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6100000039

第39章 期待文学批评的原创力

——读谢有顺《抱读为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登上文学批评的舞台,谢有顺就置身于当代文学的现场,敏锐地关注文学创作潮流的每一次激荡与迂回。在已出版的十余部文学批评著作中,从最初对文学精神碎片式的感悟,到近来许多具有开拓性论点的提出,谢有顺一直在灵魂叙事、写作伦理等充满质感的批评语义中勤力开掘。纵观他的批评写作,没有纠缠于修辞、反讽、叙述风格等属于技术主义的成分分析,笔锋所指之处,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作家人格展露无遗——写作者的精神情操、胸襟气度才是他关注的兴奋点。他常说,“笔墨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胸襟小,笔墨的气象就小;旨趣俗,文字里的味道也俗。”这既是他评判文学价值的核心标准,也是他的批评写作致力追求的气象与境界。他的评论随笔集《抱读为养》(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一书,分为“读书”和“读人”两辑,批评对象涵盖散文、小说、诗歌和其他艺术门类,在充满情采的论述中,清晰地呈现出他的批评标准、理论主张和文学信仰。

文学批评与创作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作家的原创力会有效激发批评家的灵感,批评家的创造性阐释,也会为创作提供新的表现视角。谢有顺对批评对象的选择可谓用心良苦,他说,“如果一部作品不能加深我对心灵和存在的理解,不能打动我,那么我就不愿为它花费哪怕一丁点的时间。”那些为文坛提供了新鲜经验、具有鲜明艺术原创力的作品中流溢出来的审美特性,为他的批评话语拓展了理论边界。在诸类文体中,散文的边界是最宽广,也最难以定法的。谢有顺曾在《美文》杂志上开设专栏,对当代散文进行研究,《抱读为养》中收录了多篇解读散文的文章,从文本结构、叙述方式、抒情姿态等方面深化对“物质”与“灵魂”两个重要文学维度的认识。针对当下散文界盲目追求抒情而导致散文的滥情化倾向,谢有顺阐述了节制情感的必要性:“没有节制,散文就会流于滥情,走向浮浅,而失却文字的真和美。……我反对散文过度务虚,相反,只有把散文写实了,并扎根于物质的根据地了,作家的情感和精神的抒发,才有真实、可信的来源。……好的散文,在物质外壳(事实、经验和细节)里面,还要有作家独特的精神发现和心灵体验——这是散文写作最重要的两个维度,缺一不可。”细节是构成小说物质外壳的重要元素,其真实性至关重要,一个细节的失真,往往会导致小说在可信度上的整体滑坡。在《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读<大秦帝国>》一文中,他赞扬了孙浩辉写作中的专业精神,为了写好秦国的历史与人事,作者不惜下苦功夫钻研秦代的法律、风俗、思想、战争,即便是从饮食和兵器这样细小的地方,也能见出其专业造诣。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谢有顺以苏童的小说写作为例,认为在描摹历史女性心理的复杂性方面,苏童已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但由于苏童本人对那些历史年代里的物什不熟悉,所以他不敢轻易触碰有一定历史年代的器物。谢有顺强调,只有在写作中建立起结实的物质外壳和可信的实证性基础,作家笔下的世界才经得起逻辑的推敲,进而赢得读者的信任。

灵魂探索的程度也是评判作家精神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尺,因为文学说到底是为塑造一种灵魂世界而存在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谢有顺清晰地论述道:“好的文学,要具备两个层面的东西:第一个层面,是专业意义上的,即作家对现实生活要有活跃的感知,同时对生活细节的描摹必须准确、真实;第二个层面,作品要有不凡的胸襟和见识,从俗世里来的东西,能把它推到灵魂里去。在现实的层面、经验的层面,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要有坚实、细密的物质外壳,里面要有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和生活细节,让人觉得作家对自己所写的那种生活是熟悉的、观察也是精细的,这个层面,可以是一部作品成功的物质基础,必不可少的。但光有这种物质材料,还不够,这不过是最表浅的一种真实,好的文学作品还要再往前走一步,走到人的心灵里去,走到人的灵魂深处去。文学作品写到一定时候,比的就不是经验和物质,也不是比写作技艺了,比的是胸襟、情怀和气度。只有把经验的描写和心灵的探索结合得好的作品,才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从物质世界里来的东西,要能推到灵魂世界里去,写出“灵魂之深”应是每一位作家奋斗的永恒目标,在此意义上,《红楼梦》无疑是最佳的例证。这部伟大的小说,从物质实感上而言,看似写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吃喝玩乐,是那个历史年代市井民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人情小说”的巅峰。但在俗世生活的背后,掩藏着曹雪芹更深的悲悯,他以俗世情怀呼唤人类的纯真爱情,坚信在熙熙为名、攘攘为利的世上,还有心心相印的爱情;同时以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为清王朝大厦的坍塌覆亡唱响了一曲挽歌。在史铁生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更直观、深刻地感受到灵魂叙事的魅力及重要意义:“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最关注内心的磨难、进而达到了一种深渊境遇的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每篇都带着他的生命体验,也贯注着他的诘问和迷思;通过写作,他拥有了获救之舍,并成功地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了一个居所。他是一个真正有灵魂、也是尊灵魂的大作家。”

对“写作伦理”的致力建构,是谢有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认为当前的写作,“尖刻的、黑暗的、心狠手辣的写作很多,但我们却很难看到一种宽大、温暖并带着希望的写作,可见,作家的灵魂视野存在着很大的残缺。中国当代小说惯于写黑暗的心,写欲望的景观,写速朽的物质快乐,唯独写不出那种值得珍重的人世——为何写不出‘可珍重的人世’?因为在作家的视野里,早已没有多少值得珍重的事物了。”正是这种缺失,要求作家要勇敢地书写一种可以站立起来的人生,一种有力量的、有精神厚度的人生。人不仅在闺房、密室里生活,还要在大地上行走,作家除了写以个人经验为中心的人事和生活,还要在自我的尺度之外,接受天道人心的规约和拷问。只有从“密室”到“旷野”,建构起一个深度存在的、充满希望的灵魂世界,文学才会具有强悍不可摧的精神之力,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不肯定这个世界。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必须假定这个世界是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你只能硬着头皮相信,否则,你要么自杀,要么麻木地活着。如果你还没有自杀,那就意味着,你的心里还在肯定这个世界,还在相信一种可以变好的未来。”凸现写作伦理的另一个表现,是作家的取材与选择。谢有顺认为,当代中国作家普遍面临着“生活在并非构成自身经验的生活中”的写作困境,生活正被这个时代主导的公共价值所改写,作家的个性被抹煞,突出的表现是当代青年作家不约而同地去写奢华的生活,而对另一种生活集体保持沉默,那些底层的、被损害者的经验完全缺席了。因此有必要重述一个作家的责任和追问能力。唯有对哲学意义上的“存在”的不懈追问,才能使作家拒绝认同片面生活对整个生活世界的殖民,才能重建生活的整体关怀。

一个作家的精神根据地是支撑他写作的动力之源,探究其所在,是打开作家创作秘密的有效通道。“写作是记忆的炼金术。离开了记忆,写作就会失去精神的地基。因此,童年记忆往往是一个作家写作的原始起点。”他认为,“很多的作家,只是把自己的出生地、成长地,看做是纯粹地理学意义上的一个地方,事实上,出生地、成长地和个体人生之间的关系,绝对是一种伦理关系、道德关系——出生地和成长地的一事一物,都可以作为个体人生的见证人,记录和刻写下他曾经的悲伤与快乐。没有一个作家可以摆脱对事物的记忆,因此,那些和自己的成长经验相关的事物,就自然成了个人精神自传的重要材料。”而一种有精神根据地的写作,才是值得信任的写作,在世界主义哲学盛行的时代,那些有根的“小地方”的经验,照样能把读者带到文学的远方。故土记忆对写作的重要性,在中外文学史上可谓不胜枚举: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贾平凹笔下的商洛,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几乎都带着故乡的风烟气息与精神记忆。

谢有顺对诗歌写作的评价甚高,他认为近年来的文学,最热闹的是小说,成就最高的却是诗歌。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小说可以畅销,散文可以名世,话剧可以成为政府文化项目,批评也可以寄生于学术场,惟独诗歌,一直保持着边缘和独立的状态。许多新的话题,都发端于诗歌界,许多写作禁区,都被诗人们所冒犯,诗人是受消费文化影响最小的一群人。“除了诗人,我还没有看到有哪一个群体,会对这些驳杂且碎片式的经验报以如此巨大的书写热情。尽管写作看重的是个人体验,但也不能忽视它作为观察者和记录者的特殊意义,因此,比起那些空洞的抒情或控诉,我更珍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诚恳讲述,重视他们笔下的语言与现实相互搏斗时所留下的痕迹……(诗人)是社会这个巨大的胃囊所无法消化的部分,如同一根精神的刺,犹如一把能防止腐败的盐,一直在时代的内部存在着。”优秀的诗人,固守内心对诗歌艺术的忠诚,以天真而纯净的赤子之心,书写着存在之境的种种疑难与困厄,他们“总是以语言的探索,对抗审美的加速度;以写作的耐心,使生活中慢的品质不致失传”。

在商业法则和学术体制的双重挤压下,作为文学中处于弱势的文学批评,其附庸地位进一步显现,要么沦为金钱、权力和思想****的奴役,要么寄生于学术的名利场,众多的批评从业者已很难气定神闲地对文本进行审美解读,对作品的艺术特征也渐渐丧失了理论归纳的热情与能力。他们更多满足于对西方理论的搬弄演绎,用现成的理论套取当下的作品,批评正逐渐成为一种省心省力和投机取巧的语言游戏,离它所应有的自由、独立和创造性品质相去甚远。这也正是文学批评饱受诟病的原因。在此背景下,坚守文学批评的纯正旨趣,重申文学批评的写作伦理,确立文学批评的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艰难。谢有顺是一个有着清醒自省意识和高度警惕心理的批评家,数年前,他在回复笔者的一封邮件中,用了“孤寂”一词表达对文学批评事业的感受,苍凉、无奈、坚韧、自信之情,溢于言表。在《抱读为养》中,他以“同情之理解”贴近批评对象,从纷纭的作品中看出对象之价值,他的文字有肯定和鼓励,但不是廉价的赞誉;有实事求是的反诘与反思,但不是恶意中伤。这种求善、寻美的批评,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推演,没有噱头式的惊人之语,他“想念一种有感而发的诗歌”,而他的批评文字,未尝不是一种有感而发的写作。在散文创作普遍陷入临空蹈虚的深渊中,他坚持散文抒情方式的节制与蕴藉;在小说写作追求极度虚构而导致“纸上文学”的苍白与乏力,他呼吁重回事实的现场;当欲望叙事甚嚣尘上呈漫涌之势时,他竭力重申重铸灵魂维度的重要意义;在中国作家大规模丧失精神根据地的写作陷阱面前,他呼唤回到文学的“根”……他为诗歌的精神力度而欢呼,为汉语的优雅纯粹而沉醉,“粗鄙的心灵是配不上优雅的汉语的,但优雅的汉语却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相对于那些充斥文坛的巧言令色、牵强附会、为文造情的文学批评,谢有顺的写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倾诉,见性情,见思想,洋溢着蓬勃的理论原创力,读者也常为他真诚、华丽、优雅的批评文字而陶醉。

(原载《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2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以建国初期五万女兵进军新疆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全景式长篇纪实文学。有评论家称:“是一部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白皮书”;也有人说:“是一部当代女兵屯垦戌边史”……作者说:“是一座当代新疆母亲的纪念碑。”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智慧故事荟萃(下)

    智慧故事荟萃(下)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下册收录了飞行员智脱虎穴、法国军官巧审间谍、闻香味夜行军、强光射目破德军、假战士真勇士、隔岸观火解放长春、爱迪生妙算数学题、希特勒借刀杀人、给狼洗礼、瞎子坠桥、杨修智悟丞相题字等智慧故事。
  •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我手拿着鹤嘴锄,带着淘盘,背着号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处,淘洗了不少的含金沙,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总是一无所获。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树木葱茏,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很多年前,这儿人烟稠密,而现在,人们早已消失殆尽了,富有魅力的极乐园成了一个荒凉冷僻的地方。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人各不同,这也许是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事情。相貌、习惯、气质等种种不同,还不过是表面,人心之不同,才是根本。金庸小说中的《天龙八部》,就是写入心不同的名著。王语嫣人美情美,是天人中之女子。萧峰豪迈磊落,如同神龙。貌美而善妒之秦红棉当然是阿修罗……种种人的不同在其不同的心,而种种人的命运也无非是他们自己的心做造作的后果。“既种业因,必有业果”,叶二娘哭求无用,虚竹刚刚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就受罚并自杀,这一切的事情的前因,实际上不仅仅是早埋伏于山洞偷情时刻,而是早埋伏于那和尚和少女的心中了。
热门推荐
  • 邪王盛宠

    邪王盛宠

    她本是雪族遗忘的圣女,因一次意外的邂逅,造成雪族覆灭,待到重新归来又会掀起怎么样的浪潮?那些男子到底谁才能陪她执手天下?愿的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往往有时候就轻易错过!
  • tfboys凯皇别跑

    tfboys凯皇别跑

    一次次偶然,一次次巧合,让王俊凯在乎,可是,我却毫不知情,对于好朋友的劝说,我非常惊讶,一个大明星居然会喜欢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孩,我也是醉了。王俊凯,我接受你了,可是,你怎么不理我呢?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又一次风波来临,对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风暴,我不想打扰你,我的竞争对手太多。可是,天真的你哪里会知道,我下一秒又会被谁抢走呢?
  • 都市宠溺:你是我生命的逝水年华

    都市宠溺:你是我生命的逝水年华

    伊莱:冽,他们都说你太宠我了,有吗?冷冽:没有。伊莱:真的?冷冽:真的!怎么宠都不够。伊莱:宠坏了,怎么办?冷冽:正好,宠坏了就没人要你了。伊莱:冽,你居心叵测,太坏了。冷冽:没人要你,我要你就够了。你是我命中劫,是我的命中注定,是我生命的逝水年华!!
  • 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

    在婚礼当天,林冬发现即将要成为自己丈夫的人公然的与其他女人眉目传情,甚至在新婚之夜一夜不归。直到知道后来她才发现在婚礼上勾引自己丈夫的那个女人居然是自己老板的妻子,而且他们结婚已经有一年之久。
  • 信鸽

    信鸽

    信鸽在面对自己子女的生命受到猎狗的威胁时,会采取什么态度呢?是顾命逃走,还是奋力护子?人类从动物身上会得到什么启示呢?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 促销36忌

    促销36忌

    现在的时代,生意难做,市场更难做。现在的市场,不缺产品,而缺少能把产品卖给顾客的促销员。对促销员来说,哪个不想快速拥有更多客户,迅速掌握促销技巧,尽快与顾客成交呢?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促销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十有八九,促销活动中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问题总是重复出现,禁忌总是重复地犯。一旦犯错触禁,就会使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因此,了解促销活动中最可能犯的种种禁忌,掌握规避促销禁忌的方法,是任何一个企业及其促销员必须要懂、要会的知识和能。
  • 顾千叶的修仙生涯

    顾千叶的修仙生涯

    顾千叶只是现代的一个普通女孩,虽说人冷清了些,但老天也不至于把她扔到危险的修真界吧!看过众多穿越小说的顾千叶可没敢把自己当成什么主角,她只是一个普通修士。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提起剑冲吧!
  • 狂女逆天:绝色炼魂师

    狂女逆天:绝色炼魂师

    一朝被抛弃,她怨恨,不甘,为什么七年的付出会换来如此。觉醒灵魂印,她竟然发现自己有无比强大的灵魂力,操控灵魂傀儡,炼制绝丹,召唤神兽,无所不能。你欺我,辱我,无所谓,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要你跪在我面前为我赎罪。他为一等国家的无上皇子,却独为她倾罪,为了她,他可以舍弃一身的荣华富贵,只为她那淡淡的一句话:“为了我,你可以不做皇帝吗?”
  • 鬼窍

    鬼窍

    阳间的状元被才女所杀,地府判官青眼相待,与鬼打架,与妖谈情,与灵相交,与兽相伴,暴打善鬼,收编恶魔,只以恶大而为之,不因善小而轻举.阴阳两隔,万物逆向而行,我本善人,奈何是鬼,若想再世为人,只能逆心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