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4000000017

第17章 人性的基本矛盾(2)

总而言之,自需与共生是人的每一个体都具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属性,只重视其中的一种属性而排斥另一种,就是违背人性的做法。人性的基本矛盾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依存和斗争方式,我们在人生的各种实践中应尽可能使这对矛盾趋向缓和,才能有人生真正的幸福美满,任何导致这一矛盾尖锐化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而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必然是个体人生的困苦不堪。

三、人性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

自需与共生的矛盾是人性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孕育着人类一切矛盾的胚芽,也就是说,人生的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都根源于人性的基本矛盾。人性的基本矛盾集中地体现在人类个体的主观需要的无限性与客观事物(自需品)的有限性之间的对立,从而引发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由于人的欲望是无限发展的,而满足人需要的客观事物却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体的需要必然会对组成社会共生体的其他个体产生竞争和排斥的趋势,这种趋势直接有悖于个体自身人性的共生性。因为从共生属性的本质来讲,一个共生体内各个个体之间都是休戚相关的。但是,如果共生体过大,其中的人员过多,就容易发生牧场悖论现象。因此,一个共生体必然建立健全自己的道德和法律,以维护自身的正常运行。如果一个体排斥了其他个体,也就是只求自需不顾共生,就会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共生体,就应受到道德和法律应有的制裁。人性的基本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由个体的自我需要带来的.个体的自需性直接排斥对象就是个体的共生性,这种排斥趋势是十分复杂的,具有多层面性和多维度性,为了便于理解,本节试从五个层面加以描述。

第一层面,人性的基本矛盾首先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越是低层次的需要,越为人的生存所必需,人对其需求越迫切。所以,在低层次的需要还没有得到足够满足的情况下。人对其追逐就显得特别迫切。由于个体人性化程度的不同,人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知识水平也就存在着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他们追逐利益、满足自需而采取不同的手段,从而对社会共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作用。所以,根据个体追逐利益所采取的手段不同将人划分为三种类型:维护型、违背型和破坏型。

(1)维护型。这种类型的人在社会上为数较多,他们都能够按照符合社会共生体的整体利益去追求个体的需要,遵纪守法,是社会共生体的支撑者和维护者。然而,是人就免不了要终身与人性的基本矛盾相伴,并在其中充分体验人生。众所周知,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在快速上升,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能源、资源在一天天的匮乏,使人均占有量逐渐减少;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在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吞噬着有限的自然资源;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日益突出。一方面,人口数量的增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使人际交往的频度上升,人性化程度也在深化,由此人们的自需在质和量上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能源、资源的匮乏,现代化器械的运用都使人的就业率降低,更进一步使人获得自需品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这时自需与共生的矛盾明显地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但是这种竞争不是生物界的不自觉的弱肉强食,而是一种理性的竞争,是人性化程度的竞争,是比试个体的大脑自觉地主动地摄取科技信息的多少的竞争!随着上述问题的日益突出,个体间的生存竞争压力也日益加重,逐渐由就业的竞争追溯为学业的竞争,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负担的过重且日益低龄化。可见,这种类型的个体只要积极主动地发展自我,正当的需要还是容易满足的,因此人性的基本矛盾在其身上的表现也较为缓和。

(2)违背型。这种类型的人采取违背社会共生体的整体利益去追求个体的需要。他们对社会和社会中的其他个体几乎没有贡献,而留给社会的只有索取。例如,过度放牧、滥砍乱伐、过度开垦、污染环境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者有之;终身无疾患的职业乞讨者有之;以小偷小摸为生的有之;宣扬宗教、封建迷信而骗取钱财者有之;****、****而导致性病传播流行者有之;以赌博来满足自需者有之。这些自需方式都不利于社会共生体的维护和发展,是与个体自己的共生属性相违背的,因而是不正确的或偏颇的需要观。具有这种需要观和自需行为的人就像蚁穴一样在侵蚀着人类共生体这一大堤,实质上也就是对自身共生属性的一种挑战,也是对自己的自我否定,结果导致自身的人性基本矛盾——自需与共生的对立面之间的斗争趋向尖锐。所以,对这一类型的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其转化为维护型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3)破坏型。这种类型的人采取危害他人的安全或破坏社会共生体的整体利益而获得个体的需要,因而是共生体中的害群之马。例如,贩卖毒品、贪污受贿、拦路抢劫、盗窃财物、强奸、图财害命等行为之人,他们都是把个体的自需建立在破坏他人或人类共生体的利益或安全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把自需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虽然他们是极少数人,但是,对共生体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因为他们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对共生体的破坏,实质上也就是对自己的共生属性的最大挑战,或者说是在破坏自己的共生属性,简而言之,他们是在运用自需性破坏自己的共生性,可见人性的基本矛盾在这类人身上已表现得十分尖锐,所以,这类人不仅自己应该悔过,而且必须要受到人类共生体的制裁,严重的应处以死刑。

以上三种类型的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是容易被教化的,所以每一类型的人都有可能向更好的方向转化,但也会有人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堕落现象。总之,人性的基本矛盾在个体身上表现得越缓和,则该个体的品行越高尚,人性化程度也越理想,对自己和人类共生体做出的贡献也越大。反之,人性的基本矛盾在个体身上表现得越尖锐,则该个体的品行越卑劣,人性化程度也越糟糕,甚至表现为潜在兽性的反弹。所以,人性的基本矛盾在个体身上表现得最尖锐而不可调和之时,也就是个体的生命结束之时。这种尖锐而不可调和性包括两种可能,一种是自需性无法实现,例如人病故前躯体不能维持自需,或者人的精神自需受挫;另一种可能是共生性被破坏而不能生存,或者是由于破坏共生体而被处死。

第二层面,人性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或者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矛盾。从纵向来看,历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都会由于个体的需要尤其是物质需要而发生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利益冲突。这是不需争辩的事实。从横向来看,一个行政单位内部的人是不尽相同的,既有维护型的人,也会有违背型的人,甚至有可能出现破坏型的人,他们实现自需的手段可能会不同,即使上司采取同一尺度对他们进行管理,他们的内心反映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很高兴,有的人可能会不乐意,这时下属与上司之间就容易发生明显的冲突。所以,这一层面下的人性的基本矛盾尖锐与否,直接反映出官与民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当人性的基本矛盾表现特别缓和时,表现为为官者清正廉洁,为民者安居乐业;官民融洽,社会安定。当人性的基本矛盾表现特别尖锐时,表现为官风不正,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民怨沸腾,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出现上访、罢工、游行示威、武装起义等。所以,无论是单位的上司,还是人民的父母官,在实施管理时,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即重视人合理的自需,把满足人合理的自需作为最根本的管理理念,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这样,才能使人性的基本矛盾趋向缓和。

第三层面,人性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群体与群体之间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由于自需是人的根本属性,所以,人的本位主义思想在所难免。群体或民族内部的个体特别是领导阶层的人士往往从本位出发,代表本位的整体利益去处理对外关系。例如,原始社会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利益而发生的战争。又如,一个民族由于利益、信仰或自尊等需要一旦受到其他民族的干涉。民族之间就会引发冲突。恐怖主义的产生就是由********不可调和而尖锐化,民族极端主义者不正当的需要观导致的。

第四层面,人性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国家是全体国民利益的最高代表者,以最佳状态满足国民的白需是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所以,作为国家的领导者都是从代表本国国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去处理与外国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立统一。

第五层面,人性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爱国主义与人类之爱之间的矛盾。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人的自需属性的最高表现形态,也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规范的最高要求。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共生关系、共生形态也在向纵深发展:现代发达的交通工具、先进的通讯技术已经缩小了人类生活的空间,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各国在贸易上、文化上越来越互相依赖,在技术上也互通有无,使国家经济、区域文化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同时,人类共生的发展也客观要求:“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区域主义”应该成为狭隘的观念,全球应该通力合作来治理生态危机、消灭战争实现持久和平、消除贫富分化,最终达到全球共产而使全人类利益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源于人自需属性的国家政体的存在、民族区域的划分使人类的伦理教育不利于全球的和平与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自需属性只可能得到发展而逐渐高尚,而不可能被完全消解。特别是当今,“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区域主义”还在“共生主义”观念极差的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甚至还在一些地区盛行。最极端的表现为一些人不具有正确的人权观念,把本国国民的需要建立在他国国民的痛苦之上,常常引发侵略、战争和掠夺,从而导致国家间的军备竞赛。这就使得国家主义与人类之爱的矛盾常常十分尖锐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但是,一旦全球的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之时,这一矛盾就会逐步得到缓和。为了人类的共同未来而摒弃民族的、狭隘的观点和利益,是人类共同奋斗的崇高目标。

四、合作与竞争

人际间的合作与竞争,也就是协作与对抗,是人际关系中相辅相成的两种个体行为,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人性基本矛盾最显著的表现形式。上一节所述的人际之间(包括上下级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都表现为合作与竞争的矛盾。由于现存的物质资料具有有限性,人的自需具有无限性的趋势,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竞争,使得人的自需属性表现为人际间的竞争;又由于人具有共生属性,人类个体的人性化、社会化是人际共生的结果,共生具体表现为人际间的合作互助关系,因此,人性的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人际间的合作与竞争的矛盾。

合作与竞争是人类共生体内最主要的两种人际互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偏重其中任何一方而排斥另一方都是违背人性的。因为合作与竞争是人性基本矛盾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中的整个阶段都生存在合作与竞争之中,这是不可回避、必须正视的现实。

长期以来,人们凭经验总是认为合作是一种社会美德,而竞争则似乎是一种自私的、******的行为。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期、50年代早期,随着社会科学家不再从个体的愤懑、偏见,而是从他们在个人利益上的差异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考察人际冲突,合作与竞争开始成了被认真加以探讨和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合作能够“放大”个人的功能,而竞争能够激发个人的潜能。假如能够同时“放大”个人功能和激发个人的潜能,当然是很理想的状态。但是,合作与竞争是一对矛盾,一个群体内部的竞争可能会削弱相互合作的动机强度,而合作又可能会削弱相互竞争的动机强度。

一个团队应强调内部相互协同合作。但是,如果只讲合作而不讲竞争就会引起所谓“搭便车”的群体退化现象,即有的成员不称职或不肯卖力,成为在团队里混日子的“南郭先生”。关于这一点,我国历史上的“大锅饭”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是违背人性基本矛盾的做法。要使团队有生机活力。就必须按照人性基本矛盾要求的去做,消除“南郭先生”。所以,团队内部需要开展竞争。内部竞争既要有小组之间的竞争,也要有个人之间的竞争。但不论是哪种层次的竞争,都要注意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否则可能会破坏合作精神,破坏人际间的合作关系也就是违背人的共生属性。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人性的基本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同时也是一门工作艺术。

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或者不同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配合、协同活动的一种协作性行为。这些目标通常是无法通过个人或个别团体努力而实现的。在合作中,目标的实现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合作可分为不自觉合作和自觉合作。不自觉合作是指人们没有合作意图而产生一定合作效果的合作行为。人类早期的许多合作行为都是自发的行动。例如,人类的语言就是通过不自觉合作而产生的。不自觉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在人们的共生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自觉合作是指人们具有一定的合作目的而产生的合作行为。自觉合作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不断认识自身而逐步增多的。自觉合作又可分为无分工合作和有分工合作。无分工合作是一种简单的合作,是合作者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以同一种方式做同一件事情,如原始人合作打猎,又如,几个人一起收拾东西;有分工合作是合作者以不同的方式做互不相同而又相互关系的事情,如学生分工打扫教室,有的扫地、有的抹窗、有的搬桌子,又如在企业中有的生产、有的开发、有的销售,这些都是有分工合作。有意合作还可分为直接合作和间接合作、结构性合作和非结构性合作等。

同类推荐
  • 学衡派思想研究

    学衡派思想研究

    该书是一本纯学术的著作,相信会对有志于了解、学习、研究文史哲的朋友有所帮助。
  • 人性奇学

    人性奇学

    孔子曾经说:“我们常常去复习自己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有自己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抱怨自己不得志,这不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做法吗?”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热门推荐
  • 玄武帝

    玄武帝

    穿越到X星球的神秘大陆,见证历史的逆转
  • 一片情

    一片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魔力心计

    网游之魔力心计

    谁把青春当做赌注用世界策划了一个局神秘的追杀、亲友的众叛顿时成为女王陛下熟悉的风骚操作,认众人迷惑背后的真相,让无数人心伤。ps【这是一个少女因为无聊进入游戏,从而引出一段风华绝色。此文绝不是魔力风华的第二部,请不要大意的乱想!】
  • 魔道邪君

    魔道邪君

    叶丹枫在一次奇遇中得了一道上古时代的剑气,怪事发生了,他的功力修为增加的依然缓慢,但是战斗力却在极快的提升。于是,那些认为他修为还很普通的对手们要倒霉了......这情景有点象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地痞流氓在欺负一个十多岁的在校学生,满脸轻蔑的正准备扇这个学生的耳光,突然看见这名学生从身子背后掏出了一把已经打开了保险栓的AK47......
  • 长路铭

    长路铭

    世界还是虚无之时,一道彩虹降临,化作了七道光,诞生了七个神,他们形成了世界。红色的【净末】让世界有了光。橙色的【冕因】铸成了金属。黄色的【且耶】成了大地。绿色的【度尤】成了自然。青色的【略伊】成了冰川。蓝色的【究折】成了海。紫色的【末至】成了风眼,带来了风。神话时代之后,生命不知如何诞生,他们开始根据世界的起源修炼,形成了法。他们便为自己定义了一个通俗的名字【法师】。在七子共存的时代,七子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首次将法师分了等级。划分为4个境界。灵识——列法——神至——天攻。
  • 武天凌神

    武天凌神

    遥远的星空无边无尽,神秘的大地有着无数神奇,我来到这个世界我迷茫,我彷徨,我不知所戳。
  • 豪门绝恋没有如果

    豪门绝恋没有如果

    她万万没想到一个错误的电话导致她的人生扭转!他说她像他初恋,她嗤之以鼻: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俗套的伎俩来骗?不错她是整过容的,可并不是为了他!一个女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四个男人,第一个:他爱她,她也爱他;第二个:他爱她,她不爱他;第三个:她爱他,他不爱她;第四个双方都不爱却要生活一辈子……
  • 鬼中殇

    鬼中殇

    科学所不能解释的另外一个世界,曾经演绎过无数爱恨别离,拿不起,放不下,求不得,殇不起。一个特殊的少女,天生被赋予一件千古世人求而不得的宝贝,鬼渡,阴兵,忘川河,彼岸花,另一个世界里,她能否解开这道藏了千年的千古之谜,解开万鬼之殇的悲惨结局呢?
  • 契约丑妻:帅老公别跑

    契约丑妻:帅老公别跑

    “只要你娶了这个丑女人,我保证马上资金注入你们孙氏避免破产的危险。”白富美的前女友趾高气扬并带着戏谑的在孙建安面前笑道。“娶就娶,但你要说话算话!”高富帅的孙建安牛脾气上来了,“不就是一个契约丑妻吗?晚上关上灯你和她都一样。”前女友听到这里脸都气绿了,“好,我就要看看你每天都面对着一个丑女丑妻要怎么生活的幸福又有滋味~!”<br/>??“尼玛,你们说谁丑呢?我只不过就是单眼皮厚嘴唇和趴鼻梁,又壮了点而已。嘿嘿,不过这男人可真帅,天上居然砸下了个帅老公给我,不要白不要。”刘双喜对着孙建安直流口水。<br/>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