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700000045

第45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7)

《暗香》上片从旧时月下相携赏梅写起,陡然转折到自己而今见老,诗情阑珊,芳香生疏。下片则抒发与那位“玉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折梅无法寄远,而梅花又复凋零无觅。《疏影》上片先以赵师雄事写苔枝疏花,接着化用杜甫等人诗意,贴写其孤芳自赏、幽韵冷香的特征。下片则连用寿阳梅妆、金屋贮娇、笛曲落梅等典故,描写和感叹梅花的凋落。就咏物技巧而言,两词都长在点化典故和前人语句侧面贴写梅花形象,妙在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之间。而词旨也便多了几分犹疑与晦涩,《疏影》尤其如此。前人解此二词,多称其感伤国势,甚至理解为“伤二帝北狩(按:指徽宗、钦宗被金人强掳北行)”宋翔凤《乐府余论》。,不免有些牵强穿凿,但就词中感伤气氛而言,却与南渡后的衰弱国势相一致。夏承焘先生以为两词与合肥恋情有关《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第49页。,似也不宜指实,词序中明确称应石湖之命,若自托私情,未免过分,但词中“唤起玉人”、西湖携手云云,白石词中反复言及,当有一段风流记忆。而白石词中身世漂泊之感又是最基本的主题,此二词也以此意为主。因此可以这么说,词中国势之忧、绮艳之恋与身世之愁三者相交织,只是“感慨都在虚处,无迹可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是托物寓情的最佳境界。比较言之,《暗香》以抒情为主,写景感怀迹象稍明,其中“旧时月色”、“梅边吹笛”、“疏花”“香冷”、“千树”“寒碧”云云,写赏梅之幽雅、梅景之清逸都极其精妙。而《疏影》以咏物为主,重在缀合典故,点化前人诗语,正如姜夔自己所说,“僻事实用,熟事虚用”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历代诗话》下册第680页。,侧面贴写与暗示,多能离形得似,虚处传神。

6杜耒《寒夜》

杜耒(?-1227),字子野,号小山,南城(今属江西)人。曾官主簿,寓临安,后入山阳帅幕府,理宗宝庆三年(1227)死于军乱。《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全宋诗》卷二八二三。此诗写冬夜与友人煮茗夜话,值窗月映梅,顿觉殊有风韵。后两句语言直白,而兴趣盎然,当时以为佳句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三。。

7魏了翁“傍梅读《易》”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历知汉(今四川广汉)、眉(今四川眉山)等州。嘉定十五年(1222)入朝为兵部郎中,迁太常少卿。理宗即位,因论事激直,被劾降三官,靖州(今属湖南)居住。绍定四年(1231)复职,六年入朝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官至佥书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魏了翁是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真德秀合力推尊程朱之学,推动了理学在南宋后期的隆兴。曾讲学于故乡白鹤山下,人称鹤山先生。嘉定十五年在临安(今杭州)有《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诗:“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交游间颇为欣赏。后贬居靖州,于古梅下建亭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六。,友人摘此诗句名之曰“傍梅读易亭”魏了翁《肩吾摘取“傍梅读易”之句以名吾亭,且为诗以发之,用韵答赋》,《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

《易经》是儒家原典、儒之大经,“察变于阴阳”,“发挥于刚柔”,包含着丰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哲学内容。宋代理学的建构中,多从《易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理论视野,来树立“天理”人伦之作为世界本体的充实形象与绝对地位。史绳祖《儒释老之异》:“易系辞云生生之谓易,生生两字叠言之,此大易之妙,而吾儒根极用功处。易者变易也,所谓生生者,变化无穷,生意不息,才终于冬,复生于春,才尽于剥,旋生于复,靡有间断。人之一身,消息盈虚,死生得丧,万事万变,无出此理。”史绳祖《学斋占毕》卷一。一般说来,魏晋以来道教玄学流行,《易经》与《老》《庄》并为“三玄”,是道教素隐之士最为青睐、常为捧读的典籍。随着理学的兴起,《易经》受到理学之士的服膺,读《易》成了体悟阴阳变化、证求天理流机的一个象征。魏了翁这首诗的贡献就在于把这一现象与梅花联系起来。此前理学家二程已经以梅花来阐说《易》理:“早梅冬至已前发,方一阳未生,然则发生者何也,其荣其枯,此万物一个阴阳升降大节也。”《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39页。通过早梅花发,二程看到了天地阴阳的升降变化。魏了翁这首绝句诗,未能展开这方面的深文大义,也许只是傍梅读《易》的生活写实而已,但几年后贬居靖州,建傍梅读易亭的一首诗中却有了高度的自觉:“人情易感变中化,达者常观消处息。向来未识梅花时,绕溪问讯巡檐索。绝怜玉雪倚横参,又爱青黄弄烟日。中年易里逢梅生,便向根心见华实。候虫奋地桃李妍,野火烧原葭菼茁。方从阳壮争门出,直待阴穷排闼入。随时作计何太痴,争似此君藏用密。”《肩吾摘取“傍梅读易”之句,以名吾亭,且为诗以发之,用韵答赋》,《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梅花的可观不在其疏影横斜,也不在其果实累累,而是其阳和早发体现的阴阳消息、出处行藏方面的理性启示。魏了翁有两首诗重复这样的句子:“梅边认得真消息,往古来今一屈伸。”《李参政壁生日六首》、《海潮院领客观梅》,《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概括的也是这一意思。家铉翁《跋浩然风雪图》一文谈到孟浩然风雪觅诗这一诗家胜事时曾有这样一通议论:“此灞桥风雪中诗人也,四僮追随后先,苦寒欲号。而此翁据鞍顾盼,收拾诗料,气色津然贯眉睫间,其胸次洒落,殆可想矣。虽然,傍梅读《易》,雪水烹茶,点校《孟子》,名教中自有乐地,无以冲寒早行也。”家铉翁《则堂集》卷四。在他看来,孟浩然之事(此事实由后世附会)固然为士人一雅,但终属诗人苦吟之迹,而魏了翁所为,是一种从容透脱的君子气象。后来“傍梅读《易》”成了咏梅常见事典,元明以来绘画中作《梅边读易图》者纷然,代表着理学家所标举的仁者意度、名教之乐,同时也代表即物即理、因梅体悟天理流机、阴阳变化的玄妙境界和独特理趣。

8尼姑《悟道》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六:“子曰:‘道不远人。’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有尼《悟道诗》云:‘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蹈(诸本作: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亦脱洒可喜。”就咏梅而言,所谓“陇头”、“春在枝头”云云,是以六朝陆凯《赠范晔诗》为基础。但此诗实非咏物,貌在寻春,实则悟道,是一首道地的哲理诗。所表道理即罗大经所说“道不远人”,此理自孔、孟至道、禅,几成老生常谈,即以寻春比喻,宋代理学家也言之已多,如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而尼姑此诗,首两句写“寻春”也即“问道”之竹杖芒鞋,天下云游,后两句反躬自省,退求自心,符合僧人修行、禅宗顿悟的身份与理念。而以嗅“梅”知“春”形容即事得道的哲理,也更为生动、贴切。

9刘克庄《落梅》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父亲刘弥正,官至吏部侍郎。嘉定二年(1209),刘克庄以荫补将仕郎,从此步入仕途。初为靖安(今属江西)主簿、真州(今江苏仪征)录事参军等,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嘉定十二年(1219)监南岳。嘉定十七年(1224)知建阳县(今属福建)。理宗宝庆初,因所作《落梅》诗得罪权相史弥远,前程受阻。绍定二年(1229)通判潮州(今属广东),因《落梅》诗案的旧账被劾落职。直至史弥远死后,才复官出山。端平二年(1235)得宰相郑清之、参知政事真德秀提拔,为枢密院编修官。此后三十余年,仕途较为顺利,历知袁州、江西提举、广东提举、国史院编修官、监察御史、知漳州、起居舍人兼侍讲、兵部侍郎兼侍讲等职,景定五年(1264)致仕。淳祐六年(1246)被理宗召见,特赐同进士出身。刘克庄晚年趋奉贾似道,颇为时论所讥。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最重要的文学家,其诗集曾被陈起刻入《江湖集》,因此被看作是江湖派诗人,是江湖诗人少数几个显达“钜公”之一,被时人尊为文坛宗主。今存《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其中存诗4500多首,数量在宋代仅次于陆游,词近260首,也颇可观。刘克庄自称“酷爱梅花”刘克庄《汉宫春·秘书弟家赏红梅》,《全宋词》第2600页。,集中咏梅诗104首,词8首,另有不少墨梅、咏梅作品序跋,有关梅花的内容比较丰富。淳祐十年(1250)曾唱和《梅花百咏》,江湖友人和者数十人,并有人为之诠注,影响甚大。

在刘克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咏梅诗却是嘉定十四年(1221)的《落梅》:“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三。诗开头描绘落梅凄凉的景象,透露出诗人的惋惜伤感之意。颔联以“迁客骚人”比喻,既形象地表现了梅花被摧飘落的情形,也赋予了其高洁的人格。颈联写梅虽飘落,但香气犹存。尾联感慨议论,春风掌握着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偏偏忌妒梅花的“孤高”,不知怜惜护持,听任飘零凋落。

就咏梅而言,此诗无论立意、技巧都无过人处。但正是这首普普通通的咏物之作,后来却引出了一场官司。宁宗嘉定末(1224)、理宗宝元初(1225),权相史弥远专擅朝政,废宁宗所立皇太子为济王,矫诏改立理宗,并逼济王自杀。史弥远的恶劣行径遭到了当时朝中正义之士的激烈反对,如真德秀、邓若水、洪咨夔等人纷纷上书为济王鸣冤,斥责史弥远擅权废立,一一都遭贬逐。在朝野一片反对声中,史弥远及其爪牙到处寻找证据,网罗罪名,以排斥异己。当时被挖出作为诽谤时政罪证的有陈起的“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曾极《春》诗中的“九十日春晴景少,一千年事乱时多”,以及刘克庄这首《落梅》诗末两句等,称其谤讪当政。为此,陈起被发配流放,曾极被贬死舂陵。恰巧陈起为江湖诗人们编辑刊行大型诗歌丛刊《江湖集》,也被毁板,印出的书被禁毁。当权者还效法北宋末年的作法,诏禁士大夫作诗。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江湖诗祸”。宝庆三年(1227)案发时,刘克庄在建阳(今属福建)县令任上,幸得郑清之(与史弥远关系密切)代为开脱,才免除下狱治罪的处分。但他并未因此脱尽干系,绍定二年(1229)解建阳任赴潮州通判,刚上任即被劾去,究其原因即出于旧事报复。刘克庄《病后访梅九绝》其一说:“梦得(按:刘禹锡字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按:李泌字长源)为柳忏当权。幸然不识桃和柳,却被梅花累十年。”至于心理上的影响就远不止十年了,刘克庄在《扬补之墨梅跋》中说:“予少时有《落梅》诗,为李定、舒亶(案:两人制造‘乌台诗案’陷害苏轼)辈笺注,几陷罪苦。后见梅花辄怕,见画梅花亦怕。”《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九。其《贺新郎·宋庵访梅》一词也说:“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同上,卷一九○。当然,他也由此开始了大量写作梅花诗词,并对因此而名垂青史很是自信刘克庄《病后访梅九绝》其九:“菊得陶翁名愈重,莲因周子品尤尊。从(一作后)来谁判梅公案,断自孤山迄后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

10卢梅坡《梅花》

卢梅坡,宋末人,事迹不详,据元黄正子《山房随笔》所载吴门赠别诗,或在苏州一带生活过。《梅花》:“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全宋诗》卷三七四九。此诗载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另见刘克庄《后村千家诗》卷七。此诗以拟人手法设想梅雪争春,互不相让,由诗人出面裁判,意趣颇为生动。而最后结论之简切明辟,语言之明白亲切,都富有魅力,可以说是千古梅雪之争的定评。

11谢枋得《武夷山中》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举。曾任考官,因指责贾似道奸政,黜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德祐元年(1275)知信州(今江西上饶),率军抵抗元兵,战败城陷,隐姓埋名入武夷山中。后流寓建阳(今属福建),卖卜教书为生。平生以忠义气节自任,元朝屡召出仕,均坚辞,后被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绝食而死。《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叠山集》卷一。此诗作于抗元兵败十年后,谢枋得家乡失守时,妻儿被掳,早已无家可归,而抗元武装渐趋沉寂,复国无望,因而剩下的只是孤守山野,抗节守志。结句以梅花形象自励,透过作者那无比崇敬的心理,不难感受到梅花孤峭苦节的气格神韵在人们心目中已推之弥高,爱之弥笃。

12谢翱《梅花》

谢翱(1249-1295),字翱羽,号晞发子,晚又号宋累。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居浦城(今属福建)。试进士不第。元兵南下,他倾家财募乡兵数百人投文天祥军,参加抗元,被文天祥任为咨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被俘,他脱身潜伏民间,流亡浙东,与宋遗民往还。《梅花二首》其二:“吹老《单于》月一痕,江南知是几黄昏。水仙冷落琼花死,只有南枝尚返魂。”谢翱《晞发遗集》卷上。《单于》是著名角曲,产于边塞,流行军中,这里代指《梅花落》、《小梅花》一类曲调,借以转喻梅花之凋落。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唐韩偓《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全唐诗》卷六八○。宋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苏轼诗集》卷二一。都是用汉武帝时西域所贡返魂香的故事,写梅花早发或一岁再发。而谢翱以抗元志士、亡国遗民言此,以水仙、琼花等草木作反衬,强调梅花的再生,与“江南”、“南枝”等语配合,表达的是对南宋王朝忠贞不绝的信念。

三、元明清

(一)元代1王冕题画诗赋

同类推荐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民族移民(兰州历史文化)

    民族移民(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热门推荐
  • 血耀苍穹

    血耀苍穹

    光明与黑暗的结合,光明之子和黑暗血使打破西界自古以来的规则,所诞下的混血婴儿,在母亲耗尽生命的保护下,来到了神秘的东方开始了新的征程。入宗悟道,斩妖除龙,翻覆东域,勇闯西界,在伙伴们的帮助下,纵横东西两界,在追寻自己身世的同时,也渐渐发现了隐藏于东西两界的秘密。道力,圣力,魔力,撼天动地唯我身之血力;亲情,友情,爱情,从未改变的是我心之真情。瞳之所向,心之所往,剑之所指,血耀苍穹!新书求推荐,求收藏~~~小白努力写文,保证不TJ不忽悠,给大家呈上精彩的文字~o(∩_∩)o~求支持~
  • 冰海仙缘

    冰海仙缘

    冰河时代,地球表面多被冰雪覆盖,绿洲稀少,气候酷冷,到处是寒风狂虐的地带。古陆北端突遇天灾,骤降冰山,无数生灵遭到灭绝。九个幸存者钻出冰缝,出现在冰山间。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改变酷冷险恶的环境,九者拼尽全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舍命的抗争。
  • 争霸九霄

    争霸九霄

    自古神魔不两立,爱恨情仇难相依。前生前世九霄之天,面对红容和粉桃一个爱他之人和一个他爱之人时,他会如何选择?今生今世红尘大地,他已出家僧侣,六根清净不染红尘,却不曾想到在桃花树下被唤醒了前世的情缘。当他再次面对红容和粉桃时,他爱之人已由神化魔,爱他之人则由魔化神。三界刁难,他又要如何选择?是要遵天行道,还是要逆天而行?他叫赤昊,前生是神霄阁主,今世乃红尘俗人……
  • 成功人士必知的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生活哲理

    人生在世、哪一个不渴望成功,但并非人人如愿。其实,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异就是心态,很大的差异就是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结果。虽然影响成功的因素顾多,但决定因素仍是心态。只要调理好心态,就能促进其他因素的好转。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 星辰魂神

    星辰魂神

    简介:大千世界,群星众耀。六芒之星,各有玄机。天澜大陆,星兽纵横,为了生存,人类之中觉醒了一些可以动用星力的神秘星师,但是星师并不是大白菜,每一个大陆上的人在觉醒后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本命小宇宙,俗称“星域”,在凝出星域后就可以有机会凝出属于自己的本命神星,再凝结出本命神星后,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星师,然后随实力的增长!星域和本命神星都会有改变!星域越大,凝出的神星越多,那么实力就越大!?
  • 人生的忠告(影响人一生的文章)

    人生的忠告(影响人一生的文章)

    本书是“影响人一生的文章”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60篇古今中外启迪人生智慧和忠告生命的经典篇章。这些文章皆出成功人士、文化名人等名家之手,凝结着人生的智慧,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读者学习人生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有帮助。同时,编者有机结合文字、图片和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让读者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美感享受和思想启迪。
  • 商标显著性研究

    商标显著性研究

    本书为知识产权法中商标权方面的理论著作,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商标显著性的立法地位。第二章是商标显著性的分类及其意义。第三章是商标的固有显著性。第四章是商标的获得显著性。第五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第六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七章是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该章在总结上述章节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对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解决实践中涉及商标显著性的相关问题。
  • 史上第一高手

    史上第一高手

    这是一个以修士为主的世界。在这里——不是谁对谁就赢,而是谁赢谁就对!……
  • 逃婚王妃王爷别追

    逃婚王妃王爷别追

    穿越到古代的她,发现自己居然穿越成男人,可俺的心还是爱帅哥地。美男在侧,焉有不吃之礼,可为什么他却说她是他的王妃?还是他刚刚娶的三个王妃之一?囧,她不要跟人分吃好不好!不做米虫,反正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古代的女人也要有金钱才会有地位,钱钱钱,真是个好东西。你抢我男人,我就抢你的钱!
  • 小弟的魂灵在说话

    小弟的魂灵在说话

    一个因看不得年轻人生龙活虎的人瞎指挥,让一个开小四轮的人把骑摩托车的年轻人撞死了,让开小四轮的人与受害者父母悲痛欲绝,可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瞎指挥的人因也在小四轮车上,受了内伤,等到把年轻人的案子办完后,瞎指挥的人也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