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300000019

第19章 批评作为一种艺术(5)

格林伯格之死:先锋靠什么活了下来?

先锋主义在时间上——在地理上亦然——与欧洲科学的革命思想的首次迅猛发展一齐出现,绝非偶然。

——格林伯格:《先锋与低俗》(1939)

似乎预见到这位现代先锋艺术的著名代言人将死于1994年5月7日,英国出版的刊物《第三文本》(Third Text)春季号头条文章,宣布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是个文化帝国主义者。

棺盖已合,也不缺犀利的钉子。

寿终正寝的格林伯格看来没机会读到这篇文字。即使有人拿给他看,这位昔日艺坛盟主恐怕也只会弹弹雪茄,挤挤眼说:“这些人太嫩,不明白我在乎个屎(I dont give a ****)!”

其实他心里会很悲哀。被新起的批评家目为过时人物,称为“反动派”、“现代派”、“守旧派”,而他也毫不掩饰地鄙视他称为“炫新艺术”(novelty art)的五花八门派别,如波普艺术(Pop)、光学艺术(Op)、装配艺术(Assemblage)、最简艺术(Minimal Art)等,论争时双方都不留情面。70年代中期,伦敦美术学院的一个教授曾集合他的学生,把格林伯格最著名的文集《艺术与文化》来一次“仪式性撕毁”,书籍残片则作成“拼贴”,卖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当时格林伯格也是伤心一笑。

艺术一向以弑父为入门礼,格林伯格早就论述过这点,所以当他被弑时,也没法抗议。

格林伯格年轻时,艺术评论尚在“小杂志时代”。

1939年夏秋之交,著名的左翼刊物《党派评论》(Partisan Review)收到一位30岁犹太裔海关职员并不长的文章,编者吃惊地读到本文开头引的那段话,从来还没人如此明确宣布先锋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孪生兄弟。

诚然,30年代有布洛克(Ernst Bloch)、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等人为现代文学的辩护,有阿多诺(Theodor Adorno)和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的论析,但他们都没有从现代主义中区分出先锋主义。诚然,在这之前有先锋主义各派的宣言,都只是向社会的出击姿态。格林伯格这篇文章,是先锋主义在美国首次明确的理论辩护。

格林伯格把现代文化分成对立的二元,即先锋与“低俗”[Kitsch,此词现在译为“媚俗”,即自以为雅实际上却低劣的文艺庸品,格林伯格的用法与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同义],从而引出黑格尔式的对立转化格局。《党派评论》编者立即邀请这位年轻人任该刊的兼职编辑,并且在1940年七八月号上发表了他的长文《新新拉奥孔》(Towards a Newer Laocoon),该文把莱辛和白璧德的文类论,推演成先锋主义的美学立足点。由此,格林伯格开始了职业评论家的生涯。

世界正在崩解,硝烟中欧洲文明化为废墟,斯大林正和希特勒瓜分东欧,每个民族都在战旗下舆论一统,在同仇敌忾中社会体制空前巩固,偏偏在一片喧声中,《党派评论》这批倾向托洛茨基立场的知识分子,试图埋下头来整理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说,他们是有远见的勇者。

1942年,格林伯格会见了当时仅小有名声的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全球在炸弹中震动,他们却试图实践一种新的美学原则。五年后,1947年,波洛克用他那大挥大洒、狂放不羁的滴沥(drip)画法震动艺坛,开创了抽象表现画派(Abstract Expressionism),而格林伯格则俨然成为这一派的教主。二人携手在战后创造了美国先锋艺术的黄金期。

先锋主义真正的最重要的功能,并不在于(形式上的)实验,而是寻找一条进路,让文化能够在意识形态混乱和暴力之中前行。

格林伯格不仅认为先锋主义是资本主义危机的产物,而且只有先锋主义才能拯救文化,如同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拯救社会一样。反过来说,如果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那么先锋主义便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掘墓人。

但二者的相似,仅在其历史目的性上。如果马克思主义社会分析把资本主义社会分成对抗的两大阶级,那么在文化上,格林伯格就把资产阶级艺术视为一整件,一个压迫性排他的整体,即“通俗性商业文化”。

低俗文艺装作对顾客一无所求,只要他们的钱,甚至不要他们的时间……由于低俗文艺能机械式地成批生产,它成为生产体系的一部分。

格林伯格强调,低俗文艺并非只供社会下层消费,也并非毫无佳作,甚至,在“高级的低俗文艺”中,如著名的风雅杂志《纽约客》,也有不少玩“擦边”的艺术家。他点了两个人的名:法国的西墨农、美国的斯坦贝克。

格林伯格最恨的是看来高雅而受俗众欢迎的“雅俗共赏”型艺术家。现在没人会认为斯坦贝克是俗文学作家,西墨农是我最爱读的作家之一,格兰姆·格林(Graham Greene)和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作品极受读者欢迎,谁能说他们是低俗作家?须知,连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在相当长时间内也被认为是俗文学作家!

我不同意格林柏格的,只是他把先锋与低俗的界线划得太清楚。线肯定是有的,但是在两者之间,却还有相当宽的中间带。

俗文艺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中世纪前,只有民间文艺(folk art),民间文艺是“自足”的草根文艺,而俗文艺则是雇佣的文艺匠生产出来供大众消费的文艺——只有在工业革命与城市化之后,才出现了几乎覆盖全人口的粗识文墨大众,才出现俗文艺。

格林伯格认为俗文艺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为的是使大众与政权保持一致。“资产阶级不能让文化高于大众能接受的水平,不然政权有被孤立的危险。”但是他再三强调,俗文艺只是“可以用作”政治驾驭术,它本身与大众有自然的亲和性。

格林伯格说,设想一个俄国农民进了莫斯科的艺术馆。毕加索的画使他想起东正教的民间艺术,他感到亲切,甚至可能敏悟到毕加索的某些价值。

但当他转过身来,看到列宾(Ilya Rebin)——苏俄诰封的现实主义大师——他肯定立刻叹服,因为列宾能把戏剧性场面画得栩栩如生。他立即弃毕加索而崇拜列宾,因为“他感觉到的现实与艺术中间没有距离”。

假设这时走来一位文化官或批评家,向他大谈毕加索如何优越,出于对“大人物”的尊敬,他可以恭听并点头同意。但他回家后,他还是会设法买列宾画的复制品。

“先锋提供原因,低俗提供效果”——这是著名的格林伯格公式,这公式太简单了一些。俗文艺与社会实践(social praxis)有虚假的直接联系,“像真的一样”,于是文艺中制造的经验被当作现实经验。而先锋文艺拒绝与社会实践相联结,它的意义只是一种待实现的可能性,需要接受者的“批评性阐释”,即是说,读者参与创造意义。

大众不愿找这麻烦,当日喜爱列宾的大众,今日更方便:看电视连续剧。

无怪乎对先锋艺术大度宽容的列宁与托洛茨基,态度粗暴的斯大林,自以为“懂艺术”的希特勒,的确对先锋艺术表示亲近的墨索里尼,文化素养不低的******,或修养很高的梁启超,全都一样要求用全套文化机构与全班官式批评来推进俗文艺。

当表现主义在苏联被指控为资产阶级颓废文艺时,希特勒也正式宣布表现主义为“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

那么,有没有“无产阶级文艺”?格林伯格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过。早期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考德威尔(Christopher Caudewell)就承认:“真正的日常的无产阶级文学是惊险小说、言情小说、牛仔小说、大众电影、爵士与黄色报刊。”因此必须由革命知识分子来加以改造:30年代左翼文化人创造的“普罗文学”,只不过是加了宣传的俗文学。当它过于复杂,无法为大众直接取用时,例如法国西班牙的超现实主义、德国表现主义,哪怕是共产党员所作,也得被开除出普罗文学之列。

那么,有没有“资产阶级文艺”?回答依然是没有。资产阶级制造时尚,制造票房价值,制造艺术品市场,说穿了,就是制造媚俗。媚俗把艺术变成体制,任何艺术落到这个大熔炉中,一律成为消费品,艺术品的优劣,则端看其“身价”如何。无论什么作品,完全以交换价值来衡量,亦即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全面数量化”,其结果是变成“资产阶级的非艺术”。所以马尔罗有妙言云:“资产阶级社会有风格,但没有资产阶级风格。”

格林伯格认为,先锋主义之所以高踞于低俗文化的大垃圾堆之上,而具有“优越的历史意识”,完全因为它是无文化的社会中唯一的文化,并为这个除金钱外别无价值的社会提供唯一的价值。所以“先锋诗人和艺术家实际上在模仿上帝,创造价值自我独立的事物”。当代不少先锋理论家认为资本主义早期(17、18世纪)艺术就成为自足,即不再依赖社会,浪漫主义就是一个自足的艺术运动。而先锋主义正是试图击破这种“艺术自足体制”,使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运动。参见毕尔格的《先锋理论》。

为什么先锋文艺能有如此奇效?格林伯格认为:历时地看,先锋运动之前的运动只能做到否定前人的理论,先锋主义则能做到自我批判。共时地说,这个社会中只有先锋文艺和先锋理论是自我批评的活动。靠着这种自我批评精神,它才取得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导言》中所说的,对历史及对自身的“客观认识”。

这就是为什么这位自命为社会主义者的年轻人,会用这样奇异的话结束他的初啼之声:

今天,我们不再等待必然来到的社会主义社会来创造新的文化。今天,我们期待社会主义(之胜利)是为了保存我们已有的真正的文化。

话很费解,细读全文就可以明白,这是迄今为止先锋主义的最自夸、最极端的艺术乌托邦宣言;先锋文艺,不仅目前对抗着全民俗文艺,而且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艺术。它是这个垂亡的社会中唯一有价值的艺术,而且随着社会主义的胜利而成为唯一的艺术。

有人把先锋理论家分成两派:乐观派与悲观派。悲观派包括布列东、巴尔特、阿多诺、德里达等人,乐观派包括布莱希特、本雅明等社会主义艺术学家。但乐观者中最乐观的,似乎是早年的格林伯格。

“不公平!”埃柯(Umberto Eco)这位符号学家兼作家出来说话了,“谁没有看过007电影或听一下流行音乐?”倒也是,不少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坦白承认自己耽读武侠小说。

但是,埃柯接着说,当代大众传媒把一切文艺都定型化、标准化、静止化、简单化,就使事物的复杂性和变易可能全部消失。要破解传媒的魔法,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不承认这些消遣物为艺术即可。这样,偶尔对俗文艺喝彩一下也不妨。

问题是谁来判别?只有先锋批评家。先锋主义是一种紧紧依附于理论之上的文艺。瓦雷里曾说,古典主义作家“写作时总觉得批评家在旁边”;先锋文艺,可以说完全是面对批评家写的。

于是先锋理论不仅是先锋文艺的辩护士,也是先锋文艺的先决条件,是先锋文艺借以产生的基础。二者结合,先锋主义就成为社会的文化反对派。用阿多诺的话来说,它不再需要与社会交流,相反,它抵抗社会。

破坏这理想图景的,是资本主义极强的消化吸纳能力,它有本领化解(neutralize)大部分抗议之声。不仅如此,马尔库塞甚至认为“消解改造社会之冲动,与艺术在资产阶级主体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先锋艺术被化解的过程,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化解其他反抗力量的模式或证据。

同类推荐
  •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继出版《那些有伤的年轻人》《爱你就像爱生病》《辣笔,小心!》等备受青睐的作品后,时隔两年,庄雅婷携新作《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再度为广大青年男女带来情感妙方,解读人生、爱与美。这是一本字字珠玑、鞭辟入里的随笔集,读后让人反思自己的人生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的人生方向。诚然,作者的话题依旧围绕着爱情、美、生活,只不过是通过另一种眼光,另一种态度,令人耳目一新。关于爱情、美学、生活,作者有很多话要说。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
  • 群蜂飞舞

    群蜂飞舞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为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精选集。 《群蜂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群蜂飞舞》、《声音》、《血脉》、《野人》、《鱼》、《月光下的银匠》等。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热门推荐
  • 天才少女的网球王子

    天才少女的网球王子

    她是一个网球队长,天才少女,而他是一个拽拽的男生,他们的命运会是怎样.............
  • 首席萌妻咬一口

    首席萌妻咬一口

    如果在你全身只剩80块钱,蓝颜对你说,有个人要跟你见面,我分你3000块大洋,你会不会去见?白晓云的回答是:“为什么是我去见?你给钱?”果然其中必有猫腻……这一问才知道,蓝颜用她的Q上的内测号当了回人妖,勾搭上了第一土豪。而她的照片居然还赫然出现在官网,成了网全服第一美人!当她和自己的游戏号挂情缘的居然是那个自己仰慕的顶级校草的时候,白晓云决定盗自己的号,以便和大神交流感情,至于大洋嘛,先不要了,他们之间的情缘,岂3000块大洋能衡量的……
  • 家庭夏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夏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立夏之后,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本书汇集了夏季生活小常识,让您轻松度过这一夏。
  • 核蚕

    核蚕

    一个普通的学生因为偶然的机会拣到一条来自与冒险荒带的核蚕,由此开始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冒险人生,使的他渐渐走向冒险王者的颠峰。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后现代冒险世界,冒险者无疑是危险重重荒域地带中的强者,而这些冒险者们都拥有者各自寄存于身体的核蚕!
  • 情女

    情女

    她是一个美女,美得让人流口水的女人,美得让人发馋,真想吃上一口;多少男人的眼睛望着她发直、发呆到发痴,因为她成了魔,成了勾引男人的情魔。情魔是个迷,多情的男人围绕着她团团转,她迷倒了多少男人,她也坑害了多少男人。她用情勾引男人,又用情惩罚了男人。她因爱情的失落,心理的变态,心灵的扭曲……而不再循规蹈矩,让自己放荡……最终她还能回头吗?请你入席,品尝这道情感大餐!
  • EXOMonster怪物

    EXOMonster怪物

    鹿晗,带着你的施舍滚出我的世界。——吴世勋;如果让我放弃你,我可以信誓旦旦的告诉你,下辈子吧!——吴亦凡;如果有下辈子,记得还要爱我,好吗?——卞白贤;我会陪在你身边,一直到世界终结。——朴灿烈;我还没有爱够,为什么要我放手。——吴亦凡;忘记什么,也不会忘记我爱你。——鹿晗;
  • 我们都有忧郁症

    我们都有忧郁症

    本书详细讲解忧郁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成本风险管理、预算风险管理、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
  • 魔瞳邪皇

    魔瞳邪皇

    对于罗生大陆的人来说,元素属性的强弱,意味着实力,而实力,意味着一切!生来便无自身属性的杨天,在这个世界,无疑是低能儿。而他,又如何突破元素属性的瓶颈,成为一代强者?《魔瞳邪皇》,敬请期待!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