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300000027

第27章 也曾评说几个作家(4)

死亡诗学:访顾城

“ 为道者……杀人自杀,无为无不为。”

——顾城

这是朦胧诗历史上最朦胧的一章。是是非非,长长短短,将是文学史上又一无法说清的题目。

仔细读一下顾城十多年的创作,一个比他的结局更荒诞的结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一直在营造一个诗学和哲学的精心准备只能将他引向最狂暴的死。

或许,一个50岁的顾城,戴一截裤腿帽,还在宣讲 “自然”,还在诗法童心——别的还让他做什么?——反不如现在打个句号。旧日的朦胧诗人大半走向海外,到了海外后,诗行与脸容反而都清晰了,面具拿下不见得都是好事。

不幸的只是殉葬者。

还有顾城作为诗人的那一半。我一直认为,这个一半,是当代中国最有才华的,至今无人出其右。

对诗,对自己,对世界,顾城可以说十多年一以贯之。如果有个别前后不一之处,也只是越来越剔净别人的影响或时尚之见。移居海外,没有改变他的诗学,只是缺乏社会调节,冥思中容易推向极端。

他生就该写诗,不用七步,出口成章。1986年时据说他的诗就有上万首之多,不少人对早已成名的顾城在任何地方小刊上都投稿迷惑不解。顾城自己说:“只要有稿费,能让我到上海去看谢烨,诗发在哪儿不一样?” 出名得利并非诗的预设目的。

他的名利心可能是当代中国文人中最单薄的。

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到新西兰海中的小岛上去隐居?他要躲避什么呢? 既然在俗世俗物中照样任性率性,有什么必要到荒岛上去“正本心”,“从根儿上纯起”?既然在市嚣之中,在盛名之下,顾城心无旁骛,有什么必要真得去砍柴养鸡?

隐居本身是面临困境的表征。

他离开了隐居的岛,长旅欧洲,周游各国,就是怕回去。磨蹭了一年半,还是得回去。回去不到两个星期,路走到绝处。

这一代诗人有好几个很有演讲才能,但恐怕没人比顾城更会讲,更喜欢讲。少至一二朋友,多至成千上万,只要有听众,他就滔滔不绝,娓娓动听,迷住一屋子人。他倒没有垄断讲台的意思,但是他京味十足的生动叙述前,其他人只有听得两眼发光的份。

要他的题目不重复不太可能,不能要求和尚每次念不同的经。

他并不是个不需要听众或读者,只为自己或只为未来写作的狂士。听众越入神,他讲得越生动——关于他的儿童时期,关于他如何开始写诗,关于荒岛上的生活,最多的当然是他的诗学观。

参加过1985年四川巡回朗诵的10位诗人,受到如今只有名歌星才受到的狂热包围,以及此种群体狂热,恐怕谁也忘不了那种心灵震撼。顾城一样没有忘记当时的种种追星逸事。虽是当作笑话,孤寂中讲述另有一番滋味。

“北京市作协的头儿开始看不上我,”顾城笑着说, “ 后来发现只要带上我,买车票住旅馆就不成问题,才明白过来。”

1992年夏天我和虹影去中欧东欧闲逛。顾城从柏林写信来,告诉我们从机场下来到他的住处的路线,搭哪个车,转哪条线。详图注满准确的德文地名。当时我们就纳闷:这就是那个口口声声离开妻子立即迷路的顾城?

顾城的崇拜者很多,但在有一个圈子中崇拜者的比例相对来说很少,那就是同代的男性诗人——非朦胧诗人,朦胧诗人,后朦胧诗人。倒不一定是同行相轻,不少诗人认为顾城的长不大像是矫情。

或许他们是对的。或许顾城“任性的孩子”是一种角色,或许贾宝玉的任性也是一种角色,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放弃这角色,“接受改造”。贾宝玉也不能出家做和尚?

但是如果顾城只能演某种角色,而无法顺应局势改弦易辙,至少不能说他是假装的。

在柏林,每晚长谈至深夜,基本上是听。我们听得入迷,可能使长谈者越觉得可谈。谢烨同样健谈,如果有她在场,两个人抢着谈的多半是使满桌哄笑的往事——学演员朗诵之不三不四,讲名士风流怪相百出,说荒岛异人奇事无穷……

但谢烨常晚归,说是夜以继日在学电脑,学德语。谢烨无所不学的胃口当时就让我们惊奇。她不在,顾城照样滔滔不绝地说上几个小时,且常常进入意识中更深藏一些的人和事。

那个女孩叫李素华。华裔越南人,从海上漂出,遇海盗,遇暴风,居难民营,最后到德国。1987年顾城访德,李素华在特利尔大学学中文,来做导游。李明惠清雅,性情淡泊,宿舍里贴着自己写的条幅“半为俗人半是佛……”。问她读中文将来做什么工作?“没有目的,还不是嫁人生孩子。”一个女孩,经历生死之劫,却能从容述之;聪颖过人,却又无欲无求。

这女孩使顾城难以忘怀,虽只见过一面。1991年顾城重到德国,托人打听,李果真已不知去向,无踪可求。

讲了这女孩的事,顾城久久黯然。

那时我们还不知道顾城后来写在《英儿》中的事。虹影与这个第三者是旧相识,知道是由顾谢夫妇之助去新西兰。曾问过两句,不得要领,自然不宜再提。那个夏天,“英儿”还没有与人出走,风暴尚未来临。

顾城的散文诗组《激流岛话画本》,全是妙趣横生的雅语。最后一篇献给李素华这女孩,严肃沉重,与其他完全不同:“吾久而后契于南海红楼,方觉女儿性乃天之净土,可知、可见、可明、可断。”

天之净土,自然哲学的最高境界,在一个只见过一面而永远断了联系的甘为平淡的女子身上。在“南海红楼”,在《英儿》所写不无夸张的三角艳情之中,女人各有可爱之处,也各有俗气之态。那个引导诗人的“永恒女性”,只是个神话?或只是一瞥即逝的幻影?无怪乎顾城要在“女人性”、“女孩性”之间作劈发析毫式的区分。

他黯然地说:“谢烨从来就没有,哪怕一次,说‘我爱你’。”

这能怪谢烨吗?一个女人要扮演母亲角色,又如何扮演爱人?

顾城自己恨不生为女儿身。作为女儿的顾城将是天之净土,不然何必为之?

虹影与谢烨在厨房中说些话,顾城忽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看我画了个小仙女。”谢烨作嗔:“去!去!”

据说他12岁就写诗。这么说,写了25年。

读不到他的全部作品,就几个选本来看,一直到1983年,顾城诗作一直处于少年期:天然明丽,顺情直遂,有评者称之为“唯灵浪漫主义”。某些诗,如《黑眼睛》,被读出政治含意;《近的云》,被读出哲学含义。如果不是选家有意挑出(所以说文学史是选家写成),怕不是顾城的典型作品。

从1983年到1986年,我个人认为是顾城诗歌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作品,流畅但极富幽韵,平易却几乎无法索解,高度凝练,但几乎每首诗都包含着让人只窥到一二眼的故事。尤其是以“颂歌世界”为题但从未单独结集的一批诗,有一种战栗的神秘。

1983年是朦胧诗人纷纷转向的一年:江河、杨炼转向寻根,北岛转向哲理的深沉……顾城的转向却从未有人提起。实际上顾城80年代中期的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朦胧诗,尤其是名为“颂歌世界”的那一组诗。除此外,所谓朦胧诗,只是一个方便的伞形称呼。

但是1987年顾城应邀出国,在欧洲各国游历近半年之久返京,不久又去国远游,定居于新西兰,次年迁居奥兰福海湾中的瓦西基岛。从这时起,顾城的诗风忽然又往回变,回向孩童心绪,稚儿言语,浅谈心境。

我这分析并非绝对,1990年的集子《水银》尚有一些诗似为颂歌世界的遗迹,但风格的变化是明显的。请看这二首,即可见80年代中期之后风格之剧变。

狼群

那些容易打开的罐子

里边有光

内壁有光的痕迹

忽明忽暗的走廊

有人披着头发

村子里鸟不多了

是不多了

出来走走

村里有

村外也有

前一首的底蕴是智性的,虽然语言形象而感性。深意作浅语,只靠“道能为一”,隐约中似乎有个故事,只给出一两个镜头,读之令人悚然而惧。后一首,几乎是取消内涵、削平深度的范例,真所谓“常德不便,复归于婴儿”。

顾城最后几年的诗充满了象声词,非文之词,前语言。

对这样一种“回归童年”,顾城不得不自辩。最近几年也是他一生最热衷于玄谈的几年。

“自然”,是顾城的上帝。他有个独特的解释:“‘自’是本体,‘然’是哲学态度。”顾城的“自然哲学”是西方哲人说的那种本体论,是“同一的,超越有无之上的……最初最终的和谐”。

诗学不一定需要本体论的支持?为什么顾城要找这样一个本体?恰是因为顾城的诗学拒绝讨论方法论。

在《老子》中,“自然”虽然是一个最高存在,它的提出却是作为方法论的指归而出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心努力皈依的方向,而并非其本态。

同类推荐
  • 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

    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

    本书论及论宋朝的礼乐教化,宋朝统治阶级通过礼乐教化来加强对本阶级各群体的约束,同时加强对其他各阶级的控制。
  • 包厚昌文集

    包厚昌文集

    一部分为省市领导岗位上的工作文稿,这是他人生主要历程的客观记录和思想风貌的客观反映。常言道,文如其人,通过这部文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包厚昌同志闪光的一生。
  • 神奇的种子

    神奇的种子

    这是一本描绘人生轨迹的书,也是朴实无华、坦荡胸臆、一吐真情的书,更是将个性与党的激情融会于文字之中,直抒理想信念的书,更是将个性与激情融会于文字之中,直抒理想信念的书,翻开稿子,一幕幕尘封的往事重新呈现眼前,一股股熟悉的山风扑面,一声声充满诗情的吟唱有如天籁梵音,呼唤我奔向困顿而又向上的少年时代,呼唤我重新跋涉在井冈山步行长征路上的朱砂冲、黄坳、茨坪,呼唤我回到那三更灯火忐忑而欣喜地沉醉的大学校轩里……久违了,这神奇的种子,久违了,这五彩的碎片,久违了,这难解的情结——天地有缘,我沉浸在这些文字带来的怀旧遨游中,放飞那回首人生的冲动。
  • 牛玉儒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牛玉儒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牛玉儒,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1岁。 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热门推荐
  • 穹龙

    穹龙

    因为一条征梦之舟,龙吉的父亲陷入了昏迷,懵懂单纯的龙吉为了寻找解救父亲的方法,离开了浣溪村,迎来了他的非凡之旅。
  • 寸长

    寸长

    如果一个人可以直接控制自己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发力,可以把各部分所发之力凝聚到一点,并且无限压缩,可以产生多大的力量?如果是一个周身没有穴位阻碍,任何功法均可速成的天才掌握了这种发力的方法,他的实力会有多强?如果这个人同时还掌握着天下最庞大、最顶尖、同时也是最权威的间谍组织,这个人将具有怎样翻云覆雨的力量?一个人太出色,他身上那种强烈的光芒,就很容易被另外一种更加强烈的光芒所掩饰。所以,他总是能不断地给他的敌人以震撼。因为很少有人,可以看到光芒背后的光芒。
  • 九重天之神威杀手

    九重天之神威杀手

    神州大陆上仙人混战,生灵涂炭,九重天派应运而生。一个九重天的的少年在为自己的修行而苦恼之时,却被选入了,九重天派的精英组织"神威",开始了残酷的训练和杀戮的人生。
  • 妖月传

    妖月传

    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妖,鬼,怪,灵各种种族,秉承着自己的信仰,一直争斗至今。这里有神秘的空间,维护秩序的灵界,混沌黑暗的鬼界,堕落强大的魔界,美丽迷幻的梦界,各界最巅峰的生灵都在窥探着永生的秘密。一个人界的猎人,如何在这样的世界中,不断修炼,从而与各位巨枭魔头,扛鼎争霸。
  • 无夫不奸:无毒非良妻

    无夫不奸:无毒非良妻

    穿越成爹不疼、母不亲的庶出呆子四小姐,三个嫡姐轮翻欺,那就陪你们玩一玩,给你茶里加点料,让你吐一吐、拉一拉,还能帮你排毒。定了亲,嫡母还欲将她配小厮,没事,最多来个狸猫换太子,把你心爱的女儿嫁过去。呆子又如何?她还不是做生意、开店铺,过得风生水起?谁说呆子配瘸子就一定是笑话?他们偏要甜甜蜜蜜,腻死你!
  • 彼岸娇

    彼岸娇

    “白落河上三千年,三生湖畔世情延。待到此岸花开尽,自此情殇是旧颜。”她是冥魔女莫桑,他是掌神官长渊。本该是完全对立的两个人,却是走到了一起,仿佛冥冥之中似有天定。“若这天下负了你,那我便覆了这天下。”曾几何时,他如此对她说。可最后给她的却是千年幽禁,面对她不敢相信的清秀容颜,他在白落河上苦苦凝望了三千年,冰雪覆盖了他绝色的仙颜,风雨石化了他修长的身躯。此岸花落,彼岸花开,其实爱情并不远,就在那棵桑树下,再走几步,就到了。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逆天弃妃

    逆天弃妃

    一袭变故让她从天堂降到地狱,雪地里的那一巴掌,扇醒了谁的黄粱美梦。“来人,把这个废物给赶出去!”冷清的声音伴随着她的心碎。呵呵,五年夫妻,抵不过一声轻笑,生死相依抵不过一个皇位。她错了,真的错了,原来,这世间,早就没有了情。你给我等着,等着五年后我再来取你项上人头!“嫣儿,我错了,饶了我吧!”只是这一句求饶的话,为何,她却有些动摇,那些苦,那些屈辱,真的不能偿了吗……
  • 先婚后爱:总裁,请放手

    先婚后爱:总裁,请放手

    婚礼结束,我被他丢在半路,拖着繁琐的婚纱,踩着七寸的高跟鞋,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走回家;不过,这不是最狗血的,更狗血的是,别墅里,他正与别的女人上演着限制级。送给我的礼物是吗?好!我眼也不眨,看得专注;宁愿要一头猪也不会要我是吗?OK,让我来研究研究,他究竟喜欢什么品种的猪;就是爱上男人,也不会爱上我?我怒,不爱我吗?我就偏要让他爱上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妖庇护所

    女妖庇护所

    捡到失去神智的妖族公主,宋易宣不得不面对公主的天敌“天后”的追杀……在反抗强势“天后”的过程中,他不得不继续收留许许多多女妖、女神、女修士、女城主、女伯爵等等等等之类的女助手,才能勉强维持双方的战力平衡。打住!注意点形象好不好?别流口水了!要知道,建立一个如此惹人嫉恨的庇护所,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呐,各位,新书期间,急需大家的支持啊!推荐票收藏什么的尽管往我身上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