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400000036

第36章 规律

事实上,不仅曾国藩有这样的教训,很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我们分析他们的得失成败,会发现,其实“一个好汉”有没有“三个帮”、“一根篱笆”有没有“三个桩”,往往是得失成败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请注意,是“最重要”,而不是“重要之一”。

为什么呢?一般来说,那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既然能称之为杰出人物,自身的素质、素养、智商、情商,以及潜能,基本上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他们自己够杰出的时候,还能不能容忍别人的杰出。

比如宋代最有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天纵奇才,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的很多改革思想、改革措施,可以说是极具超前意识的。甚至有人说王安石的改革思想跨越了千年,直指当下。也就是说他的一些改革主张,到现在,还能对我们的生活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所以王安石不是一般人,他简直就是个超人,虽然他不像超人那样穿着裤衩和披风,但他具有超人的思维与智慧,这是毋庸置疑的。

王安石不仅有超人的思维,还有着超人的行动能力。他当年在浙江当地方官,别人家里搞装潢,他们家也搞装潢,但王安石家的装潢很别致,王安石拿毛笔在墙上写几个大字就当装潢了。当时王家客厅的墙上写着八个大字:

“不求做官,只求做事。”

所以王安石走乡窜户,在地方上试行改革,因为有强大的行动能力,所以当时就取得了成效。

你看,既有超人的智慧,又有强大的行动力,要“数风流人物”,王安石怎么也可以算一个了吧。

可问题是王安石在全国推行改革之初,什么事还没开始做呢,就先喊了一句惊天动地的口号。

什么口号呢?

有名的“三不足”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这个“三不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是说我王安石就要大张旗鼓地改革变法了,这时候会有人用灾异现象攻击我,但我王安石天崩地裂也不怕,这叫“天变不足畏”;变法动到即得阶级的利益,他们会像疯狗一样地来咬我,来诋毁我,这些我也不怕,这叫“人言不足恤”;最关键的是第三句,“祖宗之法不足守”,就是说改革自然要出新规定、新法令,这些法令跟旧制度,也就是祖宗之法,自然会发生抵触,中国人喜欢抱住祖宗之法不放,我王安石觉得除旧才能迎新,所以“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这话一说完,当时就捅了马蜂窝,当时就惹恼了这样几个人。这几个人名字在中国历史上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哪些人呢?

司马光、苏轼、苏辙、程颐、程颢。

中国当时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最讲究什么?最讲究传承,也就是祖宗之法。农业文明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耕种,你耕种的经验与技术哪儿来的?是你爹教给你的。你爹的经验哪儿来的?是你爹他爹教给他的。没有传承,就没有农业文明。所以祖宗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那是不可动摇的。所以骂人忘本有个词叫“数典忘祖”。民间骂人就更形象了,西方人骂人只是“Fuck you!”中国人骂人骂的却是“Fuck your mother!”为什么是your mother而不是you呢?就是为了要搞乱你的血缘关系。所以历代变革在中国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总是打着复古运动的旗号,进行变革的事实。

当然,因为这句“祖宗之法不足守”捅了个大马蜂窝,后来,连王安石自己也不承认说过这样的话。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最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听说这话后,也很生气,说哪个混蛋说“祖宗之法不可守”的?是王安石说的吗?把他叫来。结果王安石来了之后立刻否认,说我可没这么说过,不过,皇上,要改革,就应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他把他的改革主张又通俗地阐释了一遍,意思还是这个三不足。

所以因为观念之争,司马光、苏轼,还有二程兄弟这些人,立刻吵成一团。要知道司马光、苏轼这些人,哪一个是小人,哪一个是坏蛋呢?他们哪一个不是心怀着家国天下的理想,哪一个不是甘愿为百姓、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呢?可是因为观点不同,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由此开始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北宋文人党争,而一个时代的精英智慧,在无休止的吵闹中消耗殆尽。

虽然司马光、苏轼这些人原来还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但王安石被神宗任命为宰相负责变法运动之后,除了锐意改革之外,心中已经装不下什么其他的了。他这时候除了满腔凛然正气之外,剩下的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视死如归的勇气。

我们说,这种正气与勇气都是对的,都是好的,但它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危害,即王安石开始把自己英雄化了、好汉化了,太把自己当好汉了,于是就忘记了“一个好汉要三个帮”的简单道理。

王安石当初在做地方官的时候,曾经给不喜欢他的仁宗皇帝上过一篇奏章,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后来也是王安石变法的纲领性文件。之所以有名,不仅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更关键的是因为写得多,所以这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后来又有个外号,叫“万言书”,整整写了一万多字。要知道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会意文字,携带的信息量在各种文字里可以算是最为丰富的,古文写一万多字,那就非常不得了了。所以仁宗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说这是谁写的文章,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再一看,是王安石写的,他本来就不喜欢王安石这个人,所以没看完,就扔废纸篓里去了。

仁宗不喜欢,可自有人喜欢。后来的神宗皇帝,当时年龄还小,从废纸篓里捡到了这篇万言书,看过之后,当时就说了句话——“我选择,我喜欢!”所以他后来一登基,就力推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

神宗支持王安石到什么地步呢?他曾对王安石说过一句名言,叫“卿我一人耳”!就是你办事,我放心,咱们俩是一条心!王安石听了这话之后,热血沸腾,誓死要把改革推行下去,于是自然就自我英雄化,“虽千万人,吾往矣”了。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为了表达自己的改革主张,足足写了一万多字,所以叫万言书。可司马光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观点,写信跟他商榷,写了多少字呢?

三万言书!三万多字!

要知道用古文写三万多字的文章,那实在是前无古人了。司马光相当于写了一篇博士论文——《论我不同意王安石变法的十二条意见》。

但是,跟仁宗不搭理王安石的万言书一样,王安石也根本不搭理司马光的三万言书。他的回信寥寥几笔。司马光来信三万言,王安石的回信只有417个字,这篇文章很有名,很多人中学时都学过,就是《答司马谏议书》。

主要内容就是回答司马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要支持我,就出来跟我混;你不要不支持我,就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就是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你要迷恋哥,哥就是你亲哥;你不迷恋哥,哥就是传说!

而且王安石还不能算是“非暴力不合作”,他的反应应该算是“暴力不合作”,他大权在握嘛,所以把那些不支持他的人、跟他争论的人,统统赶出京城,贬到外地去。什么司马光、苏轼、苏辙,都被他赶走了。眼不见心不烦,你们不跟我干,我王安石一个人干!

这叫什么?这就叫个人英雄主义。英雄和好汉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心理膨胀,所以作为一个好汉,根本不需要别人来帮。

但人是社会关系的人,没人帮,你的个人英雄主义,注定只是个悲剧的英雄主义。王安石个人的结局和他的改革变法的结局都一样,因为文人党争,因为众矢之的,所以在当时就惨遭失败。

反观中国古代改革的另一个典型张居正,《明史》上指责他为了改革,甚至不惜与太监头子冯保结盟。要知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对太监,那是极为不耻的。但凡有骨气的文人,要是谁跟太监做朋友,那说出去,可是丢脸丢到祖宗那儿了。

可张居正想得就很清楚,他是把自个当好汉,所以他跟王安石一样,也锐意改革,但他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那三个帮他的不一定非要是好汉啊!所以哪怕是太监,只要他能帮到你,能让你实现改革的理想,就应该拉拢他、跟他结盟。

所以毛主席读《明史》说,整个明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宦官乱政,可就在张居正改革的十年里,宦官问题一点都没有,宦官势力不仅没成为改革的阻力,还成了有力的帮手。所以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变法,其中有个最大的差别,就是用人、识人的差别。

所以中国人还有句俗话,叫“可以不读书,不可不识人”。最典型地反映了这句话的精神的,就是那位有名的流氓大亨皇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原来基本上算是个文盲,大字不识几个,还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连他爹都不待见他,认为他这个儿子最没出息。但刘邦后来居然成了皇帝,开了大汉四百年天下,凭什么?刘邦自己说,就凭一条,凭他会识人,会用人。

韩信说自己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说依刘邦的能力,带不了多少兵。刘邦便问那你怎么成我手下了呢?韩信说大王您不善带兵,但您善带将,就是说你会识人、用人啊,我这么有才的人,项羽不用我,你用我,所以你能成事啊!

刘邦听完哈哈大笑,这一笑就是对自己能用人的自诩,这一笑就开了大汉四百年天下。

所以刘邦百无一是,只有一样特长,会识人才,会用人才,就凭这一点,就最终战胜了项羽这样的自命不凡的英雄好汉!

所以说,越是英雄,越是好汉,越应该时刻警惕,要识人,要用人,要有自己的人才团队,要懂得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

在长沙的曾国藩,被搞得灰头土脸,就是因为他太把自己当英雄、当好汉了。自视英雄本身并没错,错的是,他居然搞起了个人英雄主义,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一个人与整个湖南官场为敌,最后当然没什么好下场。

幸好,曾国藩在修身上最大的本领就是他善于反省。他先是忍气吞声地退出了长沙,来到了衡阳,然后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在长沙办团练的得失成败。这么聪明的曾国藩,一旦静下心反思、反省,立刻想出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自己这条好汉,没有伙伴,没有帮衬,没有属于自己的团队。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个桩”,至此,曾国藩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以后,他最为关注的事情,就是选择他的团队伙伴,建设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团队,并形成属于他曾国藩的团队风格。而他真的做到了,这个团队,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湘军。

你看,湘军原本只是一支地方武装,但现在湖南的各种文化都喜欢用湘军文化来标榜,有电视湘军,有体育湘军,有文化湘军,还有商贸湘军,这说明由曾国藩一手开创的湘军文化,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团队风格。

曾国藩在长沙的时候,想的还只是一个人办团练,吃了亏到衡阳之后,他想的就已经是一群人办湘军了。所以他在衡阳,先是努力沟通好与当地官场的关系,然后登高一呼,以利益与道义为旗帜,四方招募贤才,也就是找属于他曾国藩的“三个帮”和“三根桩”。

果然,只要有用人之心、识人之能,人才自然就会聚集过来。曾国藩先后找到了他的黄金搭档胡林翼、罗泽南,他的五虎上将彭玉麟、杨福载、塔齐步、鲍超、李续宾,后来还有他的接班人李鸿章,甚至还有后来与他一时齐名的左宗棠,还有后来洋务运动的一大批干将。

当时有人评论说,曾国藩后半生虚怀若谷,广纳贤才,以至于“天下人才,尽归曾幕”(王闿运《湘军志》)就是说天下的人才,后来都到曾国藩的手下。

你看,到这个时候,曾国藩这条好汉,就不是三个帮了,而是三十个帮,三百个帮,三千个帮。

而同时,太平天国那边却不停地发生内讧与内乱,由于洪秀全用人无方,又无识人之能,兄弟之间反目成仇,最有才的杨秀清被杀,最能打的石达开被逼出走,大好局面分崩离析,洪秀全最终成了个孤家寡人。

所以曾国藩后来也曾评说,说自己最终能战胜洪秀全,他胜在识人、用人之胜,而洪秀全则败在识人、用人之败。

所以曾国藩平生也特别喜欢民间的那句俗话:“可以不识字,不能不识人!”

同类推荐
  •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此书为著名哲学家尼采所著,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 范畴篇

    范畴篇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首先使用了范畴这个术语的,他规定出十个范畴,作为基本概念,它们是:实体、数量、关系、性质、活动、遭受、姿态、时间、地点、状态。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前面四个范畴,特别是性质,尤为重要。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阳刚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阳刚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 “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凤中凰

    重生之凤中凰

    前世,她为了寻求温暖,被伤的体无完肤。重生后的她决定将前世的一切埋藏在心底,规划属于自己的蓝图。一道圣旨却将一切打破。她是南璃国地位崇高的太后,是江湖上神秘莫测的血魂阁阁主,平顺惬意的生活对她来说却总是短暂的。小莫的病危,百里夜的嘲讽,百里瑞的伤害,曾今她认为美好的东西再次发生改变。前世和今生的画面是那么的相像,心底的伤口被活生生的撕裂。(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琅邪之都市狂龙

    琅邪之都市狂龙

    校内学生混乱?整治!你富二代嚣张跋扈?撂倒!商战中你耍手段?看我不玩得你只剩下小裤裤!一个妖孽级的人物,一个极品的天才。救兄弟于危难义无反顾,运机智于商场精明尽显。高官政客对他恭敬有加,江湖兄弟对他尊崇倍至,美女靓妹对他倾心不已,这是为什么?只因他是琅邪,狼邪会的太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狂龙的崛起注定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 佛说演道俗业经

    佛说演道俗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焱天下

    逆焱天下

    数万年前的神域上古大战,人魔两族两败俱伤,而引发这场大战的根本,却是一枚佛珠,但佛珠却意外遗失到了武衍大陆,一个由武而存在的大陆。尘家的废物尘风在尘家后山练功,却意外发现这枚佛珠……
  • 宇智波天痕

    宇智波天痕

    封印的卷轴永恒的万花筒九尾的通灵无尽的查克拉他会引领世界走向何方?
  • 短篇之同学会

    短篇之同学会

    胖子逆袭,学霸无敌,二十载依然如一。二米周现代男男短篇,字数不够,神经来凑。
  • 叶迷蓝

    叶迷蓝

    现实很少的完美邂逅不信命的女汉子徐娅骊在一次偶遇如偶像剧般跟左晓禹相遇她带着一个拥抱去等待她的青春余韬的冷漠让徐娅骊慢慢的失去当初的热情他为她动心过但他还是放弃了她他在三年后没有给她想要的答案他(余韬)五年前给了她心里的答案他们又如何书写他们叶路
  • 九重战记

    九重战记

    左手为风,右手为雨。双手动,则风雨天下;左眼为生,右眼为死。双眼开合,则生灵涂炭。胸中有怒气,则双手挥动;触吾之逆鳞,则双眼开合。风的凌厉与雨的寒冷是手段,生与死是对待友敌的态度。一身实力,不为正义,只求心中坦荡、潇洒人生。亲人好友就是我的逆鳞,触之则胸中怒意滔天,风云随之变动。风云际会之中,吾踏歌而行!生死之间,吾将逍遥天下!唱一首逆鳞狂歌,但求快意恩仇!
  • 虹

    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男高音歌唱家,拥有一个幸福而平静的家庭。命运安排他与一个美丽而哀愁的少妇邂逅,婚外情像人们熟知的那样熊熊燃烧。付出了惨痛代价,他走出了昨日的婚姻,却四顾茫然;少妇迫于丈夫的挟持,在煎熬中一天天憔悴。当她终于可以摆脱不幸婚姻的枷锁而恢复自由的时候,却被不能承受的虚无感改变了既定的轨迹,那个当初带给她激情的男人,却已带着寒冷的内心,回到了前妻的身边。王大进用小说坦然地表达着这样的观点——欲望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支配着人的生存,而欲望的扭曲与幻灭,则彻底地重塑了生活的样貌,甚至人性。
  • 画仙缘

    画仙缘

    泼墨成兵,天下我行。刘仁礼出身平凡,偶然一次机会得到一本禁书,书中一张女子画像改变了他今后的生活。残酷的世界,羞涩的感情,一切都如丝线般缠绕在他的身上,直到某一天,修罗业火焚去那些回忆,天雷炼体洗掉凡尘之心,他的道,他们的路,才会慢慢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