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700000050

第50章 梅花题材的音乐:历史演进(2)

上述这些以梅花为主题或与梅花密切相关的曲调,其中见于唐教坊曲的一首,其余首见宋人使用。与《梅花落》一曲单传、一统天下的状况相比,数量明显增加,说明随着新型俗乐——燕乐的兴起,梅花题材的乐曲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从主题上说,抒情让位给咏物,梅花成了专题描写的对象。与《梅花落》着眼落花、寄情哀怨不同,这些乐曲命题大都从“落梅”转到了“早梅”、“花香”,表现出对梅之花色的积极欣赏,梅花的审美价值得到肯定。如《赏南枝》、《东风第一枝》之类,顾名思义是对梅花的赞美,《早梅香》、《早梅芳》、《落梅香》等名称也都给人一种喜爱的情绪,并且包含了对梅花特色的准确把握。音乐情调也从花落生悲转到了以表达献岁迎春的欢欣与喜庆情绪为主。可以这么说,在中唐以来尤其是北宋林逋孤山咏梅以来日益高涨的梅花欣赏热潮中,音乐是一种激进的力量,构成了整个时尚潮流的重要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宋初大量出现的梅花专题曲调都远在宋代诗歌咏梅和水墨画梅兴起之前,不仅有着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更为后来咏梅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南宋

南宋新词调的创制远不能与北宋“新声竞奏”的盛况相比,其主要原因是市井色彩更加强烈的嘌唱、唱赚、鼓子词、诸宫调以及杂剧、南戏等曲种和剧种的出现,逐步取代了歌曲和舞曲在整个音乐文艺的中心位置,各类市井俗曲和杂曲取代词曲成了音乐创作的主流。与此同时,文人写词又越来越崇尚典雅与精致,反对俚俗与质朴,如沈义父《乐府指迷》就说:“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这样就断绝了与民间新声杂曲的联系,堵塞了新词调的来源。作为词乐衰亡之势的一个补偿,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就是文人自度曲的增多。与采自市井新声或宫廷乐工的曲调不同,文人自度曲无论音律还是曲词更直接地体现文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十分有趣的是,在这些为数并不突出的文人自度曲中,梅花恰恰是最重要的创作题材。其中主要有这样一些:

1《玉梅令》

范成大家所制曲。范成大,苏州人,曾为参知政事,晚年退居故乡,营石湖等别业,多植梅,著有《梅谱》。此曲当为赏梅游宴所作,姜夔填词。姜夔《玉梅令》序:“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全宋词》第2173页。《全宋词》唯此一首,注高平调。

2《暗香》、《疏影》

姜夔《暗香》《疏影》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同上,第2181-2182页。两曲是应范成大要求所作,范氏好梅,有石湖、范村梅园,故以此入曲。元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下说,范成大很欣赏这两首曲子,姜夔归吴兴时,范成大特地以歌妓小红相赠。其夕大雪,姜夔船过吴江垂虹桥,有诗曰:“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可见是以箫演奏的曲子,音节清婉和谐。

3《鬲溪梅令》

姜夔自度曲,词旨在托梅怀人同上,第2170页。。

4《角招》

姜夔自度曲。北宋政和间大晟乐府有徵招、角招两调数十曲,姜夔以角招度曲,因为名。姜夔词抒离别怀旧之情,稍后赵以夫则用以咏梅,序称:“姜白石制《角招》、《徵招》二曲,仆赋梅花,以《角招》歌之,盖古乐府有大小《梅花》,皆角声也。”《全宋词》第2663页。

5《莺声绕红楼》

此调《全宋词》所收唯姜夔词一首,当是姜夔自度曲。序称与张鉴“携家妓观梅于孤山之西村,命国工吹笛,妓皆以柳黄为衣”同上,第2170页。,词中正写观梅探春之情景。

6《梅花影》

《全宋词》唯丘崈(1135-1209)一首,词以“付与幽人,巡池看弄影”结尾同上,第1748页。,或即丘氏自度曲而因此得名。

7《翠羽吟》

调见蒋捷词,序称:“响林王君本示予越调《小梅花引》,俾以飞仙步虚之意为其辞。予谓泛泛言仙,似乎寡味,越调之曲与梅花宜。罗浮梅花,真仙事也。演而成章,名《翠羽吟》。”同上,第3446页。词叙隋赵师雄罗浮山遇梅仙的故事。调名本为《小梅花引》,或为蒋捷友人王氏自度曲。

上述八曲,前五种姜夔词均有工尺旁谱传世,今人有多种五线或简谱译谱,千载之下略可得其仿佛。与北宋梅花题材乐曲相比,这些自度曲代表了审美认识和意境情趣上的更高境界。自度曲的创作,比一般的择曲填词更能自主地表现作者的情感意趣。上述自度曲多以描写文人优游风雅的生活情趣为主,如《莺声绕红楼》描写孤山观梅,《翠羽吟》咏罗浮梅仙故事,都属典型的文人风雅之事,与北宋词侧重表现的花气开新、春物欣喜之“常人之情”不同。就音乐而言,我们也不难感受到一种高雅的情趣和格调。即便不问词的内容,单就《暗香》、《疏影》、《梅花影》一类词牌,就显示了一种道地的文人化意趣,与《早梅芳》、《东风第一枝》一类花开春来的主题相比,有了更多闲静幽雅的意境追求。风格上,北宋时词曲歌唱以琵琶等弦乐伴奏为主,而南宋则以笛、箫等管乐伴奏为主,文人自度曲尤其如此。如姜夔自度曲多以洞箫与觱篥协曲,《暗香》、《疏影》以箫主奏,《角招》模拟角曲之音。与流行的琵琶相比,箫、笛之类管器,无论作曲还是协奏,其技术难度都较大,加以音色相对清越悠扬,因而有一种高雅的品味。姜夔《暗香》所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的情景,很能反映其音乐创作的高雅氛围和情趣。南宋是梅花欣赏的鼎盛时期,随着封建伦理道德意识的高涨,尤其是士大夫阶层高雅脱俗之品格境界的自觉追求,梅花闲静淡雅、高洁幽峭的形象意趣和品格神韵得到了充分的体认、揭示,梅花也被推上了百花至尊的崇高地位。以姜夔等文人自度曲为代表的梅花乐曲,以高雅的管色曲调和清空典雅的词意来表现高雅的梅花神韵,正典型地体现了梅花欣赏中强化其精神意趣、品格神韵之美的审美趋势。

三、元明清时期器乐曲:品德赞颂

与唐宋燕乐词曲中的活跃状况相比,元代以梅花为题材的乐曲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元代俗乐杂曲以北曲系统最为兴旺,主要产生和流行于以燕赵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由于宋元以来梅花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生长极其罕见,所以在北曲的曲调中就很少反映。二是元代新兴的音乐无论起源还是流布,都比燕乐词曲更贴近市井和乡村社会,音乐的题材和主题都更为通俗、朴素。而梅花经过宋代文人的推赏和发挥,已成了一种极其高雅的艺术主题,在通俗的市民音乐文艺中很难再有宋代文人词乐创作中那份推崇备至的热情。

元代南、北曲中也不乏以梅命题的曲调,如清代《御定曲谱》所收北曲《落梅风》、《梅花酒》、《雪里梅》、《梅花引》、《雪中梅》等,南曲有《望梅花》、《蜡梅花》、《东风第一枝》、《一剪梅》、《临江梅》、《梅花塘》等。其中《落梅风》、《梅花引》、《望梅花》、《东风第一枝》、《一剪梅》之类,显然出于词乐旧曲。《梅花酒》是北曲中较为常用的曲牌,据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记载,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茶肆“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都城纪胜·茶坊》:“今茶坊……暑天兼卖梅花酒,绍兴间用鼓乐吹《梅花酒》曲。”所谓《梅花酒》即酒家版的《梅花引》曲,当源于词乐。不仅是元代,明清时期歌舞、说唱、戏剧音乐和器乐全面发展,但以梅花为主题的新乐创作,总不能再现两宋时期燕乐歌曲那样的盛况。

当然,这一时期梅花题材的乐曲也另有起色,这就是以琴曲《梅花三弄》为代表的器乐曲的出现与流行。下面是主要的几种:

1《梅花三弄》

古琴独奏曲,曲谱首见于明洪熙元年(1425)朱权的《神奇秘谱》,另有对音琴歌、琴箫合奏谱。全曲一般由十段组成。有关此曲名称和创作时间的记载不明,据笔者考查,唐宋时所谓“梅花三弄”,并不是单曲名称,而是以笛曲《梅花落》为主的一系列梅花主题乐曲的别称。也许正是受其影响,琴家以此为题创作了琴曲,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但琴曲《梅花三弄》长期沉晦不彰,元代以来才广为人知、广泛流传。入明后由于朱权《神奇秘谱》的传谱,《梅花三弄》成了琴家必习的曲调。此后人们所称《梅花三弄》,也主要与古琴相联系,而不是像唐宋人那样只视为笛曲、角声的代表。

同类推荐
  • 珠江流韵

    珠江流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
  • 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自古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其“五花八门”的知识海洋里,所包括的学问和知识,的确是多方面的,其内容,亦是非常丰富多彩多趣的。《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能够适应不同层次或曰多层次的需要,人们读了《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会感受到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是比较强的,并且会使人感到从书里能够得到许多有益而又有趣的知识。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创世战界

    创世战界

    在创世神出世后,创造的第一个世界——战界,和毁灭神“创造”的第一个世界发生碰撞时,哪个世界会胜利呢?
  • 帝王邪风之欲驾皇威

    帝王邪风之欲驾皇威

    穿越了,恩,挺高兴的,未来那么遥远竟然让我做了皇后,还还还不给凤玺,把我关在一个大屋子里,我是一只向往自由的鸟啊,让我在蓝天碧海上遨游飞翔吧,唉,有逃跑失败了。凌画:“喂喂喂,快放我下来,好歹我也是皇后,你这样提着我,很没面子的!喂,侍卫大哥,别把我扔进去,喂喂,哎呦,疼死我了,我的屁股!”房间里传出声音“别假哭了,你已经逃跑了五十三次了,再逃跑的话,朕就要教训你了!”第五十五次...........“喂喂,侍卫大哥,你要把我提到哪里去啊!”某侍卫“这次提到皇上的龙床上,皇上说要好好教训你,小丫头,皇上已经没有对任何人这么有耐心了,你可要好好把握机会啊,这是多少嫔妃求都求不来的”
  • 古拉的游戏

    古拉的游戏

    一位教授的游戏世界,它会很难吗?不会,但是你进去了就别想出来了
  •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无耻、腹黑、阴鸷的小人然而他又是清末的治世能臣,民国的开国总统,中国现代军事的开创者。他是一个谜,一个今天史学家也很难盖棺定论的谜。通过对他不断的发挖可窥见大变局时代政客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 卷卷淑情:来生注定爱你

    卷卷淑情:来生注定爱你

    夜钦凌的前世,和夏婷的前世是一对刚结完婚的夫妻?灾难来临了,夜钦凌和夏婷倒在地板上,鲜血大口大口地吐出嘴来,“夏婷?我?们来生在做夫妻,好?好吗?”钦凌拉住夏婷的手,“我愿?愿意,来生我?注定爱你!”话音刚落,钦凌和夏婷“走了”?
  • 性别若相同,如何相守到白头

    性别若相同,如何相守到白头

    恋爱的方法有很多种,他却选择了最难的那一种,苏流云很苦恼,因为他发现他自己竟然爱上了自己的好兄弟,这样的爱,他要如何去表达?他要如何去接受?不管了,一咬牙一心狠,下定决心去表白,爱一个人就要大胆的说出来,可是,就在苏流云表白的当天,事情却来了个峰回路转,天呐,原来……
  • 天局之死神

    天局之死神

    乱任宿命纠缠,却再难领悟人间。等看已穿眼前。生死天已定。身死黄泉亦独行,争不过命运,如何谈输赢世间因果无常。成败早安局中、宿命轮回终成空。局内争斗。血染多少尔虞我诈。局间兵戈铁马尽萧杀。
  • 弑神魔道录

    弑神魔道录

    白冥:性别男,爱好女,住址白村,职业学生。成分解析:40%废柴,50%好色,10%邪恶,10%聪明骗不到人。白冥:(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吾乃世界第一强者!我命由我不由天,老!子!要!逆!天!!!!!!!!时空之神:神经病…爱之女神:神经病…生命女神:神经病…黑暗之神(转向命运女神):话说把这样的家伙送去异界杀咱们的老大真的好吗?命运女神:…神经病----------修文重发,这次是新的故事哟。
  • 天涯游侠

    天涯游侠

    一场灭门之灾面前,他身负使命,只能眼睁睁看着师门毁于一旦,一个初入江湖的少年,是怎样改变着自己的性格?一次关外的旅行,又让他经历了什么?一个充满灵异的村子,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阴谋?一件惊世而出的宝物,又将引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霸道总裁之偏偏爱上你

    霸道总裁之偏偏爱上你

    “何宛儿,从今以后,你说左边就是左边,你说右边就是右边,我会听你的话,宠你,爱你,一辈子对你好……“豪门公子爱上平凡女孩,当红明星也加入争夺,面对重重阻力与诱惑,她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