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800000016

第16章 一月七日至二十一日(2)

南方习见者为木筏、竹筏,至此间忽见有羊皮筏,不觉大为惊异。其法以剥下整个之羊皮,刮去其毛,以盐和胡麻油揉之。晒熟,以口吹之,膨胀仍如羊状,惟无头与蹄耳。又将木条编成筏形,而系羊皮于木条上。载重之多寡,视皮之数而定,多则百余个,少或三四个。轻稳迅速,西北交通之利器,亦世界交通器具之别开生面者也。十里,沙坡驿,俗称沙坝头。小店二家,居民五六家,夜宿于此。今日大道与长城(西北居民均呼边墙)并趋,及过仁泰桥,大道乃跨过长城缺口,行于城外。而长城亦于是处渡河,绕老军台入于西南山中。

沙坡驿,西凭沙梁,南临黄河(此处河水,终岁不冻),为人甘肃境内第三重门户,险逾青铜峡、石嘴子。沙梁自渠口堡起直至此间,南北相连,未尝间断,东尽于黄河,西则莫测其广阔,即阿拉善蒙古大沙漠之余波也。梁高约三百尺,其底为岩石,突出如臂,河经其下,成一大曲。对岸阻于老军台之石山,故河身甚窄,急流湍激,其速力每分钟行二百尺。河水碧绿见底,河清亦有日耶。夜来皎月在天,黄河一碧,东望河南,灯火明灭,独立凝思,客绪悠悠。

一月十四日 晴 华氏二十三度 长流水地高五一○○呎

早发沙坝头,晚宿长流水[在宁夏中卫县城关镇西包兰铁路边],计行三十五里。昨夜闻水声如怒雷,晓起携照相机,步行约四里至渡口。见渡船方载大车,将绕沙梁,以免骡马渡沙之劳也。其时上流冻冰,排列而下,河光返照,煞是奇观。余支相机拟俟船过峡口时始拍,讵候二时许,镜头一拨,启而不关,而胶片只此一张,遂使绝好景色不得摄收,懊丧而返。十二时,邵、陈二君骑行渡沙坡,余则乘车至渡口,再行船渡。沙坡如悬壁,以系细沙,故不滑,然涩足陷蹄,疲劳万状。轿车至北岸渡口,候许久而船未至,众人争登沙坡,翻身下滚以取乐。十二时半,船自上流至,抬车置船中,费时甚久。及车辆人马装毕,船身太重,不能离岸,船夫乃脱衣人水推挽。际此严冬,观者为之寒噤,受之者可知矣。二时船始开,五分济南岸。以水急,故自上流斜渡甚速也,水深处一丈三尺左右。

船渡岸后,船夫以五人在岸上拉纤,以一人掌舵。二时二十分启行,三时半至河湾,浪花回转,最为险恶。深三丈许,夏令或涨至四丈余。四时许,船停,复斜渡至北岸。费时仅一分钟,以河身更窄也。车夫携驼、马候滩头,自是遂将沙梁绕过矣。此间渡船,原有两艘,一艘已毁,只剩其一。每船可装大车三辆,渡资例由车夫发给,每人约二百文。余以船夫贫苦,复给四千文。当余等在船中时,仰见沙梁之巅,有庙一座,颇华丽。异而询之,云系观音寺,亦日茶坊庙。是地流沙深数十百丈,轻细如烟,浩瀚如海,步履无踪,最易迷途。若遇大风,流沙飞扬,则往往活埋人畜。或逢夏令,沙地焦燥,最易招渴,亦足以丧其生。如斯险途,忽来一片土地,可以盖庙,既为长途之指针,又足供人畜之休憩,奇矣。

四时三十五分,坐车循沙山行。八里,见对岸有水车一座,又有土屋数间,乃土人居以挖煤者。三里,下陡坡入沟。此时黄河向西南行,车向西北行。四里沟尽,人沙窝。从此数步一停,辕马疲喘,状甚可怜。八时,上沙坡,九时到长流水,住。有店三家,颇清洁。今日费一日,仅行三十五里。

一月十五日 睛早华氏二十三度 干塘子地高六一○○呎

早发长流水,晚宿干塘子[今宁夏中卫县城关镇西的甘塘镇]。计行六十六里,实测五十二里。早八时十分发,西偏南行。大道左临长流水沟,沟深而长,疑为黄河故道。五里,下陡坡入沟。三里沟尽,上沙坡。自此屡登大沙坡,骡马疲喘,汗下如雨。十六里,茶坊庙(与昨日所见者不同)。庙门大书“骨化石”三字,旁注:“骨化石,系洪水以前物。”又有署“八松山人”者,揭条云:“经沙中见有石,圆长而中空,断为动物骨,地质学者不可不研究云。”入庙后,购数枚,初亦疑此言为可信。及午后出发,见道旁沙上颇多,胥如指粗而中空,有长至丈许者。动物之骨,殊为不类。有人云,沙窝中有虫一种,身有粘液,凡所经过,则沙皆积聚而成此状。又有人谓,沙中树枝为雨润湿,沙粘其上,久之,枝烂而沙成石。此二说未知孰是,然其非化石,则可断言也。

十一时二十五分,由庙发。二里下坡,三里登大沙梁,俗名死窝子坑。辕驹一步一停,疲劳万状。狂风起时,行人往往有迷惑方向,辗转而失踪者。南人常为水淹死,在塞外则为创闻。至若迷沙之鬼,则又为南方人所未尝梦见者也。五里,一碗泉[在宁夏中卫县城关镇甘塘镇东,包兰铁路一碗泉站边],午尖。遇自花马池百货局交卸来者数人,中有浙人沈履深君,与谈良久。二时五十分发,行沙地。十八里上下陡坡,二里过蛇腰山。两旁临深谷,中通一径,故名。十二里,干塘子,有店二家,住焉。此地无水,取自东南二十里外之周家水地方。

一月十六日 大风早华氏二十三度。晚华氏十六度营盘水地高六○○○呎

早发干塘子,晚宿营盘水[在宁夏中卫县城关镇甘塘镇西,包兰铁路营盘水站边],计行六十里。早醒视被面,沙土马粪,厚积寸许,满室昏迷,如堕雾中。盖狂风扇扬,破窗而入,彻夜未休也。饭后拟行测量,而方向迷离,势不能行,姑且前进,希冀风势稍息也。十时发,西偏南行。车帘虽闭,粪土仍扑面而来,臭味欲呕,气闷头眩,不可顷刻。幸今日道路半为轻沙,半为硬土,较昨日易行。下午三时许,六十里,抵营盘水,住。

营盘水有小庙二,有店三。路南有水一泓,味咸。有界碑,为中卫、皋兰[治所在兰州市城关,后改为兰州市]二县交界处。今皋兰划出红水堡[在今甘肃景泰县一条山镇北36里的红水],设立分县,又成为三县交界矣。娘娘庙前有废营垒,同治乱前,曾驻重兵,乱后,民居、商店付之一炬。街中犹见牌坊,旧居存留者,不过十之一二耳。

营盘水支路:(1)西偏南行,百二十里,三眼井驿[即今甘肃景泰县八道泉乡的三眼井村]。五十里,宽沟驿[即今甘肃景泰县寺滩乡的宽沟村,曾为红水县治],即红水分县县治所在。五十里,松山驿[今甘肃天祝县松山乡驻地松山城]。七十里,平番县[今甘肃永登县的旧称]。(2)正西行,六十里,白墩子[今甘肃景泰县一条山镇北54里白墩子乡的白墩子]。五十里,红水堡。百里,大靖堡[今甘肃古浪县古浪镇东96里的大靖镇]。九十里,土门堡[今甘肃古浪县古浪镇东北48里的土门镇]。六十里,古浪。与兰州至凉州大道相会。此路较为平坦,将来包宁铁路如向西发展,应采取此路,较为适宜。

白墩子产盐。制法:以地上含咸之土,融入水中,晒之。迨水分尽,遂结为晶盐。其质次于阿拉善之青盐。该地居民七十余家,均以此为业。向来民晒官收,每升付值十八文,不得私自贩卖。今岁稍为变通,民得向官购买,每升二十三文。运至南路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的旧称]等处,可售七十文,换粮食以归。民困稍苏矣。

一月十七日 晴 早华氏八度。晚华氏零度一条山地高六四九○呎

早发营盘水,晚宿一条山[今甘肃景泰县驻地一条山镇],计行百里。早九时五十分发,西南行。八里,道旁有分路碑,上刻“西往凉州,西南往兰州”。十一里,有石峡,车行常易折轴。十二里,山上有废村,系同治乱时所烧毁。下坡,十四里,青崖子[即甘肃景泰县八道泉乡青城村],满目颓垣。旧日为繁盛之站,自遭同治兵燹之后,炊烟绝矣。街东有庙址,铜制旗杆巍然尚存。阶下有二碑,尚完好。一记修三圣庙事,系道光二十九年建。一刻募捐人姓名。街南有井,东南有大道通靖远属之五方寺,盖黄河边岸一市场也。

自青崖子前进,一望平坦。四十里,见边墙自东趋西,盖由中卫过河后,越岭跨山,相遇于此也。大道冲过边墙缺口,见有歧路,东西向,乃由西面寿禄山[又名老虎山,在甘肃景泰县西南部]运木至五方寺所行者。前进过低冈无数。十五里,至一条山,有居民三十余家。车店三家,极宽大洁净,饮水亦佳。有小学校一所。

今日道路在青崖子以前,多横石梁,殊碍轮蹄。以后则一望荒原。苟能引黄河之水以灌溉,便成膏腴,惜国人无暇注意及此耳。自中卫以来,沿途三百里,非沙窝即硬戈壁,一毛不生,枯寂万状。至一条山始见村落,中心愉快,莫可名状。

一月十八日 睛晚华氏零下四度,早华氏零下二度达拉拜地高六六○○呎

早发一条山,晚宿达拉拜[今甘肃景泰县大安乡驻地大安],计行五十七里。昨夜大雪,晓起四望皆白,空气倍觉鲜洁。步行店外,见东首有靖远公立第三国民学校一所。系庙宇改建,布置整齐,一望而知为有办学经验者。校门外有额题“热心教育”四字,系该校学生赠与官盐运送所所长汪彭年者,意此君即系该校之有力赞助者欤?

八时五十分发,南偏西行。道旁多垦地,平冈起伏。至大山则四面交错,峰峦撑起。如万首攒天。十二里,迎面一墩巍立。下坡后行平地,田树相望。五里,锁罕堡[今景泰县南兴泉乡驻地兴泉堡的旧名],堡周约千尺,居民百余家,种地五顷许。小商八九家,车店五家,小学校学生三十余人。由此南行,三里为增山。北行,十四里,寿禄山。东南行,四十里,永南山。东行,十里,黄草渠。东行,三里,三塘。

出锁罕堡,有山水自西来,上架土桥,过桥,即属红水县。十里,四子水[今景泰县南兴泉乡的喜集水],居民十余家,有山水一泓。二十里,道左有店一家。五里,道右有空营垒。五里,达拉拜,车店一家,其内兼售药材。本拟前进,以天晚,遂住。自四子水至此,均行山沟,沟宽二三丈至五六丈不等。两旁石山嵯峨,千重万叠,状极险恶,峰墩相望,历代用兵地也。沿途田地均借山水灌溉。距此三里葫芦水,产烟煤,附近均资以燃烧,惟质甚劣耳。

入甘肃界,到处见有衣服褴楼、形容枯槁之汉民。而回民则较少,足征回勤汉惰、优胜劣败之结果。然执政者,苟不勤加剥削,汉民纵疲敝,度亦不至于此。思之,真堪浩叹。夜来天气骤冷,笔墨尽冻,作字甚难。乃以墨盒置热水壶上,执笔一字一呵,方始作成。

一月十九日 睛华氏八度六墩地高七一○○呎

早发达拉拜,晚宿六墩[今甘肃永登县古山乡东南的六墩子],计行百零六里。早八时二十分发达拉拜,溯沟行。四里上坡,为兴隆店,土店十余家。七里,道左有煤窑三处,产煤碴。以煤块均在下层,土人无机器,不能深挖也。上坡里许,复下,有窑洞数家。十一里,道左小店、小庙各一。六里,至山顶,石路逼仄难行,幸不甚长。下坡多土坎,车行顿撼,腑脏欲裂。至此已过第一重山。又由西北上,东南下,再转西行。六里许,有削土坳深曲如马掌形者,里向排列,尽系窑洞,状如南方之墓圹,颇为奇特。八里,上坡。五里,有鄂博,拳石累累。下长坡,六里,零落有土屋数处,有田地,至此乃过第二重山,地名镇罗堡[今景泰县西南正路乡驻地正路堡]。三里,沙河井,居民十家,车店四家。前面烽墩数座,盖此为入山必经之道,过此均坦途矣。

下午三时发,南行,一望平坦,车行甚速。十七里,石门坎。三里,干涝池[今甘肃永登县古山乡东的甘露池村],居民数十家,有车店。十里,沙梁墩。二十里,六墩,住。自镇罗堡以前,坡度甚高,乱山参错,路工甚难。沿途窑洞居民,多以牧畜为业,犹在原人时代焉。

一月二十日 睛 华氏十八度 水阜河地高五九七七呎

早发六墩,晚宿水阜河[今甘肃皋兰县水阜乡驻地水阜村],计行九十一里。早八时二十五分发,南偏东行。四里,五墩,居民百二十家,有井,井上有碑。五里,上四墩。四里,下四墩[今皋兰县西岔乡西北的四墩]。三里,有歧路:东达八公番,西达中川。十五里,山字墩[今皋兰县西岔乡西南的赵家铺],居民百余家,有关帝庙,庙宏大。十五里,赵家堡,车店一家,散居土屋数家。午尖于此。

下午二时发。四十五里,水阜河,居民三百余家,车店八家,小学校一所。此地群山环列,中裂深沟,形状如瓮。两岸及沟底均住人家,东南土坎上有土堡,住民数十家。又东南,一丘屹立,上有小庙,颇占形势。附近有祠堂一所,系以供祖先者,西北来,此为第一次所目睹。盖地多变乱,人口蕃殖困难,鲜有聚族而居。其奉****者,虽性喜群聚,然以寺院为精神寄托之地,原无奉祀祖先之习。故祠堂之制,在西北方面极不发达。

晚饭后,步行市街,遇平番县番民之驱牦牛往省城者。与之谈,知此辈类能操汉、蒙语言,世居松山,人众数千,以牧畜为业,产牦牛甚多。旧属平番茶马同知,归今茶马委员管辖。盖此乃熟番,与青海之红果罗迥异也。余询其番语,如二,日倪;三,日森;又我,日额阿切;人,日聂;均近汉音。

今日沿途平坦,惟积灰极多。屡见地面塌陷,深数十丈或数丈。一如甘当肃东路情形,足见地形曾经大变动者。自达拉拜以南,时见土人于田中掘井,深数丈,或数十丈,取出沙及细石,即以铺于田间。异而询之,即云以当肥料,但莫明其理。及晤农学家某君,据云:此等地带,旧日当为黄河河床,所有沙石挟带有腐败动植物,取以铺田,可当肥料。且此带田地,土多黏性,久雨则泥淖,久晒则坚硬。沙石铺之,可御烈日,可保水分,其作用极为广大也。惟每铺一次,至多只能使用五十年,土人谓“沙老了”。任种何物不能生长,必须将旧者去,而易以新者。每易一次,所付劳力、金钱甚大。故俗谚有云:“父苦死,子乐死,孙穷死”。《辛卯侍行记》载,山东莱阳县亦有此种田地。又据土人云:多硷之地,亦宜用此方法,以太阳不晒,则硷不生也。

一月二十一日 晴 华氏二十三度 兰州地高五千七百呎

早发水阜河,晚宿兰州城,计行八十里。自中卫至此,计行六百二十一里。由丰镇至此,共行旱路二千七百八十四里。自北京至此,共行三千五百九十二里。早七时发,南偏东行。上坡,冈峦重折,道路蜿蜒,行山沟中。五里,经头道峡[头道峡实为头道岘,在今皋兰县水阜乡和忠和乡间的公路上。下文二道岘、三道岘同此],高六千二百呎,宽仅容一车。五里,经二道峡。十里,三道峡,高六千六百叹。由此下陡坡,五里,矮区塘[疑为皋兰县忠和乡驻地崖川村],居民七八家,车店一,山顶有庙。由此傍山隈行,十里,至福寿湾。下坡行沟中,十五里,泥湾,附近散居住民二千余家,有龙王庙。二十里,沙沟口,居民四十余家。举目遥瞩,黄河对岸,城郭巍巍,即兰州城也。

前行五里,盐场堡[在兰州城关区东北黄河北岸],居民千余户。堡内住六百余户,小商店二十余家,为兰州水烟出产之地。五里,庙滩,俗称河北,居民七千余家。有洋式医院一所,系教会创办,规模颇大。火柴公司亦在其地。车店四十余家。西、北两路往来商旅,多麇集于此,为兰州北郊之重镇。由此西过玉垒关、凤林关,南过黄河铁桥,即入兰州城西关。再进西门,住集成栈。房屋虽卑陋,以视沿途小店,殆无异天堂矣。

同类推荐
  • 再见亦是人生

    再见亦是人生

    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说再见,可人生中却充满了再见,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不安。总在担心眼前的这些明天再也不会出现,难过地流着泪,迟疑地挥挥手,不情愿地在心中默默说声再见。你可曾记得,初降人世的日子里,面对陌生的世界心中充满的好奇;可曾记得,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面对成长眼中充满的迷离;可曾记得,走过的这些年里变化无常的每一季云天;可曾记得,每一个美好思念里温馨动人的瞬间……走过的路,我用笔细心记录,其中的所有,都是日后的感动。年华流过,我用文字将它永远留住,在纸上,在心中,在那曾经走过的每一条街道旁。
  • 西方文学史

    西方文学史

    本书中对如何进行西方文学提出了精深的见解。作者探讨了西方文学的性质、范围等问题,结合西方文学史上的实例进行了阐述。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文选含选主小传、导读(概述)、正卷(哲学;人生卷与艺术;文学卷)三部分。在时间上限各选主49年前的论文。编选思想上着重突出他们的人生美学特色。力求雅俗共赏、学术与市场兼顾。
  •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

    本书共七编十七章,系统地阐述了古代至现代欧 美、俄苏、亚非及大洋洲的文学发历程,专门介绍和分析了各时期、各国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同时还涉及了其他相关的艺术门类。本书秉持了历时和共时,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视野,体系完备,辐射面广,内容丰富翔实,论述了简明扼要,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外国文学教材。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热门推荐
  • 妖动九霄

    妖动九霄

    为了兄弟,为了佳人,即使杀人无数,被世人称魔,也无怨无悔!
  • 有沨吹来

    有沨吹来

    一直以为你不爱我,结果爱的比我深,在有生之年与你在一起,是我的幸福。
  • 霸天神帝

    霸天神帝

    黑道杀神“凶虎百屠”在与宿命之敌生死一战之后,惨遭伏击而亡,却得到古佛镇压的裂道之龙的传承,破界成为穹武帝国一身世凄惨的少年-凌沧笑。在这个世界,如果你想活着,就无法停止杀戮;如果你想称尊做祖,就无法杜绝尸山海骨。这里有正道,有邪道,甚至有魔道,但是他让人知道什么叫黑道:挡我道者,八方喋血,十方俱灭;乱我心者,风雪埋骨,血绽穹庐。
  • 不败古帝

    不败古帝

    太初元间,奥汀大陆的魂力繁衍到了极点。一位名为古帝的强者横空出世,不知为何昙花一现。为了追寻古帝留下来的传承无数强者奔向了这万千繁华世界。一个吃货少年,也在无意间踏上了这条路。为的就是拿到传承然后吃掉!“古帝宝藏什么的,最好吃了~”叶言缓缓说道。
  • 褚少,离婚请签字

    褚少,离婚请签字

    一场交易,她成为名不副实的褚太太。结婚三年,她只能通过八卦杂志去了解他的动态,空守着一座牢笼。她以为总有一天他会爱上她,可当她满身是血的躺在手术室,他却为了另一个女人大肆操办订婚宴。她心灰意冷远走他乡,华丽回归,势要害她之人付出代价。只是——她看着堵着她路的男人,黑了脸,“褚江辞,我们已经没关系了!”男人狭长的桃花眼略挑,邪肆一笑,“我没签字,离婚无效!”
  • 战争之王

    战争之王

    一个中国人因一场意外事故流落他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块珍贵的血色钻石;拥有神奇力量的血钻到底是邪恶的化身,还是魔鬼的宿主。饥饿、疾病和死亡,时刻威胁着人们,怎样才能生存下去?食人野兽、人与动物的契约、祖龙洞秘密、毒贩、军火商、钻石、石油……欲望无底、利益纠葛、血腥战乱、无情掠夺……当战争和暴力成为这片大陆的主角,哪里去寻找和平与安宁。
  • 请叫我侦探

    请叫我侦探

    史上最强大的侦探,最强大的团队阵容,敬请期待
  • 配角人设总在崩

    配角人设总在崩

    作为一个穿越位面实习的软妹子,要推得动剧情,救的好女主,玩的转他杀……可是,系统人设总在崩怎么破!说好的恶毒女配呢?尼玛,我真心不是来抢女主光环的!说好的娇纵大小姐呢!尼玛,娇纵能用可爱来形容吗?摔!这些世界好虐心,扑倒组长哭一哭!组长,求带走!求转正啊!
  • 国民老公绯闻妻

    国民老公绯闻妻

    做个明星助理容易吗?林冉掰着手里的筷子吐槽:什么狗屁国民老公,人前一根光鲜的草,人后渣到恨不得踹上两脚。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养家她跟上了一个巨星,从此沦陷在淫威之下……音乐小才女变脚夫,扛包、递茶、给花边新闻擦屁股。林冉忍无可忍咆哮一声:“尹峰你个死变态,老娘不伺候了!”尹大明星含蓄一笑:“抱歉,你签的是终身的合同,无路可逃。”麻蛋!这悲催的人生……
  • 旁观者:置身局外

    旁观者:置身局外

    我,是旁观者。观事,知命,助人。此为我之职责,却非我之所想。——“老姐,你看我是不是文艺了一把!”回首,却想起,此处无人……——我,是旁观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