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200000014

第14章 商业传承与蜕变(1950—1956)(12)

到了7月,中国汽车制造业迎来了关键时点: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开下装配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这一天起,“中国制造”开始穿梭在历史轮回中,直至今天。

这一年,****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报告首次提出,知识分子成为我们国家的各方面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报告还指出,正确地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更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他们的力量,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努力完成过渡时期总任务的重要条件。******在会议最后一天讲话,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会后,全国出现“向科学进军”的新气象。

于是,一批在海外留学的爱国知识分子冲破当时美国的封锁,投入到令他们热血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激情四溢。史汝楫,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年,中国第一次有了自主设计的汽车品牌。它的设计者史汝楫的名声却远不及这辆汽车。

不该被遗忘的人

历史会选择性地将一些名字放大,而同时忽略更多的名字。其实,某些感觉微不足道的、被遗忘的名字非常光彩夺目。

史汝楫出生在江苏宜兴。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学校搬迁到了贵阳。再后来,他加入贵阳马王庙汽车修理厂,那是当时全国最具规模的修理厂。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他经人介绍来到重庆中央汽车配件制造厂工作。这个厂不但做进口汽车配件,还做工艺配件和修理用的配件。到一定程度后,制造厂有了造汽车的打算,史汝楫幸运地被选为赴美学习造车技术的留学人员。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史汝楫先后在斯蒂倍克和福特汽车厂实习。通过学习和工作,史汝楫了解了福特这家汽车巨头对美国近代工业的影响。

众所周知,被问到“是谁发明了汽车”这个问题时,许多人都会回答:亨利·福特。这个误解证明了福特公司对汽车业的贡献。正是亨利·福特使汽车不再只属于富人。他的梦想是:“我要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这种思路和后来的比尔·盖茨衣钵相传。今天的中国汽车业也在走“以市场打天下”的路子,但不同之处在于,亨利·福特们所说的“人人买得起”是基于“创造”的前提,而不是模仿。

帮助亨利·福特实现梦想的那辆“人人买得起”的坚固轿车诞生于1908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T型车。

4年以后,福特推断:如果让每位工人固定在一个位置,负责一件工作,而让汽车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汽车会更快成形。这个理论促使现代批量生产模式的诞生。最终,实践证明,T型车在流水线上生产的速度达到每10秒1辆。

流动的装配线引起了一场工业变革。

显而易见,福特汽车不只是在汽车本身上影响了美国汽车业,更在管理体制上引发着一场场变革。正如年轻的家族成员向老福特介绍新时代的各种变化时,福特摆摆手对孩子们说:“嗨,年轻人,时代是我创造的。”肯尼迪遇刺之前曾力邀福特公司总经理担任美国商务部长,可这位经理对总统说:“如果想影响美国商业,我还是选择在福特做总经理。”

在这样伟大的汽车王国中学习包括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试验以及汽车定型在内的全流程,可想而知,史汝楫是多么幸运。他把整个研发体系都学了一遍,为后来设计东风汽车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后,******、******等第一代****领导人意识到知识分子对未来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发展的重要性。******在各部门负责人和很多知识分子参加的会议上指出:现在,“人才缺乏,是各项建设中最困难的问题”,“只要工作开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甚至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郑重地邀请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马上回去了。”

发表在纽约《留美学生通讯》第3卷第8期上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至今读来,似乎还能听到一个年轻科学家怦然跳动的心音,感受到他火一样的爱国激情及其“漫卷诗书喜欲狂”般的自豪和喜悦。当年执笔写这封信的人,名叫朱光亚,后来他成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核物理学家、“两院”院士。

这样的背景下,史汝楫回来了。

一个全新的政府和一个破败的国家,注定对技术人员十分渴求。回国后,史汝楫去华东工业部报到。这个部有3个下属汽车修理厂:一个在杭州,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上海。上海和南京的修理厂都是在原来汽车保修厂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而杭州是个新修理厂,由史汝楫负责设计,各种条件都比老厂要好。设计完成后,华东工业部派他当杭州修理厂厂长。时任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副主任的孟少农出差到杭州,见到史汝楫。这次碰面令孟少农觉得不虚此行,他任命史汝楫为中央设计室主任,专门管工艺装备。从此,史汝楫和其他在新中国建设热潮中涌现出来的人物具有了相同的命运,他们在新中国重型工业的历史上开始书辉煌。

从1949年8月到1955年11月,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乃至冲破各种阻碍,由西方国家回国的留学生多达1536人,从美国回来的就有1041人。到20世纪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占当时出国留学人员的一半还多。邓稼先、严东生、吴文俊、任新民、罗沛霖、王大珩、张文裕、吴仲华、汪德昭……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请我们记住这些值得尊敬的名字,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被当代人所遗忘。

半个世纪的汽车记忆

汽车工业,一个国家现代工业成熟的标志。

旧中国,以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大吏为代表的官商们曾经对西方人的工业器械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洋务运动中建造起一批军工企业,成了此后百年间中国民族企业的原型。

当洋务派的魂灵随风散去,逐渐成长起来的民族企业家们步“实业救国”的后尘,行业遍及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行业,一部分人萌发了造车的念头。遗憾的是,工业萌芽期的中国,政局动荡、兵祸四起,“实业”仅限于轻工业,造汽车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1903 年,中国内地出现第一辆汽车,一辆美国产的轿车;5年后,袁世凯献给慈禧太后一辆小客车,这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客车;1920年,孙中山提出“建造公路”,“发展自动车工业”。其时,中国处于泾渭分明的势力割据中。没有强有力的统一政府,发展工业谈何容易。1920年5月,张学良支持的辽宁迫击炮厂造出了第一辆中国自产汽车,这是一辆载重1.8吨的中型汽车。再过了17年,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在湖南株洲和上海分别设厂,用了1个月时间装配出2.5吨的柴油汽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辆重型汽车。

1936 年,国民党政府提出设想,与德国奔驰合作成立“中国汽车制造公司”,计划先组装汽车,后制造汽车。世事无法预料,一件事情将导致整个历史方向的转变。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造汽车的计划被打断。此后一直到1949 年,中国只有汽车修理行业,而无其他。

1950年,******访问苏联,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访问结束,******对随从说:“我们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而前一年10月,中国成立了中央重工业部,随后筹备汽车制造工作,甚至专门成立了汽车工业筹备组。1951年1月18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召开会议,会上汽车工业筹备组汇报了汽车厂厂址等相关前期工作。******则重申了一年前他在苏联说过的话:“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厂。”

会后,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的厂址选在了吉林省长春市郊。

极短的时间内,分散在上海、重庆、昆明等地的技术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包括张德庆、陈继善、张树梅、吴敬业、彭定一、王玉京、陈乃隆、杨南生、桂同申、张胜瑕、孙顺理、刘炳南、冯辅晋、陆考宽、茅于恭、支德瑜、俞云焕等50多位汽车界知名人士应召赴京。史汝楫作为归国的汽车人才,名字也列其中。

和史汝楫多年后还能幸运地被少部分汽车人记住所不同的是,其他人大多淡出了历史的视野。只有当我们追寻过往,翻着发黄的资料、书籍时,才会在字里行间发现他们昔日的辉煌。但正是这些“不知名”的姓名,为建设一汽奉献了他们可以奉献的一切,乃至生命。

1953年7月15日,长春西南郊迎来了万名拓荒者。在这片侵华日军留下的细菌工厂废墟上,他们热火朝天地开启了时代赋予的新事业。

1956年和1958年,从解放到东风

记述发端于中国长春的汽车制造业之前,先回忆一下日本在“二战”后的汽车发展史,是很有意思的一种体验。

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欧洲生产的汽车充斥着日本汽车市场,特别是欧洲生产的小型廉价汽车,对处在半毁灭状态的日本汽车工业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同时严格禁止外国资本渗透本国汽车工业。

1965年,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的开通揭开了日本公路交通高速时代的序幕,自此日本掀起了爆炸性的汽车普及狂潮,极大地拉动了汽车消费。1967年日本即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进入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让省油的日本小型轿车大行其道,出口量骤增,丰田、日产、富士重工、铃木等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厂家。

很明显,日本的汽车工业在“二战”后的发展得益于两次重大机遇:一是高速公路修建,二是石油危机。中国却是不同的景象,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石油危机的时候恰好处于政治运动中。总之,既是生不逢时,更是策略失当。

回到中国,时间追溯到1953年。这年7月15日一汽开始建设。三年后,1956年,一汽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卡车。这种型号的卡车成了一汽的精神象征。时至今日,一汽的门口仍然树立着以其为原形的巨型雕塑。

解放卡车的诞生被当做重大事件载入史册,同时进入中学课本。一辆汽车何以被当做一个国家的精神图腾?原因在于,没有什么比汽车工业更让领袖充满了力量和荣誉感。

******在苏联完成了他一生中第一次出国访问。斯大林汽车厂的繁忙场景促使******决定生产中国自己的汽车。访问成就了后来的中国汽车工业,成就了一汽和解放,还有后来的二汽和东风。

等到解放牌卡车的生产逐渐稳定下来,一汽明确了新的发展策略,决定扩大产品的研发范围。当时一机部部长提出三个任务:一是载重车要改型;二是要发展越野车;三是要研制轿车。具体时间安排上,孟少农副总工程师提出:1960年开发出中级轿车和1962年开发出高级轿车;并决定从工艺部门和生产部门调出一批技术骨干到设计处,充实轿车的开发力量,最终选定史汝楫为设计处副处长,主管轿车的设计开发。

史汝楫在美国系统地学过汽车制造,但完全担纲主持轿车制造毕竟是个天大的考验。而当时的条件下,连轿车样品都没有。1956年6月,史汝楫带上发动机设计工程师胡同勋去北京搜集资料。到北京后,也没有一份像样的图纸。样车有限,挑来挑去,勉强挑了两款:法国西姆卡Simca Vedette和美国福特Zepher。

有了参考物,在紧迫的使命感催促下,轿车设计工作加速进行。史汝楫参照前苏联汽车设计程序,做模型,绘制各种构造图,不到半年时间,完成了设计图纸。一天,一汽领导陪清华大学教授宋镜瀛到设计处参观,看到1∶1的泥模型。宋听说轿车没有确定名字,说:“现在东风压倒西风,建议取名为‘东风’。”东风汽车名称就此诞生。

第一辆东风牌轿车的试制,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最初,史汝楫只在车身侧面嵌上“第一汽车制造厂”几个字。由于政治环境形成的思维定势,厂领导要求一定要加上“中国”两字,于是东风样车上最终嵌上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实际上,领导的做法史汝楫并不赞成,奔驰没印德国奔驰,克莱斯勒没印美国克莱斯勒,凯迪拉克也没印美国凯迪拉克。现在看来,史汝楫在多年的汽车生涯中,已经初步意识到了品牌的国际化效用。

而后,全厂动员,加速试制,第一辆东风轿车开出车间。过了10天,东风轿车准时开到怀仁堂门前。厂里事先印好的简要说明书,同一时间分送到各位领导桌上,供他们参考。会议休息时分,中南海的领导们纷纷围过来看东风样车。司机忙打开车门,******在林伯渠秘书长的陪同下坐进轿车,围着花园跑了两圈后,原地停下。下车后,******高兴地说:“终于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了。”

同类推荐
  • 价值链会计发展研究

    价值链会计发展研究

    本专著在当今会计学界已有的有益成果基础上,从价值链会计信息重构的角度下,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价值链会计的基本理论、价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方法、基于价值链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以及价值链会计信息交换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可行的价值链会计应用模型。
  •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诠释制度与执行的关系,点击执行的现实意义,探寻执行不力的根源,揭示“三分制度,七分执行”这一工作理念。执行能力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星巴克、麦当劳全世界开花,其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与之争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的员工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好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员工没有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公务员,企业员工需要遵守的工作理念。
  • 人格是最大的资本:培养最优秀的老板

    人格是最大的资本:培养最优秀的老板

    人类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实现自己某方面的目的。目的实现了,就是成功;目的没有实现,就是失败。失败和成功可以相互转化,但人类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成功。人类认识管理规律,形成管理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取得更大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任何管理学都是成功学。在自然和社会压抑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管理学只是少数人成功的工具,与员工的成功不沾边。在人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高扬的今天,用成功学来定位管理学,使管理学成为成功学的分支,似乎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以成功学来定位整合管理学,体现了管理学的主体化、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同科学主义的积极的动态的统一,也符合以人为中心的时代精神。
  • 《论语》管理日志

    《论语》管理日志

    很多人都在研读《论语》,但没有多少人从管理的角度做过分析。本书将作者自己在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和多年研读《论语》的心得相结合,从中国式管理的源头入手,将西方的管理思想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读物综合在一起,发现最为实际有效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本书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是:《论语》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文化,还能从人性品格塑造的高度为企业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功用。以中国古典文化为基石,本书欲以严谨而通俗的方式,讲述《论语》中蕴含的企业管理之道,并期望以此为中国企业管理者提供一种参考。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热门推荐
  • 逗比皇后祸害天下

    逗比皇后祸害天下

    一位逗比小姐穿越到一个架空朝代,成了一朝皇后,还要和n+1个女人分享同一个男人?NONO她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开妓院,嫖美男,闯江湖,气太后………但是她的生活会永远这样的开心吗???
  • 武林至尊传奇

    武林至尊传奇

    莫非武林中人,怎知武林中事。一场武林中的争斗,关系了两个少年的命运。张一,李笑的快意江湖。
  • 游过生活六道弯

    游过生活六道弯

    本书列举了生活河流中的六大弯道,即性格与能力、职场与事业、处世与交友、爱情与婚姻、心态与物质及心理与健康六大方面,在尘世奔走中,人们总是在这些方面存在困惑彷徨,书中用直入人心的事例、深入浅出的道理,一一给出了解答,在欣赏生活多姿多彩的同时,又能给自己找到一条更适合的路。
  • 雪球专刊第112期:金融“网红”巴菲特

    雪球专刊第112期:金融“网红”巴菲特

    在今年,各种类型的财经“网红”漫天飞舞的大背景下,巴菲特毫无疑问的是身价最高、年龄最大、投资水平最高、粉丝数量最多且质量最高的全球第一金融“网红”,投资界这盏明灯50年来从未暗淡过。今年在美国奥马哈召开的201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巴菲特说了些什么,我们又能从中学到哪些东西?在网红时代,太多的噪音淹没了真知,要读懂巴菲特更为不易。本期雪球专刊推出《金融“网红”巴菲特》,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 不在梅边在柳边

    不在梅边在柳边

    蒲刃在树仁大学读书期间与本校柳教授女儿柳乔乔相爱。毕业后,柳教授以蒲刃性格有缺陷为由,将女儿嫁给了蒲刃的同学兼好友冯渊雷。蒲刃毕业后,留在树仁大学任教,几十年后成为了一名物理学教授。这天,他突然接到了几十年没曾联系的柳乔乔的电话,知道冯渊雷因车祸死了。柳乔乔十分悲伤,面容憔悴。几天后,蒲刃接收到一封冯渊雷生前设定的一封邮件,说如果自己发生事故死掉,就一定是被谋杀的,杀死他的人叫贺武平,让蒲刃帮他申冤报仇。蒲刃就此展开了追查……冯渊雷的死,让蒲刃有了与柳乔乔复合的可能。可是在追查冯渊雷死因的时候,一个明艳、干练、阴狠的女人梅金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使一切变得复杂起来。
  • 锋锐

    锋锐

    在NBA的历史上,永远不缺乏得分高手——张伯伦,乔丹,科比,艾弗森,麦迪。。。。。。比比皆是。华人小子萧云却在大家还在讨论一群黑人球星的时候横空出世,以一个黄种人的身份,狂揽得分,赢得了许多伟大球星也无法获得的荣誉——NBA总冠军,同时也将自己加入到“伟大”这一行列之中。“好吧,你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总是不知道如何尊敬老人家。”被主角在头上扣篮后的奥尼尔受采访时说道。“这是个让人惊奇的小子,不过他以后要走的路,还长着呢。”虽然飙分赢了主角,却输掉了比赛的科比不得不以前辈的身份掩饰尴尬。“我们恨他,是的,别跟我说团队和谐。他就是个混蛋,我们把球给了他,他就会让比分一直往上飙,然后比赛就胜利了。嘿,这太疯狂了,我们还没热身呢,我们要享受篮球的乐趣!”关于主角,队友们“咬牙切齿”评价。09新作,敬请期待!
  • 恐怖奇谈

    恐怖奇谈

    孙小权这辈子没什么大志向,吃好喝好,有妞泡就好。什么?邀请我当鬼差?不去!什么?有鬼敢动我兄弟?干死他!什么?上司是灵媒,说我配不上她?那我就去当灵师!什么?还有…………那个下着暴雨的夜晚,他被恶鬼袭击,被鬼差解救,从此,卷入一个个灵异事件,他的人生不再普通!
  • 记得我曾吻过你

    记得我曾吻过你

    她,苏曼,一名普通医学系大二学生,父亲早逝,母亲多病,还有小她十岁的弟弟嗷嗷待哺,168的完美女神身高,内心却被她精灵古怪的弟弟逼成了女汉,她要强,终于考上一流大学,就在他以为生活就这样平淡无波的过下去时,他,她竟然误打误撞在一次人体解剖实验中穿越到了古代,他的魂魄进到了另一个女人苏清含的身体,她不甘如此命运,在一路跌跌撞撞逆袭时竟招惹了莫家王爷,两人被阴差阳错成了亲,谁知堂堂王爷有怪病:跟人接吻后会抽搐,天!要不要这么搞笑??莫少容大少爷,您真以为您是都敏俊啊?
  • 天赐南山

    天赐南山

    天罚降世,欲要改天革命,天下惊恐,召集群雄豪杰,与之对抗,天地之间顿时硝烟四起,谁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谁能手持战器吞兵百万?南风,一个自幼与野兽生活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