状态通过"道物"关系表现出来。亚里士多德在本体论上曾提出"种"与"属"的关系。柏拉图曾经通过理念来表达"本在"的思想,认为"理念的模样印于这混沌的"物质"之上,便形成宇宙万物,即我们的感知对象"参见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这种"本在"虽然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但却表达了"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关系。道教对于道之本体存在的认识表现在"道物"关系方面,它继承了道家关于道所具有的有象、有物、有精、有情、有信的客观实在,表明道既是宇宙创生的本原,又是万物发展变化的生机和动力;既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的体现,又可以展开为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无为无形的宇宙本初的自然节律,具有道与物的统一性。"从宇宙论出发以道为世界本源,自然面临天地万物生成之后道的适从问题。隋唐道教理论家力图从体用、本迹的角度统一道与万物。"陈兵《道教之道》,第5页。说明道之存在具有与物之统一性,即所谓"道能应物,物能得道"《道藏》第23册,第625页。反映了道教对于道之本体存在的基本认识。

第一,"以物禀道,道之应物"。王玄览在《玄珠录》中对于物与道之间的关系作了如下论述,认为"道物"关系体现了"本"与"表"的关系,即道作为物质存在之本,而物则是其本之上的"表",是"本印"与"被印"之关系,物作为道之表,体现了道之本体属性与特点:

万物禀道生。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此则动不乖寂(如本印字)。以物禀道,故物异道亦异,此则是道之应物(如泥印字)。将印以印泥,泥中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此喻道动不乖寂),本字虽不减,复能印多泥,多泥中字与本印字同(此喻物动道亦动)。《道藏》第23册,第620页。

这里将"道物"关系做了三个方面的表述:一是道教认为道为本,"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道在宇宙生成演化中的本体地位具有"无变"之特点;二是物之变化乃是道之内容的反应与体现,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功能,即"物异"乃为"道异"之反应,称之为"道之应物";三是"道物"相应之关系如"印泥印字","泥中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物质世界的千变万化都是由于道之"复能印"的结果,尽管物质世界纷繁复杂,但其本质则体现了道所具有的本质本性,其属性则与道同,即"字与本印字同。""道与万物的关系就好比印与泥;将刻有字的印去印泥,无论是什么泥、有多少泥,泥中可以印出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少。本字虽有一定,却能印许多泥,字与本印字却是相同的。同样,万物禀持道而产生。万物有变异,道无变异,这就是道的应物无穷。这里所说的道,已具有柏拉图所谓"理念"的意思。"丁培仁《道教典籍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第二,"道能遍物,即物是道"。道亦生亦灭,又不生不灭,道自性与"空"合,所以道能遍物,无所不在。《玄珠录》认为: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热门推荐
  • 凯之汐爱

    凯之汐爱

    小时候,他偶然帮过一个女孩,她叫瑾汐,她送了他一个手链。长大后,一个女孩偶然倾入了三人的世界,展开了一场奇迹般的爱恋。你我之间,终究有她。你说的践踏,是我的心碎。是她陪伴你,是他陪伴我。是我认出你,而你早已忘了我。而他,茫茫人海早已看透我。你?他?我如果不选他,岂不是混蛋至极。她陪伴你七年,你不选她也对不起她吧。我们之间,隔阂至深。你的一句话,我可以拉下脸来跟你和好。可终究你的面子也比我重要。我去发现他的好,未必不如你…………
  • 清风化煞

    清风化煞

    这是一个人妖魔混居的大千世界,妖族少年为其矿奴却机缘得异宝成就仙途大业。
  • 穿越之执手千年

    穿越之执手千年

    因误会她与相爱多年的男友争执,车祸、死亡、穿越、重生……她回到不知名的历史中,成为昔日最受宠的六公主,如今却被冷落深宫一隅……不断努力,她重获恩宠,却又代替姐姐远嫁和亲……好吧,反正她早已失去所爱,心如死灰……奈何,缘分是玄妙的东西,她避不开,只能勇敢接受……纠结于两世爱人的她该如何做到爱情世界的唯一?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烟染辰石,三生不离

    烟染辰石,三生不离

    一次偶然的遇见,扯出了一段不可明说的爱情,他始终都是他,而她却为了她不惜牺牲一切,换取他的平安。
  • 三世轮回之风铃

    三世轮回之风铃

    三世姻缘,不得善终,一世妖狐,人妖殊途,二世明珠,身不由己,三世未遇,生死相隔,以铃为介,以月为媒,走宿命之路,寻天地之道,不可逆,不可违,叹矣,悲矣,终矣……
  • 只能短暂的陪你一辈子

    只能短暂的陪你一辈子

    韩亦菲,父母因为工作去了英国。一次意外,她失去了记忆,为了寻找她失去的记忆,来到了最后记忆的地点——韩国。那里,她交到了很多的朋友,遇见了表哥。当她家的公司面临危机,她通过表哥的推荐进入了s.m.公司,并通过一首首歌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偶然的是,有十二个人跟她是同一个经纪人。当他们相见时,一个人唤起了她的记忆,并帮她解决了公司危机。
  • 专属Star

    专属Star

    “喂,丫头,再睡就成猪了。”某男,“我愿意,再打扰本小姐补眠,小心我让你下半生不能自理!”某女纯属说梦话,某男黑线,邪恶一笑,上手就抓住被子,扔到了一边,“看你有没有内个本事,”顺势扑倒在某女身上,某女惊醒“啊!我错了,我错了,错了,我再也不说“梦话”了,您大人有大量,饶过小女子我吧!”某暄处女作哦,还望大家多多关注,额,由于本人还是学生,而且住校,只有每周五和每周六才可以更新哦,如果不能等的读者请不要骂偶,偶也不想住校哇,~~~~(>_
  • 天眼破幻术:天眼至仙

    天眼破幻术:天眼至仙

    有天眼,可看尽天下至真。寻灵草、识毒瘴、破幻术、探神识、追踪、隐匿,找双修mm,强于同境界修士万倍!让无数元婴高手都眼红的天赋,却降临在一个实力不济的小人物身上。身怀重宝的他为了生存,为更高境界,不得不凭借这双天眼杀出一条从凡人到神宗的血路。
  • 江山做嫁:女皇,求包养

    江山做嫁:女皇,求包养

    “滚远点!!!”江轻染气急,使劲甩甩身上挂着的某不要脸巴着她不放手的皇帝。“染染,咱能回房里再滚吗?”某不要脸的皇帝死皮赖脸地就是要时时刻刻抓住一切机会拐女皇陛下回房。“殷煜,你要不要脸!”“要脸的话,你会嫁给我吗?”“”江轻染冷笑,“不会。”殷煜:“那我嫁给你总可以了吧!”“不可以,我可付不起聘礼”殷煜扬扬嘴角,“朕不要女皇的聘礼,朕以江山做嫁妆,只求女皇包养~~~”一场腹黑皇帝求包养的辛酸史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