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6100000028

第28章 李智红:红土高原的文学骑士

李智红是云南永平的彝族作家,以散文和诗歌写作见长,他长年偏居滇西一隅,倾情为脚下的这方水土作注,频频向国内知名报刊传递着他对于云南高原的解读与诠释。近日读到他的《布衣滇西》、《云南高原的嗓门和手势》和《静夜煨茶》三本书,我的眼前竟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滇西高原隆起的十万大山中,马锅头豪亮的赶马调和清脆的马蹄声从峡谷深处,从澜沧江边,从茶马古道,带着阴风和潮湿的江水气息,逶迤而来。他们中间,一位满面皱纹,一脸苦相作沉思状的彝家汉子,或扬首远眺,或低眉冥想,或疾走如飞,跟随马帮在坑坑洼洼的山道上,负荷前行。我与李智红没有晤过面,但从他的文字中可感知,他一直以行者的姿态在云南这片莽山阔水间行走,以仰望星空、背倚高原、脚踏大地的方式实践其文学理想,以赤子之心抒写对高原的深情与守望,于是我看到,照片中的他纵横交错的脸颊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映现着风雨兼程的磨难与艰辛。

李智红的散文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特点,在谋篇布局上颇为讲究,起承转合,卒章显志,构思精巧,任由情感的潮水激流涌荡,却不会信马由缰散漫开去,力求在简约的篇幅中抒发无尽的情思。在《布衣滇西》中,他笔下的古桥、驿道、边寨和巨槐、土酒、神树,都是在精致的篇幅中呈现出立体鲜明、形象可感的特点,让人过目难忘。李智红的抒情方式是浓烈型的,无论是先天彝族人的血脉传统,还是后天生活的山居环境,面对苍茫起伏的群山万壑和在与天地斗争中求取生存的人民,他无法浅吟低唱,因为轻盈的语言实在表达不出内心的激越,无法与粗粝、困顿、奋争的眼前之景相对应。他急切地渴望为云南高原的奇绝美景唱一支赞歌,为劳动人民悲辛的生存景状鼓与呼,情感的闸门一旦失控,语言便如滔滔江水奔涌而来,裹挟着读者顺流而去。李智红对云南高原的情感太真挚了,面对那些奇秀山景,大江细流,很难节制这份情感,力图以最美的语言来赞美它们,抒发对故土无尽的爱意。他努力追求整齐的句式、精巧的雕饰和铺排的艺术表达形式,形成典雅、醇厚和美不胜收的艺术特点,却又内隐着一种绚烂、夸饰的质素。因此写作的陷阱也暗藏其中。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字斟句酌中,偶尔出现思维的闪烁、跳跃和语段的词不达意,失去了舒缓流畅的艺术效果,造成阅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再者,语言表达若失之于急切和凌厉,没有一定的闲笔,通篇华彩炫丽,读者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即如一个人偶尔吃一顿精美的鱼翅燕窝可能是口福,会感觉唇齿生香,若是天天面对鱼翅燕窝,岂不腻烦。诚然,这是我对李智红的苛责了,这种因过分追求诗意而导致语句凝滞生涩的矛盾在散文诗写作领域是普遍存在的。

李智红是多面手,除了书写云南的高原风景,他还投入极大的精力写作励志小品文,成为《读者》杂志的首批签约作家,这让我们看到他在近乎狂热地吟唱高原神曲的背后,还有着缜密与细腻的心思。在《静夜煨茶》中的文章篇末,标注出作品发表的杂志和收录进的书籍,显示了这些作品广泛的社会传播面和作者的社会知晓度。可通读这些小品文,我却有些腹议,在目前这样一个日益轻质化的社会,读者的审美层次是参差不齐的,需要作家去引导、提升,这类文章作为一种亚文学,恕我直言,难以与他写高原风骨的那些美文相提并论。对李智红而言,既然选择了做红土高原这方地域上纵马驰骋的文学骑士,就意味着要担当和领受上天对这片文学土壤所赐予的恩惠,因为滇西,乃至云南,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文学富矿。以我之孔见,若他能抛弃走一味轻灵的路子,而转向沉入大地深处,从作品的深度、厚度和长度努力,那么他的文字就有可能飞升起腾空的力量,挺拔起滇西山脉的高度。

(原载《台湾新闻报》2011年4月26日“西子湾”副刊)

同类推荐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其关键词无外乎城市、乡村、游历、亲情、感怀、读书、情趣等等,将它们连缀起来,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叙述作者多年生活亲历的心情与心灵简史。作者注重内心体验的倾诉,善于发现包涵于平凡生活中美的趣味,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化为个人真实的感悟,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我赞成简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我们的人生已被“千头万绪的繁复而耗尽”。华丽的包装,冗繁的铺陈,统统应该摒除,就像一条小溪,不深,清澈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热门推荐
  • 装傻的艺术

    装傻的艺术

    本书分“做员工,要有傻气”、“当老板,要大智若愚”、“交朋友,要有傻劲”、“对爱人,要傻得明白”四篇介绍了工作、生活中的人生哲学。
  • 冷酷公主的绝版溺爱

    冷酷公主的绝版溺爱

    一个光芒耀眼的女孩,在踏进圣夜学院的那一刻起,她的笑容就成为了他和他的生命。冰,绝美而冰冷的少年,从小生活在黑暗里,她的爱是这世间他唯一的温暖;澈,阳光一般的少年,笑容永远优雅,寂寞和脆弱隐藏在旁人难以接触的角落,只有她,会将他轻轻拥抱在怀中,象孩子一样呵护……
  • 伊皇四少:逆心藏爱

    伊皇四少:逆心藏爱

    本书又名婚里婚外:逆心藏爱十六岁的她,不惧他的冷与恶,一颗芳心只为他跳动,勇敢告白如愿以偿的成为他的女友,陪在他身边,他的冷淡,她的热情,本来毫无交集的两人开始了他们的纠缠,在她沉溺于幸福时,危机悄悄来临分离四年之久,伊仁修重新回到她的身边,相见之时,他所说第一句话就是:“乐乐,我回来了。”他回来取回属于他的东西,包括她然而,一次次的绯闻,再次让他们的感情出现危机,外柔内韧的楚贝乐不想把他拱手让人,努力挽留他,却还是阻止不了他与别的女人踏上婚姻的殿堂几年后,她携宝宝重新回到S城,面对已是她人丈夫的他说:“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傻傻的爱着你的女人了。”
  • 我本齐天

    我本齐天

    这不仅仅是“猴子”的故事,“猴子”是始,但绝不是终,这是一个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的很另类的故事!
  • 南宋天骄

    南宋天骄

    工科研究生朱恩泽,一不小心来到南宋,本来想金华门前唱名做一名救国救民的士大夫,可宋金战争却把朱恩泽变成地位低下的武将。武将就武将吧!只要能拯救华夏民族,朱恩泽并不在乎自己的职位,可当他为国立下盖世功勋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功高盖主可杀之的命运。是做愚忠的岳飞还是奋起造反?如果造反成功,君临天下的朱恩泽能不带着华夏民族率先开始大航海?能不能在华夏的土地上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一切尽在本书。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作为一部区别于其他关于《论语》注疏的重要著作深受大家的喜爱。我本人在整个阅读中也是受益匪浅,于是根据《论语》的篇章及其南怀瑾大师的讲述,结合自己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了新的研读,可以说是一部关于《论语》在为人处事,尤其是商业社会管理方面的启发性文章。
  • 暮霭沉成香屑

    暮霭沉成香屑

    一个是家道中落的官家小姐;一个是心狠手辣的商户巨贾。这两人却碰在了一起……
  • 嫁东风

    嫁东风

    一步步走到绝境,才有追寻柳暗花明的勇气。桃杏最终难逃归于尘土,化作春泥,然而嫁过东风,即使瞬间凋零也胜过老死枝头。在最绚烂的时刻选择离开,她的人生不再纯澈如溪,如绝色容颜上那抹清晰的斜红,因为血腥,所以艳丽。女人的心是跟着身体走的。从前,她不懂得,可现在她却只想、也只能守着她枕边的男人——他是她的天下。
  • 全职武神

    全职武神

    一个地球普通人,在时空穿越过程中,成就强大神魂,凡神魂扫过,皆明至理,无论是炼丹、炼器、阵法、傀儡、御兽、厨艺……学什么会什么,让御姐侍奉萝莉递茶,让弱者成为强者,让强者俯首贴耳,请看一个废柴的逆袭之路!
  • 爸爸是一员将军

    爸爸是一员将军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