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0700000023

第23章 偏方治病:简便易行,有效省钱(4)

(11)辣椒汁溅入眼内,切忌用手或毛巾揉搓,可速在舌尖上放些盐,闭上眼睛,静休十几秒钟,眼痛可解。

(12)每天清晨洗脸时,双眼轻闭,头稍仰起,用半湿的热毛巾敷于前额和眼睛,凉后更换1~2次,持续1分钟,长期坚持不懈,对老花眼有明显的疗效。

小方法巧治打嗝

打嗝其实是身体的保护反应,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称为膈肌,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一旦刺激膈肌,神经就会把刺激传导给大脑以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于是就出现打嗝。

打嗝不能算病,以下几个小方法也许能止住。

1.饮糖醋汁

用2汤匙醋,加l匙白糖,调成糖醋汁,饮服后可止嗝。此外,服15毫升食醋也能止嗝。

2.食橘或柿蒂

取橘子1个吃二三瓣,或用鲜橘汁l5克,打嗝时服下。或者用柿蒂几只煎汤饮用也可止嗝。

3.干吞一匙白糖(不配水)

因为糖在口腔里会改变了原来的神经冲动,以阻挠横膈膜的肌肉做间歇性地收缩,可以在数分钟后止住打嗝。

4.往塑料袋里呼气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打嗝是由于体内的二氧化碳太少所引起的,所以可以通过提高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止住打嗝。可以找一只不漏气的塑料袋,把塑料袋紧紧扣在口和鼻子上,然后往里面呼气吸气,这样呼气吸气几次,过上一会儿就不会打嗝了。

5.压喉结凹陷处或锁骨凹处

用食指按压喉结下面的凹陷处或以中指、食指按压锁骨凹处,垂直向下揉压膈神经,揉压片刻也可止嗝。

6.压眼球

打嗝时用手掌按在眼球上,稍加压力,此时会有一股气体从胃中排出,嗝逆即止。如果压眼球效果不佳,可改按压上眼眶边缘,在眼眶边缘寻出压痛点,然后用力按揉几下,打嗝就可消除。

7.挤眉

将眉弓分为三等分,内l/3交界偏眉下眼眶处,可摸及一小凹陷处,按之有痛感,用双手拇指尖对两眉此处按压片刻可止嗝。

8.刮腭

用一食指伸入口中,反复刮上腭,打嗝可逐步缓解。

9.拉伸舌头

打嗝时,用一块干净纱布包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拉伸,此时,会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打嗝自然停止。

10.捏中指

使劲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中指,使劲捏,随便捏哪只手的中指都行,这样止住打嗝的效果也不错。

11.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

挺起胸膛,深深地尽全力吸足一口气,然后憋住,不要呼气。直到实在憋不住了再呼出来,这时候,打嗝一般会停止。

这几个方法对一般的打嗝基本上都可以止住。但是,当患胃扩张、胃痛、胆结石、肝病、阑尾炎等疾病的时候也会打嗝,此时会有疼痛的表现,不过,这时治病就是第一位的了。对于老年人来说,反复打嗝而又总也止不住,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要及时就医。

治疗牙痛小窍门

治疗牙痛应着重于针对原发病,由牙科医师给予内服维生素、抗生素或辨证施用中药。含漱、烟熏、充填、针灸、手术等法也屡被采用。但是医药起效一般不会立竿见影,碰到牙痛得无法睡觉、吃饭之时,掌握一些简易的小窍门往往能够收到奇效。

1.苏打面疗法

取苏打面适量,用硬纸卷一小喇叭筒,将苏打面放在里面,由他人用嘴将苏打面吹人痛牙一侧的鼻孔内,然后用手轻轻揉压鼻翼即可。如果鼻腔干燥,应设法使之湿润后再吹。此法简便,见效快。

2.患牙咬药法

取黄荆根一小段,洗净捣烂,咬于患牙处15~30分钟后吐掉(切勿吞咽)。复发者可反复使用。一般在咬药3~5分钟即见止痛之效。

3.啤酒花疗法

牙痛时将l枚啤酒花放入嘴中,用痛牙咬住,连续嚼几枚,嚼碎后咽下。

4.花椒醋汁疗法

食醋100克、花椒10克,水煎后待温含漱。

5.杏仁疗法

取杏仁1个,放在火上燃着,吹灭后咬于痛牙处,连续咬2~3次。

6.花椒疗法

花椒1粒放在痛牙处,咬紧,可立即止痛(不包括龋齿)。

7.生姜疗法

牙痛时,切l片生姜咬在痛牙处即可。

8.大蒜疗法

独头蒜2~3个,去皮放在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处,蒜凉后再更换,连续多次,具有疗效。有龋齿的人牙痛时,把牙洞里的东西剔出来,塞进一点蒜泥,可以止痛防腐。

9.黑豆黄酒汁疗法

用黄酒、黑豆各适量,一起煮烂,取其汁反复漱口。

10.冰糖水疗法

锅内加水l碗,放冰糖100~150克,煮溶,待水煮至半碗时止,晾凉后一次饮完,每日2次。

11.药蛋疗法

取生地50克,鸭蛋2个,冰糖5克。用砂锅加入清水适量,将生地浸泡30分钟,将鸭蛋洗净,与生地共煮,蛋熟后捞出剥去皮,再放回锅中煮片刻。待温后吃蛋饮汤(服用时加冰糖调味)。

12.蜜花椒疗法

花椒6克,(蜜)蜂房6克,食盐少许,入锅加水煮,凉后含漱,吐出再含,如此反复多次。

13.西瓜皮疗法

把西瓜皮外层削下晒干(经霜更佳),密封于玻璃瓶内,有龋齿痛时,取少许放入牙缝即可止痛。

14.六神丸疗法

取六神丸3~5粒研碎,涂于患处,约5分钟后牙痛即可减轻,1个小时后可以得到缓解。

15.葱叶疗法

吃酸水果等食物时,常常“倒牙”,酸疼难忍,有的甚至连饭也不敢吃,这时只要嚼一两根葱叶就好了。

16.茶水漱口法

茶叶中含有氟元素,能起固齿作用。茶水属碱,能中和酸,可防龋齿发生,并能抑制某些病菌。

17.盐水漱口法

每日用淡盐水漱口2~3次,可以预防齿龈出血。

18.花椒酒疗法

取花椒15克,白酒50克,将花椒泡在酒内10~15天,滤去花椒即成。一般牙痛,可用花椒酒漱口;如果是龋齿,可用棉球蘸此酒塞牙洞内。

治疗鼻炎的廉价秘方

1.按摩眼框可治鼻炎

双手食指按在两眼下的眼框骨边上有个很浅的小坑,用些力上下揉动一二百下,每天不少于两次,坚持一段时间即可生效。

2.冷水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多源于感冒。弃药取锻炼可自愈。方法是:每天洗脸前先将鼻孔插入冷水中,轻轻吸气,使冷水与鼻腔粘膜充分接触,然后将水呼出,如此反复进行,持续1~3分钟(可抬头换气),洗完脸后再用中指揉压鼻翼两侧约20次左右。贵在坚持。笔者用此法不但解除了擦鼻涕之苦,连感冒也销声匿迹了。

3.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香油就是普通的食用香油,每天三到五次,每次五滴左右,滴入鼻内。注意:鼻塞严重时不要滴,可变换一下体位,待鼻子通气后再滴,滴前将鼻涕擤干净。持之以恒,必定见效。

4.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可治鼻炎

取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涂在消毒的棉花棒上,伸入鼻腔内均匀涂上药膏,每次以涂满鼻腔为准,一日两次,一般鼻炎有3~5天即可痊愈,无后遗症。

5.丝瓜藤治副鼻窦炎

找老丝瓜藤数米,晒于,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千万别糊了),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使用时,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再用细塑料管(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连续数日可治愈。

6.大蒜治鼻炎

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注: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7.槐花蜜可治萎缩性鼻炎

每天早晚洗脸时,用小手指蘸流动的自来水在鼻孔内清洗,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粘膜后,用棉签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匀地涂在鼻腔患处。

8.白茅根熬水治鼻衄

从中药房购买白茅根30克,用沙锅或铝锅熬水一茶碗,可加适量白糖,一次服完,一般一两次即可治愈鼻衄。药书载:白茅根甘、寒入肺经,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我的几个学生用此法治鼻衄,都很见效。

9.蜂窝治过敏性鼻炎

每日用蜂窝50克用开水冲泡喝水,每日早晚各一次,连服一个月。

治咽喉炎省钱秘诀

1.西瓜皮茶

吃西瓜时,瓜皮别丢弃。取瓜皮250克,加入两大碗水,熬至一大碗,加入少许冰糖,冷而饮之。可治咽喉炎。

2.舌根运动法

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3.含生大蒜

患慢性咽喉炎,试用口含生大蒜头,坚持数月,咽喉炎可除根。口含生大蒜头最好挑紫皮独头大蒜。开始时辣得眼泪直淌,口腔粘膜也生痛,可时含时吐,且不要将大蒜头光滑的外表咬破。以后适应了再边含边咬。此法对牙痛、声音嘶哑等口腔毛病也有效果。

4.拌吃银耳

将白木耳洗净泡胀,撕成条块状,先用开水烫过,再用凉开水漂洗,之后加醋拌吃,每日两次,食量不限,2日后即可好转。

5.拌吃芹菜

把芹菜洗净,切后,烫过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盘,每日2次。

6.饮浓凉茶水

将茶叶25克用开水冲一大杯浓茶水,冷却后经常饮入。

7.风油精吸入

将风油精倒在洁净的手帕上数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4~6次。

8.冷敷脖颈

用冷水或冰水浸湿毛巾,敷在前颈喉头上,20分钟左右,每日3~4次。

9.鸡蛋茶(治嗓子疼嗓子哑)

取新鲜鸡蛋一只,磕到饭碗里打成鸡蛋液,烧一些滚烫的开水,浇到蛋液里把鸡蛋冲成蛋花儿,加少许白糖和香油,趁热喝下这就是传说中的鸡蛋茶

10.按摩

按摩方法:每天早起后,在左手掌心涂上3滴—4滴风油精,按摩(顺时针方向)咽喉部位20~30次。2~3个月后,病情可大为好转,一年后基本康。

11.核桃治

取核桃10枚,去硬壳,不去衣,分早晚两次服。15天为一个疗程。核桃具有消炎、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可治咽喉肿痛、咳嗽等疾病。

12.点压左手无名指尖

中老年人患咽喉炎是常见病,患病后疼痛难忍,吞咽困难。若点压左手无名指尖,可起到良好止痛、消炎效果。点压方法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直接有节奏点压左手无名指尖,坚持每日三次,饭前点压。每次点压10~15分钟,一般3~4日可起到治愈效果。

13.口含参片

患慢性咽喉炎,喉咙里老是发痒、发干,没痰但就是咳嗽不止,尤其是晚上,简直无法入睡。可在临睡前,找一小片“玄参”(中药店有卖,很便宜),含在齿边或舌下都行。放一整夜,早起后吐掉。这样,整个晚上就较少咳嗽,睡眠也能改善不少,早上醒来,喉咙口也不像以前那样干了。坚持数月,可起到治愈效果。

14.食红枣、浓茶汁调蜂蜜

用火把5枚红枣的皮烤焦,冲入白糖水饮服;取适量茶叶用纱布包好,用滚热开水泡成浓茶汁,再加入适量蜂蜜调匀,每隔30分钟漱口一次,缓缓吞下,连用多次。这些方法对治疗咽喉疼痛、咽喉炎有较好的效果。

15.麻油和鸡蛋搅拌

用开水冲鸡蛋成蛋花状加麻油减半热服。

16.鸭蛋葱花汤

用鲜鸭蛋1~2个去壳,青葱4-5根切碎加水适量同煮,饴糖调味,吃蛋喝汤,每日一次。有滋阴清热、止咳化痰等功效。

17.百合煲香蕉

百合20克、香蕉2~3只去皮,冰糖适量,加水同煲。每日一次服食,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18.麦莲冰糖饮

麦冬15克、白莲子15克、冰糖适量,加水适量同煲后代茶饮用。有滋阴益肾、生津止渴之功效。

19.无花果煲冰糖

无花果25克、冰糖适量,加水煲之饮用,每日一次。有益气生津,润肺化痰之功效。

20.橄榄茶

取橄榄两枚,绿茶1克。将橄榄连核切成两半,与绿茶同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

21.麝香止痛膏

先将两手掌洗净擦干,然后将麝香止痛膏剪成1/2张贴在左手劳宫穴上(手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处)。1日1次,一般用3~5次有效。孕妇忌用。

22.红霉素软膏外敷

紫金锭、田三七各1克用红霉素软膏调糊状外敷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外用纱布或油纸覆盖,胶布固定,1日1次。(孕妇忌用),一般用1次奏效。

治疗耳科疾病的窍门

(1)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少许冷开水,去渣取汁,滴入耳内,可治已溃烂流脓的中耳炎。

(2)小虫钻入耳道后,可将2~3滴姜汁滴入耳内,小虫便会立即爬出。

(3)耳内进了小虫,切忌用手去抠,应到黑暗外用电灯泡照或擦火柴照,让虫子自动飞出来。还可用3~5滴甘油滴耳,过2~3分钟,把患耳一侧向下,小虫会随油流出;或用3%硼酸酒精、70%酒精1~2滴滴入耳内,用小镊子将死虫夹出来。然后用棉球擦净耳内的水即可。

(4)孩子玩豆粒,不慎塞入外耳道,可用与耳孔直径一样大小的细竹管(如毛笔竹套)插入耳道,嘴对着竹管用力吸气,将豆粒及出来。

(5)让患者口含冷开水,一手将患者耳尖拎向后上方,另一只手置于患者眼前,一边向耳内轻轻地吹气,一边用手示意患者将水咽下,即可消除耳鸣。

(6)把头歪向进水的耳朵一侧,用对侧的手指堵住对侧耳朵孔,以同侧的腿单脚连续跳几下,水就会自动流出。

(7)将适量的盐炒热后装入布袋,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消除耳鸣。

(8)取新鲜猪胆1具,洗净后取胆汁滴耳,每天2次,每次3~5滴,可治急性中耳炎。

(9)将15克葵花籽壳放入锅中,加250克水煎服,每日2次,对耳鸣有疗效。

克服口臭有方法

口臭是指由口中发出的臭秽味,常常在说话或呼吸时自己察觉或被他人所闻。西医认为,口臭与牙龈病、口腔黏膜疾病和鼻咽喉疾病有关;中医则认为是风热侵袭、胃火上炎、肝火上冲、肝旺克土及肾虚火浮等引起的,不过以下方法可能会有效缓解口臭。

1.使用口气清新剂

口气清新剂可以及时有效地除去口腔中食物代谢引起的臭味,因轻度鼻窦炎造成的异味和吸烟导致的口臭等。可以先喝几口清水,喷上口气清新剂后合上嘴数秒,便能令口腔保持数小时的清新。

2.喝柠檬水

喝清水可以令口腔保持湿润,如果在水中再加上一片柠檬,就能刺激唾液分泌,减少因鼻塞、口干或口腔内因残余食物引起的口臭。

3.吃红枣、黑枣

可以消除因吃葱、蒜等引起的短暂口臭,所以饭后咀嚼1~2颗即可。此外,饮浓茶也能解蒜臭。

4.空腹喝盐水

每天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的盐开水,可以调节胃肠功能,有利于消除口臭。

5.别忘了刷舌头

同类推荐
  • 男性不育症药膳疗法

    男性不育症药膳疗法

    药膳虽然有上述优势,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万能药。特别是对男性不育的治疗,是有一定的治疗范围的。首先是适用于睾丸发育良好,因各种后天性原因造成的男性不育症,这类要优育者是药膳治疗的范围。而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或遗传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男性不育症的和要优育者不是药膳能调理好的范围。
  • 养肝饮食指南

    养肝饮食指南

    养肝饮食主要需注意以下三点:防止食入有害物质、吃什么养肝、怎么吃养肝。因此,本书作者在深入发掘中国饮食文化精华,突出中医养生食疗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欧美饮食养生趋势,系统介绍了养肝护肝饮食基本知识和原则,重点介绍了45种养肝益肝食物和130种常用养肝食疗药物,近200首修复肝细胞的功能性食疗方,并为各种肝病患者精心制定了养肝护肝日常调理方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 远离三高从细节做起

    远离三高从细节做起

    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就了大量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本书从读者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分别论述了“三高”患者在诊断,预防,食疗,起居,运动,自疗,用药的各个细节以及自我监测等,让读者对。三高症”有全面的了解,做到诊治了然于心,生活。防患于未然。全书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不仅适合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及其家人阅读,而且对广大中年以上健康人群及早预防。
  • 老偏方小病一扫光(MBook随身读)

    老偏方小病一扫光(MBook随身读)

    《MBook随身读:老偏方小病一扫光》可分为职场疲劳老偏方、常见小病老偏方、皮肤科老偏方、女人老偏方、男人老偏方、日常保健老偏方六大部分,适合各类人群使用,在偏方的阐述中,我们不仅给出行之有效的验方,还对具体病症的养护和治疗进行了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小疾病,保证大健康。在偏方的选取上,《MBook随身读:老偏方小病一扫光》更多地选取以常见食材为主要原料的偏方,如生姜、大葱、胡椒、韭菜、鸡蛋、盐、萝卜……使你在厨房穿梭间,就能领悟到药食同源的奥妙。偏方使用时既有内服也有外敷,化繁为简,安全见效。
  • 艾灸疗法治百病

    艾灸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艾灸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艾灸疗法的作用原理与功用、适用范围,施灸材料与制作,灸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常用施灸穴位及注意事项等;下篇重点介绍内科、妇科、儿科、男科、骨伤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180余种常见病的艾灸治疗经验和灸疗保健术。本书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亦可供城乡家庭自疗保健之用。
热门推荐
  • 全能鬼医:娇艳美鬼贴身医

    全能鬼医:娇艳美鬼贴身医

    生人勿进!玉魂殿内有鬼医,每逢夜晚阴路开……我是一个鬼医,专治恶鬼疑难杂症。什么?艳鬼你半夜总想压在人身上?吊死鬼你附身后总感觉三魂七魄要离体?僵尸吸入外国人的血为什么那么难受?可以治!都可以!额……居然有妇科炎症?这个……也可以治!“你说什么?”“老大,有阴阳师打上门了”?不怕,受我恩惠的恶鬼太多,随便派几只去搞搞就行了。
  • 哈利波特之我是霸主

    哈利波特之我是霸主

    人家买彩票,我也买彩票。没想到人家中的是钱,我中的是穿越,哎,运气这玩意无人能敌啊!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本书寻求出版,请有意出版的同仁联系。
  • 冰火大帝

    冰火大帝

    神魔大陆,万强林立。杀神一族庶子杀羽,因属性矛盾,修炼困难,被逐出家族,踏上精彩纷呈的神魔大陆,从此开始了逆天之旅,定要将整个大陆踩在脚下!以杀神之剑为武,纵横万强之林!以冰火之躯为体,修炼无上功法!人道不公,伏尸百万!天道不公,提剑弑天!美女是我的,领土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
  • 惊世拳芒

    惊世拳芒

    昊天武道,六阶九品;血脉造化,上古称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市场营销与策划

    市场营销与策划

    本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以培训和训练学生的市场营销通用职业能力为宗旨,符合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思路。本书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内容,树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能够完成相关的营销工作任务。
  • 逆战:

    逆战:

    在这个风起云涌,烈火重重的战场上。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人类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所有人做梦都想的未来时代,既然那么残酷。人类亦是冷漠和杀戮。来回穿梭于宇宙,亦是那么简单,而死人,也成了家常便饭。暴风少年,闯荡宇宙摆平世界。[没错,简介和书名来自杰哥的《逆战》,给了我写本文的启发!]
  • 玉烛宝典

    玉烛宝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豪门千金

    最强豪门千金

    前一生,她是平淡无奇的优等生,从小到大一路获奖,保送名校;她也是黑道大家族天目组的大小姐,表面娇蛮任性,却黑白通吃无人不服……这一世,她重生豪门,衣来伸手,饭来张……哎?咬到了什么?“松口,再不松口,我就把你吃个骨头都不剩!”“喂!这是你高冷少爷说的话嘛?!”
  • 现报当受经

    现报当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