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0700000009

第9章 经济霍乱的源头(8)

与听证会上针锋相对的布兰克费恩相比,66岁的投行老兵麦晋桁低调得多,他没有对过去一切进行喋喋不休的辩护,并且承认:“当时,许多金融公司的杠杆水平过高,业务风险过大,且没有足够的资源,能够在环境迅速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在同行慷慨陈词之时,这位黎巴嫩裔的投资大鳄,脸上明显写着冷漠和意兴阑珊。

2010年1月1日,从大摩CEO上卸任,仅担任董事长的他,也许已经厌倦了投行里的这些纷纷扰扰。对曾被业界称为“刀锋麦晋桁”的麦晋桁来说,他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时光和最坏的时光都已经过去,能在后危机时代正常地退休,已经比许多半路戛然而止的金融大亨们体面得多了。他的继任人詹姆斯·戈尔曼(James Gorman)能够独当一面时,麦晋桁便可功成身退。

两起两落,他回来了

金融危机前,麦晋桁可是一个永不认输的冒险王。

麦晋桁对高风险高利润的追逐在华尔街一向名声在外,像众多华尔街精英一样,麦晋桁的冒险逐利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他是黎巴嫩的移民,在家里排行第六。在一个以经营杂货铺为生的家庭中,麦晋桁通过自己努力加上天赋,进入了常春藤名校之一的杜克大学。1972年,麦晋桁以债券销售员的角色加盟摩根士丹利。

华尔街生存法则,从来都是胜为王,败为寇。麦晋桁争强好胜的性格,跟华尔街丛林生存法则简直是完美的结合。他既凶猛无比,又头脑灵活,债券销售战绩辉煌,短短4年便升为副总裁。在交易厅二十几年的磨炼,麦晋桁看准了债券交易大有赚头,特别是衍生债券。他领导公司致力于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常常在交易厅大声尖叫:“我闻到水下的血腥了,赶快给我杀呀!”

1992年,麦晋桁当上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 首席运营官)。为了爬上这一级,他奋斗了22年。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发展的策略和方向是:不择手段销售金融产品,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包括新兴市场。当时,华尔街衍生产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金额高达55万亿美元。麦晋桁是从交易柜台冲杀到最高位的,盈利是他唯一的目标。这一方向的转变,使摩根士丹利赚得钵满盆满,衍生产品部更是不断地发展壮大,变成了公司最重要的掘金矿。

即使有出色的业务表现,麦晋桁的职业生涯也并不一帆风顺。由于不擅长政治斗争,麦晋桁在公司的内部纷争中,两次败下阵来。第一次是在2001年,摩根士丹利与添惠金融公司合并后,他受到来自添惠的裴熙亮排挤,黯然离开了服务了29年的摩根士丹利。第二次,是在远赴欧洲加入瑞士第一信贷后,出于提升公司业绩需要,他委派了下属杜德恒到伦敦负责国际业务,后者正好利用此机会与集团董事长打成一片。在半年后杜德恒成为瑞士第一信贷新一任CEO,而麦晋桁再次黯然离开。

此时,麦晋桁的老东家摩根士丹利,也因为裴熙亮的过于保守,错失了很多扩张的机遇。在裴熙亮执掌摩根士丹利的5年中,除了公司原有的投资银行业务,仍然贡献每年全部利润的60%,添惠带来的信用卡等业务,基本上毫无起色,摩根士丹利的股价也跌入谷底。2005年,裴熙亮卸任时,这家一时叱咤风云的投资银行大哥,竟然被视为其他银行的并购目标。

这一年,麦晋桁被请回了老东家。这位被视为摩根士丹利灵魂的人物,在员工的一片欢呼声中回到了阔别4年的位置。麦晋桁决心要重建摩根士丹利在投资者和华尔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麦晋桁在公司高级管理层第一次集体露面的公开场合,向在场的记者宣布了自己的誓言:到2010年,将摩根士丹利的税前利润翻一番(当然,麦晋桁在后来也承认这个目标在金融危机下不可能再实现了)!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麦晋桁制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他已经不满足普通的收购与经纪经营模式了,决定把公司的业务集中在一切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

除了在业务上选择风险较大但是收益可观的业务,麦晋桁的冒险精神与对利润的渴望,也表现在他在摩根士丹利财务杠杆的运用上。他把摩根士丹利的财务杠杆升到32以上。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游戏,在华尔街投行中极为流行,也就是投资银行家们经常说的“Play with other’s money”(用其他人的钱去帮自己赚钱)。麦晋桁的胆量与对高额利润的胃口不是常人所能及的。在投资产品的选择上,麦晋桁剑指当时十分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与衍生产品。在2007年半年业绩揭晓时,摩根士丹利实现了25.8亿美元的净利润,这在当时将要陷入次贷危机的华尔街称得上是一个纪录!这不仅是摩根士丹利的公司历史纪录,也令摩根士丹利再次超越其强劲的对手高盛。

2006年到2007年前半年,摩根士丹利上下所有员工,都认为麦晋桁简直就是摩根士丹利的救星。在麦晋桁重返摩根士丹利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公司的股价增长超过60%!

破产边缘令他裹足不前

不过好景不长,谁也没有想到,繁荣的背后潜藏着重重危机。几个月后,市场瞬间崩溃。摩根士丹利的激进策略,也成了压垮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长期处在麦晋桁进取的领导下的摩根士丹利员工,低估了市场瞬息万变的速度。连麦晋桁这位身经百战的金融玩家,也认为房地产市场应该没有变坏得那么快。就是在这种对危机过于轻视的情况下,摩根士丹利迎来了自1986年上市以来第一次季度亏损。很快,次贷风暴来袭,把华尔街刮得狼藉满地。

2007年下半年,随着大量资产的冲销,摩根士丹利的业绩就充满隐忧,总有人要为这事情负责。在花旗、美林、瑞银等金融公司CEO纷纷辞职的当口,麦晋桁壮士断臂,让裴熙亮时代扶植的女总裁克鲁兹(华尔街职位最高的女性)引咎退位。这一次,麦晋桁终于在办公室政治中吃一堑长一智,在这个时候除掉克鲁兹,不仅能够把众人对次贷的愤怒转移到克鲁兹身上,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公司的地位,裴熙亮的支持者被清理得七七八八了。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同样从事高风险业务的摩根士丹利的股票在一个月内狂跌了83%!这个数字,把麦晋桁领导的这家投行,过去15年来赚的所有利润全部消耗殆尽!这是麦晋桁在摩根士丹利最艰难的时刻,完全颠覆了他30年来所信奉的高风险投资理念,他甚至对太太说:“我不知道能否顺利渡过这一关,完成历史使命。”

在这种环境下,摩根士丹利不得不接受政府1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并宣告从投行转为为传统的投资控股公司。转变身份之后,摩根士丹利能够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吸收存款,也宣告了独立投行的消失。同时,摩根士丹利向日本最大的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出售90亿美元的股份,加大了资本限制风险,提高了资金流动性,并降低股息,大举减少资产。

如果说过去的麦晋桁,一直都以追逐高收益为目标,那么在2008年后,他的风格转型之快,与其一贯的作风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这位以前对传统银行业务不屑一顾的金融巨头,开始致力于从各方面入手降低公司经营业务的风险。摩根士丹利重新把自己定义成为控制风险的开展多种业务的银行。在这个新的体系中,麦晋桁加紧了服务于个人投资者的经纪人团队的建设,而不是再仅仅着眼于对公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麦晋桁明白到,在全球金融危机一触即发的时刻,个人业务虽然利润较薄,但是风险却是可控的。比起那些大起大落,动辄上亿的高风险业务来说,这些传统的业务才是摩根士丹利的生存基础。麦晋桁甚至还有了,要开立摩根士丹利分行及设立自动取款机等,方便个人投资者的服务的念头。

所有事情都有过犹不及的一面。此时的麦晋桁虽然意识到风险要尽量地控制,但是却在次贷危机发生后的一年里变得风声鹤唳,极为保守,因此错过了许多机遇。

相反,在此期间,摩根士丹利的对手高盛,重新拾起了债券交易和汇率交易等高利润的业务,把公司业务在一天中允许的最大损失调到2.45亿美元。同期摩根士丹利只是允许1.54亿美元,并且将杠杆严格控制在11左右,而一年前的数字是33。结果,高盛成为金融危机后最大赢家,率先在2009年第一季度就实现了盈利,摩根士丹利就迟迟没有起色。2009年第三季,摩根士丹利终于扭转了连续三季亏损的局面,但市场上对麦晋桁的谴责却此起彼伏。多数人都认为在需要冷静时,他为追逐过高的利润而不顾风险,直接导致了摩根士丹利在2008年第四季度严重亏损。而在需要冒险的时候,他又过于保守,错过了许多本该属于摩根士丹利的机会,让公司的利润经历了整整三个季度才勉强由负转正。

2010年1月1日开始,麦晋桁不再留任摩根士丹利的CEO。这位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了超过30年的老臣子,每次被访问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最好的决策,就是在1972年加入了摩根士丹利”。是的,经过了这么多年后,麦晋桁的名字已经和摩根士丹利分不开了。

但是,在公司业绩刚有起色,66岁的CEO麦晋桁就宣布退位,有人猜测这是摩根士丹利董事会给他之前的“政绩”算的一笔账。在高风险的在投资领域,要获得高额的利润,就必须承受额外的风险。很多高利润的投资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和平时代,这些投资给银行带来比传统业务要高上数倍的利润。当人们对高额利润,进行无止境的追逐而逐渐显露其贪婪本性时,过高的风险可能会把之前获得的全部利润消耗殆尽!这就是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故事,这就是那些华尔街“精英”所做的事情!

即将卸任的麦晋桁,望着他那些在金融危机中身败名裂的同辈—雷曼兄弟的福尔德、花旗的普林斯、美林的奥尼尔,那些和他一起促成了这场危机的人,他会想些什么呢?是庆幸还是愧疚?或许,他会暗自庆幸,因为风雨过后,摩根士丹利仍然存在,他自己也得以“体面”下台。

戈尔曼:安静的影响者

作为麦晋桁的继任人,澳大利亚人戈尔曼在华尔街仅仅工作了10个年头,而且一直都在做管理咨询和财富管理工作。与麦晋桁是迥然不同的一对领导者。麦晋桁会说粗话、摔电话、酷爱办公室政治、大肆装修公司在曼哈顿时代广场的总部。戈尔曼温文尔雅,更重视数据和管理,被同事称为一个“安静的影响者”。戈尔曼稳扎稳打的风格受到赏识,显示出摩根士丹利正在下多大的力气,改变那种躁动不安、孤注一掷的文化,那种以麦晋桁为代表,被金融危机冲击得七零八落的冒险文化。

1999年,戈尔曼作为麦肯锡金融行业资深咨询师,被美林聘为营销负责人。2006年,他才加盟摩根士丹利。显然,这位新掌门人缺少销售、交易和投行业务的实际经验(这几项业务收益占摩根士丹利在2009年前9个月收入的56%),自去年9月份提拔消息宣布后,戈尔曼很少公开发言,他将面临重建摩根士丹利交易业务的压力。交易业务是最先受到次贷危机冲击的部门之一,今年又因为公司,不能决定该承受多大的风险而遭到打压。

18.窃国者诸侯

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还远未渡过危险期,次级贷款的期限大多为期30年,而距离次级债务发放才刚刚过去5年,尚未结清的信贷违约掉期合同就有55万亿美元,现在仅仅冲销了5千亿美元次级债务,危机可能进一步延伸。因此,当高盛集团宣告2009年可望成为“最赚钱的一年”,奖金数额将创历史新高,平均每位员工可获得70万美元的红包时,美国各界反应激烈。

2009年9月15日,时值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一周年。一场金融海啸,几乎把华尔街五大投行全冲垮了,而死里逃生的那两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前者靠着华盛顿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喘过了一口气,所以被戏谑为Government Sachs(意为官商勾结);而老牌的摩根斯坦利则因为与美联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被“担保”了下来。2008年秋天,这两家投行暂且收起了狐狸的尾巴,把自己从投资银行转变成银行控股公司,以便接受存款。如果说从前的华尔街是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那么现在的华尔街全收归到了美联储的管辖范围,美联储真好比老鼠掉进米缸。

从表面看五大投行已经死亡,但实际上他们人还在,心并没有死,游戏规则根本未变。只要气候、温度一转,幽灵立刻复活。因为市场这块诱人的蛋糕还在,而分割蛋糕的主却少了。更由于过去一年,美国政府忙于拯救银行,而并非对银行业立法,改革和监管,以防止类似的危机再一次发生。这些大到不能倒的银行有理由相信,即便他们再一次不计后果,直到冒险、快速获利的鲁莽行径触到了海底冰山,政府也一定会再度出手救助。

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还远未渡过危险期,次级贷款的期限大多为期30年,而距离次级债务发放才刚刚过去5年,尚未结清的信贷违约掉期合同就有55万亿美元,现在仅仅冲销了5 000亿美元次级债务,危机可能进一步延伸。因此,当高盛集团宣告2009年可望成为“最赚钱的一年”,奖金数额将创历史新高,平均每位员工可获得70万美元的红包时,美国各界反应激烈。但高盛集团的CEO兼董事会主席布兰克费恩却稳坐其位。同样幸存于危机的摩根斯坦利因股价下挫盈利受损,9月10日公司宣布CEO麦晋桁将在明年一月下台。麦晋桁下台同样使人震惊,震惊之余人们不禁发问,究竟什么原因令麦晋桁非下台不可?

同样的白手起家

白手起家经历,造就了麦晋桁雷厉风行的个人作风。如前文所述,成为首席运营官的第二年,麦晋桁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取代投资银行家兼CEO罗伯特格林希尔(Robert Greenhill),成为摩根斯坦利的CEO。

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确定了,以下发展的策略和方向:不择手段地销售金融产品,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包括新兴市场。当时,华尔街衍生产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金额高达55万亿美元。麦晋桁是从交易柜台冲杀到最高位的,盈利是他唯一的目标。这一方向的转变,使摩根斯坦利赚得钵满盆满,衍生产品部更是不断地壮大发展,变成公司最重要的掘金矿。

同类推荐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强化薄弱环节,破解发展难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态势,经济增幅较快回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总体上看,全省经济发展困难比预想的多,结果比预料的好。
  • 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价值管理

    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价值管理

    本书对EVA的概念框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EVA的功能和优缺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国资委经济增加值细则进行了全面解读,对我国企业开展EVA价值管理进行了重点阐述,对建立基于EVA的薪酬激励设计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是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下,结合重庆当前实际,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提出的新时期发展纲略,是在充分总结、吸取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对原区域发展指导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完成胡锦涛总书记“314”重托、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平台。
  • 老百姓必学的经济学常识

    老百姓必学的经济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普及读物。书中采用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写的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既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好懂易学。
热门推荐
  • 我为食狂

    我为食狂

    一个手艺极为高超的小伙子,他制作的美食保证了我生命的延续。某重度厌食症患者。看他做菜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并且味道绝佳,他天生就是做美食家的奇才!国家美食协会会长。从餐厅环境到食物的美妙,任何描述在一盘菜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他的餐厅即使开在山巅,也值得人们修一条缆道去品尝。米其林美食评审员。
  • 三剑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三剑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将门狂妃,傻王戏妻成瘾

    将门狂妃,傻王戏妻成瘾

    前世,她欺他,辱他,笑他,轻他,贱他,恶他,骗他,讥讽他,为了另—个他,诡计用尽,背叛痴爱她的他,最后却换得心爱男人—碗堕胎药和阴毒庶妹囚禁凌辱百般折磨。生死之间,那个几次三翻差点死在自已手上的傻子夫君却紧紧护着她,挡下了飞向她的无数只利箭······一朝重生,她感激上苍!既给她—次重来的机会,那她必定要将前世的帐算清,定要让恶人有那恶报,护他傻夫君一世周全!只是,谁能告诉她,眼前这货真的就是痴傻爱她,纯洁无害,善良小白的前世夫吗?这货是傻,傻的肚里阴险狡诈,行事高调猖狂,十足街头小恶霸。这货是痴,痴到除他外任何男子敢靠近她三步以内便明里秒残了人,暗里直‘废’了人。这货是单纯,可以着一双纯洁无害的善良小眼神诱/惑她。这货也真的很小白,因为他在她面前的自称一直是小白······***点点新文,男强女强,重生爽文,旧文完结会来填坑,喜欢的朋友可以先点个收藏哦!
  • 世界谢幕
  • 技术

    技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不忧伤之毕业季

    青春不忧伤之毕业季

    一群大学生从学校迈进社会的大门,他们只有学历,没有背景,也没有经验,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在社会上立足?是求包养、傍大款,是怨天尤人、报复社会,还是发愤图强,白手起家?那么他们的爱情呢?是一毕业就分手,还是再也找不到真爱?小说将以幽默诙谐的方式给你完美诠释,如果这部小说从始至终都不曾逗笑你,那是我的错。
  • 十二星宿

    十二星宿

    讲叙在浩瀚的宇宙里黄道带的十二星座的扑朔迷离,爱恨情仇的故事。他们是星球里的主人翁,都被宿命安排下演绎出一段段黏稠的爱情悲剧,那些数以十计的世纪,那些逝去的人潮,这是个深的过去,过去总是够了!他们说道:“在我们爱情下升起比地球更重的分量,我们跨越一个个日子,划割一个个伤痕。我们在时间里走路,而我们灿烂的躯体迈着不可名状的脚步,在寓言里留下痕迹……我们都有许下了海誓山盟,可以用我们的生命去守信,宿命却归根结蒂的去炫耀自己的至高无上权限,我们不停的去违抗着它,我们都用生命去换取,刻下了生死不渝的墓志铭……
  •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舞月倾城

    舞月倾城

    一支箫,结下一世情缘。一支舞,倾倒一世天人。她,从孤儿院长大,被哥哥培育成有名的动植物学家,生性清冷。他,孤傲强势,从王宫的尔虐我诈长大,用力量成为了一代枭帝,生性冷漠。当冰块与冰山触碰,会发生怎么样的情景?(注:本文非玛丽苏,非虐文(小虐不伤身),非现实,纯幻想,新人第一次写书,不喜请勿黑)
  • 工具人总裁,么么哒!

    工具人总裁,么么哒!

    她是冬日里一抹骄阳,硬生生把他黑暗的世界点亮。他是夏日里冰凉的雪碧,她不敢开封,生怕把这瓶雪碧都变成了二氧化碳,消散于空气,再也寻不着。可当一切一切都破封,把真相坦荡荡地暴露出来。他选择坚持走下去,而她却选择了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