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需要痛苦来提醒
天津,这座城市比我想象中的要美。在五大道一幢破落的欧式建筑前,我们第一次真正聊到了未来,先是开玩笑式的调侃,接着是半开玩笑式的试探,然后是认真的交谈,最后,越来越严肃的对话以我那涌上来的……呃……尿意而终结。
谈话内容围绕着明年土豆回挪威念硕士后,我们该怎么办而展开。
我说:“好像只能分手了。恋爱,分手,痛苦,恢复,再恋爱,再分手,再痛苦,再恢复,再恋爱……这些周而复始的循环有意义么?”
土豆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很赞同一句话,两个人在一起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分手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两个人不够相爱。”
“所以那些循环存在的意义就是,某一天,一个人会终止那样的循环。你们相恋,永不分手。”
“有道理。”
“但是,这里又有个问题了,这个人万一不是最好的那个呢?万一这个人之前的某个人,才是最好的那一个呢?或者万一这个人之后的某一个,才是最好的那一个呢?”
土豆说——哎,他说什么来着?
反正,谈话就这样持续了好一会儿。没有意见分歧,他同意我的各种观点,我也同意他的。
谈话的最后结论就是:
你不知道你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我该怎么办。
哎……
还好我们知道一点:
我们想在一起。
这就够了。至于其他的问题,就让未来的土豆和路路去担心吧。
最开始跟土豆交往时,我最担心的,其实不是我们能不能在一起,而是担心自己跟一个人在一起之后,会失去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跟前任在一起时,我总觉得自己在条船上,而对方在岸上。我不想放弃自己的航行,上岸与他安居乐业,最后只得放弃他。
在天津站等车的时候,候车室已经没座位了。
我说:我好困。
土豆说:睡觉吧。
我说:怎么睡?
然后,土豆坐到地上,让我把他当沙发。于是我在他怀里睡了一觉。
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因为已经我确定了一件事情:
他就是最好的那一个。
我承认,跟土豆在一起的时候,我怀念过以往的激情、疯狂与自由。现在我明白了,我之所以怀念,是因为土豆让我忘了,过去的日子,除了激情、疯狂与自由,还有痛苦,主要是那种“我******究竟是在干什么”的痛苦。
回想起跟土豆在一起的日子,他从来没有让我痛苦过,一次也没有,一分钟也没有。他给我的,是开心的大笑和更多的开心的大笑。
我想起那天他扯下一根头发,说:路路,路路,看,这是什么?
我:啊?
土豆:土豆丝。
土豆:路路,路路,你背后有条蛇。
我:啊?
土豆:猜一种食物。
我:啊?
土豆:土豆片(骗)。
土豆:路路,路路,你知道你是什么吗?
我:啊?
土豆:你是干锅(过)土豆。
土豆,是你让我忘记了痛苦的滋味。
“你醒了?”你笑容灿烂地俯视着我说道,“你睡觉的时候,我在想那个你不愿意上岸安定的故事。你知道,其实你不一定非得靠岸的,我很乐意上船跟你一起航行。”
然后,我明白了一件事情:
原来,有时候我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你给我的幸福太多,让我对幸福麻木了。我被幸福宠坏了。
不浪漫的结婚理由
婚姻对我个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不是因为不够爱,而是爱得太深。
(一)
跟土豆在一起快三年了,常常被人问起:你们啥时候结婚呀?当我表示,我们还没有此打算的时候,总有人会问我为什么。
一篇关于丁克的文章中写道:“前些日子在一个老同学的婚礼上,有同学问,你们为什么要做丁克啊?我和我的爱人一时语塞,尴尬冷场。之后我想为什么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呢,怕是价值观的冲突讲起长篇大论来要吓到别人吧。后来才反应过来不要孩子还讲什么原因,就是不需要啊。要孩子才需要理由。”
我觉得婚姻对我来说也如此,不想结婚还讲什么原因,就是不需要啊。结婚才需要理由。
一般我这样说的时候,对方要么表示无法理解,认为一个女人要是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太不正常了;要么连忙说些鼓励的话,试图打消我对婚姻的抵触;要么表示自己也恐婚,怕失去自我,怕变得无趣,怕人老珠黄后被人抛弃。
事实上,我并不期待婚姻,更不惧怕婚姻,只是觉得结婚不结婚对我们来说都一样。既然都一样,为什么费那个劲呢?
(二)
有时候人们问你问题,他们其实并不想知道你的情况,他们只想你赞同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所以你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你,希望你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以便通过你的嘴告诉他们一个答案。当然,我不应该去怪罪他人的这种“自私”,这样的私心,我也常常会有。
很多时候,你越解释,别人对你的误解会越深。无论我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会把我放进“恐婚者”或“反婚者”的名单里。我越来越觉得,被人误解,是一件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谁都没权利去要求别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同身受。在有些人看来,“解释即辩解,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我的人生并不彪悍,尽管深知解释有时是无效的,也忍不住解释一下。再说,万一运气好,对方碰巧理解了呢?
(三)
我们打算要结婚了。
婚姻主义的朋友,觉得我总算开窍了。
反婚主义的朋友,觉得我最终妥协了。
说来可笑,起结婚这个念头,是因为我们被“你们啥时候结婚?”“你们为什么不想结婚?”这样的问题问烦了。
而很少有人会问“你们为什么要结婚”这样的问题。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听起来不太礼貌,有点怀疑人家结婚动机的意味;也或许有些人觉得,结婚就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就跟要长大,要变老,要归西一样,没必要问这种蠢问题。
我个人认为, 婚姻是非自然的,是被人类社会强行创造出来的。多数人的天性并非是“一对一”的monogamy(一夫一妻制),“一对一”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文明社会的个体出于特定原因(比如爱情、道德和利益等)而压制了自己“一对多”的本性。出轨的人,要么是不愿意压制自己的这一本性,要么是压制不住。
我不认为婚姻本身有多浪漫,婚姻显得浪漫时,那是因为爱情,而非婚姻。我也不赞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那些爱情进了坟墓的夫妻,就算当初没结婚,在一起时间长了,爱情照样完蛋。因为两人爱情的终结,恰好发生在结婚后,就指控婚姻是谋杀爱情的凶手,婚姻实在太冤。
(四)
最终打定主意要结婚,是因为那天母亲问我什么时候结婚,我随口说了一句,今年吧。其实那时候我还没认真想过结婚的事,看见她高兴的样子,我就想:为自己而活,不代表就该忽视他人的感受。既然这件事情对我并没有害处,又能让家里人高兴高兴,所以为什么不呢?
我告诉土豆这个想法,他说,反正结不结婚,我都想跟你在一起,所以你决定吧,我都行。
有次跟一位已婚的朋友吃晚饭,她听了我为什么要结婚之后,愤愤道:“所以你是为了让别人高兴而结婚的么?你不能为了自己而结么?”
我说:“只是为了自己的话,我是不会选择结婚的。”
“你就那么恐惧婚姻,害怕承诺吗?”
“都说了一千次了,不是恐惧,是觉得没必要。就像面前摆着一杯免费试喝的啤酒,喝下去,占不了什么便宜;不喝,也吃不了什么亏。结婚对我来说,就是如此。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要是做了能让我在乎的人快乐,那就去做呗。”
“为什么你觉得婚姻对你来说没必要?”
“那你为什么觉得婚姻有必要?”
“因为婚姻代表了爱情呀!”
“我觉得只有爱情能代表爱情。我爱土豆,他也爱我,我们结婚不结婚,这都是个事实。两人感情好,不结婚也过得好,感情不好,结了婚也过不好。”
朋友无语。
(五)
那位朋友仍不甘心,在另一个次聚会中,表示“也许爱情不需要婚姻来代表,但婚姻是承诺,是责任,是约束,也是种保障,所以很有必要。”
“你要是觉得对你很有必要,我一点也不想反驳你。但对我来说,没必要就是没必要。 先来说承诺吧,土豆说承诺是sweet nothingness,我认为这一定义相当精准。两个人好的时候,承诺总是动听。两人不在一起了,承诺自动失效。遇到有人在一段感情(或婚姻)彻底完结后,还拿‘可是他(她)当初说过什么什么’说事儿,总会有种不是滋味的滋味。在我看来,承诺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之一。
“接下来说责任,我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因为我爱他,而不是我觉得自己该担负什么伴侣的责任。同样,我希望他对我的好,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责任。
“再来说约束,我想你是指道德层面的约束。我知道你是为爱而婚的人,所以受不了我那个非常不浪漫的结婚理由。但我认为爱的魅力之一,是它让人懂得‘自我约束’,而非‘约束他人’。我爱他,所以遇到帅哥,我只看看,不劈腿。同样,我相信他的忠诚,相信他也懂得自律,无需由我,或者婚姻去约束他。
“最后说保障,保障什么?经济保障还是爱情保障?第一种,我自己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不需要婚姻来保障。第二种,婚姻保障不了爱情,爱的消亡,跟爱的来临一样,不是谁想控制,就控制得了的。如果他不再爱我,用婚姻强行把他留在身边,我不知道这事儿对我来说有何意义。”
(六)
刚约会的时候,土豆曾问我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我说,我最怕的,是人生进入无聊的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某一天你居然习惯了这样的重复。
我并没有说实话,只是延续一贯作风,装了一回逼。那时候的我总是努力让自己显得比实际情况更加炫酷而性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酷爱装逼的毛病。
土豆为我做了很多事情,我一直心怀感激,而我最感激的,是他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很多问题。
比如,我不肯老实地向自己承认毛路最怕的事情,因为那也是很多人都害怕的事情——自己得重病,爱的人得重病。以前我总是害怕跟别人一样,那样不够酷。是土豆让我明白了,为了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才是最不酷的事。是他让我看到了,大多数人有的毛病,我也有。比如虚伪,比如狭隘,比如自私……
(七)
回想起以前的交往经历,其实那些男孩子,他们都没有比我更自私,但由于我的自私,只看得到别人的一丁点自私,却看不到自己的一大片自私。土豆让我懂得,自私并不可怕,意识不到自己的自私才可怕。
他对我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从来没有指责过我。相反,当我干了一件蠢事时,他会积极地为我找理由,希望我尽快原谅自己,重新开心起来。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奇妙之处吧,越来越觉得自己差劲的地方太多,但同时却也越发喜欢自己。
我当然也害怕我们的爱情某一天会消逝,但这并不影响我接收它带给我的快乐,正如我不会因为怕死,怕得重病,就不好好活一样。
无论我把跟土豆的关系描述得多么动听,这个婚,就是结给别人看的而已。婚姻对我个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不是因为不够爱,而是爱得太深,以致于婚姻在这么多的爱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放开那个程序员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原产地德国的小帅哥程序员把自己空运给了我,那时年幼无知花痴无比的我,看到“小帅哥”便签收了。没多久,我就悲催地发现——
原来“程序员”才是重点!
(一)
某次我要回老家一趟,由于走的时候比较匆忙,碗筷泡在池子里没洗。一周后,我回到家里,一周前的碗筷还安详地躺在水池里。那时是夏天,乱七八糟的东西被泡了一周,居然一点也没臭。正在打游戏的程序员先生缓缓地抬起头,骄傲地说:
“那是!我每天都有换水!”
“有那工夫你干吗不把碗洗了?”我一脸黑线地说。
程序员先生低头想了想,说:“哦,那也是个办法。”
(二)
有次程序员先生把我弄生气了。他像只小猫一样跑过来,蹲我旁边,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也不说话。姑娘嘛,无非就是想听对方安慰自己几句,说点好话。但是这种事情,程序员怎么能明白。于是我越来越生气,你不说话,老娘说!噼里啪啦一顿抱怨。程序员终于开口了:“so……sorry!”
“还有呢?”我说。
“我……我真的……很……”(很什么?很爱你?很需要你?赶紧说点好听的呀!)
“很sorry!”
“你已经说过了!”
“哦,sorry!”
于是我启动了林妹妹模式,开始哭哭啼啼,啼啼哭哭。其实当时我也没多生气,就是作呗,非要逼人家真情表白一翻。当我哭到自己都有点无聊的时候,只听哇的一声,程序员先生大哭起来!吓得我立马止住哭声,问他怎么回事。
程序员先生哭得话都说不利索了。一边抽抽,一边回答:“我……我……把你弄得……得……这……这么难过,我……我难受哇哇哇哇……呜呜呜呜……”
然后,我花了一晚上安慰程序员先生。
(三)
我提着两袋垃圾,准备拿到外面垃圾箱扔了。
程序员先生在背后大叫:“慢着!”
我还没回过神,他就把两袋垃圾往地上一倒。我本以为他把什么宝贝不小心扔垃圾里了,没想到,他挑了半天,把之前打碎的玻璃杯残骸给挑了出来。这是穿越到 CSI了吗?喂,我不记得家里发生过凶案呀。
然后,他找来一大卷卫生纸,把玻璃渣子都包好,跟其他散落的垃圾一起,重新扔进垃圾袋,满意地说:“好了,现在可以扔了。”
我:“能给解释一下不?”
他:“喔?”
“你刚才在干什么?”
“昨天我看见有人翻垃圾箱,你直接把玻璃渣子倒到垃圾箱里,划到别人的手怎么办?”
(四)
之前一直以为,嫁了个程序员,电脑就有保障了。但是,我又错了。无论我的电脑出了啥问题,程序员先生检查完之后,只会得出一个结论:都是因为你不用Linux!
终于有一天,在程序员先生的洗脑下,我让他把我的Windows下了,安装了Linux。
然后,世界复杂了!
挖槽,Linux系统伤不起呀!
什么都跟别人不一样了,但是我不想这么特别好么!聊个天费劲,打个字费劲,连看个片都要下载一些莫名其妙的软件。关键是你想下载个软件,还必须先下载另一个软件来下载它。我不干了!哭着对他说:Linux都是骗人的!还我的Windows! 你还我的Windows!程序员先生不情愿地把我的电脑拿了过去,过了一阵,我把电脑拿回来,满心欢喜地开机。晕!他给老子搞了一个在Linux下运行的Windows!
爱情与面包
夫妻俩,兜里都有面包,那最好。如果只有一方有,那也没关系。爱一个人,就得在他没有面包的时候,心甘情愿把你的面包分给他吃,而不是嫌弃他。
(一)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面包与爱情,选择谁都没有错》
文中的观点我还是基本赞同的。在我看来,一个人搞清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并心甘情愿为它付出代价,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样样都想得到,种种好处都想占齐的人,是不大可能幸福的。
爱情与面包,何从选择,不是没有对错,只是这个对错,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判断,他人无权干涉。就像一位友邻说的:
“关键是不要随便评价另一种选择,自己愿赌服输即可。像文中这个女的,在回答完问题之后,还非要加一句:‘现在谁还那么傻为了爱情放弃面包……’这个心态就比较差,合着不跟她一样就是傻?自己爱怎么就怎么,还非要绑架全世界的爱情观。”
是对是错,很好判断。要是将来你后悔自己的选择,那就是选错了。要是不后悔,那么恭喜你,选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