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300000029

第29章 也曾评说几个作家(6)

重新发现一位诗论家——邵洵美的诗歌批评

这本诗论集,英文的,中文的,合起来是相当厚实的一本,讨论了中国诗外国诗白话诗传统诗的各种问题。但是按年代一排,可以发现邵洵美写这些诗论文字,前后只有5年时间:从1934年起断断续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1938年至1939年似乎是邵洵美诗论的爆发期,他在《中美日报》上连载了近一年的《金曜诗话》,然后就完全停笔,再也不谈诗。

邵洵美的其他文字,其他活动,延续岁月长得多:翻译,他做了一辈子,从1926年起,到1968年去世后依然有译稿等待出版;编刊物开书店更是这位文坛活动家的本色行当,从1924年他18岁时编辑《狮吼》到1950年去北京试图扩展“时代书店”未成才告结束;他的小说和散文写作也从年轻时延续到40年代。他也极多产,一年可以写15万,可以写80篇文字,延续多年。30年代,他一直保持了大致一星期发表一文的写作热忱。这些并不奇怪:邵洵美是文坛全武行,十八般武器全使得。他鸣于世的是诗,是诗评,偏偏这两种活动延续时间最短,诗只写了8年,从1924年19岁开始,到1933年27岁时他就放下诗笔;从1934年,他开始写诗论,直到1939年失去了发表的领地。作为诗人,作为诗论家,看来邵洵美珍惜羽毛,不得不写,才写。

而且,邵洵美写诗时不写诗论,写诗论时不写诗,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个人性的。也许1931年底徐志摩的不幸去世,对他的打击非常大,让他停笔写诗。也许年近而立,让他心性成熟,能够静下心来细看细评。不管怎么说,把这两种活动在自己生命中隔开,给了他的诗论一种气魄:写诗论诗评,本来就需要一个必要的批评距离,不至于为自己的作品吆喝,也不在自己心仪的路前打锣。邵洵美讨论许多人的诗,对许多当事诗人赞美有加,却从来不谈自己的作品,一行都没有引过,一首也没有提过,连他自己也写诗这句话都没有说过,最多只提到他作为编辑处理来稿的经验。这是他的诗论至今耐读的先决条件。

邵洵美的诗论是“为时而作”,是他生命中某个阶段有感而发,更因为是中国诗歌已经发展到了某个阶段,迫使他有感而发。到1934年,中国诗的发展的确到了一个关键点:早期反传统的战斗热情已经难以找到敌人,开拓新的语言方式的使命感结束了,各种“尝试”也到了检视成果的时候了。批评成了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这一点邵洵美看得很清楚:“现代中国文坛上,诗是被人用得最多的一种体裁……但是,我们都知道,小说与戏剧的进步却更其来的显明,缺乏批评不能不说是最大的原因。”

这个工作需要有人来做,邵洵美挺身而出来做这个工作,是顺应时代需要,也是他自己的使命感使然。而且这个工作也只有邵洵美才能做:他本人是诗人,学文学的留英学生,参加过多种社团,作为刊物的编辑,了解文坛动向,出版甘苦,“沪上孟尝君”也使他结交各方各派的诗人。30年代,是流派时代,是争论时代,流派之间的争论会忽然变成个人意气。要能超脱,就得有胸怀。

邵洵美拿起诗歌批评之笔,也是因为一批杰出诗人突然出现。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提醒人们“诗坛并不沉寂”,诗坛其实从来没有如此热闹,因为“他们的技巧是一天天成熟,他们的才能也一天天在发展”。“他们”是谁呢?是卞之琳、朱维基、方玮德、曹葆华、陈梦家,可以说这些都是新月派的朋友,但是他对臧克家、戴望舒、方令孺一样赞美,这些都是1933年出版了诗集的青年,这一批“30年代人”,无论左或右,这时候显现了异样的才华,3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新诗一次规模不小的星河爆发。他也注意到左翼诗歌,救亡诗歌,在他连续几年署名Zau Sinmay(“邵洵美”三字的上海音英文拼法)为英文刊物《天下》写“新诗年记”(Poetry Chronicle)中,介绍了郭沫若、田汉等。

但是邵洵美并不是没有自己立场左右逢源,他的诗论,应当说有偏爱而无偏见。他一直被认为是唯美派诗人,他的诗论却并没有追求唯美,他只是并不隐瞒对形式特别注意,这在30年代很不容易做到。他呼应梁宗岱的论断:“诗,最高的艺术,更不能离掉形式而有伟大的生存。”这话不是空话:他手里有形式美的最佳例子,卞之琳刚出版的《鱼目集》。他不无欣慰地说:读过此诗集,“我们便知道初期白话诗的秧苗已成熟地结实了”。他呼应陈世骧,称赞卞之琳诗是“内容与形式的绝对调和与统一”,甚至认为比徐志摩的诗“在技巧方面已经更进了一层”。他特地举出《距离的组织》这首诗,来与胡适对比。为了坚持自己支持的观点,他不惜与朋友对垒:为了捍卫卞诗“晦涩”的权利,他不惜反对胡适与梁实秋,指出梁实秋“缺少文学批评家应有的了解的能力与虔敬的态度”,而胡适要求新诗“人人看得懂,人人写得来”,被他一再嘲笑为荒谬之论。

更难能可贵的是,邵洵美没有手捧西方文学的饭碗,借熟悉西方新出诗派新出理论,一味拿“时新”唬人。虽然他1934年的长篇论文《现代美国诗坛概观》,令我这个大半个世纪后研究美国诗的人汗颜:他不仅对美国诗坛的扫描切中要害,许多基本文件,例如T·E·休姆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以及《意象派原则》在这篇文章中也是第一次介绍到中国来。但是他并没有被意象派对中国诗的热心过分趾高气扬,他冷静地指出:中国古典诗对意象派,就像指南针对现代科技,都是文化转化后的产物。他指出研究新诗应当用的方法之一是“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为此他写了长篇论文Confucius on Poetry(《孔子论诗》),详细比较了儒家诗观,与希腊人的立场。这是中国最早的比较文学论文之一,在中国尚无这个学科,甚至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名称之前,有此实不必有此名。

同时,邵洵美也是最早提出新文学对传统否定过多的批评家之一,他说他经常指出应当“补足新文学运动者所跳跃过的一段工作:即造一个‘文学的过渡时代’”。因为中国文学从旧到新,一步跳过了必要的过渡,应当回过头来补一补:要把过于“西化”的文学往回退一点。这样的号召,的确需要魄力。

特别要谈一下的是1938年11月到1939年6月在《中美日报》上连载31篇的《金曜诗话》,这是30年代最长最彻底的系统诗评,有四万多字,是一本书的规模。邵洵美是在避居租界时写作这批文章,这两年正是他与项美丽合作编辑《自由谭》的繁忙时刻。这部诗论显然是以普及为目的,拟想的对象是读报的大众,但是触及问题之全面,组织之缜密,按部就班有计划地讨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方方面面。诚然,30年代有过各种翻译的诗论,真正针对中国新诗的系统诗论专著只有个别例子。到1939年前,中国还没有过如此系统的中国新诗评论。可惜写成之时正值兵荒马乱,这个系列批评未能印成书,否则应当是中国最早的诗歌艺术专著之一。

这本诗论不容易写,不仅是因为必须对新诗全面发言,不躲避任何问题,而且整个中国已经被抗战的烽火吞没,中国诗歌,整个中国文学,在战争中动员起来。邵洵美本人也参加到抗战事业中,翻译《游击队歌》。奥登与依歇伍德在《战地行》(Journey to the War)一书中描写了秘密从敌占区潜往上海,会见邵洵美等人的情景,参与翻译出版《论持久战》。虽然战时宣传压力非常大,然而一旦回到诗歌理论,邵洵美的诗学观念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在抗战中的诗和诗人》等好几篇专题中,他面对抗战时诗歌的任务这个棘手的问题,立场毫不退缩,措辞绝无含糊:“诗的确是可以深入人心的宣传工具,但是深入人心的宣传工具却并不只是诗。”

读邵洵美的诗论,有时恍然昨日,他讨论的问题,许多在今天依然是问题;他说的话,今天依然需要倾听;尤其当他仔细分析汉字发音对意义的作用,唇鼻音“腻性”,唇送气塞音“敌性”,舌尖边音“活性”,舌擦音“凶性”,唇齿擦音“动性”,不禁令人拍案称绝。我经常感叹中国文人说大话谈玄的多,做实事想问题的人少,对汉语发音的“像似符号性质”(phonetic iconicity)细致分析的有心人,至今我只看到邵洵美一人。

尤其当他提出黎锦晖“毛毛雨”等歌词创作,“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实在是不可抹杀”,把歌词与诗相提并论,恐怕半个世纪之后,今日的诗评家,还缺乏视歌词为重要诗体的眼光和胸襟。

尤其当他一再说:“我们今天只有写诗的人,而没有读诗的人”,我不禁莞尔。我们的确需要邵洵美来教我们如何读诗。他指出批评实际上是新诗最薄弱的环节,新诗缺少的是“中间人”,他看得很准。但是他不停留于指手画脚,他动手解决问题,而我们就有了这满满一本值得一读的诗论。许多人说邵洵美是公子哥儿,洋场阔少,自奉不菲耽于享受,散漫而无章法。但是请看这本诗论集:有几个诗人想问题如此系统周到,但是整个中国批评史几乎从来没有提到过邵洵美,他作为一个诗论家的成就一直没有人注意到,这是奇怪的事。

是的,还是他,这位著名的唯美诗人,但却是一位认真的、勤奋的、论述系统的诗歌批评家,写的诗论在70年后,依然值得我们好好读。

同类推荐
  • 空巷

    空巷

    海亮的诗歌,扎根于西海固那片厚实而苍凉的土地,有着对生活的敏感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人物、事件,在他的笔下,都会带来诗意的共鸣。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 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 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先读唐诗再旅行

    先读唐诗再旅行

    本书分为“帝都长安”、“西出阳关”、“黄河岸边”、“西署巴南”、“吴楚春色”、“人间天堂”等六个部分。
  • 孺子牛之歌

    孺子牛之歌

    综观万祥牛同志流荡的经历,孺子牛的一生,再细读他的各的作品,在为其作序之时,再为他这本书定名为——《孺子牛之歌》。本册书选集了万祥牛的部分文学散文作品,他的报告文学、通讯、消息、社会新闻、言论作品选集另册出版。倘若读者能从万祥牛作品中获得一点甘做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出版这册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热门推荐
  • 异校园秘典危机

    异校园秘典危机

    似真似幻的超能力,疑团重重的阴谋,神奇浩瀚的谜藏典籍,超越《哈利·波特》,中国首座魔法学校,燃起无敌的青春传说。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在刀尖滑过上的生活,不留一丝痕迹。她是谁,她是看到了他的刀,还是看见了他的心?化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从任何一句话爆发。他没有想到,有个更大的阴谋还在等着他……
  • 异界之大陆主

    异界之大陆主

    太空探索失事,百无一用的地球人陈山降落到魔法斗气大陆,靠着各种奇遇练就绝世武功,靠着在地球所学的科技知识制造热武器,用大炮炸弹这类从未有过的武器冲击只存在剑与魔法的大陆,逐步登上大陆巅峰,成为大陆主。来到一个不该来的世界,为尊严而拼搏;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为诺言而崛起;走上一条不该走的道路,为征服而战斗。退一步是深渊,没有了后路,只能在争霸的道路越走越远。“没有了敌人,才能安逸的活下去。”——陈山。
  • 墨世倾城月若怜

    墨世倾城月若怜

    清音十一弦,梅雪诉情缘。倾城之恋,岁月安然。聚散,心不移来爱不迁,应天长,蒲草石磐。墨染当今盛世,两人从小订的婚约注定让他们之间有一世永不完全断开的缘分,天意弄人,傲人天资的消失,一段新的开始,没了实力相当的对立,月兰曦开始对他有新的认识,阴差阳错间竟不小心擦出火花,小小的心动让两人终于陷入爱河,期间没有阻挠怎么行?唉?北宫煜诺终恢复千年记忆,竟是千年追爱,那份情之深,成就倾城之恋一佳话,感动天地者,不终成眷属可是会引起公愤的!月老,还不快把红线牵起?!清音十五弦,雨过瘦花颜,梨花若泪,尽惹人怜。轻叹,望叹天涯眼欲穿,惜分飞,倦影孤单。
  • tfboys之回首他还在

    tfboys之回首他还在

    [欢迎各位大大入坑。我在那儿挥着小手绢:快入坑!快入坑](请加Q群:436494784)身世成谜,惨遭失忆,恨蒙双眼,这个她,最后回首,发现他还微笑地站在原地,爱没变;出彩优秀,冰冷孤傲,内心孤寂,这个她,最后回首,发现他还爱她,可是,却只能下一世在续今世之缘;懵懂天真,却事事明于心,自微自卑,这个她,最后回首,发现他还爱她,形于冷,内于暖,他是她的易米阳光……
  • 四分律比丘戒本

    四分律比丘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道巅峰

    剑道巅峰

    魔道第一大派剑魔宗,被正门十二教派联手攻破,宗主段千劫含恨陨落,于十年后,重生在一个只喜欢舞文弄墨的俊美少年身上。这一世,他将帝幽剑诀再做突破,铸就混元剑体,炼化第二元神,在报仇雪恨的同时,也因相貌太帅,招来无数美女青睐……
  • 叔叔,请抱紧我

    叔叔,请抱紧我

    天真浪漫,敢爱敢恨的陈思敏,在懵懵懂懂的年纪选择独自外出,本该经历失败的,凭借自己的聪慧也算是一帆风顺的在一线城市生活。她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好奇,当遇上有过人生经历,什么都懂的李达达,他的成熟稳重深深吸引着她,她知道,他和她以前接触过的那些小男生不一样,她也知道这是一个已婚的男人。她更知道,李达达的太太庄丽12年前与一无所有的李达达私奔,不顾家庭的反对,和他在一起,为他生了一男一女。然而他们这段长达12年的婚姻,早在一年前彻底破裂,因此本一直随他在城市生活的妻子回了乡下。若不是因为孩子,他们早就离婚了。
  • 无限之行尸进化

    无限之行尸进化

    我努力的摆脱黑暗的渲染,死神却如影随形。我极力的挣脱命运的枷锁,主宰却不期而至。那么……畅饮杀戮之都的鲜血,埋葬死亡之地的冤魂。无限空间的无限进化,主宰世界的终极主宰。阴谋,病毒,将是我最好的祭品,暗黑君王。
  • 宅的进化路

    宅的进化路

    宅男!在迫于现实压力下龟缩,七尺男儿的血性,也被压缩成‘蝼蚁尚且贪生’。可以湮灭于红尘,但也可一怒尸漂橹,匹夫而已,舍得一身剐,皇帝也能拉下马。当然,现实中,是有点扯淡!但,如果现实变成了一场游戏呢?又有哪个怪物,能够挡住宅男在长期背负压力而无处宣泄的疯狂呢?杀怪升级,一个属于宅男的进化路!
  • 恶魔吻上瘾:宝贝,再吻一次

    恶魔吻上瘾:宝贝,再吻一次

    初遇,她正舔着棉花糖,一不小心,撞进了他的怀里。棉花糖沾了他一身。“小丫头,你赔我衣服。”她盯着他身上的棉花糖,“混蛋,你,你赔我棉花糖。”夜熙尘低头看着这只小野猫,勾起一抹笑意。霸道的吻住她的唇,“不赔,就用吻来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