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800000015

第15章 一月七日至二十一日(1)

宁夏——兰州

一月七日 睛杨合堡地高四千二百呎

今日午后发宁夏,晚宿杨合堡[今宁夏永宁县驻地杨和镇],计行四十里。早,检点行李毕,日已正午,以第一站里程较短,不妨稍迟也。二时出发,出南门,南偏西行。大车、轿车各三辆,余等一行及护兵共十六人。车铃铛铛,浩浩荡荡,夕阳在山,青苍满野,别有气概。十八里,王家桥[原名王元桥,即今宁夏永宁县北望远乡驻地望远桥],即王鈸驿[王元桥即王鈸驿说有误。王元桥在今永宁县北,王鈸驿即下文王洪堡,在今永宁县南],居民五百余家。十二里,大官桥[原名官桥,今宁夏永宁县北10里的大观桥],桥跨汉渠上,渠高地数尺,为易于灌溉也。十里,杨合堡,商店十余家,民居附近约千户。其西赖家堡住民均回教徒,五百余家。

由宁夏至杨合堡,沿途人烟稠密,村树迷离,道路亦甚平坦。惟路旁多苇湖,春令冻解,秋间则渠水泛溢,均不易行。须绕唐渠,别趋小道,只远数里耳。

一月八日 晴 华氏二十五度

早发杨合堡,晚宿大坝[今青铜峡市南13里的大坝乡驻地],计行六十里。早八时发,南偏西行。五里,王台堡,道右有庙,建筑宏丽。十五里,王洪堡[即上文所说王鈸驿,亦即今宁夏永宁县南18里的望洪乡驻地],有商店二家。循皇渠左岸行,岸多塌圮,车道狭窄,极易颠覆。见有无数木槽,横跨皇渠上,土人称日飞槽。询系农民远引汉渠之水,以灌高田者。因皇渠虽近,而水低,无法汲引也。二十里,过石桥,桥跨皇渠上,渡桥即为叶升堡[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北26里的叶升镇],堡内居民八十余家,商店数家,官盐局一所,收税局一所。有卖面饼者,因购数枚充饥。

下午仍南偏西行。未几,见道左有渠,即清渠也。二十里,道左有汉渠退水沟。退水沟者,备秋令农事将毕,余水不用,或遇大雨,渠水充盈,乃放之人沟,俾归纳于河之用也。五里,过汉榆石桥,即俗称小坝[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小坝镇北北环路北侧,为小坝乡驻地],有堡,居民二十余家。颓垣满目,盖经同治之乱未曾恢复者。商店数家。河水北流,即人汉渠,东流即入退水沟。此时水犹未冻,急流激湍,气如怒潮,颇呈奇观。桥北有碑二,其一剥蚀模糊,仅辨其额为“汉榆桥记”。其一雍正十一年立,内载“汉渠长计百九十五里八分,正闸一,退水闸三,尾闸一。坡堤凡几,桥亭一,横亭凡二十七。费工五千人,费钱万万。雍正九年成功,水利同知钮延彩撰”。二十五里,大坝,住。车店三家,居民七八家,附近七八十家。黄河相距约三里。

今日沿途多沟渠,车行不稳。人烟稠密,见各处穷民之多,与税局相辉映。噫!甘省自同治乱后,数十年元气犹未恢复。历年当局,既不能培养生息,又复变本加厉,腹剥刮削[搜刮剥削],人民安得不穷?不然,宁夏天府地,何得有此现象耶?

一月九日 睛 华氏三十二度渠口堡地高四三六○呎

早发大坝,晚宿渠口堡[在宁夏中宁县城关镇东北50里],计行六十五里。早七时半,西偏南行。数武,过唐渠桥。大渠北流,支渠东北流,中间有三角洲,桥跨其间。洲之四围,范以栏干,中竖丰碑,载云:“唐渠不可辨其年代,雍正间自青铜峡百八塔寺[在宁夏青铜峡市小坝镇南36里]下,分河流为退水渠。由大坝至宁夏,逾平罗入于西河,绵亘三百零八里,沿贺兰山一带。遍稽志乘,名日徕渠。元时修渠,置木闸,至明隆庆改木为石。”三里,上沙坡。七里,至分守岭。分守者,即北为宁朔县,南为中卫县,河东为金积县,均以此为界也。岭高海面四千五百尺。驻兵一棚,稽查行人及往来花马池之盐贩。

分守岭之西,十里为鸽子山。有大道趋营盘水,多沙碛。岭之东,为河东地,牛首山高峙其间。黄河形势,至此一束,是为青铜峡[在宁夏青铜峡市境内,为黄河上游最后一峡]。险逾石嘴子,为黄河第二重门户。河水正流与渠口及汊道共为三股,一派汪洋,水光耀眼。十里,下坡。十五里,道右有古石坊表,题“功纪凌烟”、“祥开积石”诸语,为清赠荣禄大夫俞勖宇益谟提督之墓。墓前翁仲、麒麟、羊各一对。四里,道左右有土墩二,系方砖砌成,中通一门,左题“宝天庄”,右题“丰乐庄”,皆俞家旧址。闻清圣祖曾一度至此。一里,至广武城[原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广武乡,今已没入青铜峡水库],绕城东面入南门,盖城仅此一门也。街道坦平,房屋齐整,惜皆颓败,旌坊林立,似觉昔盛而今衰者。俞氏宅第旧时颇宏丽,今乃塌圮不堪,子孙亦式微。梁朝桂字荫槐,为道、咸间提督,所居亦在此间。匾额甚多,有题“紫光阁功臣”及“解元”者。房屋三进,中进有额,颜日“养和堂”,后进住子孙,亦式微不堪。有清一代,甘肃以武功显者颇多。宁夏之赵良栋、俞益谟、梁朝桂,固原之董福祥,凉州之牛犍,河州之马安良,功业均盛极一时。而宁夏所属,尤以广武一城所产为最多。岂山川灵秀,独钟此间欤?城内居民六十余家,驻兵一连,有税局一所。闻附近有元吴故宫遗址,惜未及往观也。

午尖后,复西南行。广武至渠口堡有二道,夏秋靠沙梁行,春冬走河沿,余等取河沿一道也。十里,十里碑。相传俞氏归宗时,至此下马步归,故云。二十里,渠口堡,住。堡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居民八十余家,车店三家。东南通固原,距黄河仅三里,距边墙三十里。河中有洲,日萧黄滩,住萧、黄二姓数十户。对岸为张恩堡,明隆庆元年建,居民百余家。今日沿途自大坝至分守岭下坡为止,二十里无人烟,草木不生。余皆膏腴,树木稠密,夕阳西下,时见东北牛首山腰,红土一片,受日光反射,极呈奇观。居民取土粉壁,颇为美丽。

一月十日 睛,雪风石空地高四三五○呎

早发渠口堡,晚宿石空[今宁夏中宁县城关西北13里的石空镇],计行七十里。早七时三刻发,西偏南行。五里,白滩,居民五十余家。道左有支路,为通陇东、固原县大道,可以行车(在东南十里之老鼠嘴过渡,至河东,经何家堡约十日可达)。十五里,铁桶堡。明天启七年建,居民百余家。又五里,白马堡,居民十余家。是时天气骤变,雪花飞扬。十五里,枣园堡[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29里的枣园堡],堡周围四百四十六丈。明弘治元年建,乾隆间重修。旧驻把总,今废,有税局。周围多枣树。道北有破堡,堡内居民数家,庙宇数座,见其钟磬皆明时物。堡外居民二百余家,小商数家。午尖于此。有卖枣者至,据云,此地有枣万株,每株产枣三斗,每斗四十斤,价仅一吊五百,销售于宁夏、兰州各地。

饭后出发,狂风怒号,沙土迷目。十里,关爷庙,居民三十户。过此行戈壁,无论轻沙硬土,要皆不毛之地。十八里,戈壁尽,又见村树。七里,至石空。有堡,明万历十三年建,五百八十丈二尺。破败凄凉,与枣园堡等。殆皆遭同治之乱欤?居民二百余家,小商店数家,有木捐局暨百货征收局各一所。

一月十一日 晴 早华氏十三度,晚华氏十六度中卫地高四四五○呎

早发石空,晚宿中卫县,计行五十里。宁夏至此,计行二百八十五里。自丰镇至此,共行旱路二千一百六十三里。自北京至此,共行二千九百七十一里。早八时发,始向西偏南行,继转西行。出街口,有歧路,夏令取道山边者趋之。二里,遥见黄河对岸,烟树沉郁,即宁安堡[今宁夏中宁县驻地城关镇的旧名]也。人家千余,产枸杞,多而且佳(堡南为宣和堡,人烟稠密,与宁安堡相等)。八里,于定渠[即今宁夏中宁县城关镇西北20里的余丁乡],左近沙山,前进过渠桥,枣树甚多。自石空而南之沙山,至此渐变而为沙石(此去西北三十里前沟山产煤)。二里,黄羊湾,见边墙于山麓。五里,何家,黄河分汉,沙洲中浮,名白马滩,住民七十余家。又二里,郭家山嘴,沙山突出黄河岸边,形势回抱。绕过山嘴,三里,至胜金关[在宁夏中卫县城关镇东43里]。

胜金关为明弘治元年,参将韩玉建。右依山,而左临河,形势颇险。中卫县之美利渠,即以此处为尾闾,而石空渠又在此进口也。清同治年间,蜀军统领巴图鲁、陕安道黄鼎,曾驻重兵于此,防堵宁夏回军马生彦,及金积堡回首马化龙二股。今关壁残毁,惟门限尚存,营盘已无踪迹。关下有墓,趋视之,有碑题“诰授建威将军提督军门汤起江之墓”。汤,安徽凤阳人。丁丑春,随恪靖侯为卫队,出关,至哈喇沙尔。旋殁于此,不能回葬,黄鼎为之治坟宅,并治田为之供祭祀。光绪六年,西蜀黄兆熊经理识。其旁又有表忠塔一座,乃瘗回事战死之枯骨。又有表忠碑二,其一阴面有文,为灌口彭洵撰并书,同治十五年立。文极凄凉雄壮,中纪回军马生彦窜据宁夏之情形。余见回字已将犬边毁去,想系后之回民所为者。余意国家之有叛乱,无论汉、回均有。同治之乱,回民本积恨于政府,与汉人原无仇恨。乃因彼此智识幼稚,互相误会,引起仇杀。此种现象,实为国家之大不幸,故有心世道者,必须共同负起解释误会之任务,以免再种祸根,挽回天意。倘无端以轻薄之意,现于文字之间,如于回旁加犬之类,是徒引起人之反感而已耳。

由胜金关西行。二里,雷家沙窝,沙湿涩难行。五里,海国墩,人家数百。河东即为宣和堡,树烟笼霭。在镇罗堡[在今宁夏中卫县城关镇东20里]打尖。堡建于明弘治元年,乾隆间重修,旧驻百总。十五里,永安堡,住户三十余家。一里,五里墩。五里,中卫县治。

一月十二日 睛 华氏二十度

今日住中卫。午后偕雪峰游关帝庙,有碑,记清康熙间汉民因此庙与回教徒大起冲突事。先是,庙后有隙地,与清真寺相接。回民以寺小,拟拓隙地而充之,众不敢反对。有陈益修者,馆于庙,独持异议。回民某说以利害,并啖以重金,均不为动。乃狙击之,抉去双目,奄然一息矣。一夕,呼痛甚剧,吐血斗余。家人疾起,询其故,谓关帝引华陀来,为之湔剔毒肉。醒后果觉四肢灵便,目亦复明。自是遂诉之上宪,久不决。讼之京师,乃得直。自是,中卫境内永远禁止回教徒居住。迩来彼此感情渐趋融洽,如张恩堡、广武堡、永康堡,已渐见回教徒居住,惟为数不多耳。庙于同治年间经黄鼎修葺,于正殿西偏另辟一祠,祀陈公。庙壁纪关帝历史,楷书端秀,灌口彭洵所书也。

旋至永盛恒商号,与商会长贾某晤谈。据云,此间商店大小二百余家,较大者只十余家。洋广杂货由宁夏运来,年约十余万两,直接由天津来者二三万两。近年因运粮食往包头销售,亦由该处运人一二万。白布来自陕西三原,岁千余捆,每捆价三十余两。纸、铁由西安来,约一万余两。输出枸杞约一千四五百担,每担二百四十斤。甘草千余担,皮毛二百余万斤。红枣二千数百担,每担十斗,每斗四十余斤,每担价约十吊。大米七八百担,梨、桃数千篓。转运货物以船居多,驼次之。往来兰州,下水只有木筏,上水用船,仅至靖远之五方寺为止。至包头,上水四十余日,每船载重四十担,每担运价二两四五钱;下水十一二日可达,每船运价百十两,载重六十担。

距县城西北七十里,阿拉善蒙古有青盐池、白盐池两处,此间民食多仰赖之。该地有局卡一所,征收税款。此间市面流通之货币,有银两、银元、铜元、制钱数种。银元、铜元均不多见。银两有大宝(一颗五十两)、小宝(十两),锞子(数两)、铢子(一二两)诸种,每两合制钱二千四百五十六文。换铜元合二千三百文(每九百八十文作一千计算),银元合七钱二分。此间产煤炭,有两种:日烟煤,产于河南上河沿;曰干板炭,产于西七十里大梁山。干板炭无烟,而火力不及烟炭,故铁匠多用烟煤。

中卫为北路富庶之区,土地肥沃,水利兴修,故农业颇为发达。田亩价格,除城北一带多硷,不宜种植,价稍廉外,其他每亩由三四十千至六七十千不等。耕种之法,于春二月下麦种于地,和以肥料,犁一次。至四月浇水一次,五、六月又各浇水一次,而收获期至矣。种稻,则于犁毕浇水,始撒种,时时灌溉,不使水干,八月底收获。无南方插秧、耘草、用肥之劳,故所得不丰。因居民习于懒惰,不能耐苦也。宁夏、宁朔等县,气候较寒,迟中卫一月始行下种。

下午三时至县署,访知事秦文卿,留余晚餐,肴馔颇佳。自包头以来,不啖美味久矣,与雪峰痛饮大嚼。二鼓始返。秦,无锡人,性极豪爽,久客陇上,深悉边情,亦西北人才也。

中卫,汉为朐卷县,属魏灵州地。后置会州,寻废。隋鸣沙县,以其地有沙能鸣,故云。开皇十九年,属灵武郡之丰乐县。唐鸣沙县[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的鸣沙镇]。五代同。宋因之,旋入西夏。元河北归应理州,即今中卫县治。河南为鸣沙州。明洪武初废州,三十二年建宁夏、中卫,属陕西都司。清雍正三年,改中卫县,属宁夏。城建于明正统。前清康、乾两朝,两次地震,塌陷重修。周围五里七分,现住居民六万余。全县形势,北背边墙(自宁朔大坝起,至西南越黄河抵芦沟堡,沿山长四百八十二里,边口二十九处,墩二十二座,经堡十七,庄二),南倚大河,据银川之上游。其东则青铜、牛首,锁钥河门;其南则香岩雄峙,列若屏障;右傍胜金、沙岭之险。《元史志》所谓左联银夏,右通庄浪,东阻大河,西据沙山是也。

一月十三日 睛 华氏十三度沙坝头地高四六○○呎

午发中卫县,晚宿沙坝头[今宁夏中卫县城关镇西40里的沙坡头],计行四十里。午饭后,骑马游玉皇阁。人东门,北行,须臾即至。阁依北城墙而建,计七层,底七间,中五间,顶三间,壮丽为塞外罕觏。虽一栋一梁,皆依阴阳五行而配合,故巧妙精奇,独标一格。登最高处,俯瞰全城,人烟稠密,远胜宁夏。末层有跨虹桥,左、右题东、西二天池。因为雪峰摄一影于此,以为纪念。

游玉皇阁后,出西门,偏南行。二里,过美利渠桥,旁有龙王庙。五里,李家夹道,新渠之水经此。四里,赵家桥。五里,抵李家河湾之营水桥,美丽渠退水处也。该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长二百里。今半为淤泥充塞,农民损失不少。五里,仁泰桥,为美利渠之南岸。自此入沙窝,车行甚艰。有烽墩一座,突起沙中。九里沙尽,入沙石地,车行格碟作响。右依流沙,左临河岸,美利渠引黄河之水在此入口,筑堤岸,植矮柳以护之。有水车一座,可灌田数顷。河之对岸为老军台[宁夏中卫县常乐乡境内的老君山],居民数十家,中间有庙,为楼数层,兀立村中,左右翼以人家。该地产陶器,附近上河沿地方产煤,土人挖出,以羊皮筏运至各处销售,吾人见河面浮沉如凫者皆是也。

同类推荐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 乡村词典

    乡村词典

    这是一本写给乡村的书。写给生活在祖国乡村的高天厚土间,为我们创造着土豆、玉米和小麦的人们,写给那些一直对乡村保持着热爱的人们。读者在这里可以找到乡村的一切,包括灵魂样吹过乡村的风、土炕一样温热的土地、血浓于水的乡情、汗一样在土地里潜行的水,以及乡村的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事儿,这是一本融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好看的书。这是一本让你震撼,也使你得到抚慰的书。因而,这也是一本可看成《乡村史记》的书。读《乡村词典》,就是用乡村的雨水给灵魂作一次洗礼。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梁山108条好汉,共涉及77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7人,约占好汉总数的7%,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施耐庵真有先见之明。在梁山108条好汉当中,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有33人(以人物出场后为准);占山为王的黑帮老大有25人(以人物第一次出场为准);地主、富农出身的10人;开酒店的私营个体户出身的9人;打渔出身的8人;其他出身的23人……本文从今人的立场重新解析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宿命,让读者以新的角度去品味这部文学巨著。
热门推荐
  • 杀手来袭:找个债主当皇后

    杀手来袭:找个债主当皇后

    清风寨最为怯弱的二小姐?不,她是心狠手辣的美艳的现代杀手。乱市即位的南夏国皇帝,傀儡皇帝?不,他肃清奸臣,腹黑邪魅。两人乱世相遇,他对她一宠到底,霸道占有纠缠不休,且看胜者与强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天斗地

    天斗地

    天地初分的对决,洪荒世界的大战,天地秩序谁来定?苍茫天地谁主沉浮,谁才能决定永生,谁才是天地间的最强者?这是一个天刃的世界,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为救师父和寻找失散的姐姐,进入了一所古老的天刃学校,暗杀,比赛,古墓,灵兽,禁区,千年的恩怨纠缠,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命运?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逆仙

    逆仙

    一场穿越,她从鼎峰的强者成为最弱的兔妖,受尽欺负!力量尽失强者之心却在,她一路跋涉,他们一路相随相助。收妖兽,降丧尸,她取得天地王者之力,重立巅峰,而最终陪在她身旁的又会是谁?
  • 只为主宰

    只为主宰

    宁潇洒而过!不愿做被左右的蝼蚁!我命由我,叹天不如求己!此生,只为主宰!主神退位·文明战起。为王!成皇!称帝!夺神位!主宰万世·永世不灭!待看朱天漫漫荆棘夺神路~
  • 极品狂妻:师父别乱来

    极品狂妻:师父别乱来

    新书《不良狂徒:师父,劫个色》说她草包废物?打的你满脸是包,连爹妈都不认识。把她送给老道士当老婆?她一脚踹飞,滚去跟野兽狂奔共舞。怎么?被渣男退婚,还被灵兽欺负,木事,木事,直接关门,放我家亲亲师父。无良师父,“乖徒儿,把老道士剃了头,送给你爹爹。”某女笑的贱兮兮,“好基情哦。”某师父,“乖徒儿,把你家未婚夫送给十万大山的逗比猴子吧。”“师父,人兽啊……咔咔咔……”人山人海中,某女被众人围攻,“师父,快上,揍他们……”某师父微微勾唇,邪肆一笑,抱起某女,“放心,为师立马就上……”
  • tfboys之橙色的浩瀚星海

    tfboys之橙色的浩瀚星海

    三位白富美与三位明星的热恋,在经过重重困难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 春秋公羊傳

    春秋公羊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缡至

    缡至

    燕不成夏,我们伫立在一起,闭上眼睛,数着那些飘落的樱花。让我们跟着子至的平凡却不简单的生活,去邂逅一个个生命中值得珍惜的女生。谨莺,叶澜,李小晗,希溪,郁馥香,曾紫奚,夏禄,沐可奂,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关于她们的美好故事。
  • 懂得回报的感恩故事

    懂得回报的感恩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荒圣道

    荒圣道

    鸿蒙初期,大道未立,为乱神时代,应运而生,夺天机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