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有一位很有学问的郑国人,名叫列御寇,人们尊称为“列子”列子在郑时,经济拮据,穷困潦倒,都邑人士常常见他面有饥馑之色。一次,一位列国使者入郑拜访列子时,发现这位自己平生仰慕的有道之士,竟然在经常饿肚皮的情况下孜孜以求大道,十分感动,也为郑国如此慢待人才而不平。使者趁与郑相子阳见面的机会,尖锐地提问道:列御寇是天下皆知的有道之士,居住在你们国家却如此穷困,作为郑的相国,难道你不怕担当不重视人才的骂名吗?
郑相子阳听了忙问佐僚,国中有没有这么个人?佐僚答复,都城中是有这么个莫测高深之人。郑相子阳想:这列御寇是天下皆知的有道之士,我为什么不知道?既然说他是天下皆知的人才,我馈赠他财富、粮食,将他养得肥肥胖胖,不是可以给我挣来一个好大的面子吗?对!对!他连责自己“糊涂”以前怎么就未想起这些?于是,他即派遣人给列御寇送去了一百五六十斛粮食。
听说郑相子阳派员送来了粮食,列子便出来会官吏。那官吏趾高气扬地说:吾受郑相之使前来馈赠米粟于先生,以助你渡过难关!俨然一副救世主的派头,看了看那数车粮食,列子拜而辞谢说:未为国操劳,无尺寸之功,怎可妄食君禄?再说我也并不缺少粮食啊!谨此向郑相表示谢意,这粮食请上使带回去吧。
那使者高扬的气势顿时萎蔫了下来,只得带上食车悻悻返回复命。回到屋里,妻子用手拊着胸口,两眼望着列子责怪说:我听人说,为有道者的妻子,夫荣妻贵,逍遥快活!但是我是你这位天下闻名的有道之士者的妻子,却整天吃不饱,穿不暖。今天郑相知道以前慢待士人过失,派吏前来馈赠粮食,但你却坚持不受,难道这是我的命不好?还是你有什么道理呢?
列子听完妻子的一番话,歉意地笑着说:你有所不知啊!这郑相子阳自己并不了解我的情况,并不理解我具有道的伟大!而是因人批评他不重视人才,才来做做表面文章,以装潢自家的门面。今天他可以听人的话送粮,明天他也可以听人的话罪责于我。况且郑相子阳又不是很贤明的人,日后必定有难,我不能为这种人而死啊。
据说那郑相子阳在郑果然不得人心,后来在一次郑人的骚乱中被国人刺杀了。列子也因未与郑相子阳交往而免祸。
列子不仅学问渊博,而且是非之标准、生活之准则也十分明确,其人品道德的修为更是高尚。列御寇在郑国居住了四十余年,郑都朝野对列子这位有大学问的有道之士,竟然毫无所知。这当然有他脱离红尘、修为高超、不招摇显名的原因。
按照古代君子的道义,接受了别人的供养,却不为他遇难而死,就是不义;而为他遭难而死,就是为无道之人而死,就是悖逆无道。列子可谓真正得道之人,避开了这一两难选择。既能贫不失志,又有先见之明,能够从眼前可见的利益中看到无穷的祸患,何况,这赠粮之举,哪里是助列子粮食?分明是拿他挡灾,污他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