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5100000068

第68章 淡泊名利:品尝那份淡泊的味道(2)

一个人如若养成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他也就更易于找到乐观的一面。但许多人口口声声说将名利看得很淡,甚至做出厌恶名利的姿态,实际是内心无法摆脱掉名利的诱惑而做出自欺欺人的姿态,未忘名利之心,所以才时时挂在嘴边。好作讨厌名利之论的人,内心不会放下清高之名,这种人虽然较之在名利场中追逐的人高明,却未能尽忘名利。这些心口不一的人,实际上内心充满了矛盾,但名利本身并无过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纷争,错在人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本质,错在人为名利而伤情害义。如果能够做到心中怎么想,口中怎么说,心口如一,本身已完全对名利不动心,自然能够不受名利的影响。那么不但自己活得轻松,与人交往也会很轻松了。

著名作家林语堂也曾经说过:“满足的秘诀,在于知道如何享受自己所有的,并能驱除自己能力之外的物欲。”

§§§第四节 自私泛滥,自我毁灭

名利之想无边无际,可以无限制地扩展,这其中的动力,便是自私之心。私心是由于过分看重自我的私名和私利而产生的。私心是万恶之因,也是万错之源。它使自我只求满足一己之私利,片面追求自我的名誉和地位,而置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于不顾;它使大团体为迎合小团体成员的狭隘名利之心,而置社会整体利益于脑后。

自私自利的人脑子里只是满装着自己,他们不会爱别人,更不懂得为别人而付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外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因而,他们不愿奉献,因为这无异于从他们身上割肉。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到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回。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去朝圣,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不过你们当中一个要先许愿,他的愿望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则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太好了,我已经想好我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讲,那样的话太吃亏了,应该让他先讲。”而另一个教徒也怀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两倍的礼物。”于是,两个教徒就开始假装客气地推让起来。“你先讲!”“你比我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人彼此推来让去。最后两人都不耐烦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你干吗呀?”“你先讲啊!”“为什么你不先讲而让我先讲?我才不先讲呢!”

到最后,其中一个气呼呼地大声嚷道:“喂,你真不识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打断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人见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变脸,而且还恐吓自己,于是想,你无情来我无意,我没法子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朋友双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因为两人的自私而酿成了悲剧。自私者企图拥有整个世界,结果却输掉了一切本应属于他的东西,反而变得更加贫穷了。都是自私惹的祸!

因此,罗素说道:“我的快乐日益俱增,一部分是因为我终于成功地驱除了某些根本不可能的欲望。但更大的原因,还应归功于心灵中逐渐减少了对自我的关心。”

§§§第五节 功成身退,智者之道

人生最大的烦恼,不在自己拥有得太少,而在自己向往得太多。向往本不是坏事,但向往得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达到,则会形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在对环境、对自己都长久感到失望与不满的情形下,人容易产生自卑、疑惧和对环境的戒备及内心的紧张。

对那些太急于求利或急于求功的人们来说,他们有必要学会一份“心灵上的舒展”。这种心灵上的舒展就是让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轻松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过分地求全责备。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下,我们都应该要求自己上进,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要精确、要胜利、要超然,但是在这一切要求之上,还必须有另一种要求来使它平衡,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轻松平淡”。

把富贵看淡些,富贵就不足以动心志;把名利看淡些,名利就不足以动心志;把生死看淡些,生死就不足以动心志。像这样就可以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2006年刚过,美国CBS电视台名嘴华莱士就宣布,88岁到来之前,他会退出著名电视节目《60分钟》的常规制作。华莱士在宣布退休决定的声明中表示:“当人们问我什么时候退休的时候,我常常回答说:‘等我两腿一伸的时候就退休了。’但是随着我88岁的生日即将到来,很显然,我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耳聪目明。”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乘坐长途飞机‘南征北战’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富有吸引力了。”

华莱士说,退休是出于他本人的意愿,电视台从来没有催促过他,而他也会继续“待在同一栋楼的一间舒适的办公室里——就在我待了43年的办公室的旁边……”,“只要CBS需要,将随时愿意承担客串记者和主持人的工作”。

华莱士主持节目以语言犀利著称,曾19次荣获格莱美奖,世界上许多领袖人物都接受过他的采访。CBS电视台新闻主席萧恩·麦克曼勒斯赞扬华莱士是广播新闻界的巨人,他说:“在过去6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华莱士完美地体现了善良、坚强和公正的新闻精神。”

有句话说:“身居高官享受厚禄的人,要保持几分山林雅趣,来缓和一下过分热衷名利的激进思想。”老子说,“始终保持丰盈的状态,若不停止它;不停地磨砺锋芒,欲使之尖锐,却难保其锋永久锐利;满屋的金银珠宝,很难永远地守护住它;人富贵了就会产生骄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错误。功成名遂则应隐退,此乃天理。它提醒人们功成名就、官位显赫后,人事会停滞,人心会倦怠,业绩也不会进展,此时应立即辞去高位,退而赋闲,即“退一步海阔天空”。否则,说不定会因芝麻小事而被问罪,遭到晚节不保的厄运。

汉高祖剖符行封时,因张良一直随从献策,特予厚待,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张良只选了个万户左右的留县,受封为“留侯”。他曾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张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

张良“欲从赤松子游”,追求山林雅趣,华莱士晚年功成身退,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第六节 隐于尘世,梅妻鹤子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是宋代著名的隐士。他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有时连饭都吃不上。但他发愤读书,好学上进,最终成就一代文人。

只不过林逋性情恬淡好古,虽然才高却不慕名利,他讨厌世人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陋习。于是,终身没有应试科举,年轻的时候游历于江、淮之间,至中晚年归居杭州,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二十多年没有进城。真宗皇帝闻其贤名,赐他粟帛,诏命地方长官须“岁时劳问”。

林逋脾气很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子,但却酷爱梅花、仙鹤。他常常四处寻访,但遇佳奇品种,便用重金购来,置于住所四周。相传,林逋在山上种了三百六十五棵梅树。平日除草,施肥辛勤劳作。待到梅子熟时,就有成群小贩前来买他的梅子。他卖梅子不是按斤论两而是根据每树梅子多少毛判断,估价公道。所以商贩们都喜欢买他的梅子,他还准备三百六十五个竹筒,把每棵树卖下的钱分别另装入竹筒里编上号。不管有客人、无客人或是客人多、客人少。一天用一竹筒梅子的钱过生活,绝不多用一文。

闲暇之际,他能书善文,尤长于诗赋,他的诗词跌宕回环,常不待思索,挥毫而就。但他每次写完,略一吟咏,即随手撕掉。有人问他:“何不抄录下来,留给后人呢?”林逋说道:“我在山林壑谷中隐居,现在尚且不想以诗出名,哪还希图名扬后世呢?”不过,对于梅的偏爱,还是让他留下了有关梅的传世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他的咏梅名句。

他的另一最大的爱好就是养仙鹤。他养了两只白鹤,其中一只,取名“鸣皋”。每逢客人来访,林逋不在,童子便开笼放“鸣皋”翔云报信。诗人见鹤,即回家会客。要是家里没有足够招待客人的饮食,林逋就打个忽哨,白鹤立刻飞来,站在他面前。他把钱和纸条装在一只袋里,挂到白鹤颈上,让白鹤飞往市里买鱼肉酒菜。那些商贩见白鹤飞来,知道先生来了客人,就按纸条所开货物收钱付货,交白鹤带回。他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和仙鹤们一起玩耍,自得其乐。

林逋如此喜爱梅花仙鹤,人们就说他“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看来这并非夸大。后来,他的这个名声传播出去,也成为传世趣闻。

林逋闲居无事时,曾在茅草屋旁自筑墓穴。临终之前,曾遗诗后人,其中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不封禅书”之句。自喜一生不为天命君权所苦,隐居生活飘逸自乐。他死后,真宗皇帝还赐号“和靖先生”。

至今,在孤山北麓,仍立一小亭,人称“放鹤亭”。这是元朝人为纪念林逋而修造的。亭内置有清朝康熙皇帝临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舞鹤赋》。冬末春初,登亭远眺:各色梅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蔚然可观。鉴赏家们认为,孤山放鹤亭一带,是西湖赏梅胜地,梅花盛世历千年而不衰,也许是托福于林逋对待“梅妻”的深厚情意吧。

品茶话人生

淡泊名利是一种境界,而追逐名利则是一种贪欲。当今社会真正淡泊名利的很少,追逐名利的很多,淡泊名利是人生的一种哲学。

淡泊名利,就是要超脱世俗的诱惑与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事物,客观地看待一切生活。

淡泊名利,人们就会拥有一个好的心境。天雨人悲、月黯神伤的困惑便会离你而去;无论何时,你都会平平淡淡开开心心。淡泊金钱与名利,你会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温馨。

同类推荐
  • 职场百诫

    职场百诫

    很多人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选定的,为了生活嘛,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二年过去了,人混熟了,经验也有了。有的从此安安份份地上他的班,以求生活稳定;有的为了寻求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老板;有的则转行,到别的行业中试试运气。
  • 理想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理想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另方面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又通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出来,是两者的统一,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理想与道德修养》写得很好哦,快点买一本来看看吧。
  • 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人们往往总是将目光定格在创业者成功的一面,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背后付出的那些难以想象的艰辛。此书介绍了世界知名创业成功者一路走来的历程,从寻找创业方向、搭建团队、成立公司、引入投资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了醒。对于创业者,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创业者,此书无疑是创业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来自山西焦煤汾矿集团紫金煤业的周志刚先生,花费数年心血,编选了一本有关做人做事之道的书,嘱我为其作序。初稿是用电脑打印的厚厚的两大本,上卷为做人之道,以“尊、孝、仁、义、礼、智、信、节、忍、诚、谦、宽”为题分为十二个部分;下卷为做事之道,又以“勤、俭、静、思、情、理、法、度、志、毅、谨、恒”也分了十二个部分。
  • 真该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的事

    真该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的事

    有一些教训,能告诫年轻的女孩少些冲动,多些思考;有一些指引,能让年轻的女孩少一些失去,多一些获得;有一些忠告,能让单纯的女孩少走弯路,直达目标……《真该在年轻时就知道的事》从自我定位、恋爱婚姻、职场成长,社会交往、心灵修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细致与全面的指导与建议。希望每一个女孩都能够个性独立、幸福甜蜜,在年轻的时候便能赢得宠爱与尊重,获得爱情与事业。
热门推荐
  • 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本书包括25个章节。下面是一位母亲成功教育孩子的真实故事,希望我们从中得到启迪。
  • 《约翰探长1之古堡探秘》

    《约翰探长1之古堡探秘》

    约翰探长是本人第一本书,预计将会出22部,这本是第一部,初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您的关注与打赏。约翰等人受学校委托闯入十几个学生的葬身之地——古堡,开始了第一部的故事,谜题答案将会在下一章公布。
  • 刘邦显

    刘邦显

    本书主要由“九十年的人生轨迹”、“遗文选辑”、“怀念文章”、“年谱”等部分构成,并配有若干刘邦显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多侧面地展示了刘邦显同志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高贵品质。
  • 金色暮恋

    金色暮恋

    当一个艳若桃李的女子花枝招展的站在风月场中,人们眼中只有她婉盼流转间的无限风情,若你能看到她嘴角吟着的似嘲似媚的笑意,你就会明白千娇百媚中有一种叫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媚惑,让你情不自禁的愿意随她一起快乐,以成全她的女王之路。这是一个传奇似的女子,她名叫明珠。在她穿过十里洋场踏进百乐门的大舞台后,她选择了做一名实业大亨向寒川的情人。是为了爱还是为了躲开爱?看多情男子向寒川如何在麻木善变的女王明珠心田播下金色的爱情种子,成就他们那迟暮的爱恋。
  • 202室异事记

    202室异事记

    *新作互助联盟作品*这些故事是202室的一帮人的经历,但是在每个人看过之后会发现在里面的东西全是生活中熟悉而又被忽视的事情。就像是有个人隔着一堵墙在对你微笑——————明白了吧,恐怖无所不在,但对于各位来说是不是也是一种享受呢?那么,请各位在我的作品里寻找答案了。*******************************“试想一下,站在一间密封黑暗的房间里,周围没有一点光点,你手上拿着手电筒,打开它,照在一面墙上,上面是人性的美好一面:友情爱情亲情同情心责任心爱心;但是当你把电筒移到另一面的墙上去时,上面照到的却是人性的丑恶:虚荣自私残虐贪婪自负。。。。。。”。。。。。。。。。“每天夜晚,我都会躺在床上,背靠着墙壁,面对着敞开着的房门,直到天亮才入睡。”——————黑猫
  •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众人瞩目的精英人士。有的人却湮没无闻,与成功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拥有关键能力,而一些人缺少关键能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关键能力,让你脱颖而出。改变一生。
  • 行星歼灭

    行星歼灭

    搞笑与热血的人类史诗!!(话说真的不知道怎么写简介)
  • 当代英美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与实践

    当代英美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与实践

    与引进的关于“领导力发展”的西方学术著作和教科书不同,本书是中国学者立足本土文化情境、采用跨文化视野系统研究西方组织领导力发展的第一部专著。本书“如其所是”回答英美语境下“组织领导力发展是什么”和“怎样发展组织领导力”两个关键问题,同时提出汉语世界第一个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框架——它为宝钢集团、中兴通讯等跨国企业所认同,具有十分显著的实践价值。
  • 交换生的逍遥生活

    交换生的逍遥生活

    性格不好,脾气不小;个子不高,身手挺好。这是来自于武校的顾安琪的真实写照。黑暗中游走,她只想保持一颗本心不变,十六年来没有父母照顾,不是一样活得很好?
  • 南浔

    南浔

    这是一个以古镇为轴的青春小故事,这是一个还未懂爱就遇到爱的年代。以古镇南浔为中转港,你我转角相遇。以青春年华为赌局,你我是分道还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