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的“6p”特质体现的是内在的修养,这种内在的修养和魅力是需要通过行为来体现的。古人讲“内圣外王”,只有先“内圣”,才能“外王”,“内圣”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外王”,也就是要体现出上司的内在修养。
对于杰出的上司来说,以下五种行为是应该做到的(见图6-4)。
共享愿景
领导一定要学会与下属共享远景,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给下属画饼,学会讲故事。在管理界,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水平的领导讲故事,没水平的领导讲道理。国内许多有名的企业老总都是讲故事的高手,比如海尔的张瑞敏。
张瑞敏讲的第一个故事是“砸冰箱”。张瑞敏刚当上厂长时,查出了76台不合格的电冰箱。于是,他命令职工把不合格的冰箱抬到院中,又令职工将其砸毁。当时就有人说,都砸了很可惜,不如修一修,低价卖给员工。张瑞敏却说:“不合格的产品流到市场会影响海尔声誉,还会占据海尔合格产品的市场份额。所以,一定要销毁。”当海尔的老工人举着大锤把这76台冰箱砸成了废铁的时候,也砸出了海尔人的志气、砸出了威风,并最终把海尔冰箱送到了中国家电行业的NO.1。
张瑞敏讲的第二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厦门的老伯家里的海尔空调坏了,厦门分公司的维修人员上门服务时发现所需要更换的零件缺货。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高温让老伯身体很不舒服。为了能让老伯尽快用上空调,维修人员打电话到海尔总部请示调货。海尔总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派出了一名员工带着零件从青岛坐飞机到厦门。几个小时以后,老伯终于用上了空调。这则小故事说明海尔人的服务态度好,真正应了那句广告词:真诚到永远。
张瑞敏讲的第三个故事是“能洗土豆的洗衣机”。四川有一个农民买了一台海尔产的洗衣机,但不经常使用。他就想:洗衣机放着不用也是浪费,要不做点别的用吧,有一次,他把土豆倒里面去洗了,结果洗衣机坏了。张瑞敏听说了以后,就跟下属说:“我们一定要为农民朋友开发一台可以洗土豆的洗衣机。”结果真让他做成了。
实践证明,有故事的企业被人记住了,没故事的企业被人忘记了。一个企业有没有文化就看这个企业有没有故事。企业与员工共享愿景才能赢得员工的忠诚。
挑战现状
杰出上司的第二种行为就是挑战现状。人们都知道长江的水从来都不会发臭,因为它总是在流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只有经常活动的东西,才最有生命力,人的头脑和思维也是一样。只有那些善于开动脑筋,跟上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就是时常挑战现状的人,在华为业绩蒸蒸日上的时候写下《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华为的冬天会到来吗?》等各种充满危机意识的文章,号召全体员工要时刻具备危机感。海尔的张瑞敏也说过:“几十年来我没有一天成功的感觉,永远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微软的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天。”这些优秀的企业老总们整天都喊着狼来了,就是要打造能上能下的危机机制,让企业永远处于活跃状态。
优秀的员工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折腾出来的。在企业中要不断地进行流程再造,领导要带领你的部下时刻挑战现状,让企业充满战斗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家是这样,企业的内部组织同样如此。企业中一定要有矛盾存在,才不至于变成一潭死水。人有一种天性就是无事生非,没能力的员工是找事,有能力的员工是惹事。领导要做的三件事就是:第一,布置任务;第二,提供资源;第三,检查任务。
?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所以,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虽然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就因缺氧死亡了。但奇怪的是,有一条渔船上的沙丁鱼却能活着回到渔港。大家纷纷打探其中的奥秘,可是船长却始终守口如瓶。直到船长去世后,谜底才揭开。
原来,船长的奥秘是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氧气充足了,沙丁鱼也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员工没有危机感,企业就有了危机感。所以,作为上司要不断地在企业中制造危机。办法可以有很多种,第一种制造危机的办法就是引入空降兵;第二种办法就是再造组织架构和流程,在企业内部打破游戏规则。第三种办法就是引入考核,员工不会做领导希望做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所以要把考核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使众人行
领导应该具备的第三种行为就是使众人行,意思是拥有一种让众人前进的力量和魅力。有一句诗是 “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是春天草发芽的时候从远处看去郁郁葱葱,走近了看就没有那么好看了。
俗话说“自家门口没风景,朋友圈里无伟人”。所以,一个有魅力的领导一定是跟员工有距离的人,一个领导不能让下属去爱,也不能让下属去恨。应该保持一点神秘感,跟下属保持恰当的距离。
“距离产生美”。杰出的上司一定要与下属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保持神秘感,上司才有魅力。
下属对上司既爱又恨又怕,上司才有魅力。读懂了没魅力,读不懂才有魅力。下属都看到你全部的优缺点了,这个不好;但是太远了,他一点都看不懂你,你就没有吸引力了,也不行。所以,上司与下属的距离要保持得恰到好处。
激励人心
一个称职的上司永远不要带给员工负面的消息,因为士气可鼓不可泄。在企业发展顺利时,上司要鼓励下属再接再厉;当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上司要让下属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光明的”。打个比方,如果某段时间公司发不下来工资,上司不能按照实话跟大家说企业亏损了,而是要说会计的账还没有整理好,等过几天一定会发的。成绩总是会有的,需要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当员工都带着这样激动的情感为工作奋斗时,企业肯定会成功的,这就是激励的力量。如果让员工产生负面情绪,企业就要背负很沉重的前进步伐,可能会走得更艰难。
成绩是总结出来的,人心是要激励的。上司带给员工永远是积极的正面的消息。
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要学会如何成为员工的榜样,如果一个领导能够每天比员工提前到公司上班,肯定比三令五申、颁布各种制度、罚款等手段要更加有效果。如果领导每天都迟到,又怎能让员工按时打卡上班呢?
共产党人为什么有执行力?共产党人一旦冲锋的时候,都是“同志们,跟我来”,而国民党的干部说的都是“兄弟们,给我上”。一字之差,结果截然不同:共产党人的队伍是生龙活虎、士气高昂,国民党的士兵各个畏首畏尾、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
所以,做上司的要时刻记得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榜样。
做上司的只有自己带头站出来,以身作则,下属才会无比坚定地跟着你干。
承担责任
上司是要靠下属来做事的。当下属出色地执行了任务,上司自然感到高兴;当下属搞砸了事情或犯了错误时,优秀的上司应该勇于承担领导责任。但在职场中,有很多上司总是习惯找理由推卸责任。虽然实事求是地说,有许多问题的确不是上司直接造成的,可能是下属不听指挥或自作主张做错了事,但上司一点责任多没有吗?显然不是,至少,上司负有失察的责任。
下属的能力、秉性,做上司的应该了如指掌,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可能犯什么样的错误,做上司的应该能事先考虑到。此外,怎样激发下属的工作潜能,怎样拟订计划分段推进,更是做上司的应该具有的管理能力。
??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之所以逃避、推脱责任,是因为对承认错误和担负责任怀有恐惧感,因为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往往会与接受惩罚相联系。所以,一旦出了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避问题、推脱责任。
上司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往下推,有了功劳就往自己身上揽,是无法获得下属的认同和信任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的经典片段。在这段故事里,诸葛亮以实际行动体现了自己敢于承担责任的高贵品质。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一定要小心谨慎,守住街亭。
马谡到达街亭后,自作主张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副将王平百般劝阻,马谡依然固执己见。果然,曹魏大将张颌将马谡围困在街亭山上。蜀汉大军因缺水少粮,不战自败。
事后,诸葛亮忍痛斩了马谡,但他也没有回避自己的领导责任。回到成都后,他多次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如果他自己不提处罚的事,后主刘禅是不会追究的。但他敢于承担责任,不仅无损于他的声誉,还使得他在后人的心目中更加光辉耀眼。
所以说,在职场中,上司不推脱责任,甚至主动揽下责任,并不会让你显得无能,反而让下属对你心生敬意,就不会因怕犯错而做起事来缩手缩脚。他们也会因为你的勇敢诚实而乐于与你交流。
职业经理人王军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民营企业家吴总。经过多次交谈,王军比较认可吴总公司的企业文化,而吴总也对王军的能力赞赏有加。于是,吴总就重金聘王军为公司销售部经理。
王军上任半年后,就有客户投诉说销售部的人有贪污返利的行为。吴总开始不相信,但审计结果证明客户所言非虚,单据上还有王军的签名。根据公司规定,所有销售人员要报账单都必须由经理助理审核,最后到由王军签字。
王军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到吴总办公室,向其承认这件事情是因为自己一时疏忽,没有仔细审查返利单。并说这件事应该由他来负全责。
吴总语重心长地对王军说:“这件事情影响很坏,别的部门和销售代表都很有意见啊,这对你今后的工作很是不利啊。”
王军也知道事情影响会很大,他对吴总建议,让公司财务部来处理此事。他还说,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公司应该重新订立审核制度。
王军勇于承担领导责任,让吴总觉得他是个有责任感的经理。所以,王军不仅没有被吴总处罚,还获得了吴总更多的信任。
责任是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父母的孩子,我们有责任赡养父母;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有责任抚养孩子。那些不愿意承担责任,找各种理由或借口逃避或推卸责任的人,终究会被生活所抛弃。
美国西点军校始终都坚持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让每一个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学员都终生受益匪浅。????
本章小结
◆影响力就是让人心甘情愿跟随的能力。上司没有影响力也就没有领导力。所以,做上司的要通过组织赋予的职权、专业权威和人格魅力来影响下属,让他们心甘情愿跟你走。
◆上司需要兼备内圣和外王,内圣就是要修炼自我,外王就是要通过自己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方式实现影响他人,达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
◆一个企业能做多大,不取决于这个企业有没有钱,而是取决于企业老板的志向有多大、眼界有多高。
◆上司要有两把火,一把火点燃自己,另一把火点燃下属。一个不能够燃烧下属工作热情的人,或者说不会激励下属的上司,是没有资格做领导的。
◆优秀的上司要学会有效管理时间,把自己从琐碎的事务当中解救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重要的事上,摆脱忙、茫、盲的尴尬境地。
◆只有自己做事的上司不是好上司,能让下属主动做事、愿意做事并把事情做好的上司才是好上司。
◆有水平的上司讲故事,没水平的上司讲道理。企业与员工共享愿景才能赢得员工的忠诚。
◆员工没有危机感,企业就有了危机感。所以,做上司的要不断在企业中为员工制造危机感,不断“折腾”员工。
◆优秀的上司就是既能跟下属很亲近,又能在应该保持领导威严的时候跟下属拉开距离。让下属既爱又怕的上司才是有魅力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