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9100000014

第14章 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7)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事情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村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乡镇企业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到90年代以后,有的乡镇企业还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这对于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来说,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一方面可以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并在发展中逐渐实现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如果乡镇企业发展顺利的话,也许对缩小长期存在的城乡差距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但是,90年代中期前后,在以明晰产权为幌子的“私有化”运动中,乡镇企业在几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被政府强行改制了,在短短的时间内,“一个庞大的经济动物——中国农村集体工业,像恐龙一样突然消失了”。事后的发展表明,乡镇企业的改制并没有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没有使之成为改革者所预期的现代企业。相反,少数人却从乡镇企业的贱卖中牟取暴利,赢得了不少好处。而广大农民却从此失去自己历尽艰辛万苦创办起来的经济实体,丧失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生活陷入更为恶化的境地。所以,“乡镇企业‘转制’是中国在21世纪初‘三农’问题恶化的大背景”。它使得中国进入21世纪就面临着严峻的“三农”问题的考验,城乡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

最后,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衡更突出地表现在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在社会资源重新积聚的条件下,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个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农村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以及城市中以下岗失业为主体的贫困阶层。

到2003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仍然高达2900万,而且,那些刚刚脱贫的农民依然很脆弱,一旦遇到无法抵御的风险,很有可能再次沦为贫困人口。

还有,中国高达1亿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既无合法的身份,也无利益表达的机制,每月收入也大多在800~1500元左右,这是一个规模异常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在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尚没有彻底解决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一部分素质和能力不高的工人开始遭遇下岗失业的威胁,并逐渐沦为城市贫民。他们大多数年龄在40~50岁之间,早年出生成长在“****”期间,基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几乎没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而重新获得就业机会,这使他们极有可能将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

以上三类人群构成了当代中国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不仅与上流社会脱节,而且与社会的一般阶层都无法相比,被甩到了社会轨道之外,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一个如此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足以说明中国社会失衡问题的严重性。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调问题

所谓社会失调,是指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各个领域或层面未能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出现发展失调的现象。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成就喜人。但与此同时,社会大系统的各部分发展却极不平衡,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失调问题。这种社会失调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带来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市场化进程中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向前发展。

到2006年底,经济总量已达2.69万亿左右,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与此相关的许多社会问题也呈现在人们面前。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过去,中国人总是很自豪地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来概括自己的国情。其实,这句话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中国“人口众多”是客观事实,但“地大物博”却值得推敲。因为从自然资源的绝对数来说,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许多自然资源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如果考虑到中国13亿多人口的现实,自然资源的相对数量即人均拥有量却非常匮乏,大多数自然资源的相对拥有量都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表2-1是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从表2-1可以看出,从探明储量来看,除了钨、稀土、锌等少量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外,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大多数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的甚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24%,属于森林资源和水资源极度匮乏国家。其他像国土、耕地、草原、可开垦农业用地、石油、铜、铝等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不仅不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资源奇缺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也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但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问题基本没有得到缓解,有的甚至日趋严重,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在隐忧。

就是在资源问题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并没有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而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带动经济发展。2004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2003年,我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取得了9.1%的高增长速度,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这个成绩的取得却是靠高投入而取得的。2003年,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投资分别增长96.6%、92.9%和121.9%,这种增长速度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为此,经济增长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我国当年GDP占世界的比重大约是4%,但是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由此造成了我国煤、电、油、运全面紧张,整个经济运行陷入紧张状态。

像浙江这样的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情况则更为严重,当年仅电一项的缺口就高达30%以上,造成用电高峰期工厂不得不停产让电于百姓的日常生活。此后,虽然国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截至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的同时,能源问题自然接踵而至。到2004年,能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石油等重要能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此,中国政府对内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政策,对外积极争取海外市场的支持,以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能源。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中国资源消费已经居全球第二。以后随着经济增长能源供应还要增加,而且我国又是世界人口大国,如果中国与发达国家采取同样的能源消耗方式,如何供应中国的能源就成了问题,因为中国现在一个国家人口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加起来还多。虽然美国能源消耗比我国多,但美国人口还不到中国人口的1/4,如果我国跟美国一样的消耗能源,我国一国就要耗费现在全世界60%到70%甚至更多的能源。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但从这种比较中却能更清楚地看到我国能源问题的严重性。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具体表现在水循环和水平衡的格局正在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守护神森林面临厄运、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大气质量日趋恶化等方面。

仅从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就可以看出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在3~248微克/米3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66微克/米3。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1/3强的南方城市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米3)。北方城市年均值为72微克/米3;南方城市年均值为60微克/米3。以宜宾、贵阳、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区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

除此之外,我国的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也非常严重,给我国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凡此种种,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协调音符。

以上问题表现出的主要是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调。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失调现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主要表现在腐败问题日趋严重、社会风气恶化、社会发展滞后等方面。

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政治社会中的一个顽症,我国也不例外,相对来说甚至更严重。从近十几年的情况来看,腐败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还表现出一些更令人担忧的特征。首先,腐败规模扩大,表现出隐蔽化、网络化的特征。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中国官员腐败越来越隐蔽,给监督和查处带来一定的困难。但腐败一经暴露,则往往规模庞大,构成一个个复杂的腐败关系网。像广西壮族自治区前主席成克杰腐败一案,就牵涉到一百多人,在当地形成一个势力强大的腐败关系网络。还有上海市委前书记陈良宇一案,也涉及不少政府官员和商界人士,其腐败的网络化特征也非常明显。其次,腐败问题还表现为逐渐高层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中国腐败问题已逐渐呈现高层化趋势,从目前查处的案件来看,最高腐败案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阶层。像成克杰、陈希同、陈良宇等都是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其腐败的危害更为严重。再次,腐败问题还表现为高智能化和黑社会化的趋势。当今中国腐败,越来越表现为高智能化趋向,腐败参与者大多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实施经济犯罪,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一定难度。不仅如此,不少腐败分子还与黑恶势力勾结,为恶地方,给人民生活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像前几年侦破的******“远华走私案”,就是腐败分子与黑恶势力勾结的典型。近年来,中国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日益加大,对遏制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政府官员腐败问题严重的同时,中国社会风气也越来越令人担忧。人们的道德水平出现下滑,市场经济滋长了一些人不合理的欲望,引发了他们“巧取豪夺”、“不择手段”的心态;价值目标呈现疲软态势,“一切向钱看”的金钱至上观、“追求绝对自由”的个人至上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观纷繁芜杂、不一而足;一部分社会公民缺乏公共责任和义务意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明哲保身思想屡见不鲜;人们之间的感情淡薄、社会交往过于功利化;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如车匪路霸、黑社会势力、吸毒贩毒、****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现象死灰复燃。

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没有较好地协调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失调问题。

同类推荐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年轻人必知的6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必知的600个社会常识

    本书从立身、礼仪、防骗、商务、法律、理财、休闲、汽车,房产、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深入剖析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年轻人在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都多一些顺畅,少几分坎坷,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成就一番功名和大业。人生是所大学,社会是个课堂。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学生、职场新人而言,他们有着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境和用不完的热情,阻碍他们成功的不是理念的缺乏,而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核心知识和技巧。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热门推荐
  • 绝代神修

    绝代神修

    曾经至高无上的存在被人陷害,轮回后的叶宸为仙道弃子,不甘命运,修神道!一人一剑一灵猴在这九天创下一段又一段的佳话…
  • 玄灵蛮

    玄灵蛮

    灵蛮大陆,玄者为尊,天地蛮火焚寂万物,七方霸主,掌控一方,宗门浩蕩,万千王朝,我吾以武之热誓言“有朝一日,必破虚空昔日天才变成废柴,一次奇遇,勿得强者传承,看他重新恢复昔日光辉,将天下天才踩于脚下,手拥天下美女,他以热血破一方
  • 彼岸浮生尽

    彼岸浮生尽

    相传,在遥远的东方世界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那是名为曼珠的花妖与名为沙华的叶妖相恋,它们深深被彼此的美丽吸引,誓要违背天规见上一面。然而这禁恋使得他们从此后都不能再见彼此,生生错过永生。这种开在冥界的花红得妖艳,让人沉沦,也红得绝望,叫人心寂。那是一种代表死亡的花,名为彼岸,亦为曼珠沙华。彼岸花开在忘川河岸,奈何桥旁,三生石边。一千年开花,一千年长叶,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不见其二者同生,终生为转世之人引路。
  • 潜力破天

    潜力破天

    蒲剑明所过之处,无坚不破,无人不服,人界的华夏,日本等地,甚至各处仙界神界,处处留下他的传说,看都市草根如何扭转棋子命运,败敌破局,遇神杀神,遇仙暂仙,遇佛杀佛,遇鬼杀鬼。打拼出一世的荣耀。。。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
  • 枭于宇宙

    枭于宇宙

    鄙人初三狗,文笔各种渣,纯粹闲的无聊把自己的一篇渣作发上来,各位大神体谅体谅
  • 奇幻青春系列之黯然盛世

    奇幻青春系列之黯然盛世

    在这个高科技旋转的世界,你是否已经迷失了自我?每天为着一些名利,金钱追逐?生活就像碎片,毫无激情,毫无感动?那懵懂青涩的的青春,花依与你再次回顾。你爱那温柔神秘的长发古装美男,还是那呆萌的阴阳师学长?是哪精明古怪的学霸男,还是坏学生老大?我们要做像法国女人那样的女人,不要二十五岁就不再谈青春。让我们一辈子年轻,一辈子欢乐!!!
  • 兰州历史文化(四):民族移民

    兰州历史文化(四):民族移民

    本书从“兰州,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民族交融的斑斓色彩”、“流亡的人们,带来了抗战时期兰州的繁荣”、“如歌的岁月——内地援兰大写意”、“多种文化交汇,兰州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介绍了兰州移民与民族的历史。
  • 末世之小丫的日常

    末世之小丫的日常

    “呃,末世要来到了?淡定”。“what,被天上的球砸了?淡定……”“什么,被一只女鬼救了,然后就以身相许了?淡定……”“咦,莫名来了一只傲娇的系统君?淡定……”“靠,谁来告诉老娘,这一波波的倒贴男的是怎么回事,老娘自己都觉得自己相貌平平,你们都眼瞎了?”这,是一只平凡的米虫在末世不平凡的生活日常……
  • 王末的秋天

    王末的秋天

    本书用倒叙的手法,极具写实地反应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活所迫时,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挣扎和思索。男主角王末在理想与现实中不停地徘徊,时而屈从,时而反抗,时而斗志昂扬,时而心灰意冷。矛盾的心理时刻折磨着他不知何去何从。他该如何战胜自己?他该如何抉择人生?他该如何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