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200000015

第15章 修養與蓄積(6)

故嘗論三閭憂憤之辭,當與杜子美論,不當與揚雄、賈誼論。二十五篇逸放之辭,當與李太白論,不當與班固、劉勰論。揚雄、賈誼憂在一身,而不在天下,其行已可攷也。故指笑湘纍,以爲其度未廣;託諷鳳凰,以爲不避繒 矢敫 。若夫一飯不忘君者,又肯爲此談耶?

他認爲屈原與杜甫同屬於“憂在天下,而不在一身”的忠義來超越個人窮達怨憤,所以不應指責“其度未廣”、“不避繒矢敫 ”。又樓鑰《答杜仲高旃書》謂:

工部之詩,真有參造化之妙,别是一種肺肝。兼備衆體,間見層出,不可端倪。忠義感慨,憂世憤激,一飯不忘君,此其所以為詩人冠冕。後人著意形似,亦有可雜之詩中而不可辨者,至其奔逸絶塵,雖諸名公恐未免瞠乎若後,此難與不知者道也。{《攻媿集》卷六六}

他認爲杜甫“忠義感慨,憂世憤激”,而皆爲家國而發,所謂“一飯不忘君”,即杜甫顛沛流離而時時刻刻心系家國大事,而不以一己之窮達爲意。這就是由忠義來達到個人窮達命遇的超越。

對於這樣的忠義精神的標舉,是宋代的一個普遍的現象,甚至將這種觀念用於評價陶淵明。通常認爲陶淵明以委運乘化而稱名於世,宋代以前並無稱賞陶之忠義者。在宋代對忠義精神的褒揚,集中體現在對杜甫的推崇,而這種觀念的發展,則引起了陶杜的合流,即認爲陶也是體現出忠義精神的。如真德秀《跋黃瀛甫擬陶詩》

雖其遺寵辱,一得喪,真有曠逹之風。細玩其詞,時亦悲倞感慨,非無意世事者。或者徒知義熈以後不著年,爲恥事二姓之驗,而不知其眷眷王室,蓋有乃祖長沙公之心,獨以力不得爲,故肥遁以自絶。食薇飲水之言,衘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顧讀者弗之察爾。淵明之志若是,又豈毀彛倫,外名教者,可同日語乎?{《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三十六}

義熈以後不著年,恥事二姓,這是忠義的表現,但真德秀這裏認爲還不止於此,陶淵明以“力不得爲,故肥遁以自絶”,指其順時命而行,但並不象釋老那樣放棄綱常倫理,而背君臣之義,事實陶仍然“眷眷王室”,也就是心系家國,正是忠義的表現。俞德鄰《佩韋齋集》卷七《次韻周遺直京城苦雨五首》之三謂:“古今浩浩多詩豪,清辭麗句誰能高。大歷饑寒少陵杜,義熙歸去彭澤陶。”將陶杜並提,正著眼於杜甫的“一飯不忘君”與陶淵明的“義熙不著年”,皆爲忠義之表現。正由於他們心中裝著家國,所以對於一己之身的窮達並不爲意,並不怨窮嗟貧,而能以忠義超越窮達。

這種忠義精神也成爲對宋代本朝士人的品格要求。表示即便是可以得富貴的時候,但若身富則道窮,亦不可爲之。劉克莊《江西詩派序*晁叔用》

方紹聖初天下偉異,豪爽特絶之士,離讒放逐,晁氏羣從多在党中,叔用於是飄然遺形迹而去之,宅幽阜,蔭茂林於具茨之下。世之網羅不得而攖也。{《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

表示晁叔用以道爲進退。紹聖初,放逐天下偉異之士,道不得行,晁叔用“飄然遺形迹而去之”,即以道爲進退的原則。晁叔用這裏的道窮爲命,並不放棄主體自身的堅守,可謂在位則行道,去位則守道,這也就是不必言命的意思。

這樣宋代就以儒家的守道改造了釋老二家的委命乘化,使消極的順化成爲積極的堅守。借用《列子*力命篇》的“力”、“命”觀念解釋,似乎是儒家任力而不顧命,道家順命而不任力。不顧與順化都排除了人力的因素,命非人力可爲這一基本涵義還是保持下來了的。只是道家之道爲自然,儒家之道爲社會(忠義),二家皆以守道來超越命,則是二家合流的基礎。

四、包容

守道也就是與道爲一,與道爲一,則當與道一樣能包容萬物。如蘇軾《昆陵易傳》卷八有謂:“夫道之大全也,未始有名。” {轉引自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P20}大道無所不容,與道偕行,則於物無所不容,故而對命遇的坎坷也就是不以爲意,這是以“全”之道來超越命遇。陸遊(1125-1210)《渭南文集》卷一四《容齋燕集詩序》:

廉宣仲葺其燕居之室,曰容齋。既成,置酒落之,舉觴屬客曰:吾聞東郭順子之爲人,人貌而天,清而容物,吾雖不能,而竊慕焉,諸君以爲何如?或曰:“方公盛壯時,以郡文學髙第,入爲博士公卿,盡傾名流,彦士執贄,求見者肩摩而袂屬,車騎雍容,行者趍避,議論英發,聞者傾聽,傲色不至於目,嫚言不接於耳。方是時,容物固無甚難也。及轉徙江湖,白首下吏,舍於邸者争席,遇於途者相誰何,則公之容固難矣。至於罹口語絓吏議,少年之喜謗前輩者,鬨然成市,公猶容之,則豈不甚難哉?敢間所以能此者何也?”宣仲笑曰:“是亦有道焉,可容者吾以其情容之,不可容者吾以其人容之,故吾遇客而驩然,遇酒而醺然,遇怒罵姍侮如風葉之過吾前、候蟲之鳴吾旁也。子欲聞其説乎?方子之飲酒也,俳諧者箕倨,角觝者裸裎,子何以不怒?豈不以其為此者非嫚耶?此吾所謂以其情容之也。世有服讒蒐慝,習於為惡,勇於為不義者,誠若可疾矣。吾則徐思之曰:彼君子耶,固不至此。彼小人耶,此固小人之常,而吾以動心則去彼,亦無幾何耳。此又吾所謂以其人容之也。二者可容,何所不容。”

正謂有容則窮達皆可容,“可容者吾以其情容之,不可容者吾以其人容之”,“二者可容,何所不容”,以一種包容的心態來處理事物,則可得心態之平和。劉克莊《黃有容字說》謂:

詩云乎哉?郊云‘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寛’,島云‘我要見白日,雪來塞青天’。嗟乎,礙塞郊鳥者誰歟?二子自礙塞之爾。前輩論李杜云‘與元氣侔’,又云‘橫破六合力’,敵造化扵歐梅云‘自从二子死,天地取雷聲’,至半山、玉局,何止平生三寸萹哉?楊陸三老,放翁萬首,誠亝亦数千,未有継者。此諸老先生耳目口鼻與人同,而氣魄力量與人異,以其大足以容之也。……《中庸》曰‘寛柔溫裕,足以有容’。敬字君曰有容,君其勉之。{《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二《黃有容字說》}

指出郊島的礙塞,正在於他們不能容,而當學習李、杜、楊、陸等的“氣魄力量與人異”,“其大足以容物”。正如《中庸》曰‘寛柔溫裕,足以有容’,只有溫和才能容物,而包容也會表現柔和的性情風貌來。文天祥《孫容菴甲稿序》:“以一室容一身,以一心容萬象,所爲容如此。此詩之所以爲詩也。”{《文山先生文集》卷九}正是基於這樣包容心態,所以對於人生的窮達際遇,宦途的沈浮,不以之而介懷。

這樣我們對宋代士人們對於命遇的認識與超越清理,可知宋代對命遇的超越方式共有如下幾種:一、窮而後工的補償,二、順受,三、守道,四、包容。這樣士人們對於窮達際遇可以獲得理性的化解,就不致於性情有所鬱積而不得平,性情既平,“心平聲韻和”,則詩亦由此而得中和之效果。

我們在對宋代中和詩觀的創作主體論進行分析後,可以發現,宋人非常重視作者的積累:江山之助、書卷學識對才的補充,養氣與修性的德行積累,都指向詩人的蓄積。而在討論命遇時提及的守道包容,除了對命遇坎坷的包容,也還有對知識、閱曆的吸納,正是基於這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廣博心胸與能力,宋代詩學要求主體的豐富蓄積之後的無施而不可。

范溫論韻集中論述了這一觀念。{《宋詩話輯佚》卷上中華書局1980年版P372。錢鐘書先生《管錐編》(四)有對韻說的精彩闡發,可參見。(《錢鐘書集》《管錐編》(四)中一八九《全齊文卷二五》P231三聯書店1999年版)}范溫認爲“韻者,美之極”,“近代先達,始推尊之以爲極致;凡事既盡其美,必有其韻,韻苟不勝,亦亡其美。”將韻看作藝術的最高境界,“韻生於有餘”正是著眼於主體的蓄積,有了主體的蓄積,再以平淡簡易出之,才有藝術表達效果的“有餘”。

爲達到這一最高境界,有幾種途徑。其一是“備衆善而自韜晦,行於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 ,備衆善也意味著蓄積,“量不備焉,不足以爲韻”,“衆善皆備而露才用長,亦不足以爲韻”,蓄積不夠,不足爲韻,蓄積稍足而泄露之,亦不足爲韻。其二是雖不能備衆善,但“一長有餘”,亦可爲韻,“巧麗者發之于平澹,奇偉有餘者行之於簡易”,也是主張“有餘”而以平淡簡易出之,才能得“有餘”之韻。後面論左、馬、班之書,“意多而語簡”,陶淵明“體兼衆妙”,但“不露鋒鋩”,皆是蓄“豐”而以“約”出之。蓄豐而約以出之的詩文,則呈現平淡而餘味無窮的境界。“質而實綺,臞而實腴,初若散緩不收,反復觀之,乃得奇處;夫綺而腴與其奇處,韻之所從生,行乎質與臞,而又若散緩不收者,韻於是乎成。”初看來“散緩不收”,也就是平淡無奇,反復觀之,乃得奇處。“綺”“腴”“奇”,都是豐足的一面,正是韻生發的地方,即韻生於有餘,而“質”“臞”“散緩不收”都是指簡約的一面,豐足的東西以簡約的形式來表現,“韻於是乎成”。范溫事實已經將韻上升到一種方法論:即蓄豐而以約出之。

我們知道,《文心雕龍·物色》提出過“以少總多”的表現原則,指是用少量的語言來表達足夠多的內蘊,主要著眼於表現的“約”的要求,並未對內蘊提出要求。而范溫此處的有餘而以平淡簡易出之原則,是在劉勰的語言的“約”的原則上加了內蘊的“有餘”的要求。這種“有餘”,必須“將收藏於內,必不如是盡發於外也”,不能象“曹、劉、沈、徐、庾諸人”一樣,“割據一奇,臻於極致,盡發其美,無復餘蘊”。不知保留的發露,必然會導致內藏的“不足”,也就失去了韻之效果的“有餘”。

范溫更將此有餘之論推而至於人生:聖有餘之韻、學有餘之韻、功業有餘之韻、智策有餘之韻、器度有餘之韻。與聖之韻相比,論辨爲狹;與學之韻相比,辨、勇爲淺;與功業之韻相比,攻戰爲小;與智策之韻相比,廷折爲拙;與器度之韻相比,喜怒爲陋。當然這種蓄積觀念受到韓愈《答李翺書》“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瞱”的影響,但宋代的蓄積不僅內容要廣泛得多,而且蓄積的重要性也是韓愈養氣說所不能相比的。范溫要求是一種包容蓄積衆流,而博厚深廣的氣度,正是基於這樣的氣度,宋代詩學非常重視集大成的詩歌,而反對窘於才思,苦吟雕琢的詩風。杜詩之所以在宋代受到如此廣泛的標舉,即與這樣的觀念有關。

宋代對蓄積的要求都指向了對法度的超越,欣賞眾體兼備的集大成者。宋代詩人能當此者唯有蘇黃二人,蘇軾《自評文》:“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蘇軾文集》卷六十六}正由於有“萬斛泉源”的蓄積,才有“不擇地而出”的自由發抒。程洵(1135-1196)《跋練溪詩話後》謂:“東坡之詩,並包衆體,天寬地大。” {《尊德性齋集》卷二}以蘇軾爲衆體兼備。胡仔(1110-1170)《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十八“山谷中”引呂本中《江西詩派圖敘》云:“元和以後至國朝,歌詩之作或傳者,多依效舊文,未盡所趣。惟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抑揚反復,盡兼衆體”,此以黃庭堅爲衆體兼備。這使我們自然會聯想到所謂的集大成論。《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者。”程千帆先生對集大成進行了論述,指出集大成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意義,一是適時,二是充實、和諧,三是崇高。其實集大成的本義還在於“積衆家之長”,即“並包眾體”與“盡兼眾體”,是包含在程千帆先生所說的和諧中的。{參見程千帆《杜詩集大成說》,見《被開拓的詩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P1。}

這種集大成也是蓄積的一種表現,集大成的蓄積才能達到無施而不可的表達,才能達到“曲盡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 宋代對才學的重視就在於才雄則在詩歌創作時自然簡易,無施不可,不陷於枯澀,陳次升(1044-1119))“天縱之能,不思而得,肆筆而成。”{《讜論集》卷二《稽古》}這種“肆筆而成”的表達力也就是詩人之才,也就是前引周必大《楊謹仲詩集序》中所謂的“閎肆”。 {《文忠集》卷五十二}這種“肆”的創作能力正是詩人雄才的表現。雄才在詩歌創作中會表現得無施而不可,隨意揮灑。 秦觀《韓愈論》謂:“杜氏、韓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歟?”正以杜甫集詩之大成,{《淮海集》卷二十二}而韓愈集文之大成。蘇子瞻云:“子美之詩,退之之文,魯公之書,皆集大成者也。”{《後山詩話》引}表達了相同的意思。正是緣於杜甫之“悲歡窮泰,發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杜少陵一”條引《遯齋閑覽》}所以才有“子美之詩,奇常、工易、新陳,莫不好也。”{陳師道《後山詩話》}同樣,作爲文之集大成的韓愈,則是“譬如善馭良馬者,通衢廣陌,縱橫馳逐,惟意所之。至於水曲螘封,疾徐中節,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歐陽修《六一詩話》}這種超越法度而又不離法度也就是所謂的“不煩繩削而自合”。 黃庭堅《與王觀復書三首》:“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山谷集》卷十九}所謂的“不煩繩削而自合”,繩削也就是法度,也就是呂本中所謂的規矩。

黃山谷所謂的“不煩繩削而自合”, {《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一九《與王觀復書》}正是和構思與表達的枯澀相反的,所以宋代對構思與表達的艱澀屢屢表示否定。

同类推荐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 守望最初的月亮

    守望最初的月亮

    在诗境中美丽着——读王玉婷诗集《守望最初的月亮》在我认识的女诗人中,王玉婷是个例外。《守望最初的月亮》,宁静、素朴而诗品独高。大多的女性诗人,爱情是其诗歌的主调。而在她的诗集中,爱情只是窗前的风,去了就去了,很少在诗中回旋。根植在她思想深处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诗歌触觉的浸润,更有诗人对现实嬗变、人生跌宕的感悟。简约、率真、入境、随心。
  • 低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低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周涛所著的《低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精选“文坛奇才”“新疆名片”周涛的散文,既收《莫提娘》、《李双江轶事》和《申怡敏上边防》等名篇,又囊近期佳作,经典性与时代性兼具。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相望共星河

    相望共星河

    喻晓霓用了九年的时间才明白,那些她曾觉得失去了就活不下去的人,最后都注定只能陪她走完一段路程。就连孙骁也是……
  • 都市除魔之血吼

    都市除魔之血吼

    他——拳打天朝妖魔怪,脚踢欧洲吸血鬼。吓破美国丧尸胆,戳瞎日本小鬼眼。若是把他惹急了,纵使天关也敢闯。你要问我他是谁?堂堂天朝除魔师。
  • 太上灵宝净明玉真枢真经

    太上灵宝净明玉真枢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庸全鉴

    中庸全鉴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梨花香:情深入骨

    梨花香:情深入骨

    当年,她的母亲夜梦梨花满园而怀上她,因此,为她取名梨花香。她,国色天色,品性恰如梨花,素白淡雅。她身怀绝技,却从不自知,直到遇见她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她一朝失去相公,沦落为被人指指点点的克夫星,她身无分文被婆家扫地出门,不得不带着孩子抛头露面。她珍爱一切人,一切物,她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即使在遭受一连串的厄运之后,她亦不怨天尤人,只要她能,她依然会对弱者倾襄相助,哪怕是曾经深深伤害过、算计过她的人。积善之心,必有厚福。命运永远是公平的,寒冬过尽,生命如花般绽放,梨花香是如何迎来她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的呢?
  • 从天而降的女孩

    从天而降的女孩

    与从天上掉下来的女孩发生的故事是什么呢?
  • 不知不觉.梦初醒

    不知不觉.梦初醒

    当灵魂交换这码坑爹的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办?估计你会以鄙视的语气说,这纯属无稽之谈。其实,许木白本来也是不相信的,但当他在课堂上一觉睡醒后,发现和一个女生交换了身体。他才知道,意外发生了!他该怎么呢?先惊慌失措一番?还是冒出一堆坏坏的念头?还是......不行!他要冷静、要淡定,不就是灵魂交换,有什么好怕的,对,有什么好怕的!然后,这二货居然惊讶了一番后,呵呵地笑,欣然接受了这个意外,还美其名曰:换个生活方式尝尝鲜。奈何他这么乐观,可还是悲剧了。因为,很微妙的,他被那个和他交换身体的文静的女生给镇!压!!了!!!
  • 韩娱之怪盗零

    韩娱之怪盗零

    闻名天下的作案零失手——怪盗零,偷的不仅是宝石,他还偷女人的心。书友群:291566099
  • 近百年湖南学风

    近百年湖南学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推销员

    恶魔推销员

    “世俗世界的人都说恶魔是吃人的,这样一个错误的说法却笼罩了世俗世界几千年,不管是谁造的谣,我们都一定要打破这个谣言,让他们知道,恶魔从来不吃人,他们只会帮人,帮助弱小的人类实现他们不可能完成的愿望。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恶魔推销员的职责!”——《恶魔推销员宣言》**********************第一卷写的不是很好,包袱的距离太大了,前面写的莫名其妙,不过最后的结局才是第一卷的重点,这个类似一个探案过程。第二卷则精彩多了,基本上从头打到尾,因为本人水平有限,假如不满意请谅解!QQ群:24581677【恶魔的召唤】PS:凡是想堕落的都可以进来,但是进来了就不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