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4700000021

第21章 米万钟与“青芝岫”(1)

去过北京颐和园的朋友,一定还记得园内一块被称为“青芝岫”的大石头。关于这块石头,可是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的。

传说这块石头最早是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发现的,地点在北京房山。米万钟发现之后,欣喜万分,“昂首而俯,足跋而敛,濯之色而青,叩之声而悦”,大概是说他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屏声静气,仔细观察,发现它的颜色为青色,声音很悦耳。米万钟立即想把它搬回家去,怎奈石头太大,米万钟《大石记》中说它“长三丈,广七尺”,现在说它“高4米,宽2米,长8米”,米万钟费尽气力,雇用了1000多人、40多匹马,拉了7天才把它搬运出山。这时有朋友建议,让他仿效秦始皇修长城运送石头的方法,修一条“冰道”,即在沿路挖井,等到冬天就把井水泼在路上,形成一条冰铺就的道路,让石头在冰上滑行。米万钟本是性情中人,未多加考虑就欣然同意,开始修路凿井,三里一小井,五里一大井。没想到这项工程实在是太浩大了,米万钟倾其家财,最终只运到了良乡。不久之后,米万钟自己就抑郁身亡了。这块石头因此便被人称为“败家石”,“围以墙垣,覆以草棚”,搁置在了路边。这件事米万钟在《大石记》里就有记载,只是说得简单:“欲致之勺园,仅达良乡,功竭而止。”

关于修筑冰道,据说至今在北京地区还流传着一首歌谣:“彰仪门,修得高,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长又长,过了辛店是良乡;良乡塔,漫山坡,过了窦店是琉璃河。”

关于这块败家石,故事却还没有完,说是后来乾隆皇帝发现了,问起缘由,大臣刘罗锅就告诉他,这本是明朝米万钟在房山大石窝发现的,他想运回海淀勺园,但是石头嫌去他家大材小用,所以就蹲在这里不走了。乾隆一听,来了兴致,心想蹲在这里不走,莫非在专意等我不成?立即命令部下限期运回清漪园乐寿堂。其时,乐寿堂的大门已经修好,门小石大,要想运进去,就得破门。这时皇太后不干了,说什么破石头,“既败米家,又败我家,其石不祥”。皇帝无奈又求救于刘罗锅,刘果然聪明,对太后说您看这块石头,样子多像一枝灵芝,这是祥瑞之物,昭示人寿年丰,皇基永固,不能弃置路边,只宜放在乐寿堂前。太后听后觉得有理,也就同意了。乾隆大喜,遂给石头赐名“青芝岫”,意思是“石岩突兀如青芝出岫”,像青色的灵芝生长在峰峦上。又挥笔题写了“神瑛”“玉秀”四个大字,命部下刻在石上。现在,我们还可以隐约见到这些刻字。

令人遗憾的是,这块石头到底也没有使清王朝的江山基业永固。因此又有人说,这果然是一块败家石,不仅败了米家,而且败了皇家。其实,石头无知,石头何辜?真正使其败家的原因恐怕是:玩物丧志,贪欲焚身。贪不一定指金钱,也可以是其他东西,如米万钟之所贪石头。

这样说,似乎对米万钟显得不恭敬,也会伤害一些人的感情。米万钟是庆阳西峰米家堡人,生活在公元1570—1628年间,明代有名的书画家。庆阳人所写的志书中,都对他褒奖有加,说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颇有学问”,说他“毕生手不释卷,学识渊博”,“擅长书画,风雅绝伦,气势浩瀚,运笔流畅,名满天下,与华亭董其昌、临府邢侗,晋江张瑞图齐名,时称‘南董北米’”。还说他之所以被免官夺籍,是因为他刚正不阿,与当时把持朝政的魏忠贤等人不和,屡次发表不满言论所致。对此,我没有异议。

米万钟出身名门望族,其父是锦衣卫百户,禁卫军的长官,米万钟因为加入锦衣卫而徙居京师。家庭环境优越,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肯定的。米万钟一生志不在政,大隐于朝,主要精力放在了写字作画上,其书画成就无人能否定。别的不说,只看今天网上铺天盖地的关于他书画作品的拍卖广告,就可知道。什么《湛园花径诗》,《峰峦清逸图》,估价都很高。说在2007年荣宝斋的一次文物拍卖会上,他的一幅写有“选澥为园拙养尊,松风竹月自朝春。北窗一扇深睡足,不为诗翁不启门”七言诗句的立轴,仅有160厘米×45.8厘米,就拍卖了224000元钱的价格。而且也确实有气节,敢不买当朝权贵的账。有史书记载说魏忠贤想请他为自己书写屏风,他却越墙逃走了。魏忠贤看中了他的一处宅院,出钱想买,他坚决不肯。

这些无疑都是他被免官的原因,但也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准备搬运回来的“青芝岫”过于高大,已经超过了皇家御园收藏的规格,魏忠贤及其走狗倪文焕就是以此为由参倒米万钟的。如大隐于朝: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小者隐于野,独善其事;中者隐于市,全家保族;大者隐于朝,全身全家全社会。东晋王康琚《反招隐诗》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李善注:“《史记》曰:‘老子,名耳,字聃。’《列仙传》曰:‘李耳,字伯阳,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又曰:‘武王平殷,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朝市,朝廷和市场,泛指人口稠密的热闹地方。

果真是这样,我们就不能不为之感到遗憾了。

事实上,米万钟爱石确实有点过了。

他的许多称号,都与石有关,如友石、文石居士、研山山长、石隐庵居士等。其中“研山”的“研”通“砚”,“研山”即山形石砚,据说最早是属南唐后主李煜所有,后来有一块落在了宋代书画家米芾的手里,米芾将其视为至宝,并且为之写了《研山铭》贴。米万钟自称“研山山长”,除了表现他对研山石的喜爱外,也暗示了他与米芾的本家关系(据史书记载,米万钟是米芾的后裔)。当时的人们因此说他“无南宫之巅而有其癖”,“南宫”即指米芾,因为米芾曾做过“南宫行走”(皇室子弟学校的临时老师),所以这样称呼。“巅”是巅狂的意思,据说米芾行为举止巅狂,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米巅”。关于他的巅狂,历史上有很多掌故,一件是说他有一次见到一块形貌丑陋的石头,喜之若狂,竟特意穿上礼服,前去祭拜,边拜还边把石头叫大哥。还有一件说宋徽宗召他在御屏上写字,他一口气写完之后,掷笔大喊:“一洗二王恶札,照耀宋室千古。”

“二王”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子父子,“札”,这里指二王写的字,“恶”是说他们的字写得不好,自己完全超过了他们,在宋室更是无人可比了。据说宋徽宗此前未见过米芾,本来是站在屏风后面的,听见这话急忙走了出来。米芾除了巅狂,还有两个癖好,一个是洁,一个是石。米万钟虽然没有他那样巅狂却同他一样有爱石的癖好。

当时有人说米万钟“心情欲淡,独嗜石成癖,宦游四方,袍袖所积,唯石而已”。他有一幅《绢本画石长卷》,现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这幅作品,就是他对自己的“袍袖所积”细心观察、认真研究之后画出来的。他在这幅长卷的后面写有“跋”,说自己见怪石屏列,于是动了心思,分别给每个石头都起了名字,画了形状,并且题写了赞语。据说今天颐和园里蕴含“峰虚五老”之意的五块太湖石即是从米万钟所建的园子里搬去的。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对面的北太湖石、名为“青云片”的,也是从米家的园子移去的。还说这块“青云片”与“青芝岫”是姐妹,分别被称为小青和大青。更有甚者,说他的这种爱好还影响到家人,他的妻子陆氏居然能审音定石,不烦目击,“但听米袖中石子戛击,便知某石以文绮胜,某石以泽润胜”。不用眼睛看,只听声音就能知道米万钟袖子所藏的石头哪块以色彩花纹取胜,哪块以温润滑腻取胜。这本事可了不得!真正是炉火纯青了。

关于他建的园子,也有一些说法。说他在北京建了三个园子,分别为勺园、漫园、湛园,三园之中,最属勺园名气大。

说勺园即建在今天北京大学燕南园以西,取“海淀长河水一勺之意”。米万钟曾专门为它画了《勺园修禊图》,现存北大图书馆,为该馆镇馆宝之一。前面所说的“青云片”原本就是放在这个园中的,而“青芝岫”就是准备搬进此园的。有一本书叫《春明梦余录》,那里边记载说:“海淀米太仆(米万钟的最后一任官职是太仆少卿)园,园仅百亩,一望尽水,长堤大桥,幽亭曲树,路穷则舟,舟穷则廊,高柳掩之,一望弥际”。

还有一本《帝京景物略》,里边有更详尽的描述,而且把米万钟所建勺园和李伟所建清华园比较,得出结论“李园壮丽,米园曲折;米园不俗,李园不酸”。今天北京大学的勺园大楼,就是米万钟住宅的旧址,米曾写诗道“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另外两园记载不多,只说湛园建在皇城西墙根下,里边有石丈斋、石林、古云山房,米万钟平生所藏大都放在古云山房里。据说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是这些园子里的常客,都称赞米家有四奇:园、灯、石、童,米万钟也因此名噪一时。

平心而论,米万钟爱石,纯属个人爱好,不关他人什么事,不应该受到人们的诟病。况且石头毕竟不是钱财,爱石也不失为一种雅兴。从古至今,喜爱石头的人有不少,为爱石寻找理由的人就更不少。当时就有一个叫陈继儒的人为米万钟画石卷题词说:“非独友石,友其德也。”米万钟喜欢石头,把石头当作自己的朋友,其实是欣赏石头的品德。这话似不好解,愚顽如石头,会有什么好品德?但是不然,大凡玩石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就有石的成份。老子说:“仁兼智者乐石”。陆游说:“石不能言最可人”,有人接着说:“石不言而非不能言也,石一言非金玉之音,便是石破天惊之声,足见石之蕴涵之深,非凡人所能识也。”《诗经?鹤鸣》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人诠释为石头坚硬、勇敢、坚毅、豁达,情愿让流水伤其肌肤,磨去棱角,也不改变它的本色,甚至更显光彩。说石头聚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开万世之功业,傲百代之英雄,是貌似安静实则鲜活的跳跃着的生命,是在天地间已挺立亿万年,遭风雨雷电洗礼的大写的人。还有不知名的人,专门写了篇《雅石铭》,说:“山不在高,有石则名;水不在深,有石则灵。……在国则可为国玺,权倾天下;在民则能为磨盘,保民果腹。……平实而不拙,奇异而不夸,慎独不群,深埋不露,幽雅不俗。”等等。

如此看来,爱石确实是一种雅兴。但如米万钟爱到因石败家,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况米万钟是政府官员,作为政府官员,志不在政,一味玩石,也有失职之嫌。事实上,米万钟25岁考中进士,开始做官,一共做了35年。官做得怎样,史书上并没有多少记载,只有庆阳人写的文章中有寥寥数语:“为政清廉,关心民众疾苦,注重文化教育,颇受称赞。”是否真是如此,不得而知。就我个人的看法,恐怕未必,因为他在前15年里,都只做着县令,虽然从河南到四川再到江苏,转来转去,却没有得到提拔,他的朋友为此写诗道:“米公弄石如弄丸,十年改邑不改官。”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不改官”是因为过分耽于“弄石”之故,但两者之间显然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了,也可能如后人所言米万钟是“以书名掩其政名”,书画名气太大了,政声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确实,作为书画家,米万钟是成功的。《书史会要》说他“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说他“以书法著称,行草得米芾家法,工山水,善花卉,又擅石。山水得倪瓒法,花卉似陈淳”。倪瓒是元代画家,其画法疏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陈淳为明代画家,评家说他“虽表现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今天我们还知道,他的书画作品不仅在国内许多博物馆里有收藏,如北京、天津、上海、苏州等,而且有一幅《山水图卷》还被收藏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院里。

同类推荐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孔永编著的《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为丛书之一,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解析,挖掘藏在画作中的未解之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热门推荐
  • 蜜糖还是殇

    蜜糖还是殇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爱到分才显珍贵,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拥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贵的。曾经的快乐回忆就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曾经的梦碎了一地,捡起,努力拼凑,而后又碎,再捡起,拼凑,直到有一天再也拼凑不来……
  • 单身妈妈寻爱记

    单身妈妈寻爱记

    没有正式工作的打工妹萧潇和刚高中刚毕业的男孩相恋了,这场姐弟恋最后还是遭到了阻挠,一夜欢愉之后,男孩不治身亡。更出乎意料的是,萧潇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了,她决定要把孩子生下来,即便成了单身妈妈。而其他人之间的秘密,也都在最后浮出了水面。
  • 慎言

    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天道玉玺

    极天道玉玺

    飞升有两类而分四道。一类曰天道,为器道、仙道;二类曰轮回道,为缘道、破道。有一异类名谓玉玺,号天道;纵横四道,问鼎巅峰。玉玺飞升,万物有灵;玉玺降世,天灾必现;玉玺纳入,玄气归体;玉玺入心,越境飞升!
  • 佛说老母经

    佛说老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医

    极医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比有文化的流氓更加可怕的是会武术的医生,打又打不过,只能挨打,挨打也就算了,他还能治好你,接着再打你一次。都市年代,看我们的主角如何仗着自己一身高超的功夫和医术,救死扶伤、惩治坏人。但上帝是公平的,在给了我们主角强大的能力的同时,也给了他致命的弱点:害怕女人。且看我们的主角如何被御姐调戏、被少女吐槽、被萝莉嫌弃......看陈振兴如何万花丛中过,叶叶沾湿身。额,其实我想说的是:弘扬中华文化,人人有责!
  •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否,与这个人的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在气势上就可赢得人们的一份尊敬,就能赢得比别人多一份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语言精练而又伟大的演说家们,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将决定着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好的口才就是人成功的辅助器,练好了,可以遨游于人际交往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练砸了,处处受人厌恶,明明是好心,到他那儿反成了恶意。
  • 重生宅门:妾本悠闲

    重生宅门:妾本悠闲

    穿越的杜若溪看不惯邱旖韵前世里受到的各种苦难和悲催,于是开始认真经营在异世的新生活。前世里压在她头上的姐姐和二娘,还有夫家最看不上她的婆婆,她都统统不放在眼里。她要让邱旖韵本尊这一生过得好,还得看那个前世里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如何。于是全新的邱旖韵就开始了认真地相夫教子的日子,这女人对外绝对护窝。前世里做了她夫君正房的姐姐,这一世是再难得逞。邱旖韵此生潇洒悠闲,顺带着发家致富这种事儿也是得心应手。且看异世穿越重生女,如何把握炮灰人生,擒得夫君心,从前世里无名无分的妾室蜕变成今生一代皇商世家的当家主母!
  • 特工皇后:凤倾天下

    特工皇后:凤倾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特工组长,一不小心嗝屁穿越居然成了“五大三粗”的女人。又丑又挫,被皇帝纳后还不准拒绝!好啊,不就是做皇后嘛,老娘千军万马都不怕,还收拾不了小小后宫?惩戒刁奴,鞭笞宫妃,没事儿再给太后添点儿堵……还有那位傲娇的九五之尊,赶紧从老娘床上滚下来,老娘心情不爽不侍寝!“陛下,臣妾身子不适不宜侍寝,已觅得良妃等候陛下恩宠。”某女人挥舞着小手绢一脸奸计得逞。砰!宫门毫不留情关上,徒留某男咬牙切齿。“哎呀,那边男色不错,待臣妾去采摘一朵!”某女人一脸色相,看着帅哥就想扑去。某男揽腰一抱磨牙霍霍:“该死的,你想在朕头顶开辟一片草原不成!”强强文,男女均腹黑。前期互虐,后期宠甜。
  • 老衲很坏

    老衲很坏

    一个爱打坐时偷偷摸摸看话本的大和尚,看到有情人终不成眷属,心中欢喜无限,谁料乐极生悲圆寂了。恍然醒来,什么,老衲是法海?老衲是土财主?老衲是王母?还是那句话,和尚谈不得恋爱,你们也不能谈!和尚快穿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