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7500000002

第2章 自序《心经》改变了我的一生(2)

果然,前不久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单纯的难陀婆罗说到做到,这不,她今天这是带着用刚挤的鲜奶做成的奶粥,来到树下答谢树神还愿了。我去印度时吃过奶粥这东西,味道确实不错。这种粥,是用大米和牛奶熬成的,还加进了蜂蜜调味。

“树神啊,谢谢您了。”难陀婆罗念叨着,把奶粥放到释迦面前,然后就转身回去了。释迦喝下了这碗粥。对禁食多日的释迦来说,这粥可真是好东西!喝下奶粥后,他顿时恢复了体力。精神头儿起来后,他就开始觉得身上痒了。也难怪,六年没洗过澡,他身上的污垢都结成了厚厚的壳。

于是,他又下到河里好好洗了洗身子。身子干净了,心情也好了。他抬起头朝河对岸一看,那边还有个村子,似乎比这边的村子还要好。于是,释迦又走到了河对岸。我曾去看过这条尼连禅河,虽说很宽,但河里几乎没什么水,所以也用不着搭桥。直到今天,人们也是就这么走着过去的,我也去走过。去印度得到的最大享受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山河,至今仍然保持原貌。今天看到的景色,和两千五百年前看到的几乎没什么两样。看到眼前的景色时,你会突然觉得,时间的鸿沟消失了,自己回到了远古时代,走进了一个时空无限广阔的全新世界。不错,今天的印度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已经能生产出原子弹和氢弹。但同时,那里又保持着远古时代的风貌——原始形态和文明社会共存于一体,这就是印度奇特的魅力所在。

3.历经磨难,开悟得道

释迦走着过了河。他走进一片静静的树林,在一棵大树下又开始打坐。这时,他终于开悟了。

开悟,又称“成道”。那么,“成道”又是什么意思呢?所谓成道,在佛教里的意思是:意识到了因缘。此时的释迦,发现了“十二因缘”。也就是说,释迦这时终于意识到,这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缘作用的结果。说到这里,我们许多人或许会不以为然,心想:我还以为是什么呢,不就是这点事嘛!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悟出这个道理的第一人,释迦真的了不起,对吧?

那么,这因缘又是什么呢?此刻,大家都在这儿坐着,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各位的父母相爱,才生了你们。要是没有你们的父母相知相爱,就不会有你们的存在。父母的相知相爱为因,你们各位的出生为果。世上万事,必有其因果——这就是因缘。听起来这道理并不复杂,可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那儿媳妇太不像话了,嫁到我家来,成天在那儿抖威风。说什么‘让俩老的和我们分开做饭、让你妈进出走后门、澡也要分开洗!’”——像这样在我面前哭诉的,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可是,如果你儿子没和她结婚,她会成为你的儿媳吗?再说了,你那儿子,也是你自己生的。自己生的儿子成了一个怕老婆的人,还不是你自己教出来的?要是这样想,不就不会生气了吗?

考试也一样,没及格是因为自己没学好。过了,是因为自己学得好才过的。这都是因果,有因必有果。

“有此必有彼”“无此即无彼”“此生必彼生”“此灭即彼灭”——这些话,令人难以捉摸,似懂非懂。其实这里指的,就是我刚才说的“缘起”。这种缘起有十二条,又称“十二缘起”。除了缘起,释迦还悟出了“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据说,这“四谛”,是用来解释如何面对人生的。

人生真苦。不错,但要敢于正视这种苦的现实——这就是苦谛。要究明这种苦的原因,要思考怎样才能从苦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要想出解脱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加起来正好是四个方面的道理。而且,在说到四谛中的最后一个——“道谛”,也就是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和途径时,释迦还提出了“八正道”。

看待事物的眼光要“正”,说话要“正”,德行要“正”,为追求以上“正”而做的努力也要“正”……加起来,一共有八条正确的方法途径。这就是释迦悟出的“八正道”。为什么要走“八正道”?对,为的就是从痛苦中寻求解脱。这,就是佛教。

大家都听到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一休禅师就曾经把这句话写进了他的书法作品。

要问这几个字的来源,还得从中国唐朝的诗人白居易说起。白居易在任杭州太守的时候,杭州的秦望山上有一位人称道林禅师的高僧。此人总是在山林的树枝上打坐,路人远远望去,还以为是个鸟巢。连林子里的喜鹊都和他混熟了,主动地和他亲近。因此,当地人又称这位僧人为“鸟巢禅师”、“鹊巢禅师”。一天,白居易正好从树下路过,看到这情景就对他说:“您住在树上,过着鸟一般的日子,这太危险了。快下来吧!”禅师应道:“我的事你就别操心啦,你自己才危险呢!”白居易不解,问:“我身边哪来的什么危险?”禅师答:“你的心,就像薪柴点着了火,正熊熊燃烧呢!”听了这话,白居易就来气了:“还真有理了!那我倒是要请教大师,佛教的真谛是什么?”禅师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也就是说,多多行善,切莫作恶,这就是佛教的真谛。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这道理,三岁小孩都懂。”禅师回应道:“不错,三岁小孩的确都知道。可是,长到八十岁的老人也未必能付诸实践。”——是啊,人就是这样,道理上懂的,就是做不到。把这些道理化为行动,就是佛教。

“八正道”里说的道理,很简单吧?正确地认识,正确地思考,正确地言行,正确地努力——这些道理谁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正因为做不到,所以要做。不做坏事,做好事。就这么简单。佛教讲的就是这个。基督教也一样,把所有的道理归于一句话:不可作恶,要多行善。

基督有句名言——爱你的邻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爱所有的人。可是释迦却说:莫爱!这话很难懂,而且容易被错误地解读。我觉得,对这句话不妨这样去理解:我们的爱,说到底,不是为对方着想,而是源于自己的欲望。自己迷上了对方,于是也就希望对方也能恋上自己。这种爱,不是真的爱对方。说白了,就是要对方爱自己,是一种自恋。所以,佛教中把我们人世间的爱称为“渴爱”。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我口渴了,拿水来”没什么两样。如果喝了别人给的水还不解渴,心里就会想着:“我还要,还要!”

“渴爱”空有爱的形式,本质上是自爱,而不是他爱。佛教里说的“莫爱”,就是劝我们不要这样去爱。这是因为,世上许多事都源于这种自爱。以这种自爱为目的,自然就不可能正确地看待对方和自己身边的人。也就做不到“正言”,而只会说自己的情敌“不是什么好东西”,进而还会说谎。每天夜里躺在床上就会琢磨着如何把自己喜欢的人弄到手,净想些坏主意。以致最后越陷越深,不得解脱,直至想到要杀掉自己的情敌。佛教这是在劝我们不要做这些卑劣之举。

这么说来,基督的话和释迦的话听起来虽然毫无共同之处,其根本意思其实是完全相通的。基督教诲我们说,连你的敌人也要去爱,连讨厌的婆婆也要去爱。而释迦则是反过来说,且向前更进了一步。他告诫我们,如果不是那种愿意舍己利他的爱,不是那种不求回报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因此,不要去寻求这种无价值的爱。我以前一直难以接受这些说法,直到近些年才真正懂得了“莫爱”的深层内涵。

有了爱,就会萌生执着。爱上了,就想据为己有,对不对?这时,就会放不下。这就是所谓的“爱则必执,执则生着”。因放不下,就会做出种种恶行。所以释迦教导我们,首先要放弃这种执着,只有从“执着之心”这个根本的桎梏下解脱出来,人才能获得自由。佛教给我们展现的另一个新境界,正是这种不为事物所束缚的境界,即自在之心。佛教劝我们去获得这颗自在之心。

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远离执着。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得;想嫁给好男人;结了婚吧,又想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于是就搞外遇……我们要从这种无休无止的欲望中走出来,挣脱它的束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觉得心情轻松舒畅,才能获得自由。释迦就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脸上有了皱纹,于是就想方设法去遮盖,用得着这样吗?有了皱纹,随它去!背驼了,随它去!这有什么不好?不要勉强,要顺其自然,别为之所缚,事情就这么简单。该退休了,退休就退休,到了一定年龄要退休,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自己变成了个黄脸婆!应该这样对他说:“老公,你就去吧,我也去找个比你更年轻的。”一旦从心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就会重新焕发魅力,男人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凑上来的。不过这个时候,你可别真的一个接一个地去耍哟!耍着耍着,你会变成狐狸精的,脸会变得和女魔头一样难看。这可是事实。我想强调的是:要把所有的执着全部抛掉,获得解脱后的自由心灵。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人的面庞才会放出光彩。父母所赐的那张天生的脸其实没变,那光彩是从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的,很美。我说的绝对没错。

佛教就是这样教诲我们去获得心灵的自由。

再说从痛苦中解脱。怎么解脱?按八正道说的去做就能解脱。行了八正道会怎么样?会抛掉执着,获得心的自由。这样,人就幸福了。可见佛教是引领我们走向幸福的宗教,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教义思想。

释迦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在向人们传播这些思想。他一直活到了八十岁,的确是为众生奉献了一生。也许你会以为,他的临终一定是安详的、平静的。告诉你,你错了。那时有个叫阿难的僧人一直陪伴在释迦身旁。一天,释迦深沉地对他说:“阿难啊,我都八十了,成一架吱呀作响的老牛车了。”

难道你不觉得这话很动人吗?释迦是尊师,是伟人。在我们看来,他应该不会生病,也不会老,而是永远精神焕发、神采奕奕。一个令我们仰望的高人,到了八十岁时,竟然也会唠唠叨叨地说出这番话来:“阿难啊,我不行了,腿也疼,腰也酸,牙也掉得差不多了,像松垮垮的牛车了。”听到这些,是不是觉得心疼?我就是喜欢释迦说出的这些与凡人无异的话。

即使身体成这样了,释迦仍然没有放弃,还在为减轻人们的痛苦而奔走,讲道不辍。一天,他经过一个名叫纯陀的铁匠门前,铁匠对释迦说:“来我家吃顿晚饭吧!”我们知道,在印度这片土地上,当时已经兴起种姓制度了。释迦的种姓是刹帝利,是仅次于婆罗门的贵族,比铁匠的种姓高得多。按规矩,种姓不同的人是不能在一起就餐的。这就是佛教的可贵之处——释迦一直致力于取消这种种姓歧视,于是他高高兴兴地在铁匠家用了晚餐。

可是没想到,那顿晚饭吃的东西里面有毒菇。有些书里说,里面有变质的肉。反正总之,释迦食物中毒了。他患上了急性肠炎,或许是痢疾,成天拉肚子。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释迦仍然坚持前行,讲经说法。到拘尸那伽罗时,释迦终于还是没能挺过去,离开了人世。不过,当时天上并没有出现什么五彩祥云,也没有出现任何天象奇观。也就是说,释迦病倒后都没好好看过医生,就在病魔的折磨下苍凉离世。这也没什么不好,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嘛!做了好事就会死得比别人痛快——没那回事!

我反倒觉得,释迦这是在现身说法,以他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就是人生的本来面目。通过释迦的人生和临终方式,我们反而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更大的人格魅力,对他更抱有亲近感和崇敬之心。

看看我们的身边吧!那些劣迹斑斑的政治家,还不是神气活现地坐在大臣的宝座上?看到这种事儿,用不着义愤填膺,觉得“这太不像话了”!目光应放远点儿,这种人终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

“干了坏事,还那么神气!”说这种话本身就表明你还是没有放下,还是心有所缚。别管别人,自己行好八正道就够了。

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对佛教有个大致的了解了吧?下面我就开始讲解《心经》。

同类推荐
  • 女人要懂一点交际心理学

    女人要懂一点交际心理学

    现实中,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女人,即使有知识、有技能,恐怕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无数的事实一再证明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胜于专业本领。所以聪明的女人会知道,从一进入社会的那一刻起人际关系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 花季妙龄为何心苦涩

    花季妙龄为何心苦涩

    本书是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康生命教育的最佳读物。通过一些具体的典型故事来启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畅销升级版)》藏心术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培训课程中最最重要的部分,它是训练特工反侦察能力的最高手段,训练特工们保守秘密的最有效技能。本书内容以FBI解密卷宗之案例为蓝本,通过冻结反应、逃离反应、占有反应、服从反应等心理学现象,分析各种常见的性格类型,以及各性格类型需要自我掌控的方向,弥补自身性格的缺陷,指导特工们有效隐藏和弥补思维、行动上的弱点和破绽。对中国社会来说,“藏心术”是商业、仕途、贸易、军事、外交、谈判、处世等工作和生活范畴必备的技能。不会藏心,你将很难达到自己的诉求;会藏心者,才能成就自己的世界。
  • 成长的烦恼:小学生心理问题自助

    成长的烦恼:小学生心理问题自助

    本书是向家长、老师介绍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系统训练,根据学生心理成长的实际情况出现的心理问题,确立重点,分章解决。内容包括:心理学是个什么东西、心理学流派有哪些、认识你自己——性格心理测试等八章。
  •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本文主要讲述了: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个性与管理、激励与管理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穿越后我的外挂开得太大了

    穿越后我的外挂开得太大了

    相信很多读者都见过,有许许多多的穿越者在穿越后,都会被赋予许多奇特的外挂吧。当然这些外挂有很大一部分都不会让刚穿越的主角同志们变成佛挡杀佛,神挡杀神,站在山顶上大喊自己已经是天下无敌的龙傲天的可是如果当你穿越之后,突然在你的面前站着一位自称是最伟大的创世神的人,要你来继承创世神的神位和所管理的世界与无穷无尽的财富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呢?,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回答‘’我接受‘’这个选项吧。可是某个被无良的创世神给坑苦的穿越者欲哭无泪的望着天空:如果早知道会被坑成一只萝莉的话……,我说什么都不会在那张羊皮纸上按手印的啊啊啊!!!
  • 魂灵苍穹

    魂灵苍穹

    日落西山识别人心东山再起壮志凌云金榜题名心智蜕变荣华富贵与君共享
  • 妖殇

    妖殇

    段云枫,一个修真门派青云观的普通弟子,因为上一辈的恩怨,卷入了门派之争、种族之争、人妖之争中。巫尊,为了族人的利益,不惜帮助妖皇重生,并借助他的力量,率族人重返故土,不料此举令族人陷入血海之中,也使一场灭顶的浩劫席卷神州。危难之中,段云枫与伙伴踏上拯救神州之路。在这段艰难坎坷的漫漫旅途,会有什么样的考验等待着他们。而陷于两难的巫尊,又会做何抉择……《妖殇》,中国版的《魔戒》。
  • 恶魔的次元旅行

    恶魔的次元旅行

    【欸呀呀,据说一定要作品介绍呢!】未知身份的少年,来到无数个世界,开始寻找他的过去【如果只是这样就太没有意思啦】无数的世界又是那么的有趣,契约者从门的另一头探望,神衣鲜血沸腾着,狂暴的巨人要毁灭一切人类,错的根本就是这个世界。【台词似乎中二了一点】那么拿起手中的咖喱棒,驾驶着强袭自由,在这个学院孤岛中存活下去,与那个名为伊零的少年一起去守护这个世界吧!【poipoipoipoipoipoipoipoi!】
  • 拓展我们认识的目光(科普知识大博览)

    拓展我们认识的目光(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阿房

    阿房

    战国末年,失语孤儿被燕国刺客训练营千越山救下,培养成为一名擅于施毒的女刺客,取名阿房。与大师兄荆轲相恋,却因奸人挑拨而成为叛国罪人,阿房不得不远离燕国,进入秦宫……面对嬴政的关怀,阿房该如何选择?而那著名的荆轲刺秦,却又早已注定了结局……
  • 穿越之陌千雪夜

    穿越之陌千雪夜

    不就出去玩吗?怎么还奇葩穿越,把自己整成十三岁。你看我穿个越还有了一个家。师傅也来穿个越游玩一下,却不来找我,不理鸟。当便宜爷爷遇上强悍的师傅,看他们怎么争夺女主,怎么奇葩宠千千。没事咱不怕闯祸了有师傅和便宜爷爷,看他们强悍势力,再不济,咱不怕姐后面还有人。代价是,唉总是无缘无故有奇缘,白的一个实力强大,又是绝世美男的相公。
  • 爱是有故事的旅行

    爱是有故事的旅行

    两年前,湖南姑娘和德国小伙子开始了一段疯狂蜜月,他们骑着一辆摩托车,跨越上海到德国的梦想旅程。去时两人,回深圳后变成三人。飞德国养胎,临时在以色列转机,被中东的神秘气质吸引。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周游欧洲,每天的生活就是度假。 生下孩子三个星期后,他们带着孩子去死海,在花花公子家里坐沙发客,参加以色列女人“辩论赛”。孩子一岁后,带着孩子爬青藏高原,在最高的哑口高原反应.....最美的故事正是这样:既然我们既放不下亲人的双手,又想拥有说走就走的自由,就大手拉小手,一起看世界。"
  • 邪帝追爱:独宠小娇妻

    邪帝追爱:独宠小娇妻

    男人嚣张的丢下一张支票给她,不可一世的说:“五千万,包养你三个月。”她冷笑了一下,比男人更嚣张的反手丢给他一张一亿的支票说:“一亿,包养你一个月。”比谁有钱是吧?她随手就可以拿出一亿砸死人。谁让她有一个会赚钱又能干的天才儿子呢?男人拿着钻戒单膝跪地,深情款款的看着她说:“我爱你,嫁给我。”天才萌宝一脸冷酷的说:“想娶我妈咪,凭什么?”“就凭我以身家性命为聘。”男人认真的说。
  • 夜灵珠

    夜灵珠

    灵珠现,妖魔混。他是一个被亲人抛弃的孤儿,却因此被师父收养,天生通灵的他身体里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存在,是福是祸就要他自己选择。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是孤独,冷傲。她,从小由外婆带大,缺少父母之爱的她从来没有对谁抱怨,反而生性善良。一次旅游过后,使得他与她不得不携手面对非科学的事物。因一颗灵珠而起的一次次杀戮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