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000000027

第27章 区域报告(7)

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业。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好大佛寺、马蹄寺、文殊寺等文物景点的保护和开发。深入挖掘张掖丹霞地貌、 “红色旅游”景区项目的建设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项目资金。大力开展“中国乡村游?欢乐张掖”、“祁连草原风光、多彩神奇丹霞、独特裕固风情、乡间田园美景”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游等主题宣传促销活动。把宣传推介旅游产品与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区域知名度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宣传促销张掖市旅游产品。发挥旅游在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以培育、壮大为重点,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发行体育彩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投资兴办体育产业,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综合性体育休闲旅游服务项目。努力形成以体育竞赛、体育健身、体育彩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

努力探索展演市场发展之路,为张掖市民间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壮大搭建平台。2006年9月,甘肃省民间艺术品展览暨才艺展示活动在张掖举行,开展了“三展两会一展示” (全省民间艺术品展览、张掖市农民书画展、张掖书画院建院十周年书画展,全省农村文化实用人才职称评定会、全省民间艺术现状与发展研讨会和民间才艺展示)活动。共展出民间艺术品3万余件,农民书画作品320幅,参加才艺展示的民间艺人30余名。通过广泛举办民间艺术品展览等活动,为张掖市民间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壮大搭建平台。

5.强化激励,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的原则配齐配强文化单位领导班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人才保障。二是不断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用人机制。成立了张掖市农村文化实用人才职称评定领导小组和张掖市农村文化实用人才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开展农村文化实用人才职称评审。三是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企业业主定期培训,树立了业主依法经营、健康经营的理念,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四是设立了“金张掖”文艺奖,通过政府奖励等方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6.积极普查申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张掖市文物古迹较多。经过三次大的文物普查,共发现各个时代的文物古迹577处。包括原始社会末期的文物遗迹,历代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等。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按照“论证一批、申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分别制定了张掖市文物保护“十五”、 “十一五”规划。 “十五”期间先后实施了10个文物保护项目,国家和地方投资达2 700多万元,有15个文物保护项目人选国家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健全工作机构人手,成立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部门联席会议,制定了《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张掖民间三集成(民间故事、谚语、歌谣)的收集整理编写。组织专业人员对张掖戏剧、舞蹈、曲艺、文学、美术等进行挖掘、搜集、整理。通过层层申报,《裕固族民歌》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裕固族民歌舞蹈与服饰》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河西宝卷》、《裕固族民歌与服饰》、《裕固族人生礼仪》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进行的研究和探索不够。在行政资源的投放上惜力,在扶持政策的落实上缩水。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片面认识,担心一提发展文化产业,财政就会“断奶”,不愿创新和改革,这一点在一些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是机制不够灵活。体制的落后制约了机制的灵活性,表现在经营机制,特别是人才机制呆板。在目前市场经济氛围中,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具有竞争性,而目前张掖市大部分文化生产单位的经营机制和人事制度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性和计划经济色彩,导致精英流失、引而不进、庸才在位、冗员过多等现象在部分单位、局部岗位上时有发生,进而缺乏开拓创新的能力,制约了张掖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文化产业项目规模较小,层次不高。近几年社会资金兴办的文化产业项目数量增加,但投入有限,规模不大,歌舞娱乐、网吧等传统项目的比重较大,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全市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娱乐场所偏少。

四是文化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深,组织化程度低。文化产业的社会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大规模扩张的资本条件还未具备。张掖市既缺少规模化、集约化的文化企业集团,又缺少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大型文化项目。在组织形式上也与文化产业规模化、科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创新能力比较缺乏。

五是还一定程度存在社会参与性不高的问题。随着张掖市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速度加快,群众文化消费热点迭出,但由于文化产品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低,供给与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求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大量无效的产品供给。从而造成全社会参与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的热情不高,文化活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不强。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策略

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挖掘张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加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引领壮大文化消费市场。

1.项目策划,招商引资

制约张掖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资金,而解决难题的重点对策就是以项目策划来吸引投资。按照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则策划出一系列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品名赏乐的好项目,用精心设计和策划包装的好项目,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投入。还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资金。一是争取国家投资和贷款;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和自筹资金等途径,拓宽融资渠道。运用政策引导和扶持,通过在贷款、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对文化产业项目给予优惠,以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2.挖掘内涵,培育产业品牌

张掖市发展文化产业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出击,要抓住特色,谋划重点项目,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一是注重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挖掘和保护,保持其原始生态性,打造文化品牌。着力解决张掖市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产品特别是知名文化品牌缺乏的矛盾。二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并举的战略,加强对张掖文化产品的宣传推介。三是在抓结合上做文章。通过祁连风光旅游、裕固族民俗节庆、庙会、文博会展等活动产生的规模效应,大力开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在产生规模效应上下工夫。

3.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这也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张掖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墓础工作,就是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方面要积极发现和保护民间文化艺人,发挥他们在传承民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作用;要培养和扶持文艺名家、文化研发人员,鼓励他们多出原创性作品,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化经营管理人员等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扶持力度。

4.加强引领,开发文化消费市场

一方面要研究文化市场,分析判断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适时调整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另一方面要引领文化市场,拉动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积极开发文化消费市场,扩大文化消费的领域,帮助人们寻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弘扬先进文化,引导张掖市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提倡和鼓励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特别要重视对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改变农村人口精神面貌。

5.创新机制,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分离经营性资产和事业性资产人手,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培育一批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民营高新文化企业,增强文化市场活力。加快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人事制度改革,消除文化市场壁垒,优化文化企业发展环境,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尤其是要大力激发民营企业参与文化市场竞争的热情。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形成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的局面。

武威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武威市委宣传部

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撤地设市以来,武威市结合实际,抓住重点,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全市文化产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已形成了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演艺业、网络文化业、体育竞技健身业、文物艺术品业、音像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产业,从业人员5 593人,总投资达17 870万元,实现年营业收入3 000余万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6 375万元,占全市GDP的1.63%。

2006年,武威市已形成了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网络文化市场、美术品市场、出版物市场、印刷市场等七大市场体系,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共有863家,从业人员达3 574人。其中,歌舞娱乐场所47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96家,台球、旱冰场11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45家,书报刊零售摊点84家,印刷企业55家,打字复印店193家,美术品经营单位32家。文化市场投资总额达6 329万元,年上缴税金540万元。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繁荣文化市场、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培植税源、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武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带来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文化产业经营分散,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二是文化产业经营理念落后,市场投向盲目,宏观调控力差。三是普遍在一个低层次、低水平上运营,既缺乏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又存在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四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武威市丰富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其潜力未开发,优势未利用,效益未发挥。五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的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差。六是文化产业管理政出多门,没有形成全面系统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模式。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武威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是兰新线与包兰线、包中线的交汇点,位于兰州、西宁、银川经济发展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境内兰新、干武铁路和312国道贯穿全市,地方道路四通八达,等级以上公路里程达2 502公里,处于承接省城、贯通东西、联动河西走廊的枢纽地位。

二是文化底蕴丰厚。武威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丝路重镇和五凉古都,保留了大量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遗存,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拥有馆藏文物47 381件。铜奔马、西夏碑、百塔寺、文庙、天梯山石窟、罗什寺等文物古迹驰名中外,凉州贤孝说唱、凉州宝卷、攻鼓舞、民间社火等民间民俗文化独具魅力,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三是旅游资源独特。武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全省位居前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国家旅游局分类标准中全部7大类的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24处,人文旅游资源83处。目前已建成开放的旅游景区景点20多处,逐步形成了集自然风景、奇特地理、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石窟艺术、古城与古建筑、古墓、现代宏伟工程等景观于一身,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及以沙漠探险为主的特种旅游于一体的旅游体系,大旅游格局初显端倪,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2001年至今,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 047.7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9.06亿元,所占GDP的比例由2001年的1.7%提高到2006年的2.96%。

四是发展基础具备。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市一、二次党代会都提出要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编制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县、乡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文艺创作不断加强,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精神产品;文化市场初具规模,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武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特色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努力走出一条加快武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充分发挥武威市的区位优势和辐射作用。在区域布局上,重点抓好以凉州区为中心的武威城市圈和以天祝县藏文化为特色的“两个层次”;在产业门类上,重点扶持文化旅游业、艺术表演业、文物复仿制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等六个门类。

1.主要目标

同类推荐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论著从公共空间、电影、戏曲、杂志和图象等方面,对上海一百多年来的多种大众文化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梳理。虽然这种考察和梳理远非全面和深入,但是我们已经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看似散漫无边的、时生时灭的、此消彼长的大众文化有着它自身独立的发展逻辑:它们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现实的存在,更有发展的未来。它们与政治的、经济的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或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联系,但是,它们依然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读故事学国学

    读故事学国学

    本书涉及国学知识:“哲学星空”、“史书巨著”、“医学经典”、“书画长廊”、“戏曲文化”、“文学殿堂”六个方面,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经典读本。
热门推荐
  • 双刺夜

    双刺夜

    卡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1.拔光莫特老头的胡子然后耀武扬威的给他注射他自己的实验药剂。2.让小风做个变性手术成为女孩。3.驾驶机甲打遍天下无敌手。然后坐在机甲里的卡特大笑:啊哈哈哈哈!我是无敌的!!!同时卡特脑中的尼特也在发出狂笑:啊哈哈哈哈!我是最强的智能AI!!!嘭!小风一手刀将卡特他们敲醒:巨型鬣齿兽过来了……==========================================================请读者把小说名最后那个字去掉……因为水月在某横那边,小说名是没后面那个字的只要有一颗执着的心,再废材的人也会一鸣惊人。
  • 逍遥土帝

    逍遥土帝

    吾本逍遥人,自然逍遥去,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云三圣,中不理如来天帝,不在三教中,不在极乐地,不归人王管,不在地府中,潇潇洒洒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大能降世,万道争锋,本源齐出,唯吾逍遥。仙术,佛法,神通,魔功,皆是一学便会。仙姑,凡妾,狐妖,倩女,皆之来者不拒。轮回道里梦青鸾,尘世人间戏狐仙。繁华灯下论姻缘,挥毫烛前叹流年。
  • 夫君妖娆:霸宠小萌妃

    夫君妖娆:霸宠小萌妃

    她是燕国帝姬洛笙,也是洛月族千年神脉的继承者,从小被养在与世隔绝的飘渺山。她,机灵可爱,调皮呆萌,初次下山却不料遇到了绝色妖娆,霸道腹黑的他。为了救治母亲,她寻遍五洲各国,斗恶人,养萌宠,聚魂珠,扑倒绝世好男颜,谱写一曲江山如画,美人如花的壮志豪曲。各色美男争相齐聚,姑娘,约吗?某女躺在自家美人夫君香喷喷的怀抱里,媚眼如丝,轻启朱唇。不约,叔叔我们不约!新建了一个交流群,喜欢喜欢的小天使们可以加哟,群号:523262809
  • 家有冷妻:暖心无殇抱回家

    家有冷妻:暖心无殇抱回家

    传闻,S市耀无殇冷血无情,狠厉无比,但却没有人知道,在他心底一直珍藏着有一人——莫幽兰。只是幽兰经过一系列事情的“捉弄”后,不断成长,使得无殇的追妻之路坎坷多多啊。“幽兰,我不能给你任何承诺,我只会在你未发现之前将你所爱的送给你,所厌的替你赶跑。”“南笙是我所爱的,你怎么给我赶跑了?”“……”【男女主身心干净,强强碰撞,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 洛水依神传

    洛水依神传

    她是这世间仅存的冀龙后裔,却因家族灭亡,被迫寄人篱下。他是这世间唯一的圣灵之王,却因身世特殊,无法爱已所爱。一生命运多舛,厄运迭生。却最终成为一代大神。
  • 超级异能农民

    超级异能农民

    农村孤儿牛小刀,在偶然一次意外获得古代异能气功大师的秘籍,治病、养殖、种田、样样都神奇!带动农村奔小康,穷山僻壤的小山村,变得远近闻名。赚钱赚的手抽筋,各路美女争先恐后嫁给他,牛八甚至担心钱怎样才能花得完,何时泡妞泡的完!
  • 夺命十三针

    夺命十三针

    石天宇自幼学得一身针灸神技,无意中得到一套神针和一种神奇的练功方法,从而打乱了某种阴阳平衡,隐藏在现代生活中的各类高手纷纷出现,一般争斗之后复归平静,只留下许多儿女情长让人久久回味、、、、、、武侠和现代的结合一种新的武侠天地带给您不一样的享受qq群100704998新书《风流厨王》已经上传,欢迎惠顾。色食,性也。平凡的乡下少年,不平凡的人生路。美食的清香,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就是一盘菜,看你如何烹制。(求推荐,求收藏,更求点评。)本书即将签约,请慢慢品尝。
  • 禁区

    禁区

    1931年,日本关东军入侵了我国的领土,东北三省在一年内全部沦陷;而臭名远昭的731部队也快速的入驻到东北,开始了一些惨无人道的人体细菌实验……
  • 变法

    变法

    吾今魂躯尽归土,尔等乞得半世福。若今繁劫吾非灭,他日君归竟天诛。天道不闻苍生苦,人道犹未人作主。天哭九龙坎离变,屠手破天遍尸浮。应得天道为正途,逆得人道乱世俗。道负众生苍天恨,饮血吞日破苍穹。扩马长枪拔荒芜,提师百万战浮屠。神鬼人道从今定,乾坤落此为君奴。
  • 等你,在苍凉雨季

    等你,在苍凉雨季

    一场雨,一条路,一把伞……或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年幼无知的他,与一陌生女孩有了交集,多年来,他念念不忘。青涩年华,她在不经意间错付了真心。一份不能得,不能说的爱,化作了她在雨中对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的守望。两个相似的人,在苍凉雨季,编织了同样的希望。等你,雨丝微凉,又何妨?只是不知,结局,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