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2900000018

第18章 家家皆净

嘉靖皇帝朱厚熜喜欢修道,整天斋醮。乾清宫、坤宁宫、西天西番汉经各厂,五花宫东西暖阁都有他的道场。最开始大概是嘉靖二年就建斋醮了,那时候是杨廷和当首辅,老头子啥都管,这事当然也管,上疏讲了十二件事,头一件就是大讲斋醮的事情。别的大臣也上疏,朱厚熜就是不听。道士在嘉靖朝活得很风光,嘉靖三年从龙虎山上清宫请了一个六十六岁的老神仙叫邵元节,据说可以授人“长生术”,嘉靖五年被封为真人。还在北京城西给他一座宅子,连他的孙子曾孙都封了官,每年俸禄一百石,护卫四十人,另赐庄田三十顷,免税的。到了嘉靖十五年,又封他为礼部尚书,给的是一品服俸。当然,这个不是正经办事的,正牌的礼部尚书是二品,那时候是严嵩。

邵元节又推荐了陶典真,后来改名为仲文。陶仲文以符水斩了宫中的妖怪,厉害!庄敬太子出痘子,经过他的祈祷,居然病好了,太厉害了!朱厚熜去湖广谒显陵(给他亲爹朱祐杬扫墓),邵元节生病了,让陶仲文代他去,到卫辉府的时候,有一股旋风吹来,这什么征兆啊?陶仲文预言说这是“主火”。到了晚上,行宫果然发生了火灾。谁干的?

还有一个道士叫段朝用,是郭勋介绍来的,进献了一百多件银器,说这都是神仙之物,用他来装食品斋醮,神仙都吃得到,自己吃还可以长得不死。皇上您最好深居宫中,不要跟外人接触,这样就可以练成黄金和不死药。于是朱厚熜就想让太子监国,自己专心修道。这种怪诞的事情大臣们从没听说过,太常寺卿杨最坚决反对并上疏抗辩。朱厚熜更坚决,直接把杨最扔进诏狱,杖死。没人敢反对了,都转而拍朱厚熜的马屁,支持他修道。段朝用没玩多久牛皮就戳破了,他给朱厚熜献上一万两银子,并且说每年还可以进献几万两。可真金白银这种东西,他这个神仙是真的点不出来,被他的徒弟王子岩告发了。朱厚熜把这师徒俩都扔进诏狱刑讯。为什么这么喜欢银子,因为朱厚熜缺钱。皇帝也缺钱吗?缺,真缺。斋醮,是要狠花钱的,建个道场、盖个楼、弄个神坛什么的,这都不是普通的建筑,银子象水一样的往里填。整个明朝,朱厚熜是营建最多的皇帝,斋宫、秘殿不时兴建,工场达到二三十个,动用工匠数万人,一年要花掉两三百万两银子。一次斋醮所用的素食品就要一万八千,一年用的黄蜡、白蜡、香品都是几十万斤。

嘉靖二十一年,杨金英等十六名宫女合伙刺杀朱厚熜,想趁他熟睡的时候把他勒死。这些宫女都没杀人的经验,更没杀皇帝的经验,临时紧张,把绳子打成了一个死结,七手八脚的半天没弄死他。幸好方皇后率人及时赶到,把她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宫女为什么要刺杀皇帝,史书没说,可以想见,因为修道,朱厚熜把她们折磨的生不如死,倒不如拉他一块儿去下地狱。

斋醮需要写青词,很多大臣都是因为写青词升官的,大议礼之后的内阁大臣几乎都跟青词都有关。顾鼎臣进《步虚词》七章,并上神坛应事,写青词巴结皇上就是他提倡。最受宠的夏言、严嵩、徐阶这几个首辅就不用说了,个个是写青词的顶尖高手。李春芳在西内写青词,大被帝宠,六次升迁都是皇帝特旨,没一次是按正常程序被推荐的。严讷“所撰青词皆称旨”,由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机务。善于写青词的郭朴,也是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袁炜“撰青词,最称旨”由侍读进宫保,升到尚书。李、严、郭、袁四人,当时人都称为“青词宰相”。

如此虔诚的给上天斋醮写青词,当然也需要上天的互动,就是上天降下祥瑞,当然,也可能是斋醮不够好降灾异。大礼议结束前后,大事已定,朱厚熜就有心情表现出好祥瑞这种爱好了。开始的时候,祥瑞只是祭河神,献瑞麦,进白雀,降甘露之类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到了嘉靖十二年,河南巡抚都御史吴山献上白鹿,群臣表贺,接下来祥瑞就越来越多了。什么白兔啊神龟之类的都有人往上送,皇帝喜欢嘛,越送越赏,越赏也越送。灾异呢,则都想办法掩盖。送的最多的是胡宗宪,送了白鹿送白龟,再送五色灵芝。到了嘉靖四十三年,朱厚熜年纪大了(58岁),觉得自己长生不老是真的求不来了,太监们就逗他玩,等他坐在帐里,有一枚仙桃从天而降。太高兴了,上天真的有赏赐给他,然后这种“赏赐”就经常出现了,时不时的发现御座上有仙药什么的。

迷信活动搞了几十年,不仅不理朝政,用费也大,国家的费用更大。朱元璋时定天下官员两万八千人,到了宪宗朱见深的时候,武职已经有八万多,文武共十万。嘉靖年间更是激增,各种途径如边功升授、勋贵传请、大臣恩荫不断加官,人数增加了数倍。除了官职,军队的费用也是猛增。朱元璋原来的军制是军屯制,划分土地给军户种地,军屯的征收叫种粒,用来养军队。按一定的比例,军屯户占七成或者八成,守城的士兵占两城或者三成,全国军屯土地大概占三分一约四亿多亩,其余的三分二约八亿多亩为民田税亩,用来征税。所以朱元璋很骄傲的称,“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这种先天不足的制度很快就开始费钱了。社会底层出身的朱元璋给明朝百姓定了一个极低税率,军户规定要征收的种粒,是民间税额的五六倍。久而久之,军户士兵都开始逃亡为民,军屯田逐渐荒废。荒废的军屯田被地主豪强侵占,这些土地在税赋黄册上没记录,国家收不到税,种粒收入却不断减少。洪武末期,就已经开始用开中法补足军费,尤其是边镇。开中法就是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去换取盐引,商人拿着这些盐引再到指定的盐场购盐贩卖获利。开中法也不长久,因为中间有利可图,公侯勋戚、宦官贵族﹑官僚们往往多多奏请、多开多占盐引,再转手倒卖给盐商,这叫作“占窝”。“占窝”越来越严重,盐引越发越多,盐税也越收越少,运往边镇的粮食也跟着减少,边镇的费用又不够了,就开始从中央直接拔银子运往边镇购粮,这叫京运。京运开始还不多,嘉靖年间急骤猛增,每年九边京运银增加到每年八十一万六千两。【1】

国家的费用增多,士兵的待遇却不见改善,反而时有兵变。嘉靖三年大同兵变,十二年大同又兵变,十四年辽东兵变。嘉靖三十九年,连南京振武营也发生兵变。兵变多,民变更多,各地起义频频发生。嘉靖元年山东青州矿工王堂起义,转战于东、兖两府。同年七月广西起义,被两广总督张嵿dǐng镇压,广东新宁恩平蔡猛三又起义,规模达数万人,直到嘉靖三年才被平定,光俘虏就杀了一万四千多人。嘉靖七年,山西潞城陈卿起义。嘉靖三十二年,河南柘城徒师尚聚众数千起义。嘉靖三十五年广东陈以明起义,被广东巡抚谈恺所败。到了嘉靖后期,起义更多了,规模也越来越大。四十年广东张琏起义,会同福建、江西两省十万官军才镇压下去。嘉靖四十五年,四川大足蔡伯贯、浙江开化的矿工、广东李亚元起义。规模最大的是赖清规等起义,从嘉靖三十五年一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才平定,闹了十余年。

洪武年间,明朝沿海就已经有了倭寇,朱元璋对沿海的防卫比较到位,设了五十多卫,兵二十余万,倭寇没起什么乱子。永乐年间,朱棣又一次大规模肃清了倭寇。到了嘉靖二年,发生了日本争贡事件,给明朝上贡有好处啊,进贡的东西少,赏赐的东西多。有两拔日本人争着进贡,最后演变成争贡的一方僧人宗设杀了另一方瑞佐,同时还杀了明朝的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等。日本人发现,明朝军队渣得很嘛,于是倭寇又来了。这一次的倭寇,勾结了明朝的豪绅奸商以及沿海的海盗,比以往更加猖獗。嘉靖二十六,朱纨受命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到任后勤练兵甲,严格纠察,杀了九十六个奸商海盗头领。这些奸商地主指使闽浙官员弹劾朱纨擅杀,导致朱纨自杀。之后,任命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御倭。同时,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也被派来望海祭祀,想用祭祀解决倭寇。张经对赵文华这种做派很不以为然,于是赵文华密疏诬陷张经。当时倭寇刚好来到王江泾,张经命令俞大猷出击,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张经率军抗战之期,正是赵文华诬陷之时,仗打完了,张经也下狱了。赵文华又上疏冒功,说是他跟巡按胡宗宪打胜的这一仗,张经被斩首。嘉靖三十六年,胡宗宪诱杀了徐海、陈东、叶麻和汪直等几个倭寇的头子,倭寇的气焰有所煞减。但是,解决倭寇最有力的人,是戚继光。

戚继光本来原是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秋调任浙江,就发现卫所的军队都打不了仗。以往跟倭寇打仗,都是靠各省的客兵。客兵就是本地的军队不足,征调他省军卫补充的军队,不仅费用更高,而且仍然打不了仗。戚继光有感于义乌民风剽悍,上书请求胡宗宪向民间召募民夫加以训练,这也是明朝募兵制之始。戚继光训练的部队,军纪严明,严禁军队骚扰百姓,战斗力更是极强。嘉靖四十年,戚继光先在龙山大败倭寇,追击至雁门岭。之后,倭寇乘虚袭击台州,又被歼灭。在浙东九战皆捷,最后平定了浙东的倭寇。四十一年,戚继光开拔福建,先攻下横屿的倭寇,又追击至福清的牛田。牛田的余寇逃至兴化,戚继光连夜追杀,斩敌千余。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再次率军赴闽,与刘显、俞大猷分兵三路进攻平海,率先登入敌堡,斩敌两千余人。第二年相继败倭寇于仙游、同安、漳浦等地。嘉靖四十三年,广东的倭寇也为害一方,两广提督吴桂芳、广东总兵俞大猷等先后击败倭寇于海丰等地。

如果给明朝二祖以后的军事人物做一个排名,戚继光当不作第二人想。戚继光一生作战不仅从无败绩,而且战斗中伤亡率极低,在福建莆田一战死了十九人,就已经是他所有战斗中的最大伤亡人数,其它的战斗,伤亡都在个位数。除了训练军队,戚继光还积极致力于战争武器的更新,戚继光的部队配备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还有一定比例的火枪手。在后来蓟镇镇守的时候,还改进了各种城堡的修建方式,增加了抵御能力。戚继光给后人留下《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两本军事著作,他是继于谦之后明朝第二位改革军制的人物。在军队里,戚继光把士兵分成队、旗、哨、总,节节相制,相当于现代军队的班、排、连、营的建制。最小的建制每队十人,相当于军队里的一个班,考虑到士兵的伙食常常供应不上,给每个小队增设伙夫一人,另有队长一人,共十一人,这个人数,也符合他发明的“鸳鸯阵”的人数。

除了南面的倭寇,北边还有蒙古侵扰。自英宗以后,蒙古各部几经倾轧,鞑靼部小王子崛起。小王子又称达延可汗。达延汗死后,子孙分封四十余部,到嘉靖二十一年,吉囊死,诸子散落各处,蒙古最强大的部落是河套地区的阿拉坦汗,明朝称俺答汗。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率军进攻大同,靠贿赂严世蕃任宣府大同总兵的仇鸾吓坏了,派人重贿俺答,让他别打大同了,去打别的地方吧。俺答遂转兵东去,从古北口入关,明军各卫所根本无力抵抗,蒙古铁骑长驱通州,直达北京。这时候,北京城里这才发现,原来兵册上的数字都是虚数,几十万的京营实际只有四五万人,而且还都是不敢去打仗的兵。仇鸾此时也假意报告北京,说发现蒙古军队的踪迹,很可能会犯京师,请求前往应援或者协助防守。朱厚熜听了这话很高兴,果然让他率兵勤王,任命他为援军总指挥。援军到了北京,明朝又缺粮,搞了好几天士兵才得到几块饼。严嵩派人告诉仇鸾,在边关打仗,打败了可以瞒报,在京城可不同,那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不能打败仗,所以尽量不要打。然后一面跟朝廷说,敌人只是来抢的,抢饱了,自然就走了,不用担心。朱厚熜也怕自己出事,准备花钱去跟俺答讲和。就这样,满朝文武不发一箭一矢,任凭俺答在京畿肆掠了好几天,然后顺原路从古北口出关回去。

并不是嘉靖朝只有佞臣而没有诤臣,敢于说话也有,最敢于说话的莫过于海瑞。海瑞只有举人出身,生来就是一副刚直的秉性,起初是当一个县教谕,屁点大的官。长官来视察的时候,别的官都跪,他不跪,规定没说要跪啊。后来升了淳安知县,江南总督胡宗宪的儿子旅游路过淳安,一路上嚣张的很,各地官员都巴结得不行,他不,不但不伺候,还绑起来,打了一顿。然后派人把胡公子给胡宗宪送去,说以胡大人的家教,一定不会有这样的儿子,这肯定是假冒的,人我交给大人您去处理,财物嘛,我没收充公了。胡宗宪居然也没法怪他,不占理呀。海瑞不仅刚直,而且清廉,当官很多可拿不可拿的灰色收入他从来不碰,仅靠俸禄过日子。给老娘过生日,买了两斤肉,居然成为当时的新闻,疯传过省。

是不是明代官员的俸禄很低,如果仅靠俸禄就吃不起肉?其实未必。以海瑞一个七品县令来说,俸禄每年是八十四石粮,按现在的物价对比,平均一个月也有三五千块人民币,以个人的收入来说,不算是低的。但是明代官员的薪俸,也并不是都只发粮,也有折银,或者折其它实物。具体价值多少,还要看当时的物价而定。海瑞一家除了母亲以外,还有一妻两妾及儿女,数名家人也是可以想见的。这些人都是没有收入的,以他一个人的收入,供应全家十几口人,当然是吃不起肉的。

嘉靖四十三年,海瑞升户部主事,别的大臣都巴不得拍皇帝马屁,海瑞上疏劝谏,满纸教育朱厚熜的口气。陛下求长生不死,从古至今没听说过谁有真的长生不老过。陛下是从陶仲文那儿学长生术,可陶仲文自己都死了好几年,你还求个什么劲呀?当今天下来,为了你的修道斋醮花了多少银子?陛下整天不理朝政,又误了多少事。因为你的过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这种奏疏,就是普通人看了也会生气的,何况是皇帝。朱厚熜当时就大怒,叫囔着“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旁边的一位太监说,“皇上,人家早知道上了这疏会死的,买一口棺材跟老婆孩子诀别了,连仆人都遣散了。不会跑。”朱厚熜无话可说。这道奏疏在宫里留了几个月,最后还是把海瑞抓起来。过了两年,朱厚熜死了,临死之前,交代把有关人等释放,其中也包括海瑞。

【1】《山书》卷二,南居益奏“边镇钱粮数目”。

同类推荐
  • 河汉正盈盈

    河汉正盈盈

    最符合史实的穿越小说,两个女孩穿越到清朝,经历九龙夺嫡和雍正一朝的故事。分为四部,相见欢、相思怨、相守难、相失憾。
  •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和精彩的,有时又是颠覆的,这里的讲述,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一般历史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作者挖掘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故事再次拥有震撼人心的温度与力量。本书不仅彰显了历史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对于读者更有激发思考、助力当今的实际意义。
  • 隋血

    隋血

    顺为奴,逆则王!隋末唐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时代!风云激荡,铁血横流,无数的英雄豪杰推动中国历史走向辉煌!一个来自现代的小人物,一步步成就自己的辉煌!征高句丽,破突厥,下江都,收西域,我无所不在!—————————————————本书要展现的隋朝,是对世界历史有着巨大贡献的王朝,而不是演义、传奇中被扭曲与丑化的隋朝!而是真实的隋朝:强盛而铁血!不仅要展现隋朝与周边地区与国家,诸如突厥、高句丽、日南、西域的关系;还要把隋朝放到世界舞台上,隋朝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大食、波斯、突厥的关系、利益争夺,都将得到全面展现。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朋友们谅解、指正!
  • 一个英雄的诞生

    一个英雄的诞生

    在一个未知的星球,疑似人类的后裔在这里生存。异族入侵,一个小小的巡逻兵冒死报信,却遭意想不到之事,是福是祸?生灵涂炭,身为斥候的他一腔热血,誓要重回家园。然而,在战争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每一个看似普通的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野心。而他的身世血统,也包含着未知的秘密。在一场灾难中,总有一个英雄要诞生。但当这个英雄一步步走向真相的终点,发现关于所有物种的终极秘密,他所要选择的是拯救,还是毁灭?
  • 明宫囧事

    明宫囧事

    别样的太监,皇后与宦官的生死绝恋,肯定会令你赏心悦目。书生汪真,自宫入宫,究是为何?五百年之悬案。明君贪婪,得陇望蜀。穷尽天下美色,谁知做了他人嫁衣。倾城倾国女裙钗,含香吐翠入君怀。两只飞燕入皇家,三千佳丽无颜色。后宫后宫,西风轻拂,一鸟入林百鸟无声,一石击水浪花飞溅。欺诈、愤恨、妒嫉、陷害,无风起浪,暗藏杀机……
热门推荐
  • 爱情公寓之第五季

    爱情公寓之第五季

    彪悍大姐胡一菲,邻家小妹陈美嘉,八卦女王唐悠悠,温柔美丽林宛瑜,重情重义秦羽墨,口音怪怪关谷神奇,倒霉悲催张伟,沾花惹草吕子乔,万年咸菜曾小贤,超级宅男陆展博。这个平凡的公寓又会上演哪些幽默风趣的故事?一菲小贤能否成为男女朋友?关谷悠悠能否成功结婚?美嘉子乔关系能否更近一步?宛瑜展博能否重新出现?羽墨张伟能否找到自身真爱?除了这些,爱情公寓还会发生哪些故事?敬请期待爱情公寓第五季!
  • 这个杀手不正经

    这个杀手不正经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有着妇产科硕士学位和杀手双重身份的范添添在一次事故中穿越到乾朝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身上,范添添偶然间捡到一个昏迷不醒的少年,后来发现他竟然是被乾皇谋朝篡位杀了双亲的前大雍朝太子赵骁。两个孤苦无依的少年,从此在乱世中求生存。几年的时间,范添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见识,不仅为赵骁挣下巨额的财富、更为赵骁训练出一支被人闻之色变的“影子”暗卫队和一个叫做“十三香”的遍布全国的情报网络。朝代更迭,各地政权佣兵自重,范添添同赵骁带领手下占领汉中,揭竿起义,打出复国的大旗。五年时间,数十场征战,赵骁从一个舞勺之年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霸道的王者,而范添添却始终是他心中最在意也是最重要的人。
  • 轮回天棺

    轮回天棺

    杨子华因连天的加班而困顿的爬在办公桌上睡着,却不想被上司借机羞辱并开除。然而颓然回家,却又遭遇诡异灵事,命在旦夕……不为无情仙,只做有情人……
  • 生命的终极

    生命的终极

    本书透过主角燕青的爽文故事来结合现在人类已有的文明来述说一些理论和作者的感悟。本文非邪教,本文主张无信无仰。世界是什么,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为什么非要做人。生命的终极,终极形态,终极思想,到底是什么?生物的悲惨宿命——纯属作者抄袭加yy从2050年穿越空间的高中生燕青来到了传说中的修真世界。渴望回家的他开始了一段疯狂的修仙杀戮之旅,同时也开启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之旅。抱得美人归的同时也开始思考超脱之路,燕青结果究竟如可,敬请期待。
  • 道初界

    道初界

    仙界碎,流年坠,梦归来,九魂转世,九转踏天还。一个现代社会的军官,在飞船失事之后竟然误入了修真界,是意外还是命中注定呢?在美女环绕的修真界,他是否会忘记当初那份爱情承诺。当他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之后才发现自己本就属于这里,记忆的碎片不断的出现,直至他踏入仙界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一切尽都是……
  • 信(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信(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 月诡重楼

    月诡重楼

    我们一家人为离奇去世的爷爷守孝,来到了这座荒废已久的祖宅。老宅看似普通,但在建筑的细节处,无一不透着诡异。进山的不少人,无故失踪;为什么祠堂内供奉灵牌却不能刻字,是在刻意隐瞒着什么呢;神秘的弧线、暗藏玄机的勾玉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建在地底仙窟的重楼上满是篆文,血蛤蟆、九尾尸猫、蛇尾玄龟,更有无数的陷阱环环相扣;这龙脉地气之下,到底隐埋着什么,使得整个家族都被一股莫名的邪恶所笼罩,到底有怎么样的阴谋等着我们;而那座时常出现在我梦中,刻着我名字及生辰八字墓碑的梦冢,是否真的存在……
  • 天才控灵师

    天才控灵师

    元气高中生少女郭云琦一朝撞鬼,竟加入地府,成为兼职消灭失控恶鬼怨灵的职员!这生活简直不要太分(激)裂(情)……来往于三界和人间,魑魅魍魉,妖孽横行……然而三界浮沉,或许都不如男神转身一笑……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不灭武意

    不灭武意

    修炼一途,超脱天地,武极不灭!秘境,古迹,魔窟!这是一片广阔无边,辽远悠久的天地,充满神奇与精彩。这片天地以武为尊,武道,便是最为尊贵的存在,是唯一的主调。在这里,天才辈出,妖孽横生,有强者高高在上,享尽荣光,也有弱者卑躬屈膝,受尽屈辱。一个少年,从边远的城市走出,为那心中不变的执着,闯向那诸强共存的辉煌地域,从此开始一段热血沸腾的传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