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4700000013

第13章 文学类(6)

战后,维多里尼同意共领导人陶里亚蒂在一系列文艺观点上发生分歧,爆发了一场轰动文坛的论战。维多里尼反对文学为党的路线服务,认为文学创作不能听从党的领导,仅仅“为革命吹奏横笛”,文学的根本任务是为解放“人”而斗争。1951年,他退出意共。他先后创办社会科学刊物《工艺》、文学刊物《梅那波》(与卡尔维诺合作),在几家大出版社从事文学编辑,培养青年作家。维多里尼还是个优秀的翻译家,翻译过爱伦·坡、福克纳、斯坦贝克的作品。

布罗诺维斯基

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1908年1月18日生于波兰,后移居英国(入英国籍);1964年去美国。就学于剑桥大学攻读数学,193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3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与丽塔·科伯伦兹结婚,有4男。1934~1942年任赫尔大学学院高级讲师;1942~1945年任英国内务部研究人员;1945年任职于华盛顿特区“联合目标小组”,并任英国驻日本共同派驻团首席科学副官;1946~1950年任英国劳工部统计学研究员;1950~1959年任煤炭研究基金会主任;1959~1963年任英国煤炭部过程发展局总指挥;1949~1959年,任英国广播公司评论员;1964~1974年任加州圣地亚哥萨克生物研究院人类生物委员会研究教授、研究员和主任;1953年任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客座教授;1965年任罗彻斯特大学伊斯特曼纪念基金客座教授;1965年任尤金俄勒冈州立大学孔登讲席;1967年任康涅狄克纽黑文耶鲁大学沙利曼讲席;1969年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班普敦讲席;1969年任华盛顿特区国家艺术馆梅隆讲席。曾荣获1950~1951年索恩兹勋章和意大利奖;他是伦敦皇家文学协会研究员、剑桥耶稣学院荣誉研究员、美国艺术和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1974年8月22日逝世。

著述

I.科学和批评

《诗人的辩词》(The Poet’s Defence)剑桥大学出版社1939年版;克利夫兰,世界出版社1966年版。

《威廉·布莱克:没有面具的诗人》(William Blake,1757~1827:A Man Without a Mask)伦敦,赛克——瓦堡格出版社1943年版;《威·布莱克和革命时代》(William Blake and the Age of Revolution)纽约,哈帕出版社1965年版。

《科学的常识》(The Common Sensc of Science)伦敦,海曼出版社1951年版;麻省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

《暴力的面目》(The Face of Violence)伦敦,藤斯第勒出版社1954年版;纽约,巴西人出版社1955年版。

《科学教训》(Lessons of science)伦敦,戈兰兹出版社1951年版。

《科学家的困境》(The Dilemma of the Scientist)伦敦,全国和平委员会1955年版。

《科学和人类价值》(Science and Human Values)纽约,蒙色纳出版社1956年版;伦敦,霍奇逊出版社1961年版;纽约,哈帕出版社1965年修订版。

《西方理智传统》(Western Intellectual Tradition:From Leonardo to Hegel)与B.马资列希合著,纽约,哈帕出版社1960年版,伦敦,企鹅出版社1963年版。

《想象和大学》(Imagination and University)合著,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

《洞察》(In sight)纽约哈帕和伦敦麦克唐纳出版社,1964年版。

《一个原子的传记》(Biography of An Atom)与M.E.塞尔桑合著,纽约,自然历史出版社1965年版。

《人的身份》(The Identity of man)纽约,自然历史出版社1965年版;伦敦,海曼出版社1966年版。

《论作一个知识分子》(On Being an Intellectual)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巴敦吉利出版社1968年版。

《自然和知识》(Nature and Knowledge:The Philosophy of Contemporary Science)奥根纳,俄勒冈,高教系统出版社1969年版。

《人的进化》(The Asccnt of Man)伦敦,英国广播公司1973年版;波士顿,小布朗出版社1974年版。

《未来的意义》(A Sense of the Future:Essays in Natural Philosophy)P.E.阿利奥底等编,麻省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8年版。

《视觉之眼》(The Visionary Eye:Essays in Arts,Literature,and Science)P.E.阿利奥底等编,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8年版。

《知识的来源和想象》(The Origins of Knowledge and Imagination)康涅狄克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巫术、科学和文明》(Magic,Science and Civilization)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Ⅱ.其他

《保卫荷兰女皇维海密那》(For Wilhelmine,Queen of the Netherlands)(诗集)坎布里奇,赫弗出版社1929年版。

《西班牙的1939年》(Spain 1939:Four Poems)约克郡霍尔安德鲁,马维尔出版社1939年版。

《六便士之歌》(Songs for Sixpence)与J.M.李伏斯合编,剑桥,赫弗出版社,6部,1929年版。

《威廉·布莱克诗文选》(William Blake:A Selection of Poems and Letters)编辑,伦敦企鹅出版社1958年版。

《科学、化学、物理和天文学》(Science:Chemistry,Physics and Astroncmy)与人合编,纽约,双日出版社,伦敦,麦克唐纳德出版社1960年版。

《技术》(Technology:Man Remarks His World)与人合编,伦敦,麦克唐纳德出版社1966年版;新泽西,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1966年修订版。

雅格布·布罗诺维斯基惊人的广博学识正与他思想的深刻和一致相齐名。人们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这位数学研究者的第一部主要著作竟是论诗人和诗歌的书,布罗诺维斯基几乎在他的全部著作中都致力于归回到这样一个主题:即艺术和科学乃是人类想象力的两种表现,它们之间有着亲密无间的联系。

布罗诺维斯基1908年生于波兰,他首先移居德国,尔后又迁往英国。在英国,他在剑桥大学攻读数学。大学毕业后,他留在那里继续研究。在剑桥的那段时间里,他还做过文学杂志《实验》的编辑,这段经历使他同当代许多作家结下了缘份。他不满于时人对诗歌的评论——这些评论在他看来纯粹反映了局外人的看法——因此,他转而研究由诗人本人所撰写的评论,并且特别注意发现诗人们对诗歌意义的自我评价。他得出的结论是,(反映在他的《诗人的辩护》一书中)最好的诗人们总相信,他们接触到了那唯一直接和绝对的真理,因而文学当被认作为宇宙认识的一种形式。

此书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布罗诺维斯基自己却认为它缺乏影响力。否定文学的普遍性而视之为当下社会环境产物的人发觉布氏的论点没有说服力。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布罗诺维斯基转向了对威廉·布莱克诗歌的研究,因为他认为布莱克是研究文学与当下社会政治环境关系的最好样板,布莱克——在布罗诺维斯基看来乃是全部艺术家的代表——素以具有把握他那个时代具体事物中流行的普遍主题的天赋而著称。他并没有被他的时代弄得扭曲不全,相反,时代并未决定他的命运倒是最确定无疑的事情。对布罗诺维斯基来说,布莱克的永恒意义在于:他凭着想象的特殊天才便能够发掘出他那个时代的真正涵义。

想象以及想象在一切知识形式中的根本地位乃是布罗诺维斯基后来工作所要阐明的主题。为此,他集中探讨了想象在艺术给我们带来的那类知识中所起的作用问题。布罗诺维斯基在晚期著作中也积极鼓吹艺术在科学中的作用。但这不过是侧重点的转移而不是立场的转移。他在著作中同样明确表示——科学和艺术必须一起加以考察。他把这两者描述为交织于全部人类文化的两条线索。在他看来,认清这一点即是必须把人类想象的理解看作为任何对人类本性完整理解的核心问题。

1942年,布罗诺维斯基离开了在赫尔的教席,而投身于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他将自己所接受的特殊教养用于指导盟军对轰炸结果的统计分析,后来他又被派往日本从事有关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结果的报道。正是这些经历,(伴随着一种对德国文化的深刻失败感,因为这种文化允许希特勒的上台)使他得出了《科学和人类价值》一书的观点。反思使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文明的巨大失败在本质上是与流行的但又有致命弱点的价值自由科学观念相关的。他认为,这种反映科学研究成果方法间混淆的观念是在用于造成这些成果的实际方法中得到表现的。科学与任何艺术一样乃是想象的行动,是它想不断探究自身领域的结果。在他看来,一个科学理论,远不止提供一种有关事实集合的一般认识,而是要表明这些事实乃是源于某种内在秩序、源于少数深层结论的想象安排。他坚决反对那种以为科学只要科学地精确地反映了世界便是真理的幼稚实证论观点。他认为构造世界图景的科学乃是通过隐喻式的方法才获得其有效性的。布罗诺维斯基发挥了康德哲学思想并进一步提出:科学并不告诉人们世界规律而只告诉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他拥护这样一种为许多哲学家主张但却不能得到科学家同情的传统:即否认人可以直接接近经由知觉构造的世界。如果说,布罗诺维斯基是正确的话,那么,中性的价值自由的科学观念当然就不可能了。布罗诺维斯基还认为,上述科学观有着道德的内含。既然个人的想象活动对于认识是如此重要,那么使想象成为可能的适当条件就必须加以巩固。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一条强调真理、正义和自由有不同意见的重要性的道德法则。

1964年,布罗诺维斯基迁往加里福尼亚的萨尔克学院,从事他所谓“人类特殊性”方面的研究。他的用意是想将这些表现为人类所未有的生物和行为特征加以界定。这些研究结果使布罗诺维斯基成为最知名的人士之一。《人的进化》先被搬上电视而后又作为著作发表。他在此以及后来发表的大量讲演、论文集中一再肯定想象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核心意义。人类所未有的这一可以把并非当前出现的事物在思想中维持一长时期的能力乃是理解人类本质的线索。因此,没有想象,便不会有知识、文化、科学、艺术乃至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和他的广博兴趣一样,布罗诺维斯基这些同流俗科学相左的激情式话语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由他对科学知识真正本质的根本看法所组成的明确图景。虽然布罗诺维斯基的观点富于争论,但他的地位——由于其论证和范例的力量——已是确定无疑的了。

同类推荐
  • 三国真无双吕布

    三国真无双吕布

    一睡醒来,竟然发现自己成了刚刚艺成下山的吕布,杨林首先想到的是天下无双,武力第一,最后却死得很惨。
  • 一口气读懂明清史

    一口气读懂明清史

    本书通过对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封建王朝的衰落过程。
  • 唐青

    唐青

    一人,一狗的穿越史!苏叶,一个因为荒野求生而倒霉的幸运儿!
  • 一代朝臣

    一代朝臣

    发现历史很难写:暂时先停下了...整理上纷胀的头脑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

    本书站在科学的立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为分界点,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进行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帮助人们揭开了地下沉睡千年的秘密。阅读本书,读者即可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又可收获到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热门推荐
  • 兽魔猎人

    兽魔猎人

    这是一个人类与兽魔共生的世界。原本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一直是人类,但兽魔的突然出现却打破了一切。他们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教会虽然多年来一直守护着他的信徒们,但兽魔的不断进化却让世界陷入了危机,然而诸多的悲剧竟也为人们带来了希望,但这希望并非来自人们信奉的神,而是来自于恶魔...通过和恶魔签订契约,契约者获得了强大的力量,他们以兽魔为猎物,以拯救世人为目的,他们被称为兽魔猎人!而故事讲述的,是兽魔、教会和兽魔猎人之间经过多年的战争,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世界也趋于稳定之后,新的危机却悄然降临...
  •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

    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家和心灵导师卡耐基写给你的口才训练与情调修炼智慧书。
  • 穿越之不是不爱你

    穿越之不是不爱你

    她前世孤独半生,穿越而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幸福那么短暂!她不得已走上了满是血腥的路。他总是默默的看着她,练剑,受伤,杀人!一包桂花糕,温暖着她!直到一日,那唯一的温暖也将消失!
  • 奉旨逃婚

    奉旨逃婚

    “过来”那男人用那肆无忌惮的眼神直直的盯着他,仿佛他只要说一个不字,他真的就不要想见到明天的太阳了。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是将八辈子的霉运走了个透一样,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自己不喜欢的人死皮赖脸的,跟周扒皮似的。“性别不同怎么谈恋爱,王爷,您还是去找貌美如花的美男子吧!”
  • 综漫:剥夺灵魂的王

    综漫:剥夺灵魂的王

    一个宅男莫名穿越到动漫世界的故事……其实也没什么想说的,因为各种关系,所以会对原剧情合理修改,我一直认为故事往往存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如果平衡被打破,加了不必要的变量,那么整个故事都会变得无趣——我会把同人故事合理化后在呈现出来,让主角更好的融入故事,而不是像大多数小说那样的掌控一切的不实际。总之就是,把它当作一部小说来写,而不是那种写着很苍白的剧情。我想有不少人看到这么严肃的简介就有些看不下去了,如果是我反正不想看不下去,但我也没说会改的体无完肤是吧,只是给主角加了些对抗的势力,并不影响可观性的同人。
  • 祭月之影

    祭月之影

    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人,在获得月亮传承的力量后,会有怎样的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
  • 青天云梦

    青天云梦

    红尘滚滚,大浪滔滔。大唐万城千古事,烨然若梦。遥想当年峥嵘岁月,青春年华。饮酒放歌,舞剑激昂。少年书生,气阔无量。方回首,九天震荡。天地一体,武碎虚空。千古豪杰证道路,枯骨无数。人间地府谁与争锋?霸气无双。丹阵符器,至天圣境。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尘缘尽,一线纯阳。
  • 神奇宝贝之花雨

    神奇宝贝之花雨

    雨,滋润了花。花,给雨填色。花与雨,当花雨降落,将成为传说。玛丽苏文,不喜勿入。
  • TFBOYS淑窈年华

    TFBOYS淑窈年华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蓝淑窈,在舞台上是那样优雅!私底下却是一个阳关四射的女汉纸。她跌跌撞撞地再次回到那里。她再不禁意间,闯进了他们的世界。她,很不一样,十分特别。这种特别让他们忍不住靠近。曾经的海誓山盟,说好了要一直一直不分离。但只因误会,便不再真挚。泪水,让她学会坚强。离开让她再次收获不一样的甜美爱情。初恋,旧爱,还是现在?她到底该如何抉择!
  • 末汉三分

    末汉三分

    原名《末汉》,以正史史料为依据,通过还原一些被《三国演义》忽略的事件及人物,展现真正的汉末,别样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