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4700000020

第20章 赵邦清与赵氏牌坊(2)

赵邦清,生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即公元1558年,系明代真宁县(即今之正宁县)于家庄人。赵邦清幼时,母亲促其读书,不分寒暑,每日伴守直至深夜二更,赵邦清稍有懈怠,母亲即严厉批评。若困倦酣睡,母亲经常拖手扶背,推邦清至灯前,让其继续读书。赵邦清万历十九年中举,二十年进士及第,次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时年36岁。

赴山东滕县任前,其母高氏再三告诫他,为官要清正廉洁,莫贪莫占,为民造福。其妻“随之任,衣服饮食惟甘淡薄,毫无官家色相,每遇邦清退食叮咛勿贪财害民”。每遇节日,将宅中所剩菜果分给狱囚,狱囚很受感动。

赵邦清在滕县任官之前,滕县赋税差役繁重,百业凋敝,民不聊生。由于连续两年饥荒,百姓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饥民将树皮、草根吃光,甚至有的以观音土为食,中毒浮肿身亡,人犬相食,卖儿鬻女,流亡异地。赵邦清到任后,发现滕县“土地不分等,以丁载粮,豪绅大户霸占土地,地多且沃,隐瞒丁亩,偷漏赋税。农民丁稠地少,地瘠税重,破产流亡”的弊端,于是发布公告,令自报其土地数量,不能租寄隐瞒。他亲临田野,丈量土地,均平赋税,惩治富豪,使县内“耕各有田,地各有主,赋各有头”。办起数十起粥厂施舍灾民,救活人命七万余,收回流亡74户,赎回被卖的妻女。他为官分文不贪,还从历年节存中挤出银两,购买耕牛和大批种子,分给贫苦人家,帮助他们修复农具,传授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种植方法。看到滕县有大批弃置荒芜土地和未垦土地,他十分痛惜,鼓励农民垦荒种地,动员有识之士捐资,亲自拿出自己的俸银,向农民收买草根,价钱由一个钱一斤增加到五个钱一斤,县民不分老幼男女,纷纷挖草根赚钱,不到几年,垦荒3000余顷,官府收买的草根在县衙外堆积如山,过了120多年,直至乾隆十三年才付之一炬。焚烧草根之日,浓烟滚滚,烈焰腾天,一个月以后火方熄灭,场面十分壮观。赵邦清借收草根之名,收开荒兴农、救济灾民之实,百姓无不怀念其大恩大德。

赵邦清治理滕县,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方略,发展畜牧,植树造林,挖掘煤井搞矿业,设立钱庄办商号,兴办学校选人才,兴修水利挖漕渠,平整土地数千顷。任职仅5年,滕县库中积银子3000两,余谷6万石,官道杨柳数万株,学士诵歌,商贸井然。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因赵邦清治理滕县政绩卓著,擢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滕县百姓舍不得他离去,苦苦挽留,赵邦清实难立即动身赴任。皇上第二次下诏,督促其立即到任,否则治罪。赵邦清无奈,只得启程赴京。滕县百姓闻讯,扶老携幼,聚集了几千人,洒泪为赵邦清送别,并派人带上粮秣、盘缠护送赵邦清进京谒见皇上,赵邦清感动至极。以后,滕县百姓为纪念这位好官、清官,为他修建了多处生人祠,黄童白叟,罗而拜之,毗邻的沛县也因为得益于赵邦清,在夏镇为他修建了生人祠。当时,滕县传唱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赵邦清,赵邦清,为官一任一邦清,清正清廉清滕县,百姓为他塑清身。”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邦清又升任吏部稽勋司郎中。他为官清正,执法如山,不畏权势,疾恶如仇,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贪官污吏都惧怕他,“六部大老不敢嘱一言”。原兵部尚书张学颜的儿子张承祚疏请赐官,赵邦清坚决不从,礼部正堂三番催促,赵邦清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他对吏部出现的腐败现象非常愤慨,弹劾了吏部尚书李戴、文选郎中邓光祚及验部郎中侯执躬,在他的参劾下,贪赃枉法的文运司新都吏王鈜被充军,旧都吏王炫被问刑,验封司都吏谢天成被革职为民,刑部王理怕赵邦清弹劾自己,暗地送银1000两被拒收,他还将白银抬到御前面君,使王理受到制裁。

赵邦清为官十年,政绩辉煌,但常常得罪朝中奸佞而屡遭诽谤和陷害。赵邦清任吏部文选郎,邓光祚任文选正郎,当时户部有一主事尚缺,赵邦清对邓光祚说:“户部主事尚缺,慎勿听信人情,枉用此缺,要收一个好汉子进来。”邓光祚满口答应,但第二天却升郝道行为主事。郝道行年老而贪婪,其升迁原本依靠了当朝权相沈蛟门。赵邦清找邓光祚面质:“昨日与老长官说过,勿轻用了户部主事缺,谁不知道郝为宰相门人,能升任户部主事的重任吗?”邓光祚素怀深恨,于次日谒见沈蛟门,捏造其词曰:“昨日奉相国命,升郝道行为户部主事,今日便受到赵邦清的一顿好骂。他骂我将老先生扬州嫖女人的主人升了户部主事。”沈蛟门在扬州教书时原有得意美妓,虽年老,犹暗中通问不绝,听了此话,生恨之极,便唆使党羽张凤翔生事参害赵邦清。赵邦清理直气壮地拉着张凤翔到关帝庙前,以身家性命发誓,依托关帝神威判断是非曲直,张凤翔做贼心虚,以为神灵会降罪瘫倒在地,返家后,神情恍惚,屡屡看见赵邦清到其住所呼他讲话,言疾词利,藏匿床下,不敢复出。

由于当朝宰相沈蛟门和张凤翔发起诬陷攻势,赵邦清被贬官三级,15年以后因南北党事之争,被削职归里。当时有人赠诗曰:“世道倾颓难已复,奸佞盈朝丈夫无,海内唯有赵仲一,独木难支谁与扶。”

赵邦清回乡后,清贫度日,居茅舍,着布衣,戴草帽,自号草帽山人,躬耕于田,奉养老母,历尽艰辛。遭贬以后,朝野震惊,民怨沸腾,许多仕庶人士都为他鸣不平。天启二年(1622年),朝廷为他平反昭雪。赵邦清复出后,出任四川遵义道监军参议,奉诏去贵州平叛过程中,偶染瘴岚,卒于军旅,时年64岁。

赵邦清一生既以清廉著称,也以文章名世,著有《梦游仙记》《神柏记》和《游艺海纳集》等,他与大戏剧家汤显祖、公安派文人领袖袁宏道交往至深,互有文章诗文来往。在正宁古县城罗川街道正中,耸立着三座气势恢宏的大石牌坊,依次是清官坊、天官坊和恩宠坊。清官坊和天官坊是朝廷为表彰清臣赵邦清所建,恩宠坊是乡里为表彰赵邦清的母亲所建,牌坊南面是香火不断的赵氏祠堂,这些建筑,图文并茂,雕工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是正宁县很有价值的省级文物。几百年来,雄姿不减,傲然耸立,向世人诉说着一代廉吏赵邦清那感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

——选自《预防职务犯罪》总第七期

(作者为正宁县检察院干部)

正宁赵氏牌坊

附录二

汤显祖与赵邦清

王立明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海若士、清远道人,明江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被世人称为16世纪屹立于东方,和西方的莎士比亚并立比肩的伟大戏剧家。著作有《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等。其中以《还魂记》最为著名。

赵邦清,字仲一,号乾所,明真宁(今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

生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万历二十二年(1592)进士,先后授官山东滕县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贵州遵义道监军参议。一生清正廉明,政绩卓著,安南国(今越南)使臣为其题赠“清、清、清”;万历皇帝御笔亲题“坚持清白”;乡里、滕民颂为“一代清臣”、“孤清震世”。赵清邦为政之余,雅爱文学,勤于著述,撰有《瞑眩录》、《鹤唳草》、《梦遇仙记》、《神柏记》、《游艺海纳集》等。

汤显祖、赵邦清成长和活动的时期,正是明王朝日趋腐朽的时期。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的晚年以大兴土木、服丹药、求神仙而著名。随后的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是历史上最会搜刮民财的一个皇帝。他直接派遣亲信宦官到各地去开矿、征税。人民不堪忍受苛捐杂税和高额地租的负担,竞相在数个城市里爆发了手工业者和商贩、平民的起义,在乡村里则是不绝的农民暴动。万历朝中后期,朝廷政纪废弛,政事只有争论而没有行动,以至六部的尚书都无人做,万历皇帝甚至一二十年不朝见大臣,什么事也不管,许多事情只能任大臣自行解决。

在世风日下、宦途污浊的明万历年间,汤显祖和赵邦清因共同具有疾恶如仇、不畏邪恶、勇于抗争的高洁品格和对文学事业的执著热爱而相识、相知、相交,留下了许多动人佳话。

汤显祖年长赵邦清8岁,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杰出的才华。

21岁参加江西乡试中举,以善写时文而名播天下,被时人称为当代举业八大家之一。万历五年(1577)、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两次上京应试,首相张居正为使其长子、三子中闱,多方笼络招揽汤显祖。

汤显祖婉言谢绝,结果两次会试均名落孙山,而张居正的两个儿子却分别“考”中探花、状元。直至张居正死后第二年(1583),33岁的汤显祖才中了进士。当时的首相张四维和辅相申时行的儿子都是汤显祖的同年进士,他们都想与汤显祖结交,但均被汤显祖所拒绝。

一身正气、不阿权贵的汤显祖自然遭到权贵们的排斥而不被重用,被安排到陪都南京担任闲职。先是担任太常寺博士,这是正七品小官,主管祭祀礼乐。万历十七年(1589年)改任礼部主事。万历十九年(1591年)因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降为广东徐闻典史。1593年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而于1601年被议免官,后未再出仕。逝世于1616年。

赵邦清万历二十二年(1592年)授山东滕县知县。在任期间,革新吏治,将贪赃枉法的书吏马三重等革职发配。鲁亲王选婚,盐商张继之事先行贿三千金,使鲁亲王选定其女,并要挟山东各方达贵显宦,威逼赵邦清具结,赵邦清舍官舍命,与之抗衡,终未具结。宁德王妃的父亲****打死人命,赵邦清不畏其权尊势重,按律将其处斩。万历二十七年(1597年),赵邦清升任吏部稽勋司郎中,上任二月,已故兵部尚书张承祚疏请赐官,吏部尚书几番催促,赵邦清坚持不从,始终未列其名。邦清严惩吏部宿弊,弹劾吏部尚书李戴及文选司郎中邓光祚、验封郎中侯执躬等受贿事,皆罢其官。以后还曾将文选司新都吏王鈜充军,旧都吏王炫问刑,验封司都吏张早、稽勋司当该王浚、承发科当该杨时显、文选司册库都吏谢天成均革职为民。刑部王理因怕赵邦清弹劾自己,暗送白银1千两,赵邦清将白银抬到金殿面见圣上,终使王理受到制裁。赵邦清后因坚不阿附权贵遭谄降职三级,最终被免官。1622年,朝廷复起为贵州遵义道监军参议,到职未满一年,即病故于任上。

赵邦清和汤显祖第一次相见,已不可考知。但在赵邦清任滕县知县的第二年(1593年),汤显祖以朝廷考核组成员的身份专程到滕县考核赵邦清的政绩。过了三年,又“再计”。三年之间,滕县变化巨大,库中“积金乃至三千、谷逾六万”,以至汤显祖“哑然而骇曰:‘是何兴之暴也?’”(是什么原因使滕县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汤显祖在仔细了解了赵邦清的政绩后,赞叹赵邦清治滕的功绩,认为应当委以重任,“今夫以贫弱之滕,三年而暴富,诚委之一二大镇,其行法益巨,三年当不异滕”。褒其为“伯才”(即堪任封疆大吏),并整理了详细材料,返都呈吏部尚书张凤翔(“为载其牍,长安以示执政张公”)。同时,写了《过河间题壁留示赵仲一》诗,诗曰:“九河已成陆,卑栖犹问津。道心能似此,沧海亦生尘。”表达了对赵邦清的敬仰之情。不久,赵邦清升迁为吏部郎中。当时,汤显祖根据对赵邦清品格、气节的了解,认为:“赵君第可用御史(纠察弹劾官员缺失的官员),出按经营四方(即当一任地方大员),在其中(即在吏部)非其处也。”汤显祖真可以说是对赵邦清知之颇深。因为以后的结局证明了在政风污浊的明万历朝,不懂官场“游戏规则”,耿直如砥的赵邦清自然没有见风使舵、玲珑八面的官员吃得开、爬得快,相反等待他的只能是诬陷、落职和愤懑。

在赵邦清被免官归故里亲事稼穑之际,汤显祖经常写来书信予以慰勉激励。他以东汉死于党锢之祸的范孟博和春秋时焚死于绵山的介子推作比,譬解赵邦清虽免官归乡,但“得归居河山之阳,草笠种收以奉太夫人”,“得从太夫人岁相浣濯,为家园之游,此又臣子之大幸也!”又以晋代陆机陆云兄弟及战国吴起、商鞅之死,劝慰邦清“虽陶穴躬耕,黄冠草服,犹得听山河鹤唳,饮灵湫,嚼金丝草,平原(陆机)有此乎?”“公虽进不得如管(仲)诸葛(亮)公,主臣一心,光赞盛业,退犹免于吴起、卫鞅(商鞅)刻厉之祸”。汤显祖为赵邦清写了大量诗文,以《汤显祖集》为据列举,即有《过河间题壁留示赵仲一》、《奉寄赵仲一真宁并问达师》、《书答赵仲一》、《寄赵仲一吏部真宁……》、《送周子成参知入秦并问赵仲一》、《谢赵仲一远贶八绝》等诗13首,《寿赵仲一母太夫人八十二岁有序(有歌)》、《滕赵仲一生祠记一序》、《赵乾所梦遇仙记》、《赵仲一〈鹤唳草〉》序、《滕侯赵仲一实政录序》、《赵子〈瞑眩录〉序》、《〈赵仲一乡录行〉序》和《复滕侯赵仲一》等8篇,合计有21首(篇)之多。赵邦清数次书信相约汤显祖,称将“东出武关,溯淮湘,会汉沔之上”,但汤显祖答以“家亲皆八十有六,不能西”,两人再次相会晤面的愿望终未实现。

汤显祖曾以歌行体诗慰勉赵邦清,题为《以歌代书答赵仲一》。其诗曰:“景清白血流真宁,邦清吾友如其清。欲留关尹言道德,稍知公子近刑名。风尘两度相携手,笑语悲欢一壶酒。长安贵人方见知,乡里小儿亦何有。翩翩世故不可穷,睨柱碎璧成英雄。空闻越客诅秦客,未葬滕公得赵公。有母闲居差不恶,无家古寺堪留客。虽知世上眼难青,何得此中头俱白。我今与子一诙谐,为民光景正须来。去官只有耕田手,处世都无避债台。温公袖中谁所写,坐我不羁置林下。

一番西笑秦无人,龙泉太阿知我者。”在这首诗中,汤显祖评价赵邦清正直如为明建文帝殉节而谋刺朱棣被杀的同乡景清,称赞他品格刚正“近刑名”。并回忆了二人交往的历史,感叹赵邦清因南北“党事之争”而去职,抒发了天涯同沦落,惺惺惜惺惺的知遇情怀。

全诗风格豪迈而不悲凉,是二人情深谊长的真实见证。

——选自《正宁文史资料》第四辑(作者为正宁地方史办公室主任)

同类推荐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传说哈密

    传说哈密

    由中共哈密地委宣传部、哈密地区文联组织编纂的“哈密文库”第一辑七册著作包括《红色哈密》《甜蜜哈密》《亲情哈密》《大美哈密》《传说哈密》《名人与哈密》《创业哈密》《援疆干部看哈密》,这套书为广大读者认识哈密、热爱哈密打开了一扇窗。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本书以作者和美国教授山姆谈话的表现形式和生动的史实,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十大特征:以和为魂、以德为本、和平主义、爱国主义等等。
热门推荐
  • 大道:封天传

    大道:封天传

    风云动地,兵刃沙场,对酒当歌,乾坤朗月,只读今日封天,望得一世大道。
  • 至尊狂妃:邪魅大小姐

    至尊狂妃:邪魅大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穿越到一个废物大小姐身上,没人疼没人爱,被自己妹妹推到河里香消玉殒。再睁开眸子的她多面圆滑,冷酷,腹黑,狡诈。创建明月帝国第一情报局,第一兵团,玩的是样样风生水起,她的魅力无限,成就最伟大的势力。风华绝代。吸引了无数男子为她牵肠,为她挂肚。而她,却只驻足于身后那一抹宠爱无限,一直放任她成长给她全部的宠爱的男子的身上。他说:“箫儿,你想做什么放手去做。本王是你最坚实的后盾。这世界,就是本王捧在你手心里的玩具。”
  • 妖龙传说

    妖龙传说

    一条倒霉的龙,被困浅滩多年,忽然有机会逃出,却被打入一个海底洞,习得妖法,收了小弟,偷了龙宫之宝,逃往人间避祸,混入黑道,将人间搅得乌烟瘴气......
  • 死神之继承者

    死神之继承者

    一个三观不正的孩子,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披上披风,戴上面具,月下翱翔,她不知道什么是情,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她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 让学生明晓事理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明晓事理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日照弄影

    日照弄影

    五年前,考上医学院的梁晨影看上了大她两届的师兄欧胤煦。五年后,他们重逢。误会解除,结婚,甚至生宝宝。对他们来说是幸福的开始,但一场阴谋突然显露……
  • 漠然雪帝

    漠然雪帝

    乱世,演绎红尘绝恋,缘起缘灭之中,荡天地,平乾坤。残阳似雪的刹那,你,后悔了吗?即使是完美的收获,也伴着许多的失落。为爱而闯,与美同行,这里有强悍的斗气,有炫丽无比的魔法,有奇异的巅峰修真,更有强大到你无法想象的控师。你,准备好了吗?
  • 青楼梦

    青楼梦

    锦衣卫花宣冷遭人暗算,误食春药,强暴了本来皇上命他保护的来自瓦剌国的和熙公主,为了躲避和熙公主的报复,花宣冷诈死,隐姓埋名卧底在青楼中暗中帮助皇上打击来自瓦剌国的细作,每天在青楼中看着男欢女爱的场面,一向不好女色刚正不阿的花宣冷也有些把持不住了……
  • 尊破苍穹

    尊破苍穹

    上苍有命塑天地,逆天成道破苍天。无情天道众生浮,谁将冷骨傲乾坤!九天十地唯我独称尊,龙凤舞天吾傲视天下。睥睨八荒任凭天地怒,敢问苍穹谁人敢为尊?
  • 回到三国当霸王

    回到三国当霸王

    霸是武力冠绝天下,王是德行征服四海。苏飞一次意外回到东汉末年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看他怎样一步步的在霸王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