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6800000068

第68章 欧也妮·葛朗台(1)

§§§第一卷

§§§第一章

某些省外的城区,总有一些看上去就会让人感觉凄凉的房子,看到它们就像看到了最阴森的修道院、最荒凉的旷野或者最凋敝的废墟。或许也可以这样说,修道院的沉寂、旷野的肃杀和废墟的破败,这些特点那些房子都兼而有之。那样的房子特别地安静,在外人看来像是一些无人居住的空宅,里面的生活悄无声息,不过当真有外地的陌生人走过时,破败的房子上漆黑的窗口便会有一张毫无表情的面孔突然探出,像僧侣一般,朝窗外冷漠而阴沉地瞥上一眼。

具有以上那些凄凉特点的住宅在索缪城里就有一所。它坐落在直通高处古堡的街道尽头,那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街道。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来往。虽然一年四季冬天冷夏天热的,并且还有几处阴暗不堪的地方,可它却自有它自己的特点:路面是石头子铺的,始终清洁干爽,而且走在上面回声清脆;街面比较狭窄,路线蜿蜒曲折,路两旁一排属于老城区的房屋,仿佛一条巨蟒安静地蜷伏在城墙脚下。有些房屋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古宅都是木结构的,别看年头多倒也还结实。房屋的样式各异,各具特色,那些热心访古的游客和艺术家们走到这儿的时候不禁都要驻足观看,欣赏着这独具情调的索缪老城区,不得不赞叹那一片老城区的房屋上雕刻着的各式各样的图案,那纵横于大多数屋顶下面的粗大梁木,两头都雕着古怪的图案,构成一溜黑色的浮雕。

有的人家横木上覆盖着青石板,仿佛给单薄的外墙勾出一条条蓝色的线条,增加一份情趣。几百年来,被岁月压弯的屋顶,经过多年日晒雨淋,也都扭曲走形了;有的人家的窗台黑得十分醒目,本来在上面精心雕刻的花纹如今也已经辨别不出来了,仿佛已脆弱不堪的朽木,在岁月的洗礼中已经承受不住贫苦女工放在上面的棕红色的陶土花盆,只能够勉强地支托着盆里瘦长的石竹和月季。一路往前看去,有的人家大门上凸出粗壮的钉头,并且钉头上镌刻着家传的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是它们的祖先勾画上去的,现在那具体的含义已无人知晓;可能是哪位新教徒表明自己信仰的记号,也可能是反新教联盟的成员用来诅咒亨利四世的咒符;有几户市民阶级的人家,他们的大门上刻有乡绅的家徽,表示自己的祖辈曾经辉煌的事迹或享有的光荣,免得后人忘记。总之,这里的门上记载了整部法国的历史。这里有一处破旧的摇摇欲坠的房屋,仿佛风雨一来就要倒下,不过在外墙的泥灰上,却留下当年能工巧匠的高超手艺;破旧的房屋旁是一所贵族宅邸,石头砌的拱形门楣上,祖传的纹章现在还可以辨认,但是经受过自一七八九年以来一次次席卷整个国家的革命风浪的吹打后,现在只剩下灾难过后的一点儿残余的痕迹。

这条街上房屋的底层都是做买卖的,热衷寻访中世纪文物的人会发现这里的环境跟上一代的女工习艺工场一样简陋朴实,既不是小店也不是货栈。街上铺面低矮的店堂既无货摊也无货架,更不会有玻璃橱窗了,里面很阴暗,内外都没有一点儿装潢。大门被分成上下两截,草草地钉着铁箍、铁锔;大门的上半截往里开着,空气和阳光从门的上半截往里灌,或者通过气窗、天花板和矮墙之间的空当进入店堂,下半截装有弹簧门铃,不断地被人推进推出。还有半人高的矮墙是用来陈列商品的,矮墙上面有便于装卸护窗板的滑槽,结实的护窗板清早卸下,傍晚装上,之后再用铁闩锁得严严实实。当然这并没有为招徕顾客而精心布置的商品,陈列的商品按经营对象的不同,无非是两三桶食盐和鳕鱼,或者几捆缆绳和帆布。楼板的横梁上挂几束闪闪发亮的黄铜丝,靠墙放一溜金属的酒桶箍,或者在几个架子上摆出一些布匹。

走进去瞧瞧,一位有着青春朝气的白净姑娘,身上裹着一条洁白的围巾,通红的手臂露在外面,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忙放下手中正在编织的活计,叫她的父母。这时店里的东家就会出来听你吩咐,态度或冷淡或热情,全凭店东的脾性。也许成交的不过是两个铜板的小生意,也可能是高达两三万法郎的大生意。

还有专门做橡木板材生意的老板坐在门口,唾沫横飞地与邻居聊天,看上去,他也就做些劣质的酒桶板条生意,实际上在码头那边的木工厂里,有足以供应安茹地区一切箍桶作坊全部用料的货源。如果天气好,他就能发财,他能算出箍桶匠们一年总共需要多少板材,而且非常准确,不超过一两块板材的误差。在这里,气候的阴晴决定市场的盛衰。一天阳光能教他发财,一场恶雨也能让他亏本。半天之内板材市价能跳到十一法郎或跌到六法郎。种葡萄的、有田产的、木材商、箍桶匠、客栈老板、船行老大,都眼巴巴地盼望晴天。他们怕刮风,怕下雨,也怕天旱,晚上睡觉时生怕天一亮就听说夜里上了冻。他们巴不得雨水、云彩和晴暖的气候随他们支配。天气让人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愁;一会儿使人眉头紧锁,一会儿又让人笑逐颜开。

这条街是索缪城里的大马路。“一个金子般的天气!”促动整条街上家家户户的人都扳着手指算账。人见了人就说:“老天爷下金雨了!”他们都知道:一道阳光,一场及时雨,会给他们带来多少金子的收获。这里的生意人都有自己的葡萄园、自己的田地,他们需要趁着好天气到乡下去忙上几天。买东西和卖东西,收支和盈亏,他们早都算计周全。晴朗的季节,每到中午,你就别想买到一文钱的东西。虽然平日里他们可以花十多个小时的时间聊天说笑,没完没了地发表高见,唾沫横飞地传递闲话,窥探别人的隐私。像哪家的妇女买了一只鸡,马上就有人要问她的丈夫:那只鸡炖的火候是否恰到好处?像谁家的小姑娘在窗口上探一下脑袋,肯定躲不过那些闲人的眼睛。

总之,不管谁的内心都几乎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像黑乎乎、静悄悄、让人无法看透的深宅大院,其实也没有半点秘密。每个人都像永远生活在露天里。每户人家都在自家大门外吃午饭,用晚餐,拌嘴斗气。只要是从这里路过的外乡人肯定会被他们品头论足,挨个儿分析。以前,到这儿来的外乡人都不会躲掉被挨家挨户取笑的命运,通过这样的形式产生一段段的故事。安茹居民的“大嘴巴”的美名,就是人们按照这样的故事编纂笑料得来的。

§§§第二章

城里像样的旧宅都坐落在这老城区街道的高处,原先这些旧宅都是些当地头面人物的府邸。我们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一所凄凉旧宅中。在法兰西淳朴民风日益衰微的今天,这些房屋只成了人们心中还朴实的旧时遗物。在一路古色古香的曲折街道上走去,就连最小的玩意、角落都能唤起你对古老过去的思念,一路的气氛使你不得不遐想联翩。你会看见有一处拐角相当阴暗,故事里葛朗台先生府邸的大门就龟缩在这凹处的中间。我若不跟你说说葛朗台先生的身世,你就不会明白为什么把他家称做府邸。葛朗台先生在索缪城里颇有声望,正所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住过这儿或只待几天的人根本不会明白这种声望的前因后果。

在这里有少数的年事已高的人叫他葛朗台老爹,他在一七八九年的时候,是一位非常出色且有实力的箍桶匠,能读能写,精通算账。当时共和政府在索缪地区拍卖教会产业的时候,箍桶匠才四十岁左右,正同一位有钱的橡木板材商的女儿结婚不久。葛朗台用手里现有的所有钱款再加上妻子的陪嫁,凑成一笔两千金路易的资金作为资本,带着所有的钱直接来到县政府。他用岳父大人给的二百枚面值可以加倍升值的金路易,从卖国有地产的凶狠的共和政府官员手中,廉价买到这里最好的几片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按收成交租的分成制租地。这种交易虽然不合理但也算是合法的。在索缪城居住的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革命思想,他们把葛朗台老爹这种行为看成勇敢的共和党,支持、热衷于新潮流的爱国派人士。其实葛朗台老爹只是看中了这几片最好的葡萄园。他也因此被任命为索缪地区行政机构的委员。

他的处世态度对当地的政治和商业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在政治上他保护贵族的利益,想尽一切办法阻挠当局拍卖流亡贵族的产业;在商业上他个人承包供应共和军一两千桶白葡萄酒,于是共和政府把原来打算留做最后一批拍卖的地产——一个女修道院和几片属于修道院的肥沃的草场——给了他,算是付给他的酒钱。拿破仑执政上台之后,葛朗台老爹被委任为市长。这个市长治理有方、非常能干,葡萄园的收成更是越来越好。但是拿破仑称帝之后,葛朗台一下成了无职无权的普通人。因为当时的皇帝不喜欢共和党,一位有贵族头衔的大地主接替有“红帽子”嫌疑的葛朗台的职务。那人后来在第二帝国时期被晋封为男爵。

葛朗台被免职发生于一八○六年,不当官了,葛朗台先生并没有感到不好,因为他当政时曾经以为当地人民造福为由,修了好几条质量较高的公路,连接他从城里到乡下的产业。他的产业在登记时多了很多,占了不少便宜,只须缴纳一点儿税金。官方登记了他在各处的庄园之后,他持久而精心的耕作,使自己成了享誉一方的“尖子”,这称号是专门给那些能生产最好佳酿的葡萄园主的。为此,他都有资格申请荣誉团的勋章。

大约是上天怜恤他丢官,想给他一点儿安慰吧,当时葛朗台先生五十七岁,他的妻子三十六岁,他们的宝贝女儿才十来岁。那一年他前后得到三笔遗产:先是他的岳母谷迪尼埃太太的,然后是他妻子的外公拉倍特里埃先生的,最后是葛朗台自己的外婆让蒂叶太太的。三笔遗产到底有多少钱,谁都不知道。三位老人活着的时候都爱财如命,私下里攒了不少金银,甚至把玩金银当消遣。拉倍特里埃把放高利贷叫做挥霍,总觉得守着金钱比放高利贷踏实。所以索缪城的居民只能根据他们账面上的收入估算他们究竟有多少钱。之后葛朗台先生得到新贵的头衔,那是我们拼命干也赶不上的殊荣,他成了当地最举足轻重的纳税人。他经营的葡萄园总共有七十公顷,赶上好的年头,可以生产七八百桶的好酒;有十三处按年交租的田地和一座老修道院。为了省钱,他把修道院的门窗和彩绘玻璃全部用砖砌死,既可以免交税,还便于保存。他同时拥有八九十公顷草场,一七九三年,他在那上面种了三千株白杨,此时它们正在茁长成长。他现在住的房子也是他买下的产业。这些都是面上的财产。

关于他手里的资金,也只有两个人知道大概的数目:他们是替葛朗台先生放债的公证人克吕旭先生和索缪城里最有钱的银行家格拉珊先生。葛朗台认为在这里,如果想得到别人的信任,或者想发财,就得像克吕旭先生和格拉珊先生那样守口如瓶,一个字也不说。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会私下里同格拉珊做点赚钱的交易。虽然他们一句话也不多说,但是他们在公开场合对葛朗台先生毕恭毕敬的态度,也让人们在背后琢磨葛朗台先生的雄厚财产。

索缪城里人人都认为葛朗台家有个装满金银的秘密金库,并且有人说他每天深夜都要去察看成堆的金银,从中得到无比的快乐。爱财如命的人更相信这事不是捕风捉影,因为他们从葛朗台的眼睛里看到一股仿佛已被染上金色的黄澄澄的目光。一些习惯于靠钱生钱赚大钱的人,摆脱不了跟色鬼、赌徒或马屁精一样的特点,眼神中自有一些无法捉摸的习性。这种心心相通的暗语好比是着迷于酒、色、财、气的人们之间通用的行话。躲躲闪闪、贪得无厌、吝啬的表情,跟他们有相同癖好的人看一眼就能识别。

葛朗台先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为他从不让自己欠别人的人情,他还是一个种葡萄的老手。为了他自己的葡萄收成,老箍桶匠要制作一千只酒桶还是五百只酒桶,计算起来精确得好比天文学家。他从来不曾打错算盘,当酒桶的价格比酒的价格还高的时候,他总会有酒桶卖,而且设法把自己的酒放入地窖,等酒价涨到高价时他再抛出,而一般小地主早在几路易一桶时,就把酒售空了。一八一一年的收成并不是很好,那年他非常明智地把货一点一点卖出去,就是这种紧收慢放的方法,最后一次收成就给他赚了二十四万法郎。说到理财的本领,葛朗台先生就像猛虎、大蟒一样。他懂得什么时候躺着,什么时候蹲着,耐着性子看着自己的猎物,然后猛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成堆的金币被他倒进钱袋,然后又会安静地躺下,像刚吃饱的蛇,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按部就班地消化吞下的食物。无论他走到哪儿,都有人发自内心地钦佩,对他非常地敬重,又怀有几分恐惧。在索缪城里谁没有尝过他利爪的滋味?抓一下让你疼得入骨三分。别人为了买地,找克吕旭贷款,利率是百分之十一。有人用期票到格拉珊那里去贴现,先得扣除一笔大得惊人的利息。哪怕在市面上,每天都有人提及葛朗台先生的大名;晚上街头闲着聊天,他也总是被人提及。当地人都以他为骄傲,所有做生意的或开客栈的索缪人,都会得意扬扬地在外地的来客面前吹嘘:“先生,我们这不是仅有百万元户,像葛朗台先生,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金银!”

一八一六年,索缪城里最擅长计算的人给他作过估算:这位老先生的地产大约值四百万法郎;在一七九三年到一八一七年之间,若以每年平均收入十万法郎来推算,他手头积攒的现金应该跟他的不动产的价值不相上下。每当人们打纸牌,或者谈论葡萄种收时,最后都会提到葛朗台,自作聪明的人们就会说:“葛朗台老爹?……总该有五六百万吧。”说这些话时如果赶上克吕旭先生或格拉珊先生在场,他们会说:“你比我都在行,我可是没有办法知道葛朗台先生有多少钱。”要是巴黎来的客人提到罗启尔德或拉菲特等银行巨头,在索缪城的居民就赶紧打听,问他们有多少钱,是否跟葛朗台先生一样有钱。如果有客人不屑地答道:“是的,和葛朗台一样有钱。”索缪人就会面面相觑,摇摇脑袋不会相信。

这么大的家产仿佛金丝编织的外衣一样披在这位富翁的身上。人们曾经拿他的特殊的生活起居为笑柄,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这陈旧的话柄了。葛朗台先生的一言一行如今成为人们辨别是非的规范。人人都像自然学家研究动物本能的作用那样研究葛朗台,他说什么话,穿什么衣裳,他的一举一动,乃至于眨眨眼睛,都成为当地的金科玉律;并能从他最细微的动作表情中发现深邃而无言的智慧。

同类推荐
  •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领+骨干+精英,是现代女性人人追逐的对象。这些不甘活在男人光芒背后的大女人,是再怎么收服老公和家庭的呢?
  • 好大一个家

    好大一个家

    数学教师尤曙光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着昏睡的植物人老婆赵迎春。突如其来的拆迁问题难住了尤老师。为了安居,丈母娘齐大妈催孙女尤优结婚无果,便“算计”着让尤曙光和女儿赵迎春把这名存实亡的婚给离了,在丈母娘的强烈坚持下,尤曙光成了单身汉。单亲学生家长李婉华请求尤老师给自己女儿补课,尤曙光忙着上班和照顾岳母、前妻,分身乏术,李婉华以帮忙照顾赵迎春为交换条件,二人达成共识。李婉华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尤曙光爱情的小火花再次燃起,就在这节骨眼上,躺在床上十三年的前妻赵迎春竟奇迹般的苏醒了!夹在两个女人之间,尤老师左右为难。
  • 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

    这是一部极具颠覆和争议的道德忏情录。陈汗的十一篇短篇小说其实是一部长篇小说。一个自恋的浪子—大学时期已经是备受宠爱的才子,但一直却我行我素:做过青年作协主席,却因一些不愉快的事件而离职,教过中学并深受女同事与学生爱戴,当过电影编剧和导演,得过好一些奖项,但影片都不卖座;后来一次情劫,令他欠下半生情债,并精神抑郁,言之凿凿地诉说女鬼缠身,蹉跎多年,直至人到中年而大志末竟。这是一个一个彻底的悲剧人物,十一篇小说循环叙说的就是这个人的忏情录。小说最具吸引力的元素,仍然是爱情。爱情越真挚、热烈、感人,越受欢迎与追捧;爱情的盲目、荒谬与残酷,同样吸引读者。作者是讲故事的高手,写出女人对男人永恒的怀疑。
  • 国家血脉

    国家血脉

    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希望你们一路走好,灵魂得到安息。 此书为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1]念日而作,献给那些经历过地震灾难的同胞、关心帮助过地震灾区人民的社会各界友人、想了解地震灾难过去几年以后,灾区人民生活的所有爱心人士。
  • 天意: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

    天意: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

    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改编成历史科幻剧《天意之秦天宝鉴》,由欧豪、海铃、乔振宇、张丹峰主演,已于2017年8月杀青。本土历史科幻神作《天意》最完美修订版!半人半蛇的伏羲,大禹铸造的九鼎,长生不老的彭祖……数千年人口繁衍和智慧开启背后,竟然是极其可怕的阴谋。故事,就从贫贱潦倒的韩信被“神”选中开始。
热门推荐
  •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

    穿越成庶出的庶出,在那复杂残酷的世家名门里求生存。低调已经不流行了,躺着还中枪呢!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去争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天了,在这锦绣骷髅的深深宅门里拓出一条光明大道来。可没料到啊,竟然会嫁给那位花心王爷!不要啊!能不能让她穿回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农家女儿也自强

    农家女儿也自强

    善良到软弱的奶奶,无良的爷爷,强势的娘亲,花心的父亲,能干心软的姑姑,爱玩的哥哥,纠缠不清的亲戚。吕飒飒穿越到了大楚朝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家里的顶梁柱爷爷和父亲都靠不住,化身为李莎莎的吕飒飒带领全家通过神奇的随身空间一齐努力奔小康。另有过百万完结书“重生合家欢”,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新书“重生1978年”隆重推出,坑品有保证,筒子们可以先收藏,养肥了再宰!
  • 双面王妃幸福史

    双面王妃幸福史

    苏小小穿越异世,成为将军府大小姐慕容雨烟。学医术,练武功,斗斗姨娘、整整庶妹,重拾温暖亲情。什么?还要和伪善美人较量,再打倒无良贵妃?更要寻找盅人凶手,闯苗疆去异国,被阴险男配绑架……慕容雨烟望着老天爷郁闷嘟囔:穿越而已,能让我的生活安稳点么?某王爷在旁边淡定答曰:能!~~
  • 十年了,依旧忘不了忘不了

    十年了,依旧忘不了忘不了

    2004年的一天,一辆吉普车正行驶在北方的秋天里,吉普车车身很脏,看得出来,这辆车已经跑了很远的路。是的,几天来王楠一路驾车从南方开到了北方,从南方出发的时候还是瓢泼大雨,现在北方的天空已是艳阳高照的秋天了,当车跨过长江大桥时,王楠在心里默念,回来了,还是回来了。
  • 太子栽了:娘娘是太监总管

    太子栽了:娘娘是太监总管

    她从默默无闻的江湖小子,华丽蜕变成赫赫有名的大内总管,从此皇宫江湖两不误,生财有道不是吹!可什么时候,皇帝,王爷,将军看她的眼神不对劲了,各个带着火热,买噶的,不是露馅了吧?这让她如何是好!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
  • 双生双世琰如珏

    双生双世琰如珏

    他们是双生兄弟,却一人活于光明,一人活于黑暗。他们血脉相通,心性却截然不同;他叫君陌琰,他叫君陌珏。“哥哥,我想要那个女孩子”--琰;“好,我把她给你”--珏“哥哥,我不想死”--琰;“好,我要她陪葬”--珏“哥哥,对不起…"--琰她叫唐浅,被戏弄于双生兄弟之间,心神支离破碎,错乱于爱恨之间;在承受重重抨击后失去了记忆,却又逐渐清醒,明白了一切,当她从爱恨之间清醒后,却失去了一切。“浅儿,我好想你”“你是谁?”“我是君陌琰”“我爱你,她必须得死”“我爱你,他必须得死”“我爱你,可是你却死去”
  • 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我曾经发掘过外星人的墓,揭秘过希特勒的南极基地,在北欧血战吸血鬼,在墨西哥和狼人摔跤......过去的光辉一遍遍涌上心头,但我现在已是风烛残年,所以我决定用我那仅剩的一点烛光,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冒险史,一杆笨拙的笔,用那不太漂亮的话来叙述我那曾经的辉煌。我叫安德烈,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 仙梦化真

    仙梦化真

    梦里有一女子,依稀记得是天上仙女,没想到却是地狱……
  • 九号便利店

    九号便利店

    九号便利店,是给妖魔鬼怪或者是人类,提供各种需要的商品的地方,只不过自从一个叫做司马雨的人来做老板后,这个店就变得热闹了起来。老板很奇怪,白天男人,晚上女人。老板私生活很复杂,即找女人,又找男人!司马雨本人说:是我太有魅力,这些男人女人都缠着我,和我没一点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