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100000024

第24章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和钱德洪的后天诚意(3)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由于忽略后天功夫,“无净秽之择”,对私欲的省察克治没有像程朱和王阳明那样摆在突出地位,这就给自然人性论的掺入以可乘之机。更主要的是,良知虽然“知善知恶”,但这种知是一种主体的活动,善恶没有客观标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理欲之辨一定会突破原来的格式,原认为人欲的东西,会逐渐被社会通行的价值观念所接受。何心隐、李贽等就是在明末整个社会思潮愈益向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发展的背景下,大胆冲破“儒先道理格式”。明末出现的“破块启蒙”的新的时代思潮,如果从思想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看,王龙溪的学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从哲学理论本身说,王龙溪“亲承阳明末命”,他的先天正心之学着重讨论了先天与后天、正心与诚意、中与和、戒惧与自然等问题,使王学理论得到了更深的挖掘。同时,由王龙溪特别突出的“纯任自然”之风,也为攻讦、纠正王学造下了契机。黄宗羲说:“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以为学术之盛衰因之。”(《明儒学案》第240页)可谓一语中的。

三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

与王龙溪先天正心之学正相反对的是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钱德洪(1496—1574)字洪甫,号绪山,浙江余姚人。嘉靖进士,官刑部陕西司员外郎。因郭勋案忤嘉靖帝,被下诏狱。勋死始得出狱。穆宗朝,进阶朝列大夫,致仕。讲学林下三十余年,周流江浙楚广等地,年七十,作《颐闲疏》告四方,始不出游。编有《阳明年谱》三卷,《濠园记》一卷,其著作大多散佚,讲学语录和书信、诗文等今编为《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收入《徐爱钱德洪董澐集》中。

钱德洪禀学在王阳明平濠归越之后,故习闻阳明晚年致良知之语。但钱德洪资性笃实,功夫路向与王龙溪不同。钱德洪主后天意念上为善去恶,以此回复先天之性。王龙溪则主不起念,以保任先天至善在心中流行。龙溪功夫静,德洪功夫动;龙溪重先天,德洪重后天;龙溪以心意知物为一事,德洪分心与意知物为二,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诚意正心。二人功夫路向正相反。

王阳明在世时,钱德洪与王龙溪学术上的分歧已经十分明显,阳明殁后,王龙溪之学影响日隆,从其学者渐有流入空疏之弊。钱德洪有见于此,力辟王龙溪之说,以图恢复阳明体用兼赅、高明而又笃实的全貌,故对王龙溪屡屡加以切责:

日来论本体处,说得十分清脱。及征之行事,疏略处甚多,此便是学问落空处。(《复王龙溪》,《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0页)

这是批评王龙溪之学径任先天本体,疏于后天实事上省察克治。他还说:

龙溪之见,伶俐直截。泥功夫于生灭者,闻其言自当省发。但渠于见上觉有着处,开口论说,千转百折不出己意。便觉与人言尚有漏落耳。(《与季彭山》,《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2页)

对王龙溪简易直接、直趋本体这个方面,钱德洪亦给予肯定,但对王龙溪笃于自信、以己意解说师旨处,却颇不满意。对王龙溪的直悟本体,以悟本体代实地做功夫,钱德洪也直陈其弊端:

除却应酬,更无本体;失却本体,便非应酬。苟于应酬之中,随事随地不失此体,眼前大地何处非黄金?若厌却应酬,必欲去觅山中,养成一个枯寂,恐以黄金反混作顽铁矣。(《复龙溪》,《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0页)

钱德洪的思想,是王阳明“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的援用。体不离用,功夫所至,即是本体。此已开黄宗羲“心无体,功夫所至即是本体”的先河了。不过现成良知派的弊病,此时尚不十分严重,到明末,此风炽然煽起,故黄宗羲对于此派的批评远比钱德洪激烈。

在阳明弟子中,钱德洪信从一种既承认先天良知,又加格致诚正后天功夫的中道。他反对两种弊病:一是有见于功夫而无见于本体,其弊在禁锢本体,窒塞其流行。功夫本身亦不自然,劳而无功。二是有见于本体而无见于功夫,其弊在养成虚狂之见。所以他对王龙溪笃信良知本体这个方面是赞许的,但对王龙溪脱略功夫这个方面则痛加锥扎。他自己的功夫路向,是既承认心之本体在整个功夫体系中的重要性,又着重后天克治私欲习气,以格致诚正功夫回复本体之善。他说:

心之本体,纯粹无杂,至善也。良知者,至善之着察也,良知即至善也。……性体流行,自然无息,通昼夜之道而知也。君子之学,必事于无欲,无欲,则不必言止而心不动。(《语录》,《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24页)

钱德洪之学,以后天诚意为主,他认为后天诚意是王阳明全部学术的重点所在。他的后天诚意之学,得王阳明真传,他说:

昔者吾师之立教也,揭诚意为《大学》之要,指致知格物为诚意之功。门弟子闻言之下,皆得入门用力之地。用功勤者,究极此知之体,使天则流行,纤翳无作,千感万应,而真体常寂。此诚意之极也。故诚意之功,自初学用之即得入手,自圣人用之精诣无尽。吾师既殁,吾党病学者善恶之机生灭不已,乃于本体提揭过重,闻者遂谓诚意不足以尽道,必先有悟而意自不生;格物非所以言功,必先归寂而物自化。遂相与虚臆以求悟,而不切乎民彝物则之常;执体以求寂,而无有乎圆神活泼之机。希高凌节,影响谬戾,而吾师平易切实之旨,壅而弗宣。师云:“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是止至善也者,未尝离诚意而得也。言止则不必言寂,而寂在其中;言至善则不必言悟,而悟在其中,然皆必本于诚意焉。何也?盖心无体,心之上不可以言功也。应感起物而好恶形焉,于是乎有精察克治之功。诚意之功极,则体自寂而应自顺,初学以至成德,彻始彻终无二功也。是故不事诚意而求寂与悟,是不入门而思见宗庙百官也;知寂与悟而不示人以诚意之功,是欲人见宗庙百官而闭之门也。皆非融释于道者也。(《语录》,《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23页)

钱德洪这一长段话,是他的后天诚意之学的详尽解释。他认为后天诚意,自初学以至圣人,皆是此功夫。后天诚意非专为中下根人而设,这实际上已经否定了王阳明所说后天诚意之学是为中下根人立教的说法。钱德洪对于王龙溪先天正心之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造成的弊病,也有痛切的指陈,他指出,格物与诚意,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先天为重心,必然忽略后天格物功夫。这与王阳明“格物就是致良知”、“致知在于格物”之义背离。更重要的,心作为认识主体,应感无方,活泼健动。王龙溪的有无不立、善恶双泯是强禁绝本自健动活泼的心,窒塞人最宝贵、最具活力的东西。在心所起意念上省察克治,到功夫圆熟时,心体自能寂,性体自能显。此即阳明所谓“诚意至极,止至善而已”之义。

值得注意的是,钱德洪有一封信,自言他与王龙溪在经变故后,学术上都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为历来研究王龙溪者所忽视。钱德洪说:

龙溪学日平实,每于毁誉纷冗中,益见奋惕。弟向与意见不同。虽承先师遗命,相取为益,终与入处异路,未见能浑接一体。归来屡经多故,不肖始能纯信本心,王龙溪亦于事上肯自磨涤,自此正相当。(《与张浮峰》,《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3页)

这封信中所说与钱德洪前论王龙溪者不同。前论多指斥王龙溪高明虚玄,不肯做平实为善去恶功夫。这封信赞王龙溪能于实事上磨炼洗涤。前论中斥王龙溪笃于自信,这封信中说自己也变为纯信本心。追究其中的原因,大概因为钱德洪开罪于郭勋被下诏狱,于狱中体验有得。钱德洪尝在锦衣卫狱中与王龙溪一封信,这封信颇能说明他学术发生变化的内心根源:

亲蹈生死真境,身世尽空,独留一念荧魂。耿耿中夜,豁然若省,乃知上天为我设此法象,示我以本来真性,不容丝发挂带。平时一种姑容因循之念,常自以为不足害道,由今观之,一尘可以蒙目,一指可以障天,诚可惧也。噫!古人处动忍而获增益,吾不知增益者何物,减削则已尽矣。(《狱中寄龙溪》,《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2页)

这是说,处于生死关头,尘世之念尽抛,心体澄明,平日瞒过良知的,至此毫发晶莹。乃悟外物皆是心的派生物,天地法象是我真性情的象征。孟子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如说是减损了欲望对本心的蒙蔽之后,心之本体愈加显现。这与王阳明在龙场悟“圣人之道,圣性自足”有一致的地方。钱德洪的纯信本心与王龙溪的“事上肯自磨涤”,说明他们都从各自的立场上有所退让,互相有所取益。也说明王阳明天泉证道时告诫“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发生了效果。

钱德洪与王龙溪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他们都认为良知先天完足,良知本身着不得功夫。他们都对江右学派在先天心体上归寂主静的学说进行批评。钱德洪曾致书聂豹,辩论这个问题:

吾心之斑垢驳杂,由人情事物之感而后有也。既由人情事物之感而后有,而今之致知也,则将于未涉人情事物之感之前,而先加致之之功,则夫所谓致之之功者,又将何所施耶?(《答聂双江》,《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3页)

钱德洪对聂豹的批评,与王龙溪稍有不同,王龙溪认为先天本足,着不得功夫。功夫惟在保任先天。钱德洪认为先天虽然完足,后天意念上有恶之杂入,须加为善去恶之功回复心体。故功夫不离后天。聂豹所认为的主静功夫可离已发,是割裂先天与后天、寂与感。钱德洪指出:

先师曰:“无善无恶心之体”,双江即谓:“良知本无善恶,未发寂然之体也。养此,则物自格矣。今随其感物之际,而后加格物之功,是迷其体以索用,浊其源以澄流,功夫已落第二义。”论则善矣,殊不知未发寂然之体,未尝离家国天下之感,而别有一物在其中也。即家国天下之感之中,而未发寂然者在焉耳。此格物为致知之实功,通寂感体用而无间,尽性之学也。(《复周罗山》,《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4页)

德洪主张体用寂感一如,但功夫须在感上用,在后天诚意上用。感时的诚意,就是寂时的澄明,此即“通寂感体用而无间”。他并且指出江右学派在未发寂然上用功可能造成的弊端:

未发之中竟从何处觅耶?离已发而求未发,必不可得。久之则养成一种枯寂之病,认虚景为实得,拟知见为性真,诚可慨也。故学者初入手时,良知不能无间,善恶念头杂发难制,或防之于未发之前,或制之于临发之际,或悔改于既发之后,皆实功也。(《复何吉阳》,《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5页)

这里不仅批评了江右学派专在未发上归寂主静的错误,而且申明了他的诚意之学:只要以良知为指导去用为善去恶之功,则未发、将发、已发皆为实地。我们可以说,王龙溪是阳明后学中的狂者,江右学派是狷者,钱德洪则得中道。其学既抑龙溪又抑江右,庶几阳明真传。可惜他留传于世的文字太少,不足以见其大。阳明弟子中惟浙中王门顾应祥学术与之相近。

同类推荐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中华家训(第五卷)

    中华家训(第五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女帝奇缘

    女帝奇缘

    故事讲述一个女子重生在未知国度,一路遭遇各种成长的挫折艰辛,有笑有泪,不得已登上女帝。后又遇见各种奇妙的经历。这是个简单清新的故事,如果你愿意,我乐意讲给你听。
  • 冷漠公主复仇

    冷漠公主复仇

    她们从前有爱她们的爸妈,可是她们被姐妹陷害,被后妈赶出家门,她们被一个老爷爷收养了,又把她们变成了冷血杀手,十年后她们回来了,为了报仇。她们遇见了他们,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复仇又如何进展呢?
  • 生死河

    生死河

    1995年,年轻的高中语文老师申明莫名其妙的成为杀人嫌犯。不久,他被杀死在学校附近的“魔女区”,杀人凶手与动机如同谜雾……多年以后,当年命案的相关人——谷秋莎、谷长龙、申援朝、路中岳、贺年、马力和欧阳小枝等,纷纷陷入不幸的命运!惶恐的人们传言,申明阴魂不散,开始绝望的复仇!而种种迹象显示,出生于1995年底的神秘少年司望,带着复仇的使命来到人世!难道,转世重生真有此事?纤弱的少年,如何玩转阴险狡诈的成人世界?究竟,谁是申明最爱的人,谁毁掉了他的一生?杀死他的恶鬼究竟是谁?为什么?司望就是申明吗?他会成为新的基督山伯爵吗?
  • 乱世战殇

    乱世战殇

    李逸身逢乱世,本国存亡之际,率领残兵力挽狂澜,卫国于危难之际,可是为了保住国家。他自己心爱的姑娘却要被他自己护送着远嫁他国,途径完险,就要安全把公主送到的时候,却又风云突变,公主被毁婚。危难之际看李逸如何力挽狂澜。
  • 极意逍遥

    极意逍遥

    当厄运降临的时候,孟回重生了。孟回发誓,一定要将所谓的命运踩在自己的脚下,不能再受别人的摆布。上一世的遗憾,必须要全部弥补回来,尤其是自己拥有很多人隐私的神之左手,成了孟回能够极意逍遥于都市中的最强依仗……
  • 送僧二首

    送僧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OSS盛宠:甜妻莫要逃

    BOSS盛宠:甜妻莫要逃

    巧遇掉河男,捞上来竟是个美男子!一时失算,竟让心机婊冒充了自己!为挽救工作、赔偿损失,竟成了美男贴身助理,惊喜之余发现某男其实是块冰山。
  • 战在最高点

    战在最高点

    真正到了这个世界才发现,原来地球才是自己的家!意外来到异界的肖恩发现这个世界没有电脑,没有动漫,没有小说!没有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因为审美观点的不同,连所谓美女都长得那么经典!极度不适应的肖恩决定:观念冲突,那我就打得你和我一个想法!信仰冲突,那我就毁了你所信仰的!种族歧视,那我就屠尽你的种族!站在诸神的宝座,俯视脚下尸山血海,看流着华夏龙的血统的地球人战在最高点!
  • 妃路荣华

    妃路荣华

    她是睚眦必较的小女子,将就报仇不过夜,今生的仇今生就要报!可前世仇人已经死绝,眼看人生就要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她重生了。重生过后,该做什么?当然是背靠大靠山,吃饭睡觉打怪兽!且看小女子有冤抱冤有仇报仇重生一回后的虐渣顺遂荣华路。本文不虐,爽文,男强,女萌。
  • 陌生的路口遇到熟悉的你

    陌生的路口遇到熟悉的你

    曾经,我们以为明天比今天重要。为了明天的美好,不惜放弃今天的一切,爱情,友情,甚至亲情。可当明天来临时,却猛然发现——悉心期待的未来,与想象中的美好,相去太远。于是,我们开始怀念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