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200000016

第16章 流溢與呈現(1)

當詩人的修養與蓄積達到一定的程度,詩也就孕育完成,這時就涉及到表達的問題了。宋代詩學標舉積累以後的自然流溢,主張積累之豐而約以出之,“發而皆中節”的要求不僅運用在生活中的感情發抒,也用於詩歌表達。正如程顥所說的“有節故有餘”, {《二程集》卷十一《遺書》}講究表達的簡易含蓄也就是“有節”,正因爲“有節”才能保證詩歌韻味的有餘。由於這種表現觀念的存在,所以宋代詩學追求平淡而餘味無窮的詩學境界。這種豐與約的討論還涉及到文質、工拙等一系列問題。宋代的文質、工拙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文質彬彬與工拙相半,而是文內而質外,工內而拙外,這樣的文質工拙是對文質、工拙的雙重超越之後而達到的狀態,中和作爲一個表達的原則也滲透其中,而且由於這樣的中和表達,詩歌才能呈現出一種平和的風貌。

第一節 有節與有餘

一、平淡需要蓄積

哲學中平常必須以博大的道作爲依靠,宋代詩學中平易也必須以深厚的蓄積爲依靠。平淡簡易必須以廣博的蓄積爲依靠,平淡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不管這種蓄積有意義上的:如劉攽(1023-1089)《中山詩話》:“詩以意爲主,文詞次之,或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韻味上的:黃庭堅《與党伯舟帖七》“詩頌要得出塵拔俗,有遠韻而語平易,不知曾留意尋此等師匠楷模否?”{《山谷別集》卷一十八}語言技巧上的:李衡謂“前輩謂作文如家書,但責平易,何嘗作急造語…事雖平易,只是安排得好。此作文之法也。”{《樂庵語錄》卷三}道德上的:魏了翁《裴夣得注歐陽公詩集序》:

古之士者,惟曰德行道蓻,固不以文詞爲學也。今見之歌謡風雅者,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里閭閨閫,徃徃後世經生文士,專門名丗者所不逮,蓋禮義之浸漬巳乆,其發諸威儀文詞,皆其旣溢之餘,是惟無言,言則本乎情性,關乎丗道。{《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五十四}

“禮義之浸漬已久”指時代的浸染;“惟曰德行道藝”指個體的修習,正在道德的積累之後,自然流溢於文。由上列諸例可見,這種蓄積事實已經涵括了詩歌准備的各個方面:意義、技法、德行。

這些蓄積的要求自然需要詩人在身心與詩藝方面進行修養積累。劉克莊《晚覺□藁》)謂晚覺翁“貫穿融液,奪胎換骨,不師一家,簡縟禯淡,隨物賦形,不主一體,”{《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七}正在於對詩歌的廣泛學習基礎上進行蓄積,才能“持滿而發”,“平易中現光恠”,與黃庭堅的“平淡而山高水深”說的相類似。這也就是說平淡必須在蓄積而後發才能具有生命力。

那些不學而無蓄積者,只是單純求平易的做法就顯得可笑了。張鎡(1153-?)《仕學規範》卷二十六有謂:“世人見古人句平易,仿效之而不得其意義,隨入鄙野可笑。”葛立方(?-1164)《韻語陽秋》卷一謂:“大抵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落其紛華,然後可造平淡之境。如此陶謝不足進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語,而自以爲平淡者,識者未嘗不絕倒也。”因爲他們不懂得平淡必須以豐富的蓄積爲前提,那是“非前所謂不學者所能也”,以拙易爲平淡顯然爲學平淡之岐途。{道璨《柳堂外集》卷三《營玉澗詩集序》}

據周裕鍇師《宋代詩學通論》,{P351-353}宋代平淡詩風可分成四種類型,有梅堯臣式、黃庭堅式、蘇軾式、理學家式,從表達而言,四者皆具有蓄積而後平淡的特徵。

梅堯臣式的平淡,指的是推敲之後的而歸於平淡。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卒造平淡”引陸魯望文謂“余少攻歌詩,欲與造物者爭柄,遇事輒變化不一,其體裁始則陵轢波濤,穿穴險固,囚鏁怪異,破碎陣敵,卒造平淡而已。”戴復古(1167-?)《讀嚴粲詩‘風憾瀟湘覆,江空雪月明’以其一聯隱括爲對》:“筆端有神助,句法自天成。……苦吟非草草,妙趣若平平。”{《石屏詩集》卷五}皆表示苦吟之後而歸於平淡,即在於語言的推敲錘煉之後才能達到平淡。

黃庭堅式的平淡,“但熟觀杜子美夔州後古律詩,便得句法簡易,而大巧

出焉, 平淡而山高水深, 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無斧鑿痕,乃爲佳作耳。” {《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一九《與王觀復書》}

黃庭堅正在于由山高水深以入於平淡,返觀之則爲“平淡而山高水深”,由

“句法”進入“大巧”, {《老子·四十五章》“大巧若拙”}s即由“拾遺句中有眼”進入“彭澤意在無弦”,意在於由句法的鍛煉而達到無痕的平淡狀態。王庭珪(1080-1172)《跋劉伯山詩》)謂:“魯直之詩,雖間出險絕句,而法度森嚴,卒造平淡,學者罕能到。傳法者必於心地法門有見,乃可參焉。”,{《盧溪文集》卷四八}這種“法度森嚴,卒造平淡”與黃庭堅的“句法簡易而大巧出焉”說的是一個意思。周必大《書·陸務觀》:“精明之至,反造疎淡”。 {《文忠集》卷一八七}陳造《題孟浩然集後》:“謹格律於閑淡,隱嚴密于紆餘。”{《江湖長翁集》卷三十一}也意在由法度謹嚴而歸於平淡。

正由於這樣的平淡是超越法度之後而達到,所以看似平淡而其中卻蘊涵著不平淡。周紫芝的观点十分耐人寻味,也很具有代表性。周紫芝《溪堂文集序》:“吾友王次卿,好學喜文,尤長於詩,其爲詩如江平風霽,微波不回,洶湧之勢,澎湃之聲,固已隱然在其中。”{《太倉稊米集》卷五一}以江波为喻,虽然表面看来“江平風霽,微波不回”,也就是表现效果的平淡,而“洶湧之勢,澎湃之聲,固已隱然在其中”则指平淡之中所蕴涵的不平淡。葉適的觀點亦可爲此助證。他在《跋劉克遜詩》中說:

克遜繼出,與克莊相上下,然其閑淡寂寞,獨自成家,怪偉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言語之外,兩謝、二陸不足多也。{《水心先生文集》卷二十九}

葉適認爲看似閑淡,而“怪偉伏平易之中”,也是指平易之中卻蘊涵著不平淡。這樣的效果即來自於“法度森嚴,卒造平淡”,即蓄積之豐而約以出之。

蘇軾式的平淡,“大凡爲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周紫芝《竹坡詩話》引} “黃氏似指書卷涵養的深厚廣博,而蘇軾則傾向于指風容詞采的絢麗纖穠”, {周裕鍇師《宋代詩學通論》P352}但都著眼于蓄積的深厚而終歸於平淡。蘇軾還在《書黃子思詩集後》中說:“李杜之後,詩人繼出,雖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子厚發纖穠于簡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表示韋應物與柳宗元即將豐富的內容以平易的方式發露出來,所以這樣的平易簡淡,看似平淡,但卻蘊涵著極不平淡的內容。吳可《藏海詩話》:“凡文章先華麗而後平淡,如四時之序,方春則華麗,夏則茂實,秋冬則收斂,若外枯中膏者是也。蓋華麗茂實已在其中矣。”則以四季爲喻,謂秋冬收斂雖然顯得平淡,但春之華麗,夏之茂實皆歸於其中,可謂善譬者。

理學家式的平淡,魏了翁謂作詩“出於自然”不在 “著力”,出之於“肆筆脫口之餘”, {《鶴山先生大全集》卷五四《裴夢得注歐陽公詩集序》、卷五六《攻媿樓宣獻公文集序》皆有此語。}似乎不講蓄積,其實並不然。他們的蓄積全用在心性修養上了。他在(1178-1237)《跋胡復半埜詩藁》:

古之爲文皆以德盛仁熟,流於旣溢之餘。故雖肆筆脫口而動中音節,非特歌詩爲然也,禮辭易象亦莫不然。自《離騷》作,而文辭之士與丗之以聲律爲文者,傅會牽合,始與事不相儷,文人才士習焉而不之察也。{《鶴山先生大全集》卷六十二}

所謂“德盛仁熟,流於既溢之餘”,也就是道德的蓄積之豐,“肆筆脫口”即指的表達的簡易,這就是所謂的“道盛而文不難自至”。

其實釋家者流也有這樣的觀念的。道璨《營玉澗詩集序》:

(玉澗)以緇易儒,胸中所存浩浩不可遏,溢而爲詩,本之禮義以浚其源,參之經史以暢其文,遊觀遠覽以利其器,反聞默照以導其歸由,千煆萬煉以歸於平易,自大江大河而入於短淺,輕不浮,巧不淫,肥不腴,臒不瘠。吾是以知有本者如是,而非前所謂不學者所能也。{《柳堂外集》卷三}

此處“千煆萬煉以歸於平易”,可謂爲蓄積之豐而約以出之的典型表述。而正是基於這樣的表達原則,才能達到“輕不浮,巧不淫,肥不腴,臒不瘠”的中和效果。“輕不浮”、“臒不瘠”,是因爲有蓄積;“巧不淫” 、“肥不腴”,是因爲有平易,指的是正是豐與約的中和,但這種中和已經不是豐與約的折中,而是在對豐的超越基礎上形成的約。

二、平淡出於自然流溢

蓄積還得流溢外發方能爲詩,正如劉克莊所謂“決河齧而注,強弩持滿而發”,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七《晚覺□稿》}文天祥所說的“發矢于持滿,流波於旣溢”。 {文天祥《文山先生文集》卷九《孫容庵甲稿序》}宋人注意蓄積之後的自然流溢。宋人雖然認爲“有德者必有言”,但性情到吟詠之間畢竟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他們對於德至詩的外現機制問題,還是頗爲注意,他們指的“自至”是“不得已而發”,是“天籟自鳴” {葉適《水心先生文集》卷二十七《答劉子至書》}、“真味發溢”的。{朱熹《清邃閣論詩》}

夫詩之爲道,要在吟詠情性,發于自然,乃得至樂,有意於是體,牽合而後爲之,不亦不傷於性乎,非詩之至也。(黃裳《演山集》卷三十五《書子虛詩集後》)

吾嗤彼雲士,努力事詩妍。竟日搜枯腸,抽黃對白間。爾何無達觀,局促自縛纏。不見淵明陶,有詩累百篇。要以寫吾心,出語如流泉。采菊見南山,得句于悠然。少陵動感慨,忠義膽所宣。有時心境夷,亦復輕翩翩。纖纖白雲閑,無心遊日邊。風石激而奇,奔迸生雲煙。詎以天然態,而事斧鑿鐫。陶爾一觴酒,警爾心地偏。少焉明月上,高挂西山巔。聽我曳杖歌,金石聲撼天。(趙孟堅《詩談》(《全宋詩》第61冊卷三二四〇))

詩無改法,生於其心,出於其口,如童謠,如天籟,歌哭一耳。雖極疎戅朴野,至理礙詞褻,而識常有以得其情焉。(劉辰翁(1232-1297)《須溪集》卷六《歐氏甥植詩序》)

這裏可以看到,不得已而爲之,正爲性情之自然而發,德行之既溢之餘,如天籟之自鳴,流泉自鳴之天然,直已而發。陳元晉(1186-?)《跋宋常父詩後》“作詩如學道,時至自純熟,平夷而有遠思,淡泊而有餘味,則至矣。”{《漁墅類稿》卷五}他認爲“時至自純熟”即蓄積之足,自然流露,則平淡而有遠思餘味。

這樣的平淡由於是自然流溢,當不可刻意爲之。陸遊(1125-1210)《幽興》有謂“無意詩方近平淡”,{《陸放翁全集》《劍南詩稿》卷****}反對刻意地平易,刻意模仿便顯得生硬,不得平淡之要。朱熹評陶詩說“陶淵明詩平淡出於自然,後人學他平淡,便相去遠矣。某後生見人作得詩好,銳意要學,遂將淵明詩平側用字,一一依他,做到一月後,便解自作,不要他本子,言作詩之法。” {《清邃閣論詩》}指出這種刻意的平淡恰好違背了平淡的原則。他在《答鞏仲至》中說:“夫古人之詩,本豈有意於平淡哉?但對今之狂恠、雕鎪、神頭、鬼面,則見其平,對今之肥膩、腥臊、酸鹹、苦澀,則見其淡耳。” {《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也是謂平淡爲自然,應是無意爲之的。歐陽守道《陳舜功詩集序》“大概平易自無艱難辛苦之態,詩之正也。” {《巽齋文集》卷一十二}所以平淡的最佳境界則爲自得,也就是無意爲之,自然而得。

三、有餘而以平易發之

宋代大多認爲蓄積既深而須以平易出之。因爲蓄積之豐當以平易發之,方可得效果之有餘。若一泄而盡,則無復餘韻、餘味。范溫論韻時已經提到過,餘韻其一是“備衆善而自韜晦,行於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其二是雖不能備衆善,但“一長有餘”,亦可爲韻,“巧麗者發之于平澹,奇偉有餘者行之於簡易”, {據文意推之,“巧麗”後疑脫“有餘”二字。}也是主張“有餘”而以平淡簡易出之,才能得“有餘”之韻。我們在此處可以看到不管是“衆善”還是“一長”,皆要求行之於平澹簡易,那麽在蓄積之後的平淡簡易出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歐陽修曰:“爲文要當做不盡乃有餘味。”{蔡絛(?-1126)《西清詩話》引}即認爲文章表達當有節(“做不盡”)才能有餘。曹彥約(1157-1229)《池塘生春草說》:“古人用意深遠,言語簡淡,必日鍜月鍊,然後洞曉其意,及思而得之,愈覺有味,非如後人一句道盡也。”{《昌穀集》卷一六}所指用意深遠,言語簡淡即合於“生於有餘”而“簡易發之”的方式要求,所以得味之有餘。劉克莊評劉子政杖銘“語簡而有味”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九《詩話》};李昴英(1201-1257)《題危志仁恕齋詩稿》:“興高而味長”, {《文溪集》卷五}顯然味的獲取,還得從用意與用語兩個方面來規定。由用意的深遠與用語的簡易,才能形成味的有餘。能指的簡易與所指的深遠,這也就是通常所謂的“瘠而腴”。 杜範《清獻集》卷一十七《跋戴君玉詩藁後》:

見其斫辭抉意,嚴而舒,瘠而腴。時有饋西湖霜螯者,風味近是,爲之命酒長吟,浩然一醉,恨坡公嘗江洮柱而未嘗此也。

“瘠而腴”即是指的外現的平淡而實際卻蘊涵著無窮的餘味。何夢桂《潛齋集》卷五《文勿齋詩序》:

勿齋少好詩,有志于古,讀其詩,其思易以幽,其辭淡以味,夫必有所得。詩三百五篇,刪後無能得其仿佛者,而吾子有志焉,則幾矣。

此處說“其思易以幽”即上文所謂的“用意深遠”,“其辭淡以味”即指語言平淡而得味之無窮。

簡易作爲一種表達方法與原則而存在時,與儒釋道三家的道論相關,儒家的易道本身就說明道正在於平常,中庸之道也即爲庸常之道;道家的道無所不在的觀念;{《莊子·知北游》}釋家的觸境真如、平常心即道。正是由三家合一的平常即道的觀念出發,才有了對平淡簡易方法論的標舉。羅大經《鶴林玉露》甲編卷三“簡易”謂:

郭沖晦謂劉信叔曰:“處事當以簡易,何則?簡以制繁,易以制難,便不費力。乾坤之大,所以使萬物由其宰制者,不過此二字,況於人乎?”沖晦此論,可謂洞見天地萬物之理。且以用兵言之,韓信多多益辦,只是一個簡字。狄武襄半夜破崑崙關,只是一個易字。

正可視爲宋人重視簡易方法的代表。他們認爲平淡是體道的最好方式,王柏《跋邵絜矩詩》“詞平則真力見,音澹則古意完,是猶不失詩之正氣。於此可以觀世變矣。橫渠曰:‘置心平易始知詩’,此難與今之詩言也。”{《魯齋王文憲公文集》卷一一}認爲平澹是詩歌最佳的表達方式,也只有平淡才能表現詩歌的“真意”。

宋代詩學標舉平淡簡易,一方面是對平易詩格的崇尚。李覯(1009-1059)《覽余堯輔詩因成四韻》:“格如平易人多愛,意到幽深鬼未知。”{《盱江集》卷三十七}要求平易而反對幽深。宋代詩學認爲平易平淡爲詩之極致。如何夢桂《錢肯堂詩集序》:“平易者,詩之正聲也。”{《潛齋集》卷七}劉克莊《寶謨寺丞詩境方公行狀》:“平淡詩之極致,所謂中庸不可能者。”{《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六}即爲對平易的標舉。王柏《汪功父知非稿》謂:“朱文公獨愛韋蘇州詩,以其無聲色臭味爲近道。此言不特精於論詩,尤學道者之要語也。自三百篇以來,獨平澹閒雅者爲難 得。”{《魯齋集》卷九}皆表示平淡之格十分難得。

同类推荐
  • 会哭能笑的山:石煌远影视剧文选

    会哭能笑的山:石煌远影视剧文选

    千年古刹,百代龙兴。唐风、宋釆、香绕、烟萦。信步眼前佛国,举头直上青云。拭目其昌,侧耳阳明。书韵、诗魂。学富五车歌墨客,书通二酉颂秦人;挥笔纸中三寸色,藏书洞里千尺经。水长史远,学博心清,试用天下墨,难写辰州真;仙门珍珠雨,齐眉翡翠云,辰龙关前月,清浪水中星。壶头山顶阴阳酒,吊脚楼里日月心,寡妇链下千年爱,顺母桥上万古情。号子拉长辰河三千里,渔歌唱醒清浪八百魂,水涌胸中几滴血,山横心底骨几根。横篙浪里走,侧桨风中行;举杯上川贵,托碗下洞庭;坐地说圆缺,卧舟论浮沉:笑里好梦起,酒鼾荡雷声。如仙,似神,苦乐皆人生。轻摇日月,暗转乾坤。
  • 解放襄阳

    解放襄阳

    国军数万劲旅,6月9日从延安向西北扫荡,占领保安、青阳岔、卧牛城等处,到达共匪中央首脑部所在地。毛泽东一行正冒雨向北逃窜,又据当地人士透露,共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身负重伤,危在旦夕;共产党中央书记任弼时在雨夜逃逸时摔下山沟,粉身碎骨……;在此次追剿行动中,美国测向仪的准确事达百分之百……
  • 隔岸风尘

    隔岸风尘

    本套书是女作家张廷珍的散文随笔集,分为《张廷珍散文随笔集·倒挂的玫瑰》《张廷珍散文随笔集·隔岸风尘》两本。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从人性入手,发现人性之美,歌颂爱情,并用今天的视野,看历史人物情爱世界。作者行文流畅,语言个性突出。
  •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文化层次、更不分性别与地位高低,只要是初学者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易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智慧经典,从中获得的智慧必将终生受益!
热门推荐
  • 强抢之腹黑相公强悍娘子

    强抢之腹黑相公强悍娘子

    颜墨,很有诗意的名字。可是在风清镇却是一代大龄剩女,不是长的彪悍而是性格太过男人,未婚男子实在是没法消受。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男,抢个相公原来内心腹黑入狐狸,好吧,当初算她眼瞎,不过相公耐看就好。相公是用来干什么的?当然是洗衣,做饭,保护孩子,养家糊口。可是这位相公的身世实在是太过吓人了吧。好吧,抢都抢了,我也不是故意的,那我把你休了好了。奈何腹黑狐狸赖上她了,笑道:娘子已经抢了我,哪有休掉的道理,那我以后就嫁不了人了!颜墨扶额无奈,她到底抢了个什么样的奇葩。
  • 战星辰

    战星辰

    修真网游《星辰》开服!胖子王南踏入新的征程!手持神器,敢战日月星辰!
  • 小八义

    小八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暴打大菠萝

    暴打大菠萝

    一个体质特殊的男孩无意中穿越到了暗黑破坏神的世界中,在那里,他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一种足以颠覆整个游戏规则的能力……美丽的女法师成了他的红颜知己,天生媚骨的冥河女妖甘愿做他的女仆,高贵的亚马逊女战士在他麾下俯首听命,神秘的女刺客为他在黑暗中清除异己……让激情和暧昧在暗黑的世界中碰撞出灿烂的火花!让冰封球和剧毒新星交织成华丽的死亡之光!请相信YY星流传千年的谚语吧——时空终有尽,YY无极限!
  • 无上魔念

    无上魔念

    太清仙宫的第五脉的林轩得到一把普普通通的木剑,木剑内却有一道奇异的剑意,宫内演武一直垫底的第五脉,却因为林轩的原因首次打入四强,也引起了仙宫内对他的嫉妒和猜忌。温柔可爱的魔女,痴情的异色门女帝,千羽门的瑶仙子,巫族的绝情蛊,禅宗喜好龙阳的绝色和尚,大雷音寺的妙僧不二,还有十万大山内的千年天狐,这些交织在一起,将会在十方大陆卷起什么样的波澜,敬请收看。
  • 杀戮江湖:鬼林之岭南狂生

    杀戮江湖:鬼林之岭南狂生

    昔日名震江湖的三侠客情同兄弟,却为何落得个相互残杀,仇怨相加的下场?二十年后的“岭南狂生”到底是什么身份?“一夜秋雨一夜愁”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武林人遍寻二十载不见的玉峰山庄,为何却一夜之间遍洒英雄帖,邀人看剑?鬼林中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两把短剑里真的有昔日李闯的藏宝图吗?如梦似幻的桃花源,睿智的三柳先生,美丽的天仙少女,是梦中的邂逅,还是真实存在?二十年恩怨,二十年情仇。叶若华在经过江湖杀戮,恩怨抉择之后,开始去寻找梦中的世外桃源。
  • 印灵

    印灵

    人在世上的一切行为受自身意念所制,善念善行,恶念恶行,所有事情皆在一念之间。这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人有念,便有噬念之灵。人念有善恶,噬念之灵便有善恶,这世间便有封印恶念之灵的人存在。善善恶恶的念意的纠葛,将会上演的是何种恩怨情仇?
  • 叶乾

    叶乾

    时间:不详地点:天元大陆主人公:叶澜前世自由洒脱,不被世俗所羁绊,更是一手创建了银沙组织。虽然在世间人人都称他为杀魔。但是他本性善良,只是这也只是他自己个人认为的。今世他来到这异界大陆,身持绝世奇宝,更有远古神兽身边相随。在今世,他疯狂,疯狂前世不敢疯狂之行为、他洒脱,不以外物所羁绊。他随心所欲,但是他一直以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而告诫自己、、、、、、
  • 重生之最强盾战

    重生之最强盾战

    伸臂覆唇吻眸遮你半世流离展翼挽之入怀阻你一世浮尘团队的堡垒队伍的核心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一切的伤害这是属于盾战的骄傲上一世,他是现实中的普通人也是游戏中的高端玩家,被顶级财团轻易灭杀这一世,携带着愤怒,复仇之心,以及一个顶级盾战记忆的他将在敌人出现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当危险来临时,坚如磐石!无坚可摧!
  • 无双武神

    无双武神

    一万年太久,只在今昔。亘古太匆匆,唯有真我。一代枪皇飞升之际,投掷天灵器配枪于落日峰巅,至此,世间灵器,再无枪之一种。万载之后,他自某一时空而来,化身玄家一废人,却幸得天灵器落日神枪,从此步步升华,踏上天之巅峰,揭开一幕亘古画卷。原来,一切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