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0900000091

第91章 九十二、帖木儿兵败瓦梁垒(一)

朱元璋同众兄弟点兵三万出滁阳城,依着滁山两山山涧在滁水对岸安营寨扎,同时派出坛子哨骑过滁水打探也先帖木儿军情。

且说朱元璋按下营寨,当即带着徐达、李善长、冯国用兄弟在滁水两岸侦查地形。朱元璋此次选择驻扎的地方唤作瓦梁垒,正在滁山两山山涧之间,当中横亘着一条滁水。李善长、冯国用兄弟见两边有滁山险峻,中间可以依据滁水守卫,不由得感叹道:“元帅真是深明江淮山川地理,此地依山伴水,地市险峻,易守难攻,断的是一个适合埋伏的绝佳之地。就是我们这样土生土长的定远人也未必知道有这样的好地方”。

朱元璋闻言只是笑道:“诸位有所不知,早在近十年前我曾游历江淮各地。当时也曾在定远各地游历,无意间也曾经到过这个瓦梁垒,当时只觉得此处风景俊秀,哪曾想到两军交战之际,这里倒成了我军设伏的绝佳场所”。

朱元璋说的轻巧略略带过,好像当年他真的是闲来无事到处游历江淮山川地理一般。其中艰辛只有他自己清楚,就是徐达这样从小玩到大的结义兄弟也只是略知一二。当年昙云大师仙逝,朱元璋为皇觉寺众僧不容,被逼做游方僧四处游历化缘,正是在滁阳、合肥地界历尽艰辛险些饿死,也正是此时与马秀英邂逅得救。此番经历刻骨铭心,所游历的山川地理更是此生难忘。所以后来用兵,在那里可以设伏,那里可以驻扎,朱元璋了如指掌,甚至比当地人还要熟悉。

徐达见此地势是天然的用兵之所,当下对朱元璋等人说道:“元帅,此处地面狭窄,两山之间间距不过五十步,且山路险峻。元军主要以骑兵为主,而我军多是新兵,以步兵为主。此处地势狭窄险峻,前面又有滁水阻隔,元军的骑兵优势无法施展,正好可以发挥我军的步兵山地作战的优势”。

冯氏兄弟中的弟弟冯国胜这些日子追随朱元璋左右,跟着也学了不少的兵书战略,当下也发表自己的见解道:“徐将军说的很是,在这么狭窄的山涧中间,不仅敌军的骑兵优势消失殆尽,而且人数优势也不复存在。两山山涧之间五十步宽度内,敌我双方能够投入直接交战的兵力最多也就几百人,别说他有三四十万人,就是他有百万大军也挤不过来。只要我军依山傍险,调集数千精兵收强将,守住这道山涧,元军就是再有数百万大军也奈得我何?这就是冰法上所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朱元璋听完冯国用说完,哈哈大笑道:“不错,国用这些日子大有长进,开始学会用脑子打战了。看来日后不能老把你留在我身边了,得把你派出去独当一面建功立业了”。

众人闻言都跟着笑了起来,李善长说道:“之前元帅在滁阳王面前夸下海口,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此番出城迎战定能大获全胜战败也先帖木儿。老实说之前我还有些担心,想着元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先帖木儿怎么说也收拢了三四十万的人马,他又是丞相脱脱的亲弟弟。军心稳固,而且应该颇受其兄脱脱的影响,以为这战应该是场硬战,没想到现在同元帅来此一看,又听了诸位将军的解析,看来此战我军是志在必得了。哎呀,看来老夫真的是老了,元帅用兵真是神机妙算,非我辈常人能够揣摩猜测的”。

“百室先生呐,我不过是早年曾经游历此处,对这里的地形地貌略有了解罢了,你就不要文绉绉的变着法子来拍我的马屁了”,朱元璋虽然很客气的这么说道,但是心里还是很舒服很受用,他又环顾了一眼周围,对众人说道,“大体的作战方案我心中已经有数了,诸位先随我回去,事不宜迟,我们这就立即回营调兵遣将”。

朱元璋刚回到帐营中,探子哨骑回报,说是也先帖木儿大军现正在全速前进,预计后天便可到达瓦梁垒,领军先锋是悍将巩不班。朱元璋听闻探子回报之后,吩咐了一句再探再报,赏了探子哨骑,立即传令众将中军帐中听令。

只听得一声令下,滁阳军众将顶盔掼甲纷纷齐聚中军帐,朱元璋身披黄金锁子甲端坐帅案,众将在两旁分军阶大小依次站立。参军冯国用点卯完毕后,朱元璋朗声说道:“方才探子来报,说是也先帖木儿大军现正在全速行军,预计两日后到达我滁阳城下。我今日与百室先生、天德将军等查看地形后,决意在瓦梁垒设伏歼灭也先帖木儿所部”。

说到这里,朱元璋环顾众将,语气威严的下令道:“先安排部署如下:众将听令!”,一句军令发出,营中众将无不仔细倾听。

“汤和!”,花云伤重之际,其实朱元璋一直把汤和当做实际的前锋大将使用,设擂选将不过是用来招揽人才的方法,如今迎敌应战,朱元璋第一个点的就是汤和的将。

“汤和在!”,汤和应声而出,汤和之前原以为花云伤重,先锋非自己莫属,没想到后来折腾出设擂选将这么多事情,硬是生生错过了先锋大将,这几日还在懊恼中。现在听到朱元璋第一个点自己的将,汤和心中激动,心想:我这个三弟到底还是心里重视我,第一个点我的将,他大声回应,出列领命。

“汤和,我命你帅两千人马,吴良、吴桢兄弟为副将,立即带兵守住滁水上游。命你们挖掘堤坝,将滁水截断,待两军交战敌军溃败之际,你们再听我号令将滁水放开冲溃敌军”。

“遵令!”,汤和等人接过令箭。

旁边徐达似有所思,上前禀报朱元璋道:“禀元帅,汤将军等人将滁水截断放水冲击敌军固然很好。只是末将以为,不可完全将滁水截断,有滁水在,元军骑兵仓促间难以过河,敌军不得不舍弃战马步兵过河”。

“这样我军就依托滁水将元军一分为二截为两段,敌军必定舍长就短放弃骑兵步行过河与我军交战。待敌军渡河交战溃败之际,汤将军再放开滁水冲击敌军。此时末将再请兵一只埋伏于滁水对岸,等敌军溃败之际趁机截断后路追杀”。

“嗯,天德所言甚是”,朱元璋又回顾汤和、吴氏兄弟道,你三人就依天德之意行事,朱元璋又拿出一只令箭下令徐达道,“徐达听令!”。

徐达出列应声答道:“徐达在!”。

“明你帅五千人马,缪大亨、周铨为副将,连夜渡河,埋伏于滁水彼岸,待敌军渡江与我军交战后,以为信旗为号,伏击敌军”,徐达接过令箭,朱元璋又嘱咐他道,“天德呐,此番你的任务这不是在于杀伤敌军,若是见对岸我军不能击溃敌军,你那边一定要及时出兵前后夹击敌军!”。

“此番你等要击溃、击散敌军即可,也先帖木儿虽然已是溃军,困兽犹斗,何况他们是三四十万之众。你等不可将其逼迫太紧,否则元军反身一击,他们人数众多,我军恐寡不敌众”。

“徐达领命!”,徐达不得不佩服朱元璋这条前后夹击的伏兵之计。

“也先帖木儿是脱脱弟弟,元军军心都在此人身上,此人心中必定不服月阔察儿。此次你等万不可伤害与他,我军急需扩充,当多缴获军资马屁,俘获敌军以扩充我军”,朱元璋又吩咐徐达等道,他此战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要战败元军保住滁阳城,更是要夺取元军军资,甚至直接俘获元军扩充自己实力。

朱元璋又点将道:“周德兴、费聚听令!”,周德兴、费聚应声出列,朱元璋下令道,“命你二人帅本部三千人马,多待弓箭手守住滁山西侧,待敌军度过滁水一半后放箭射杀敌军,见上游滁水放出红旗挥动时你等杀下山去绞杀敌军!”。

周德兴、费聚二人领命,朱元璋又命胡大海、武殿章点兵三千守住滁山东侧,与周德兴、费聚二人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朱元璋特意还对胡大海、武殿章说道:“此次也先帖木儿的前锋乃是悍将巩不班,久闻此人横行中原无敌手,此番交战,愿二位英雄替我将其拿下,替我军建个头功!”。

胡大海、武殿章上前出列朗声答道:“末将谨遵将令,定当破敌斩将不负元帅厚望!”。

朱元璋安排好左右两侧伏兵后,又点将传令道:“耿再成听令!”。

耿再成应声出列,朱元璋给他一支令箭分派道:“久闻贤弟马术精通,此番令你帅轻骑一千诱敌。只许败不许胜,只要能将也先帖木儿大军诱过滁水就算你大功一件。待敌军溃散之后,你见前面有黄旗挥动,再返身回击冲杀”。

“郭兴郭英听令!”,朱元璋一声令下郭氏兄弟双双出列听命,朱元璋先是问二人道,“你二人枪法出众,我且问你之前让你二人着手训练的三千长枪兵怎么样了?”。

二人答道:“长枪军训练已毕,只等元帅将令!”。

“好!本帅要的就是这句话”,朱元璋颇为欣慰的说道,“命你二人帅本部长枪军埋伏在滁山山涧正中,此番正是你兄弟长枪军建功立业的时候,元军以骑兵见长,两军交战后他前军骑兵必定抛下后面步兵过河追杀耿再成。只要他骑兵大部冲过滁水,你二人听到进军金鼓后立即率长枪军杀出,我要你们长枪向前,先刺马后刺人”。

郭氏兄弟领命下去准备了,朱元璋又对冯国用说道:“此番出兵,由冯参军监督众军,由胆敢畏葸不前、违背军令的,军法从事!冯参军可以临阵执法,先斩后奏!”,朱元璋此令一出,众将无比为之悚然。

他又对李善长说道:“众将奋勇拼杀,此战我军必定大获全胜。烦请先生先在城中背下庆功酒宴和功劳簿,待杀退元军后,我当奏明滁阳王论功行赏,与众兄弟一醉方休!”。

最后朱元璋下令众将道:“其余众将明日卯时饱餐后帅本部人马于中军帐前听用!”,众军接令各自准备去了。

朱元璋独自在帐中沉思许久,又觉得还不够,命人唤入冯国胜、陆仲亨。朱元璋吩咐冯国胜道:“宗异呐,你为人最是精明机警,此番出兵,我等精锐尽出,亲眷家属全部都留在滁阳城中。我担心张天佑等人趁我等兄弟出城迎战之际在城中图谋不轨,现令你帅五百精锐返回滁阳城,驻扎在本帅元帅府中。若有风吹草动,你立即保护众兄弟家眷冲出城外,不得有误!”。

冯国胜领命,正要点兵准备,朱元璋又嘱咐道:“万一果真如此,千万不要落下了花云兄弟,切记切记,拜托兄弟了!”。

冯国用心头一紧,领命回滁阳城去了。

冯国用刚走,朱元璋觉得还不够,又吩咐陆仲亨道:“本帅此番出兵,领兵策上不曾有兄弟名字。只因我担心张天佑等人趁我军出城之际在城中为乱,兄弟为人沉稳,我今命兄弟帅五百精兵返回滁阳城中协助守城,你务必要守住城门正门。一则若是城中有乱,你可接应冯国胜保护家眷撤离险境;二则要你即使通报本帅,守住正门,只要守住了城门,滁阳城就还在我们手中!”。

陆仲亨之前还在为朱元璋分派众将时不给自己军命闷闷不乐,现在听到朱元璋委以心腹重任,激动地都说不出话了。朱元璋将令箭交到陆仲亨手中说道:“兄弟务必要谨慎持重,我可把整个滁阳城、三军兄弟的后方全部都交给你了!”。

陆仲亨激动地跪倒答道:“请元帅放心,末将誓死不辱使命!”,朱元璋这才点头让他离去。

待冯国胜、陆仲亨也离开大帐后,朱元璋这才安下心来,对着挂在墙上的地图一个人静静地若有所思。

同类推荐
  • 汉末逆反者

    汉末逆反者

    自小无根之人,纵使胸有万千沟壑,心有破天之志,奈何这是一个讲究出身的时代。。。。。。
  • 帝尘落

    帝尘落

    帝星现,整个尘世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神秘少女,荡气回肠的凄美爱情。一段又一段遭遇与经历,是主角的成长历程的磨练.最终,结局总会是充满曙光的。
  • 身在大辽

    身在大辽

    一场宿醉醒来,杨辉愕然发现,他竟然穿越了,还穿越到了评书中的辽朝,成了一个辽朝公主的儿子,杨辉,他到底何去何从,是留在辽国,还是投奔大宋?留在辽国,能干些什么,投奔大宋,又能干些什么呢?
  • 金眼睛(上):看中国

    金眼睛(上):看中国

    秋天的华山是美丽的。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名山秀水,但是能像华山这样的山还不多见。他最具阳刚之气,那高耸入云犹如一排排天墙横在你面前的巨石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又异常的壮丽,说其壮是因为那略带纹路的岩石,就像男人结实的背膀;说其丽是因为白色的巨石总会有葱葱绿色植被相伴,白绿相间,在蓝色天空的衬托下,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令人折服。
  • 明朝模拟城市
热门推荐
  •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基本发展方略和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本书紧密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较系统地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形成,本质要求、基本内容、主要任务、发展路径与方法第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和方法指南,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参考。
  • 茅山道士驱邪录

    茅山道士驱邪录

    我叫林不凡,被父母遗弃在乱葬岗,师傅是我唯一的亲人,他是个道士,是他把我从乱葬岗捡来了,他告诉我,我之所以叫不凡,是因为我真的不平凡,因为我不仅能行走于阳间还能行动自如······
  • 风云之遮天

    风云之遮天

    这里是风云的世界
  • 岳柱臣传

    岳柱臣传

    本文以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的时间段,为历史背景,呈现了以岳柱臣为代表的武术家,在国家遭受外辱,人民罹患苦难之际,挺身而出,以一介武夫之力为国献身的悲壮故事。文中既有关天培、曾国藩、左宗棠、琦善等历史人物,也有陈长兴、杨露禅、董海川等技艺超群的武术宗师,还有岳柱臣、张屠蛟等虚构的艺术形象。在虎门大战,火烧圆明园,大败江南大营等历史事件中,穿插江湖武林的恩怨情仇,真假虚实之间,故事已经开始。
  • 国战道

    国战道

    错乱复杂的时空,导致这个即将改变的历史。
  • 等待:回眸见你微微笑

    等待:回眸见你微微笑

    板凳上的喵(路小蔌)“这个送给你。”男孩说,“哇,好漂亮的项链啊。”女孩说,“我要走了,落儿”男孩吱吱唔唔地说,“不要,落儿不要小呆子走,小呆子是落儿最喜欢的人……”女孩哇的哭了,男孩见女孩哭了自己也哭了……在分离十二年后,他们又一次的偶遇重逢。他们还能认识对方吗?她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了,他也不再是那个活泼的小男孩了,久别重逢是爱还是恨呢?……“洛亦泽,我为你哭过两次,第一次是我的盲目,第二次是我的愚蠢,我绝不会再为你哭第三次”说完,她转身头也不回就走了,可是就在她转身的那一刻,她的眼角闪出一滴泪光,太阳斜射过来,格外的刺眼……
  • 宠物小精灵随想记

    宠物小精灵随想记

    额呵~~~各位好额,第一次写书请海涵,如题,就一随想记也就怀念一下儿时的皮卡丘,话说那时对宠物小精灵真的很喜爱的说
  •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了,走向社会了,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努力付出,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迈向人生、事业的巅峰。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协调,这都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但是真正上班了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疾病、亚健康像是恶魔一样缠上我们的上班族精英……
  • 三国之曲有误

    三国之曲有误

    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代大学生宁浩穿越到了乱世纷争、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成为被称为江左风流美丈夫的周瑜周公瑾,看他如何以超人智慧搅乱历史的洪流,又如何怀拥红颜,指点江山,一统天下?
  • 希望不灭的心

    希望不灭的心

    我所追求的是热心而复杂的打斗;我所追求的是力量在情感中壮大;我所所追求的是爱情在坎坷中升华;我所追求的是每一次的困难、每一次的艰辛、每一次的生死考验,绽放出来人类最高贵的情感。本书不是YY小说,而是一本热血与情感交织的小说。我希望能把我对人生的看法带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像小说名一样,让希望成就你不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