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7100000017

第17章 中国需要社会学的想象(2)

有人批评中国社会怨气太重,谁都觉得自己亏了,都不愿检讨自己。有时我就想,假如中国人戒掉贪瞋痴,假如中国人恢复心平气和,那不是太便宜了那帮混蛋了吗?我还想,读经是另一种心灵鸡汤,凡读经者莫不在平抑内心另一种焦虑,否则这种焦虑会要人发疯。

佛道都有“由病至道”的说法,只有先有了病,才会去修炼,才会接近或得道。要想中国社会有道,光靠民众修炼是不解决问题的。相反,不耐烦倒是变革的开始。因为历史上的变革还无一例是因为某人修炼到家造就的,而是因为斗争促成的。

万物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谁都不想心理失去平衡。期待有一天我们心平气和。耐心排队是因为有规矩。安然接受现在的社会地位是因为社会还公平,人们只要努力就有奔头,就有改变的可能。

当下,我们只看到了公众场合里的插队,其实体制中的“插队”现象更加普遍。在社会场合中,我们为一些琐事不耐烦,失去了中国人传统的气定神闲、张弛有度,一些人甚至怀念起30年前阳光灿烂的日子。但人们最终会明白,选择现代化,选择民主,就是选择不耐烦,社会由此开始进步。只是不要搞错不耐烦的对象,错伤无辜者。

中国需要社会学想象力

像社会板结、拼爹、啃老、剩女等诸现象,一定源自某种个人无法控制的社会结构力量,这是从统计数字中分析不出来的,也是客观新闻的五W方法描述不出来的。社会的想象力帮助我们找到这个时代在历史中的定位,找到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

任何文体都承担着某种社会功能。比如知音体,其按摩功能甚于探寻真相,即符合某类人群的心理需求。那么,用什么样的文体来表述当今中国这个3 000年未遇之变局?我以为,任何一种惯用新闻文体都是不足够的。

这是一个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时代:分裂、断裂与冲突是这一过程的关键词,普适价值与“中国模式”,国际潮流与民族主义,公民维权与垄断寡头,仇富与仇腐……西方过去300年的历程正以社会戏剧的压缩形式在中国上演。

这是一个穿越的时代:中国巨龙的龙首探入信息化时代,龙身在工业化时代,可龙尾还在农业时代。中国30年,西方30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压缩了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300年的历程。社会各领域的进程是不同步的,有些与时俱进,有些滞后百年。

所有将中国划分为“若干中国”的营销实践都成功了,而用“一个中国”的注定败北。你用上海南京西路的奢侈品消费来推断中国人的购买力,陕西农民肯定不干。

这是一个速朽健忘的时代。渣打银行经济学家斯蒂芬·格林(Stephen Green)提出“中国年”理论:每个人都生活在变化中,但其他人的变化速度赶不上此刻中国人的变化速度。中国是世界的“急之国”。

解构这样的时代需要穿越精神。我找到了“社会学想象力”,它是本人在《新周刊》400余篇文章里的关键词。

所谓社会学想象力,所谓社会趋势

社会学想象力(socialogical imagination),港台地区译为“社会学构造力”,指一种心智,即在微观经验材料与宏观历史之间的穿梭能力。这既要有“智”,更要有“心”,心是关怀、责任、道义,智则基于理论素养和功底。

该词源于美国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1959年的同名书。《社会学的想象力》已成世界各地社会学教学中广受推崇的入门经典,对当下世界影响深刻,中国尤其需要借鉴。

20世纪50年代,米尔斯深感社会学研究囿限于实证,人们埋头于数据而不识庐山真面目,而社会学想象力有助于打破这种僵局。“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够看清世事,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它可能会被记者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主动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不只社会学家,更有历史学家。比如黄仁宇、史景迁等人的大历史观将个人命运与宏大历史场景交织一处,都是娴熟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例子。“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这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同样的叙事方式还有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毫不夸张地说,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的《光荣与梦想》影响了一代中国传媒人。该“美国社会实录”以人间戏剧式的宏大文本,教会了中国新闻人如何写作。曼氏句法与语势在中国大有模仿者。例如凌志军对民族主义的盘点:“民族主义不同年代代表不同含义,民族英雄也拥有不同身份:20世纪第一个10年,是颠覆清朝的海外留学生;30年代是强迫老蒋抗日的军阀;40年代是反对内战的文人,50年代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60年代是红卫兵;70年代是独立自强的劳动模范;80年代是自卫反击战的战士;90年代是中国可以说不的几个年轻人。”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也无不是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潮流紧密关联。

米尔斯指出,社会学想象力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能看到在杂乱无章的日常经历中,个人常常是怎样错误地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我以为,像《非诚勿扰》这类相亲节目具有社会学意义:它能激发社会学想象力,让个人能重新获得自我定位,通过男女速配演习让观众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或同理心(empathy)、换位思考能力—在个人烦恼与公共议题之间建立联系,在微观经验与社会趋势之间进行穿梭。像社会板结、拼爹、啃老、剩女等诸现象,你无法从个人经验获得完整解释,一定源自某种个人无法控制的社会结构力量—这是从统计数字分析不出来的,也是客观新闻的五W方法描述不出来的。

社会学想象力帮助我们找到这个时代在历史中的定位,找到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

(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这个时代处于什么位置?它发生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对于人类整体的进步,它处于什么地位,具有什么意义?它用什么独特的方式来构建历史?

(2)在这一社会时期,占主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通过什么途径,这些类型的人被选择、被塑造、被解放、被压制,从而变得敏感和迟钝?阶层演进趋势是上行社会还是M型社会或下流社会?

所谓新周刊体,所谓微博体

今天,五W式的新闻写作方式已不足以解构这个时代。一方面,客观新闻是重要的,在这个假相和假话流行的年代尤其重要;另一方面,人们又深感客观新闻不足以解构全球化、城市化、社会变迁或阶层板结这些宏大命题。

杂志不是消息纸,是情调纸,更是观点纸。杂志与报纸的区别,在于杂志文体阐述观点并增长见识,沉静、有深度、带启发性,可以将读者带入某种思考状态。电视逼出新新闻主义,照相机逼出现代派绘画。

这就需要社会学想象力,其行文是夹叙夹议的(如五花肉结构),描述是多场景的,以达到1加1大于2的组合效果。

《新周刊》的文体主动运用了社会学想象力,这是这本刊物应运而生的潜在根基。

“@不加V”曾调侃:以前觉得新周刊体很难写,现在看看,也不难。基本上是分几个小标题,然后每部分里,数据+案例+名人名言+百度相关……十几年前,《新周刊》就这么做,沿袭至今。所以记不住《新周刊》记者,只记得新周刊体。

但新周刊体在各元素之间不是不需要逻辑,各元素紧密咬合靠的是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否则不会有“内容翔实,观点丰富,知性有度”的感觉。

新周刊体在微博上获得延续,“1+1”模式,即陈述+点评或陈述+提问在微博上获得全新舞台。

新周刊体在杂志上的运用还可以是“1+N”模式,类似米尔斯描述“喝咖啡”的经典案例:首先,喝咖啡并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它作为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还具有象征价值;第二,咖啡代表品味;第三,它卷入一场社会关系;第四,它推动经济发展;最后,它是全球化、国际贸易、人权和环境破坏等论题争论的焦点,牵涉到了西方的殖民史。

“1+N”的行文铺陈有了一种语势,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社会学想象力基于个人洞察力(insights),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尤指对社会趋势的洞见能力。15年来《新周刊》聚拢了一批传媒人、策划人士和企业家读者,他们看重的正是杂志提供了趋势视角,提出概念,并引领潮流。

有人说改革开放前30年属于经济学家,后30年则属于社会学家,以解决堆积如山的社会问题。如此,中国各界都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只是,这已远远超出写文章的范围了。

50多年前,米尔斯写道:“(这个时代)既有高尚的追求也有自由堕落,既有剧痛也有欢欣,既有令人迷惑的残暴也有理性的芬芳……”看到这里,你是否会会心一笑?

我们是如何失去淡定的

恶搞和炒作是弱者的武器。弱者往往采取一些不符合常理的抗争方式,以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他们试图获得与强者平起平坐地谈判的资格。

当《米老鼠和唐老鸭》里的那只狗布鲁托说“演出开始了”,儿童们总能度过一段快乐时光。我要说的是,我们的生活太需要演出了。

芙蓉姐姐也好姐夫也好,或者凤姐或者网络恶搞,都是这个粗糙时代的大声喊,就像山寨机,喧嚣而高亢,带着一种虚张声势的自夸。

有人说这是众神狂欢,也有人说这是群魔乱舞。有一条西方谚语说得好:假如把爱捣蛋的动物都一个个抓走,那笼子也就不热闹了。

当芙蓉姐姐扭成一个“S”造型时,众人欢呼,专家学者评论说这不是审美而是审丑。可别忘了,每年春晚,那些审美的歌舞出现的时候都是人们的聊天时间或上厕所时间,只有当本山大叔出来时大家才会专心看一会儿。赵氏小品几乎都是审丑。你不能光批评他是在取笑农民,是在彰显他自己的建立在弱势群体痛苦上的优越感。其实我们的时代就是这个样子。

当下中国是一种什么文化

我在微博上发:中国当下只有牛逼文化,剩下就是悲催文化了。同意吗?网民中一片同意声。更有人说,中国当下是没文化。他说的是否太绝了?

一说到牛逼,就想起北大社会学系郑也夫老师概括的人生三种状态:牛逼,刺激及舒服。牛逼分真牛逼和装牛逼,这要看是否有一个自信心在里面。现在多数人是装牛逼。

改革开放30年来,一些中国人新贵乍富。他们从穷困中刚走出来,还不适应自己的现有地位,或惊恐于地位不保,所以要靠牛逼或装牛逼死劲证明给别人看。好车、豪宅、美女,或阿玛尼、LV,都是新贵标志,可炫耀于世,带来一定的安全感和存在感。

有人用低调掩饰牛逼。低调是另一种牛逼。有一位朋友,有过童年时没房住的惨淡记忆,发了之后一气儿买了十几处房,全部装修好,也不出租或出售,每次去小住或看一下,无他,“看着心里特踏实”。

那些高调牛逼者,为什么要通过炫富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而招致民众和传媒的批评呢?按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中国人自我实现的途径太少了。巨富者得不到社会声望,甚至成过街老鼠,所以只有靠物质标签了。在中国,成功者或不成功者,心底都多少有一种失败感。没钱的争有钱,有钱的背恶名。

当下中国的两种典型状态,一是跋扈,另一是恶搞。跋扈者赢家通吃,悲催者一无所有。当跋扈者吃香喝辣时,悲催者只有借恶搞来宣泄。

那些指责芙蓉姐姐是审丑的专家学者们,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我们看惯了赵忠祥老师一往情深的《动物世界》,看惯了朱军老师令人热泪盈眶的《艺术人生》,我们有权也看一点儿别的。当别的都不让看时,我们只有恶搞。

恶搞和炒作是弱者的武器。弱者往往采取一些不符合常理的抗争方式,以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他们试图获得与强者平起平坐地谈判的资格。这是弱者的超限战。凤姐说,陈冠希要跟我睡觉,我要考虑一下。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将自己推到话语权的高处,引人注目。以凤姐的个人条件,要获得社会上所谓的成功是较难的。当管制方封杀她时,她说的“都是为了混碗饭吃”才是真正的大实话。

死而不亡者生,人不是靠骨灰延续的,人是靠话延续的。牛逼的话是另外一种生命力。人生无非立功、立德和立言。假如你立不了功,或境界不够立不了德,只有立言。哪怕立一时之言。“人人有权利成名15分钟”成为网民们的金科玉律。搏出位的目的,还是为了上述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有了名才能套利,以追求实现感。搏出位是弱者跻身成功社会的利器,甚至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网上的弱者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当然还有更弱者,他们是发不起微博的广大弱势群体。所以当陈光标为慈善而大力作秀时,我们没资格指责。因为一想到那些更弱势者,想到慈善能改变他们的人生,“陈首善”的作秀再过火,也是不好指责的。不为别的,就因为你自己没做。

我们不能淡定是因为社会失去预期

古代中国人是淡定的,民国时期人们是淡定的。你看民国人物的照片,那种收放自如、风云淡定的气质,现在上哪儿找去。甚至,改革开放前有“单位”时的中国人也是淡定的,因为一切都有组织安排,你个人去努力也白搭。

但假如你要现在的中国人回到以上淡定的时代去,估计没人跟你走。即便是最“左愤”的人,你让他回到“****”,过那种凭票供应的日子,他都要掂量掂量。趣味的匮乏与物质的稀缺相伴相生,人都没吃的了,哪有闲情逸致去玩趣味?人是靠利益行动的,不是靠口号。所以,时代进步了,还是现在好。

在网上,人们讨论生活在哪个朝代好。众人一致的回答是唐朝。李敖大师的回答也是回到唐朝。他说,唐朝的某个名士送别时会

下一块肉送朋友,说:“我既不能同往,就让我的一部分跟你去吧。”真是个够情够义的朝代。但,唐朝吸引我的是开放。大唐首都长安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长安有1/5的人是外籍人士,不要户口也能活得好好的,且乐不思蜀。有昆仑奴当外来工,有胡姬即洋妞为你唱歌。长安的酒肆一点儿也不比北京的三里屯的酒吧少国际化,长安是当时世界的时尚中心。

当下,“淡定”或“蛋定”成为网络热词。其实它们是个反词,你越是淡定,就越是蛋不定。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不淡定,风起云涌,出现一批批弄潮儿。彼时虽有争锋,但还是理解万岁。可现在谁理解谁呀,人家都懒得理你。现在的中国社会,一切落停,社会板结,社会不再流动,富一代二代以至三代,穷一代二代以至万代。这样,恶搞或三俗,成了某种无奈的抗争。失去共识是当下中国最大的问题。

同类推荐
  • 逃离北上广1:北京太势利

    逃离北上广1:北京太势利

    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但和说教无关,它读起来更像一份十分有趣的指南——关于北京城的“机关”和“暗道”。 大家曾笑话电影《无极》里的皇城像蚊香。其实,那是陈凯歌深谙皇城的规则:北京城里就到处是圈子,大圈套着小圈,在这里奋斗一生,也可能依然找不到入口。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文字学方面最具权威的古典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必备工具书。这本《说文解字全鉴》收录了大量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汉字,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力求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汉字,将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呈献给广大读者。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热门推荐
  • 魅华绝代:倾世妖姬

    魅华绝代:倾世妖姬

    女主因爱情穿越异界大陆,在这里实力堪称为尊。某一天,一位老者预言她所朝思夜想的人,魂魄分散在各个异界的角落中,她为复活男主,开始了成神之旅。“无论你远在何方我都会找到你,哪怕复活后的你,功力尽失,容颜尽毁,我也无悔!若成神无门,我便坠入魔道与天帝为敌,只为你能复活。”柏陌雨
  • 清宫词

    清宫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道狂少

    霸道狂少

    应届毕业生秦天成遭遇无良老板,不仅被恶意欠薪,还被老板的狗腿子殴打,不想却因此获得修真传承……灵丹妙药,太普通的别来找我。强化身躯,超人的身体素质相信能满足你的要求。金钱财富,靠,这些东西在我眼里都是浮云。在各领域各显神通,神不是万能的,而我无所不能!
  • 学渣逆袭记:学霸大人求放过

    学渣逆袭记:学霸大人求放过

    她,家贫如洗的一个逗比学渣一枚。他,夜家少爷外加校草兼任学霸,腹黑无敌。她因为误入男厕而招惹了他,从此他对她纠缠不休。直到有一天,她突然住入了他家,学渣的苦逼生涯正式开始。呜呜,温柔大校草,说好的节操呢?
  • 云端的彩虹

    云端的彩虹

    一个是外人眼中不耻的"小三",一个是高高在上的"音乐才子",本是不可能有交集的平行线,却阴差阳错的相识,在浪漫之都巴黎上演了一场可歌可泣的爱之乐章。
  • 一错成婚:总裁太难撩

    一错成婚:总裁太难撩

    婚礼上的男人,是一个陌生的男人,是这个城市中大名鼎鼎,年少多金的萧慕辰。这本应该是欧阳佳佳和男友定好结婚的日子,新郎换成了别人……脑海中出现了两张充满嘲笑和不屑的笑脸,她的闺蜜和男友,他们两个原本是她最信任的人,却没想到一直被他们耍弄!一个星期前的一场车祸,让她遇上了现在的结婚对象,豪门子弟萧慕辰……欧阳佳佳是从婚介所里跑出去的,没有跑之前,她还在陪着闺蜜演戏,闺蜜帮她挑选十几个男人的照片,没有一个是她满意的。最后,她终于忍无可忍,演不下去,她毕竟没有闺蜜戏演得好,更没有闺蜜的城府……一个星期之后,欧阳佳佳的婚礼如期举行,这场婚礼也不过是对一个人的承诺。
  • 潘朵拉的偏差值

    潘朵拉的偏差值

    贪嗔爱欲痴,善恶一念间,本该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气质少女,却因为某BOSS的阴谋被拉入一个恐怖的Q群,从此开始走上一条周围死人不断却坚持要查出真相的求真之路。强烈声明:这是一篇萌萌的甜文,(*^__^*)嘻嘻,当然被骗了我也不负责。
  • 罗氏江湖毒药铺

    罗氏江湖毒药铺

    “大王,公主与那密陀僧私奔啦!”侍从匆匆来报。坐在龙椅上的某人师傅,淡定地用手指叩了叩他硕大的办公桌,若有所思一会,就拍案定夺了“小扇啊~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和亲就你去吧。”千辛万苦赶来营救师傅的某人,气还没喘平,先是看到生龙活虎的师傅,咒骂了几句情报有误,接下来就被龙椅上那货轻描淡写一句话吓的直接坐在了地上,“师傅,您这么随意真的没事么?”那位英民神武的帝王,马上又下了第二道指令:“没事,没事,哦,对了,乖徒儿,待你嫁过去,记得把他们国主杀了。”在冰冷的地上苟延残喘的某人,“师傅,你这里的鹤顶红在哪里,我先吹为敬。”罗氏第94代炼药传人,卒……
  • 王俊凯的六年

    王俊凯的六年

    他爱上她,但她去离开他,但是她离开他是有种种原因
  • 特工小农民

    特工小农民

    神级特工回归乡村,意外发现家里多了一对漂亮姐妹花,大的温柔体贴小的可爱动人,本想种种田的安逸生活变成养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