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1300000013

第13章 管理的门道(3)

没想到,他变得神秘兮兮:“这就是我想跟你说的,太离奇了,不仅没人造反,而且,四个字——如痴如醉!人人都说这是对自己刚学到的信念的实践!我是真心觉得受不了这罪,但是连我这暴脾气都不敢提意见,好像一提意见就显得特别异类。”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知道了他所感受到的一切:思××的这位老板兼讲师叫×××,肯定不是真名,但是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名,无论工作人员还是学员,都尊称他“×哥”。×哥讲课时大家都像着了魔一样激动,经常热泪盈眶。几万块的培训费,是采取“终生免费复训”的机制,也就是说,今后再听×××的同一主题“A智慧”课程就是免费的,不过要听更高深的“B智慧”则需要另外缴费。现场的600人当中,根据他的估计,大约有300来人是参加复训的,他的一位同桌已经复训了两次,而且表示“还要来”!

我正在啧啧称奇,他突然提出了一个建议:“对了,我不懂这行,看不出什么门道来,这样好不好,下个月还有这个课程,我请你,咱俩一起去,你自己感受一下!”想到现场可能充满的“打鸡血”的氛围,再加上想到欠人一个好几万块钱的昂贵人情,我吓坏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严词拒绝了。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月之后,这位大佬给我发了个短信:“上次×××的课程你说不感兴趣,这次我又发现了一个课程,在深圳,没有那么贵,三万六千块钱,九天的课分三个月上,我已经替你把钱交了,你到时候去上课吧!哈哈!”

完了,用我们同事的话说就是——不能把客户的面子当鞋垫子啊!于是,满怀着被逼无奈的心情和一名知识工作者的沦落感,我不情不愿地飞去深圳参加这个名字充满着庸俗成功学意味的机构举办的培训。

去之前,还呼朋引伴地准备和深圳的朋友好好聚聚,结果,一报到,首先被告知:三天的课程时间完全排满,每天您大概只有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可以自己支配的。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的第一个晚上,是“团队组建”活动。我们每九个人被随机组成一个小组,取名“飞鹰”。按照年龄进行排序,为了体现“人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珍宝”这个理念,每个人不再有自己的名字,彼此之间必须以“宝”相称,说错扣分。年龄最大的叫大宝,次之叫二宝,在我们组,我的年龄最小,于是就成了可笑的“九宝”。主办方给每个小组派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当辅导员,美其名曰“小天使”,当时我们组的男生还嘻嘻哈哈跟小天使开玩笑,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她的可怕威力。我们必须在小组中选出一名组长,七个小组的组长再竞选这次训练营的总头头,叫做“营王”,我们的组长五十岁了,是一名外地驻京办的主任。

“验明正身”完毕,魔鬼训练开始。老师在台上示范一套标准动作,叫做“组雕”,可以说是一种“微型团体操”,风格跟跳大神儿差不多,要求每个团队成员动作整齐划一,像朝鲜的阿里郎演员似的把这套动作完成,还要边做边喊本小组的宣战口号。说实话,傻极了,要不是为了给请客付钱的人有所交代,我一定是甩手就走。

老师说,每个小组自己练习,直到练会为止,第二天早上,七个小组要比赛。

结束这套流程,已经是晚上十点半,组长征求我们意见,晚上练还是早晨练?我连想都没想就说:“这有什么难的,早起半小时练练得了!”各位“宝”们也没有异议,于是我们飞鹰组就回房间睡觉去了。第二天早晨八点开课,我们七点钟在酒店后院集合,结果发现有两三个组的人已经面色绯红地忙活了一个多小时。

八点钟,正式开课。在一阵震耳欲聋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战栗”背景音乐中,一位女老师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冲上了讲台,接着就是声嘶力竭的问好和开场白,非常有传销范儿。我不禁很刻薄地在心里给这个课程起名为“鸡血班”。

紧接着,我们组的噩梦就开始了。老师宣布“组雕”比赛开始,每个组顺序上去表演。轮到飞鹰时,我们已经胆战心惊,在我率先做错一个动作之后,抢拍、踩脚等事故接连发生。这时,老师面无表情地说:“飞鹰的小天使,出列!”我们那位可爱的小姑娘就面色苍白地站了出来,老师说:“飞鹰没有完成任务,罚小天使五十个俯卧撑。”啊?!

小天使二话没说趴地上就开始当众做俯卧撑。完成之后,老师说:“飞鹰组,重新表演!”这次,我们心理压力大极了,又当众表演了一遍跳大神儿,但不幸的是,还是很不整齐。老师说:“飞鹰第二次任务失败,小天使,一百个俯卧撑!”天哪!当时我都快急哭了,就想着怎么能把小天使救出来。最终,我们的小天使做了二百个俯卧撑,胳膊都抖得只能俯卧不能撑了,我们总算是勉强通过了比赛。

价值两千元的第一个上午就这么结束了。老师啥也没讲,就练我们来着。

下午,高潮来了。老师要求每个组选代表轮流上台讲自己来这个课程的原因和第一天的体验。我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每个人看在眼里,营王生怕我再闯祸,选了三宝和五宝上去分享。三宝是国内一家著名西饼连锁店的店长,是被她那著名的摄影爱好者老板出钱送来的。她介绍说老板参加了某一期课程,觉得非常激动,回去就安排把全国的300多家连锁店的店长轮流送来参加这个培训,临来前老板要求他们必须把这套激励人、鼓舞人、训练人、改造人的方法学会,带回公司并用在自己的工作中。

五宝是位盘着20世纪80年代发髻、文眉文眼线文唇线的中年妇女,在东北某个地级市开了两家美容院,身上有股子奇特的杀气。她说,她来上这个课是非常奇特的机缘。有一天,她久未见面的一位同学的妹妹约她喝茶,去了以后,对方问她能不能看在跟姐姐交情的面子上帮个忙。五宝就说,你说说什么事儿吧,看看我能不能帮得上。结果,对方就在咖啡店里扑通一声跪下了,说:“姐啊,你能不能借我三万六千块钱?”五宝吓坏了,心想,完了,肯定是吸毒了。但她怕出事儿,只好问,你要这钱有整有零儿的,要干吗啊?对方说:“姐啊,我参加了一个帮人成功的课程,我觉得太适合你了,太想和你分享了,但是我没这么多钱,请不起你,你看这样行吗,你一定去上课,这三万六千块钱学费算我借你的,以后我一定还给你!”五宝好奇心就来了:“什么课啊,能把人整疯了,不用你请,我自己去!”五宝的故事引起了老师的极大热情,赶紧组织给五宝鼓掌(顺便说一句,怎么鼓掌也是专门培训过的,必须按照节拍来,鼓错了小天使也是要做俯卧撑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除了记住老师出场必配“战栗”式催情背景音乐、同学分享必放类似“二泉映月”式的催泪背景音乐之外,已经彻底晕菜。因为,课程完全没有内在逻辑,老师也很少讲实质性的内容,我们所经历的就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团体操、讲故事、俯卧撑,在这种体系里老师更像是一个经过训练的“创业人生”真人秀主持人,非常入戏,动不动就跳到桌子上咆哮。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讲故事的主题越来越深入和惊悚,“我最见不得人的隐私”、“我最痛苦的一件事”、“我最恐惧的是什么”,等等,有时台上台下哭成一片。有一个男人上台分享时,甚至说起了他因为一心扑在创业上而耽误了孩子脑膜炎的治疗,最后孩子夭折的故事,此人咣当一声跪在台上,号啕大哭,撕心裂肺地冲着台下咣咣磕了三个响头,一边喊:“孩子,你原谅我吧!”毫不夸张地说,此时的课堂完全就像一个灵堂。当老师哭着宣布这一组在这轮分享中得到最高分时,惊得我坐在位置上动弹不得。

好不容易熬到第三天,终于要结课了。在我像个脑震荡患者似的离场之前,才发现会场的工作人员是穿着两种不同颜色衣服的。一问之下才知道,其中2/3的工作人员居然是往届学员,自付差旅、自愿回来做义工的。到我去上课的时候,这已经是第40多期学员,粗算一下:每期平均60人,每人3。6万元学费,一半以上的义工,项目收益可想而知。

为什么是他们

说实话,在鸡血班的日子里,我一直在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他们怎么了?第二,为什么是他们?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一直认为,我所看到的鸡血班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路西法效应”的变种: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魔鬼撒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用一个著名的实验证明了: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1971年,津巴多在主持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甚至远远超出了实验设计者的承受能力,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中止。2007年,津巴多教授第一次出版《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详细披露了这个实验,并结合从该实验到美军虐囚案30多年来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地解释了“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鸡血班的教学基础首先就是干掉你原有的真实角色:在这里你只能叫“九宝”,你所有的错误都会株连另外几个陌生人甚至一名无辜的小姑娘,除了一名微型团体操的成员之外你什么都不是,你连讲个隐私博取同情挣点积分的能力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所谓的训练营其实已经初步具备了“集中营”的一些特征。

而鸡血班的真实逻辑是向人施加“情境压力”:大家都哭了,你肯定笑不出来;大家都激动了,你肯定跟着起鸡皮疙瘩。当有人跪着哭喊自己夭折的孩子的名字,以此来证明他的创业是多么艰辛的时候,你没有勇气站出来说——你就是一个混蛋,跟创业不创业没有半毛钱关系。哪怕你的内心是多么地不认同,你的理智是多么地出离,都没用。在集体无意识的癫狂中,你即使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清醒,但仍然会处于一种半催眠的状态:只能跟随,无法跳脱。

有很多记者在写×哥这类“机场大师”的内幕,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对学员的描写单调得可怜。记者们更喜欢高高在上地描写他们那种“集体无意识”的迷幻状态,仿佛这些人近似于愚昧、憨傻、痴呆,而忽略了具体的每一个人——他们到底是谁?

作为曾经的鸡血班学员,我所认识的同学是这样的:大多数人处于“中产阶级”经济水平,有房有车有投资;偶尔也会有大大小小的富豪级人物误打误撞加入;小企业主或者小企业主的配偶居多;最常见的是饭店、美容院、各种连锁企业的加盟商、中小型工厂的老板,大部分都是自己创业的;60后是主流,70后次之,但是80后很少了。其中,大多数人来自二三线城市,在当地都是有点小名气的“能人”、意见领袖。这些人都有参加同类型培训的经历,大多数人经常会出外参加各种培训班、训练营。

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些鸡血班的主流学员们不是傻瓜,不是失败者,都是跑码头拜山头江湖上闯过来的人物,甚至都几乎可以贴上“成功人士”的标签了。

那么,为什么是他们?为什么他们的注意力这么容易被吸引,情绪这么容易被调动?

他们在毕业时所表达出来的激动之情,无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上课发现自己原来并不孤独,还有这么多“家人”和自己有相类似甚至更悲惨的经历,自己的感受和烦恼有人理解;二是这个课程实在太神了,要是自己回去后能这样管理和影响手下的人多好!

对于这样一群人,鸡血班准确地戳到了他们的软肋,令他们不禁浑身酸软麻痒:

第一,单轨制的生存方式已经掏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随便去问50后、60后甚至1975年前的商界人士们,问问他们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我相信你会看到,超过80%的人是没有什么持续稳定的个人爱好的,每一天都是在超长工作时间、两三场应酬和无数周旋中度过。对于那些有个人爱好的少数派来说,最常见的爱好是户外运动,因为很多顶级大佬都在玩儿这个,潜意识里是一种成功学标签,而且可以借此远离家庭;收藏,津津乐道的是藏品的价格高低而不是其美学特征,甚至有些人最早钻研收藏是从给官员送礼开始的;运动,比如高尔夫,大多数也是从应酬开始,但是的确有人为之着迷;旅行,大多数时候跟豪华旅行团或者考察团走,不愿意自己操心行程。

这批人的健康状况普遍不佳,肝部疾病最为常见,各种原因的睡眠障碍比比皆是。他们最主要的假期就是春节,而且基本上除了年三十到初二这三天之外,从腊月进小年开始就是每天轮流宴请各种关系单位。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总经理算过,在整个正月里,他差不多要喝掉30公斤左右的白酒或者烈性洋酒。大部分人跟配偶没太多话讲,还有一部分人对婚姻生活感到抓狂,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外关系(或长或短)很普遍,但是离婚的比例并不高。所谓的“朋友”大多数是生意上还算聊得来的一些人。会看书或者杂志,但仍然是以商业实用的为主,机场书店是他们最主要的买书场所,不大看“闲书”,除非腰封上写着“看盛宣怀如何驾驭政商之道”或者是“郭台铭的枕边书”、“如何带出狼性团队”之类。

简言之,他们的生存方式是完全单轨制的,永远围绕着“生意”或者“钱”这一主题来打转。这种生存方式决定了他们很难静下来面对自己,他们的物质世界是嘈杂的,精神世界则更加扰攘不堪。以钱作为人生的标尺时,无论财富多寡,都让他们悲催地发现,永远有更大的刻度在自己之上。他们认为自己压力很大,但是对于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自己的压力这件事,却没有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觉得自己仿佛“天降大任”,但是也奇怪这么有意义的事儿怎么越干越没意思?对他们来说,在取得了第一次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后,摆在面前的巨大课题,其实不是“怎么干”,而是“怎么活”。

所以,鸡血班的教学方法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宣泄出口,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自省、不需要纠正,给你一个封闭的环境让你尽情发泄负面情绪,甚至暗示鼓励你的表演型人格的发作。本质上来讲,这和去一次豪华桑拿蒸出一身大汗,觉得“很爽”并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不安全感如跗骨之疽。

同类推荐
  • 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

    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功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人类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实现自己某方面的目的。目的实现了,就是成功;目的没有实现,就是失败。失败和成功可以相互转化,但人类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成功。人类认识管理规律,形成管理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取得更大的成功。
  • 怎么惩罚,员工才合作 怎么奖励,员工才积极

    怎么惩罚,员工才合作 怎么奖励,员工才积极

    有效奖惩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管理正是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褒奖或惩斥,促使员工形成正向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规范的职业行为。所以,脱离了有效奖惩也就谈不上有效管理。本书是一本系统阐释奖惩策略的实践指南。书中用鲜明的观点、大量的事实、案例以及全面的实践技巧,揭示了如何通过奖惩唤起员工积极的心理反应、如何通过奖惩强化员工的职业规则,如何平奖惩的当前意义和长远影响等共七个方面的内容。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创投中国:经典创投案例

    创投中国:经典创投案例

    本书是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系依据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的通知》所保留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优质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列丛书包括创投家篇、创投机构篇、创投案例篇三本书,60万字,案例生动、资料翔实,集中展现了各优秀创投家、创投机构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风采。丛书将成为树立创业投资行业标杆,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文献。本系列丛书是依据2011年度的首届评优表彰活动,创投案例篇包括吉阳自动化、格林美、太阳能游艇、红宝丽等共17家优秀创业企业。
  • 7-11教你开便利店

    7-11教你开便利店

    “总有一间在你身边”。除非不食人间烟火,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便利店打交道。从针头线脑,到柴米油盐,给生活以便利,就是便利店存在的意义。世界上的小便利店不计其数,而做成国际知名品牌的也不乏其人。7-11(7-Eleven)就是世界上做得最为成功的便利店之一,《7-11教你开便利店》借鉴了7-11的成功经验,从开店筹备、管理营销等方面为读者展示出便利店成功的经营之道,是便利店经营者走向成功的有益借鉴。
热门推荐
  • 海贼王之狂鬼

    海贼王之狂鬼

    我要让世人皆知狂鬼知名,直至那个世界的她可以听到。——狂鬼自来也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作者是上班汪,有时间就会更新的,太累的话无法保证,请养肥再宰!
  • 爱就别分手

    爱就别分手

    《爱就别分手》以镜头感很强的描写方法讲述了一个省会城市中的几个中年男女和几个青年男女各自的婚姻家庭生活,将情场、商场、官场,爱情、亲情、恩情等社会的各个生活层面都展示其中。
  • 幻想女王

    幻想女王

    秉着“不想当厨师的司机不是好的造型师”的思想,鹭鹭果然从一个工厂食堂的飙车小妹打拼到大牌化妆品公司的首席造型师,眼看事业爱情双丰收,可是却陷入艰难的抉择……太多的如果都只是幻想。
  • 破梦笔记

    破梦笔记

    为了找到师门的一本笔记,踏上了一条不归道路,封神的内幕,真祖的苏醒,历尽沧桑欲何求,他只为一生不低头。
  • 千世争锋

    千世争锋

    看烽火变化,品人间滋味,我自逍遥,笑傲天下无人知,斩妖除魔直上云霄
  • 我来自2008

    我来自2008

    意外的获得了双穿的异能,本想只是赚点钱,没想到被卷入了战争中...这是暗夜茗香的第二本书,绝不是套路文,有的只是全新的感觉。
  • 异世之猎神者

    异世之猎神者

    一位可怜生化改造人在执行一次任务的时候意外穿越到了异界,拥有纳米虫改造后的身体,和植入脑中的智能芯片,开启了自己在异世界的传奇人生,魔兽?众神?秩序?命运?全部都要被主角踩在脚下
  • 日本八路

    日本八路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鲜为人知的群体:被俘日军经反战教育后纷纷觉醒、倒戈,竟有数千人参加了八路军。成立了近百个“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毅然加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行列。掉转枪口对日本法西斯反戈一击。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惊世奇观。也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壮丽史诗!他们以少胜多、举重若轻的义举和别具洞天、别开生面的斗争方式,吓坏了日军首领。称反战宣传“像一枚枚将要爆炸的炮弹”。反战组织有效地瓦解、削弱、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斗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独特、震撼的故事和曲折、别样的人生。令人感佩。也将永远载于人类为和平而战的史册……
  • 空间重生之天才医师

    空间重生之天才医师

    南宫黎沁不幸被车撞倒,竟然重生了。这一世,她空间激活,修武习医,甩了离开自己的初恋男友,全心全意接受那个为她舍弃一切的男子,唱一曲双双把家还,炫近天下无敌手。可是,突然冒出的小包子,你们要干嘛?那召唤的神秘力量又是神马!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凤霸九天:废材小姐成神记

    凤霸九天:废材小姐成神记

    她是诺奖教授门下第一高徒,阴差阳错穿越到极品废材小姐身上。他是城府极深,风度翩翩的凤王殿下。她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一条逆袭成神之路,征服天下,征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