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7500000010

第10章 九云梦卷之四(2)

此时郑小姐侍其父母,婉容嫡色,无一毫慨恨之色。而崔夫人每见小姐,輙有悲伤之念。春云侍小姐,以翰墨卒技,强为排遣之地,而潜消暗削,日渐憔悴,将成膏肓之疾。小姐上念父母,下怜春云,心绪摇摇,不能自安,而人不能知矣。小姐欲慰母亲之意,使婢仆等求技乐之人,玩好之物,时时辜进,以误其耳目矣。一日女童一人来,卖绣簇二轴,春云取而见之。一则花间孔雀,一则竹林鹧鸪,手品绝妙,工如七襄,春云敬叹,留其人,以其簇子进于夫人及小姐曰:“小姐每赞春云之刺绣矣,试观此簇,其才品何如耶?不出于仙女机上,必成于鬼神手中也!”小姐展看于夫人座前,惊谓曰:“今之人必无此巧,而染线尚新,非旧物也。怪哉,何人有此才也?”使春云问其出处子女童。女童答曰:“此绣即吾家小姐所自为也。小姐方在寓中,急有用处,不择金银钱币而欲捧之矣。”春云问曰:“汝小姐谁家娘子,且因何事独留客中耶?”答曰:“小姐李通判妹氏也,通判陪夫人往浙东任所,而小姐病不从,姑留于内舅张别驾宅矣。别驾宅中近有些故,借寓于此,路迤左胭脂店谢三娘家,以待浙东车马之来矣。”春云以其言入告小姐,以钗钏首饰等,优其价而买之,高挂中堂,尽日爱玩,嗟羡不已。

此后女童因缘出入于郑府,与府中婢仆相交矣。郑小姐谓春云曰:“李家女子手才如此,必非常人也。吾欲使侍婢随往女童,求见李小姐容貌矣。”仍送伶利婶子。

闾家狭窄,本无内外,李小姐知郑府婢子,馈酒食而送之。婢子还告日,李小姐艳丽娉婷,与我小姐二而一者矣。

春云不信曰:“以其手线而见之,则李小姐决非鲁钝之质,而汝何为过实之吉也?此世界上谓有如我小姐者,吾实疑之。”蜱子曰:“贾孺人疑我言乎?更遣他人而见之,则可知吾言之不妄也。”春云又私送一人矣。还曰:“怪哉,怪哉!此小姐即玉京仙蛾,昨日之言果宴矣。贾孺人又以吾言为可疑,此后一者亲见如何?”春云曰:“前后之言皆诞矣,何无两目也?”相与大笑而罢。

过数日,胭脂店谢三娘来郑府,入谒于夫人曰:“近者李通判宅娘子,赁居小人之家,其娘子有貌有才,实老妪初见,窃仰小姐芳名,每欲一见请教,而有不敢者,以小人获私于夫人,使之仰禀矣。”夫人招小姐,以此童言之。小姐曰:“小女之身与他人有异,不欲举此面目与人相对。而且闻李小姐为人一如其锦绣之妙,小女亦欲一洗昏眵矣。”

谢三娘喜而归。翌日李小姐送其婢子,先通踵门之意。日晚,李小姐乘垂帐小玉轿,率丫环数人至郑府。郑小姐邀见于寝房,宾主分东西而坐。织女为月富之宾,上元与瑶池之宴矣。光彩相对,满堂照耀,彼此皆大惊。郑小姐曰:“顷缘婢辈闻,玉趾临于近地,而命奇之人,废绝人事问候之札,尚此阙如矣。今姐姐惠然辱临,既感且伤,敬谢之意,何以口舌尽也?”李小姐答曰:“小妹僻陋之人也,严亲早背,慈母偏爱,平生无所学之事,无可取之才也。常自嗟惋曰:‘男子迹遍四海,交结良朋,有切磋之益,有规警之道,而女子惟家内婢仆之外,无可相接之人,救过于何处,资疑于何人乎?’自恨为闺闱中女子矣。恭闻姐姐以班昭之文章,兼孟光之德行,身不出于中门,名已彻于九重,妾以是自忘资品之陋劣,愿接圣德之光辉矣。今蒙姐姐不弃,足偿小妾之至愿矣。”郑小姐曰:“姐姐所教之言,即小妹方寸间所素蓄积者也。闺中之身,踪跡有碍,耳目多蔽,本不知沧海之水,巫山之云,志气之隘,见识之偏,固其宜也,何足怪也?此概荆山之玉一埋光,而耻炫老蚌之珠,葆彩而自珍。然如小妹者,自视欿然,何敢当盛奖也?”因进蒸果,稳吐闻谈。李小姐曰:“似闻府中有贾孺人者,可得见乎?”郑小姐曰:“渠亦欲一拜于姐姐矣。”招春云谒。

车小姐起身迎之。春云惊叹曰:“前日两人之言果信矣!天既生我小姐,又出李小姐,不自意飞燕,玉环并世而出也。”

李小姐齐自度曰:“饱闻贾女之名矣,其人过其名也。杨尚书之眷爱不亦宜乎?当与秦中书并驱。若使春娘见秦氏,则岂不效尹夫人之泣乎?奴主两人有如此之色,有如此之才,杨尚书岂肯相掊乎?”李小姐与春云吐心谈话,款曲之情,与小姐一也。李小姐告辞曰:“日已三竿矣。不得稳陪请谈可恨。小蛛寓舍只隔一路,当偷闲更进以请余教矣。”郑小姐曰:“猥荷荣临,仍受盛诲,小妹当进谢堂下。而小妹处身异于他人,不敢出户庭一步之地,惟姐姐宽其罪而恕其情焉。”两人临别,惟黯然而已。

郑小姐谓春云曰:“宝剑虽埋于狱中,而光射斗牛。老蜃虽潜于海底,而气成楼台。李小姐同在一城,而吾辈未尝有闻。诚可怪也。”春云曰:“贱妾之心第有一事可疑。杨尚书每言;华州秦御使女子,见而于楼上,得诗于店中,与结秦晋之约,而因秦家之遭祸,终致乖张矣。仍称秦女绝世之色,輙愀然发叹。而妾亦见《杨柳词》,则诚才女也。此女子无乃藏其姓名,缔结小姐欲成前日之缘乎?”小姐曰:“秦氏之美,吾亦因他路闻之。似与此女子相近。而彼遭家祸,没入掖庭,何能得至于此乎?”入见夫人称李小姐不容口。夫人曰:“吾亦欲一请而见之矣。”数日后使侍婢请小姐一往,李小姐欣然承命又至。郑府人出迎于堂中。李小姐咀子侄礼见于夫人。夫人大爱,款接曰:“顷日小姐为访小女,过垂厚眷,老身良用感谢,而其时病未能相接,至今惭叹。”李小姐伏以对曰:“小侄景慕姐姐如天仙,惟恐贱弃矣。尊姑一逢小侄,便以兄弟之谊待之,夫人特赐颜色,以子侄之倒畜之。小侄于此实未知措躬之处也。小侄欲终身出入于门下,事夫人如事慈母矣。”夫人称不敢者再三矣。

郑小姐与李小姐侍坐夫人至半日,仍请李小姐归其寝房,与春云鼎足而坐,娇声嫩语,呢昵相酬,气已合矣,情亦密矣。评骘文章,讲论妇德,殊不觉日影已在窗西矣。

两美人携手同车

长信宫七步成诗

李小姐去后,夫人谓小姐及春云曰:“郑崔两门宗族甚多,几至百千人矣。吾自少时见美色多矣,皆不及李小姐远矣。诚与女儿相上下矣。两美相从,结为兄弟则好矣。”小姐爱春云所传秦氏事告曰:“春云终不能无疑,而小女所见与春云异。李小姐姿色之外,气象之飘逸,威仪之端重,与闾阎士夫家女子绝异。秦氏虽有才气,何敢比之?于是乎以妾所闻言之。兰阳公主貌如其心,才如其德。或恐李小姐气象与兰阳不远。”夫人曰:“公主吾亦不见,未可悬度。而虽居尊位得盛名,安知其必与李娘同符乎?”小姐曰:“牵小姐踪迹实有可疑者,后日当使春云往审之矣。”

明日,郑小姐与春云方议是事,李小姐婢子狲郑府,传语曰:“吾小姐适得淅东顺归之船,将以明日发行,故今日当到府中,告别于夫人及小姐矣。”小姐方扫轩而待之,小顷李小姐至,入见夫人及郑小姐。两小姐别意匆匆,离绪依依,如仁兄之别受弟,荡子之送美人也。李小姐起再拜,乃敬告曰:“小侄别母离兄已周一期,归意如矢,不可复泪。

而且夫人之恩德,姐姐之情分,心如素丝,欲解复结矣。小侄兹有一言,欲恳于姐姐,而恐姐姐不许。先告于夫人,仍越趄不发。”夫人曰;“娘子所欲请者何事?”李小姐曰:“小侄为先亲,方绣南海大师画像,仅已讫工。而家兄方在任所,小侄身是女子,尚未求文人之赞,将使前工归虚,甚可惜也。欲得姐姐数句语,数行笔,而绣幅颇广,卷舒有妨,且恐亵慢,不敢取来。不得已暂邀姐蛆乞得笔制,一以完小女为亲之孝,一以慰远路相别之情,而未知姐姐之意,不敢直请,敢以我恳,仰渎于夫人矣。”夫人顾小姐曰:“汝虽于至亲之家,本不来往,而顾念此娘子所请,盖出于为亲之至诚。况娘子侨居,距此密通,一霎来去,似非难事。”

小姐初则似有持难之色,翻然内悟曰:“李小姐行色甚忙,春云不可送矣。吾乘此机会,往探其迹则不亦妙乎?”乃告于夫人曰:“李小姐所请,若系等闲之事,则实难奉副。而孝亲之诚,人皆有之。小姐之言,何可不从乎?但欲得日昏而去矣。”李小姐大喜,起谢曰:“日若曛黑,则持笔似难。姐姐若以有烦道路为嫌,小妹所乘之轿虽甚朴陋,足容两人之身也。与我同乘而去,乘夕而还,亦如何耶?”小姐答曰:“姐姐之教甚台矣。”李小姐拜辞夫人,退与春云执手而别,与郑小姐同乘一轿。郑府侍婢数人从小姐之后矣。

郑小姐来,见李小姐寝室所排什物不甚繁多,而品皆精妙,所进饮食,虽甚简略,而无非珍味。郑小姐留眼见之,皆可疑也。李小姐久不出乞文之言,而日色看看暮矣。郑小姐问曰:“观音画像奉置于何处耶?小妹亟欲礼拜。”李小姐曰:“当即使姐姐奉玩矣。”语毕,车马之声,喧聒于门外,旗帜之色,掩映于道上。郑家侍婢惊惶入告曰,“一陈军马急围此家,娘子娘子何以为之?”郑小姐既已知机,自若而坐。李小姐曰:“姐姐安心,小蛛非别人也,兰阳公主萧和,即小妹职号身名,邀至姐姐乃太后娘娘之命也。”郑小姐避席对曰:“间巷间微末小女,虽无知识,亦知天人骨格,与常人自殊,而贵主降临,实千万梦寐外事也。既失竭之礼,又多逋慢之罪,伏愿贵主死生。”公主未及对,侍女告曰:“自三殿遣薛尚宫、王尚宫,和尚宫,问安于贵主矣。”公主谓郑小姐曰:“姐姐小留于此。”乃出坐子堂上。三人以次而入,礼谒毕,伏奏曰:“玉主离大内已累日矣,太后娘娘思想正切。万岁爷爷、皇后娘娘,使婢子等问候,且今日即玉主还宫之期也,车马仪仗已尽来待,而皇上命赵太监护行矣。”三尚宫又告曰:“太后娘娘有诏曰:“玉主与郑女子同荤而来矣。’公主留三人于外,入谓郑小姐曰:“多少说话,从容稳展,而太后娘娘欲见姐姐,方临轩而待之,姐姐毋庸苦辞,与小妹同入,趁今日朝见。”郑小姐知不可免,对曰:“妾已知玉主之眷妾,而闻家女儿,未尝现谒于至尊,惟恐礼貌之有愆以是惶怯矣。”公主曰:“太后娘娘欲见娘子之心,何异于小妹之爱姐姐乎?姐姐勿疑也!”郑小姐:“惟贵主先行,妾当归家以此意言于老母,蹑后而进炱。”公主曰:“太后娘娘已有诏命,使小车与姐姐同车,而辞意极其恳至,姐姐勿固让也。”小姐曰:“贱妾微也,陋也,何敢与贵主同辇乎?”公主曰:“吕尚,渭川渔父,文王共车。候赢,夷门监者,信陵君执辔。苟欲尊贤,何可挟贵姐?侯伯盛门、大臣女子,何嫌乎?与小妹同乘而执,嫌何太过耶?”遂携手同荦。小姐使侍婢一人归告于夫人,一人随入于宫中。公主与小姐同行。入东华门,历重重九门,至狭门外下车。公主谓王尚宫曰:“尚宫陪郑小姐少待于此。”王尚官曰: “以太后娘娘之命,已设郑小姐幕次矣。”公主喜而留之,入谒于太后。

元来太后初则本无好意于郑氏矣。公主以微服寓于郑家近处,媒一幅之縤,结郑氏之交,必既敬服,情又绸胶,且知杨尚书终不肯疎弃相受,相约结为兄弟、将欲共一室而事一人。数以书苦谏于太后,以回其意。太后于是大悟。许以公主及郑氏为两夫人于少游,而必欲亲见其容貌,使公主设计而率来矣。

郑小姐少憩于幕中矣。宫女两人,自内鼹奉衣函而出,传太后之命曰:“郑小姐‘以大臣之女,受宰相之币,而犹着处子之服,不可以平服朝于我也,特赐一品命妇章服’。

故妾亦奉诏而来,惟小姐着之。”郑氏再拜曰:“臣妾以处子之身,何敢具命妇服色乎?臣妾所着虽筒亵,亦当着之于父母之前者也。太后娘娘即万民之父母,请以见父母之衣服,入朝于娘娘也。”宫女入告,太后大嘉之,即引见。

郑氏随宫女入前殿,左右宫嫔耸见啧舌曰:吾以为娇艳惟吾贵而已,岂料复有邦小姐乎?”小姐礼毕,宫人引之上殿。太后赐坐下教曰:“顷者因女儿婚事,诏收杨家礼币,此所以遵国法、别公私也。非寡人创开。而女儿谏予曰:‘使人为新婚而背旧约,非王者所以正人伦之道也。’且愿与汝齐体共事少游,予已与帝相议,快从女儿之美意。

将待杨少游还朝,使之复送礼币,以尔为一体夫人,此恩眷古亦无,今亦无,前不见,后不见也。特令使尔知之矣。”

郑氏起簪曰:“圣恩隆重,实出望外,非臣妾粉糜所能上报也。但臣妾是人臣之女,奚敢与贵主同其列而齐其位乎?臣妾设欲从命,父母以死固争,必不奉诏也。”太后曰:“尔之避逊虽可嘉,邦门累世侯伯,司徒先朝老臣,朝家礼待本来自别,人臣分义不必胶守也。”小姐对曰:“臣予之顺受君命,如万物之自随其时。升以为侍女,降以为婢仆,又敢违忤天命,而杨少游亦何安于心乎?必不从也。臣妾本无兄弟,父母亦已衰朽,臣妾至愿惟在于竭诚供养,以毕余生而已。”太后曰:“惟尔孝亲之诚,处子之道,可谓至矣。而何使一物,不得其所乎?况尔百美具全,一疵难求。杨少游岂肯甘心于弃汝乎?且女儿与杨少游,以洞箫之一曲,验百年之宿缘,天之所定,人不可废。而杨少游一代豪杰,万古之才,娶两个夫人,何不可之有?寡人本有两女子,而兰阳之兄十岁而夭,予每念兰阳之孤子矣。予今见汝,其貌其才不让兰阳,予亦如见亡女矣。予欲以汝为养女,言之于帝,定汝位号。一则所以表予爱女之情也,二则所以成兰阳视汝之志也,三则使汝与兰阳同归于杨少游,则无许多难便之事也。汝意今则如何?”小姐稽首曰:“圣教又至于此,臣妾恐损福而死也。惟望即收成命,以安臣妾。”太后曰:“予与帝相泌,即勘定矣。汝无多执也。”召公主出见郑小姐。

公主具章服,备威仪,与郑小姐对坐。太后笑曰:“女儿与郑小姐愿为兄弟矣。今为真兄弟,可谓难兄难弟矣,汝意更无憾乎?”仍以取郑氏为养女之意谕之。公主大悦,起谢曰:“娘娘处分尽矣;明矣;小女得成寤寐之愿,此心快乐,何可尽达?”太后待郑氏尤款,与论古之文章。太后曰:“曾仍兰阳闻汝有咏絮之才矣,今宫中无事,春日多闲,毋惜一吟以助予欢。古人有七步成章者,汝可能乎?”小姐谢曰:“既闻命矣,敢不画鸦以博一笑乎?”太后择宫捷步者,立于殿前,欲出题而试之。公主奏曰:“不可使郑氏独赋,小立亦欲与郑氏共试之。”太后尤喜曰:“女儿之意亦妙矣,但必得清新之题,然后诗思自出矣。”方涉猎古诗矣。时当暮春,碧桃花盛发于栏外,忽有喜鹊来鸣枝上,太后指彩鹊而言曰:“予方定汝辈之婚,而彼鹊报喜于枝头,此吉兆也,以碧桃花上闻喜鹊为题,各赋七言绝句一首,而诗中必插入定婚之意。”使宫女各排文房四友。两人执笔。

宫女已移步,而意恐或未及成,睨视两人挥笔,而举趾稍缓矣。两人笔势风飘雨骤,一时写进。宫女仅转五步矣。太后先览郑氏诗曰:

紫禁春光醉碧桃,何来好鸟语咬咬。

楼头御妓侍新曲,南国元华与鹊巢。公主之诗曰:

春深宫披百花繁,尽鹊飞来报喜言。

银汉作桥须努力,一时齐渡两天孙。

太后咏叹曰“予之两儿即女中之青莲、子建也。朝廷若取女进士,当分占状元、探花矣。”以两诗选示于公主及小姐。两人各自敬服矣。公主告于太后曰“小女虽幸成篇,其诗孰不能思之?姐姐之诗,曲尽精妙,非小女所及也。”太后曰“然女儿之诗颖锐,殊可爱也。”

同类推荐
  • 双刃利剑:克隆卷

    双刃利剑:克隆卷

    人类克隆技术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每个生命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克隆人是对供体的复制,这将损害人类的尊严,破坏人类的独特性。这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 极速狙击

    极速狙击

    天安市国安局侦查科科长陈昊文在高铁上,偶然遭遇一名老者感染不明病毒身亡,于是顺藤摸瓜,矛头指向一个叫龙帮的境外组织。为了尽快破案,天安市国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发现龙帮到天安是为了盗窃城际高铁设计技术,紧接着,城际高铁的总设计师高天在出差途中被袭击,幸亏陈昊文和同事及时赶到,但龙帮又派出了几路杀手,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陈昊文率领一帮战友历经重重困难,在遭遇一次次生死交锋之后终于挖掘出龙帮潜伏在天安的杀手和境外间谍。
  • 无冕的帝王:曹操

    无冕的帝王:曹操

    说三国必说曹操,在不同的人眼中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不过有一点不能否认,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为重量级的人物之一,他改变了汉末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他既是能臣又是奸雄,这样的一个人物自然也就成为了后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 重心:倾城之爱

    重心:倾城之爱

    本书是一本长篇小说。描写了高级白领女性献身公益慈善事业的感人故事。本书诠释了一场金钱与爱情的真实对话,财富与慈善的有利博弈,奢侈与节俭的意识冲突,人性道德与社会变化的激烈碰撞。
  • 蜜莉亚之风起云涌(下册)

    蜜莉亚之风起云涌(下册)

    有着数百年基业的庞大家庭,究竟沉淀着多少人的辉煌与痛苦?其中又有多少家庭之间的明争暗斗?宗族之争,皇权相迫,当一切均由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肩负时,她将以什么样的手段去解决一切?“谁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热门推荐
  • 象台首末

    象台首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冰释之人生若只如初见

    冰释之人生若只如初见

    秋入川北小寒山,枫红如火。斜斜的白石小道蜿蜒在陡峭的山间。万簌俱寂,偶尔有几声归鸟的鸣叫,在空谷回旋。夕辉残照落在山林间。空谷的深处云气聚集,雾蔼升腾恍若仙境。侧耳细听,风里有飘忽的琴声传来,悲凉哀戚,令人动容。
  • 狂宠婚后娇妻

    狂宠婚后娇妻

    相亲遇到极品男,顺手拉了一个男人和他说要去领结婚证,半个月之后两人拿着一本红本本出来之后,她才知道顺手拉的男人是墨城权贵家族的钻石王老五。“今天我不小心,毁了张家的宴会!”某女心虚的盯着天花,不太敢看那个光芒四射的男人。“没事,反正有什么损失他也不敢找我要!”男人邪邪一笑,长臂一伸,站着的女人就掉落进去他怀中。“你这么宠着,万一宠坏了怎么办!”戳了戳男人的胸肌,手感还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怎么练出来的。“宠坏了,我负责。不过女人你惹的火,你要负责!”不在给她说话的机会,直接封住了那张一直张合的嘴。
  • 崛起原始社会

    崛起原始社会

    意外到了原始社会时代,眼前是一个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自己怎么摆脱原始人的束缚,成为真正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呢?请看文学爱好者在原始社会传播文化,制造信仰的崛起之路!星如雨,天地变。怀异宝,得传承。播文化,斗仙妖。造信仰,成主宰。李斯一举定鼎原始山海世界,走上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者之路!
  • 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

    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

    就像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会孤单一辈子一样,林由西也是这样,直到她遇见了他。他说,命运像是一个大转盘,既然遇见那我就不会再放手。
  • 神凰令

    神凰令

    她是命运多舛的孤女,因意外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她踏着尸体与白骨一步一步的走向大道,真相也随之一点一点的揭开......
  • 惹火狂妃

    惹火狂妃

    他是蛇君山上最邪佞无情的君王,却强行困住一个凡人在身边。他绝情,她痴情;他痴情,她却早已无心。蛇君殿上,小妖不安地望着软榻上俊美绝筹的男子:“王,娘娘出手伤了银妃。”男子眼都没抬:“嗯,她高兴就好。”翌日,“王,娘娘一把火烧了半座蛇君山。”“嗯,她解气就好。”……又一日,“王,娘娘说,凡人就应该配凡人?”“嗯?”“所以……娘娘她跟除妖师跑了!”男子蹙然抬起头,俊脸黑成一团:“她……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少的新娘

    冷少的新娘

    他,是修罗场上踩着死尸走出来的魔王,亦是商业王国里令人叹服的“鬼才”,可是八字太硬,出生没多久就克死了父亲和哥哥。算命的说,如若寻一个八字和他一样硬的女孩做童养媳,兴许能庇护其余的家人一世平安,于是便有了她这个新时代的童养媳。
  • 邪帝盛宠:逆世倾城毒妃

    邪帝盛宠:逆世倾城毒妃

    前世至亲的背叛让她痛不欲生。今生亲友的背叛让她苟延残喘。昔日的废柴小姐再次睁眼万千风华。她斩妖,弑神甚至不惜代价除去魔族。素手遮天血染苍穹只为心中那一丝希望。她魅惑一笑:“儿女情长不过是强者路途中的绊脚石。”“魔尊又如何,只要你愿意,我随时为你舍弃。繁华盛世,锦绣山河。吾愿与你共舞。”一袭红衣烈舞,祸世妖娆。却残忍无情干戈寥落生灵涂炭。“你冷血无情我便用我炽热之心感染你,你要称霸天下我便为你铺下血路。”“我在世人眼中早已是个女魔头少杀一人多杀一人有什么区别”“因为别人那肮脏的血液都没资格触碰你”
  • 艳咒

    艳咒

    http://www.*****.com/?/read.xxsy.net/info/125782.html娶师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