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0700000004

第4章 味极则淡(1)

如何热爱面条

红狼

我的朋友柯少爱吃面。

江南人家也爱吃面,但不作为主食,来不及做早餐或者没心思做晚餐才会下一碗面,没有人家会顿顿吃面,所以柯少小时候生得瘦弱,吃面时有半斤肚量,吃饭时却塞不下一两米,鲜鱼嫩肉也抬不起胃口,他有面吃的时候就变得目光炯炯,精神焕发,激发出璀璨的生命力,在球场上打中锋,盖帽、篮板,摧枯拉朽。他没面吃的时候体能下降,智力迟钝,犹如被发“好人卡”,当然我们认为这件事主要与营养不良有关。读初中时柯少每天有三块钱午餐钱,够吃学校食堂二荤一素的盒饭,但学校门口却有间面馆,每到饭点,面香飘进教室,叫人魂不守舍。面馆的招牌是青椒肉丝炒面,我们都爱吃,却不能常吃,因为要三块五毛钱一碗,正好超过午餐消费水准,且一碗只得一撮肉丝二两面,不够青春期的男生塞牙缝,盒饭却是管饱的。唯有柯少舍得,他今天要一碗三块五的肉丝面两枚煎蛋打牙祭,吃完了再点一碗最便宜的阳春面充实肠胃,正好花掉两天的午饭钱,然后明天什么也不吃,忍到第三天。

如此饱一日饿一日,柯少在青春期便发育得像根面条,更高更瘦,仿佛风一吹就会折倒,后来篮球队不要他了。但柯少觉得值,因为一顿吃两碗面,实在太满足了。毕业的暑假,柯少在电视里看到西部面食的纪录片,

目瞪口呆,哈喇子直流,节目结束很久之后魂魄还未归来,好似行尸走肉。我起了不祥的预感,果然第二天一早,柯少便一声不吭地走了,带着钱包与学生证,没有准备行李也未曾告知家人,先搭巴士从扬州到镇江,然后登上了去往西部的绿皮火车,硬座。他从西安,吃到洛阳,再从兰州,吃到嘉峪关,出走的时候瘦骨嶙峋,回家的时候身宽体胖。柯少的家人固然急煞,咱们却羡煞,为了世上最好的面条,吃遍五千公里,没有比这更酷的毕业旅行。后来柯少选择了一个面条管饱的城市念大学,再后来,他迁居澳洲,嘴馋了便买一张机票,倒也不嫌麻烦。所以我说,喜欢吃面喜欢到偏执的人,吃起面来都是不遵常理的。

扬州人吃早饭的习惯有两种,一是闻名天下的“皮包水”,先奉上绿茶,一大早就取新鲜鳝鱼、虾仁、蟹肉、海蜇、火腿、干丝、云笋之类大料下肚,一顿早餐吃到中午,肚子里皆是汤水;二是站在街边捧一碗干拌面,三下五除二吞掉,你刚瞧见一位食客端起面碗,转个身他就在抹嘴了,碗里只剩一层油。相比于“皮包水”式的早餐劳师动众,干拌面的做法不值一提:大锅沸水,宽汤里下一把干面条,片刻即起,淋上预制的酱料,搅拌即成。用料则更易,虾子酱油打底,一瓣生蒜拍成蓉,猪板油半勺,完事儿。不喜荤腥的可使芝麻油替代猪油,也有面馆用鸭油、鹅油,讲究的人家则取蟹黄蟹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骨子里是油拌面,再简单不过。这种面,吃起来讲究速度,热面出锅就得迅速吃完,多搁片刻面条便糊了、蔫了,生气全无。吃干拌面,嘴快嘴慢,个中滋味差之千里,也是一件趣事。

扬州人对待早餐的态度反差之大,常叫外人困惑,但在扬州人眼里,“皮包水”与街角一碗干拌面,皆属同等享受。有人千里迢迢赶来体验一顿“皮包水”,十分做派,也有人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只为站在街角巷尾等一碗干拌面飘香,三两分钟。

据传美食家沈宏非来扬州游玩,友人遍邀名厨在古运河边以“乾隆御宴”的菜谱招待晚餐,他老先生居然还能抑制至半饱境界,饭毕一个人寻到藏在旧城旮旯的“老陈面馆”,点了一碗鸭油干拌面,佐一枚煎蛋一份漂着香葱的腰花汤,所费不过十块钱。

我的朋友皮埃尔,是个爱吃的法国老头,每年春天是他专心吃面的季节,总会在日本待上一个月,在中国待上两个月。皮埃尔用Google卫星地图定位扬州的面馆,就像他在札幌、西安、乌鲁木齐所做的那般,提得上台面的一间不漏,各家风味如数家珍:这厢特色是手擀,那厢蟹黄熬得精彩……

初次见到皮埃尔吃面的人都会被震撼,首先因为皮埃尔不忌口,猪肝、鹅肠、腰花、臭豆腐,什么好吃拿什么配面,一点不似那班见到动物内脏便大呼小叫做友邦惊诧论的寻常洋人;再者,每个人都会用筷子吃面,但是吃扬州干拌面,只会用筷子是不够的。如我所言,端上桌的干拌面,只是半成品,面条的松紧与湿润程度、油温的高低,无一不影响着干拌面终极的口感,最佳品尝时机往往稍纵即逝,个中关键,全在一个“拌”字上,没有浸淫数十载的拌面功力是做不到的。而皮埃尔老头委实是使筷子的行家,只见一个鹤发碧眼的老人,捧着海碗站在街头拌面,一筷子叉起所有面条,高高举过头顶,悬停片刻,叫热气与香气弥漫到街头巷尾,再一下全数落回面碗,不落一根面条一滴油花,连我也做不到;当然,大家印象最深的,是皮埃尔吃面的气势,看他眉飞色舞地夹一筷子面送进嘴,鼓起腮帮子口舌并用,呼哧作响,生怕人家听不见他吸面的声音,生怕人家觉得他不够粗俗,市井得好像在这面香不绝的青石小巷里活过一辈子。

皮埃尔吃饱面便去苏唱街的“扬州浴室”泡澡,那澡堂建于1927年,“雅间”里铺的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产的橡木,如今已烂得不成形,皮埃尔却很喜欢,大概因为都是远渡重洋而来吧。

可是天下味道,众口难调,生在扬州抵死不爱吃干拌面的人也是有的,比如我的另一位朋友老马。

在人生的头一个20年里,老马认为自己不爱吃面,不爱吃扬州街角的干拌面,也不爱吃老字号“共和春”的馄饨面、“小觉林”的鸡丝炒面、大明寺的素烩面,一概不爱吃。不仅不爱吃扬州的面条,甚至苏州“陆长兴”的虾仁爆鳝浇头面,“同德兴”的枫镇大肉面,无锡“新万兴”的银丝面,上海“老半斋”的刀鱼面……统统不爱吃!我逼他陪我吃遍江南面条,依旧调教不出吃面的兴致,无论多么传奇的面条,吸进老马嘴里皆味同嚼蜡!

一个人不爱吃面到这份上,就像一个人爱吃面到柯少与皮埃尔的份上,都属无药可救吧?

有一年我们在中国西部旅行,乘列车到西安。西安方言是关中口音,比如读“巷”字不发“xiang”音,念“hang”,与千里外的扬州口音一致,听着倍感亲切。我在车上大声发问:西安最好吃的面条何在?

整节车厢都在低语它的名字:“柳巷(hang)面!”

柳巷面自然在柳巷,后来柳巷拆了,三迁其址,如今搬到案板街,紧邻易俗大剧院。那天早上九点,我候在紧闭的门前,计划是等到上午十点柳巷面开张,以第一波客人的身份进店。

未料中途我们离开片刻,十点三十分才走进柳巷面,排号,领到的是三位数号码。你倒不担心自己等得累,只

怕厨房里的诸位先倒下,那里有三个师傅下面,四个师傅擀面扯面,五个厨娘配菜,往白瓷海碗里盛卤牛肉,再有几个杂役上下打点,好像一条流水线上的机械,一旦开动就转个不停,每个人都忙到额头冒烟。待我点的特大号加面加肉的“柳巷面”端上桌,已是中午一点,冰峰汽水的空瓶排了一打。如此辛苦等来的面,老马也忍不住夹一筷尝鲜,然后,他把整张脸埋进了面碗。我又惊又怒,惊的是,此人怎生突然转性?怒的是,我只点了一人份!

我要去再点一碗面,邻座的西安人摇摇头,他们说,你此刻点一碗面,再过两小时也未必轮到。我答,我等得起!西安人说,你等得起,面馆却等不起。柳巷面两点歇业,请明天再来吧。

于是我们在西安多住了三天,每天早上去案板街排队,点两大碗加肉加面的柳巷面。若将精工细作的江南面条比作捧在膝上的玲珑少女,西北的面条就是肉感厚实的高挑女郎,须得整个脑袋都埋进她怀里,销魂蚀骨。

后来,老马宣布自己是一个面条爱好者,我们又从新疆过油肉拌面,吃到宜宾燃面,两只海碗两张嘴,你一筷我一筷,呼哧呼哧吸面声此起彼伏,嚼得荡气回肠。原来老马只是不爱吃江南细面罢了,这个发现晚来了20年。

若你也不爱吃面,兴许只是还没有遇见属于自己的那碗面。

我的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往西,能在一万八千公里国境线上每一个节点都吃到的食物,唯有面条。在一些人眼里,面条是一日之晨最重要的一餐,在另一些人眼里,面条是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主食,在你的眼里,面条是伏案熬夜至凌晨,家人奉上的一碗亲情,在他的眼里,面条是值得毕生追求的美食,明明有千百种滋味,偏偏都唤作同一个名字。

至于在我眼里——身为一个旅人,如何能够不爱面条?

闲时吃稀

吴从周

太祖教育我们说“闲时吃稀,忙时吃干”,这是中国穷的时候,也适于物价飞涨的如今。忙时能否吃得上干饭倒也未必,然而吃粥,非得闲下来不可。一则正正经经煮一锅好粥,比煮饭费劲,二则粥食之妙,也非闲下来不能得意。

在重庆读书时,北门外有一家饭店,取《周书》“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之句,叫做“谷为粥”。一直以为主人必是雅士,然而往来招呼的总是一口城郊方言的大妈。周围食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倒是这一家坚挺无比,生意兴隆。年初回渝,还去吃过一次,免不了又慨叹一番。山围故人何处是,粥饱空肠寂寞回。

谷为粥的粥食其实平常,无非皮蛋瘦肉粥、鸭肉粥、青菜粥等等,还有哄女孩子的木瓜粥、牛奶粥。一直以为甜粥是专为小孩子准备的,孩童不懂五味之妙,粥里搁糖才能哄着吃下去。红糖有蜜香,拌入白粥,一丝丝顺着米间经络融解开去,容易满足。

小时候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虽然曹先生本意是要表一表“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但在我这里,记住的只是延安小米熬粥,如何香醇浓厚,以及北地土碱,能长谷子,南方土酸,种出来的小米只能喂鸟。此后对小米粥念念不忘,并成为向往北方的潜在动力之一,然而到了北方,也不觉得如何了不得。

广东是食粥重镇。艇仔粥有名,不下于萝卜牛腩。清人陈徽言从云南跑到广州,作《南越游记》,写道:“岭南人喜取草鱼活者,剖割成屑,佐以瓜子、落花生、萝卜、木耳、芹菜、油煎面饵、粉丝、腐干,汇而食之,名曰鱼生……复有鱼生粥,其中所有诸品,因鱼生之名而名之。”艇仔粥起于荔湾,珠江之上,岸边多荔枝树。旧“羊城八景”有“荔湾唱晚”,可堪玩赏。江上舟人以江水煮粥,滚以各类河鲜,售与游人。广府呼小船为艇仔,故名艇仔粥,以荔湾为最。如今广州市长下珠江游泳,尚被坊间目为“作秀”,江水煮粥,实在不堪了。不过大小食肆都有可食。粥里放了肉丸,在黏稠的粥水里挖出一大团敦实的肉,如探骊龙颔下而获至宝。

另一种有名的粥食,是潮汕砂锅粥。此物宜冬宜夏,夜里数人叫啸,到粥店照例先来一碟卤水,鸭爪、鸡翅、豆干、猪舌,炒一盘花蛤,花生和泡菜白送。厨房里新米入锅,米不必泡,泡则失神,要的就是烈火烹新米,一粒粒绽开的爽利。对剖的麻虾,螃蟹、田鸡斩碎,鳝鱼去骨,择其一二种,待水滚米熟,先入以姜片,再将这些荤物下锅,焖上几分钟,放一勺油。连锅端上桌来,烟火斑驳,锅里犹沸腾不已。食物容器的厚重更容易引发食欲,遥想先秦诸侯必鼎食,大概也是通理。

锅里米香浓厚,虾蟹鲜甜,两种气味相辅相成。而老板另备一碟切好的葱花与香菜:“里们呲不呲香菜呀?”若吃,则倒进去一搅,顿时又在鲜香之中冲出一阵草木清润,再不下勺,更待何时。

上海也是粥之重镇,小绍兴鸡粥闻名久矣,未曾尝过。三黄鸡鲜嫩,然而窃以为煮粥的禽类,还是鸭子最好,水禽性味寒凉,与热粥同食,滋阴养胃。而且鸭肉厚实坚韧,可解牙根之痒。

清代嘉善人曹庭栋,一辈子治养生之学,活了86岁,未及人瑞,也算长寿。这位老先生养生法之一,是每日熬粥一大锅,随饿随吃,不计顿,“能体强健,享大寿”。这听着是庄子的养生之法,任性自然。然而曹老先生其实讲究得很,写一本《养生随笔》,专门辟一章讲粥,生生列了上品三十六,中品二十七,下品三十七,整整一百种粥法,名为《粥谱》。用什么材料倒在其次,鱼翅鲍鱼那是土财主的吃法,人家讲究的是水米。米要用粳米,“以香稻为最,晚稻性软,亦可取,早稻次之,陈廪米则欠腻滑矣”,小米什么的入不得法眼。水更讲究,初春的雨水,有阳春生发之气,是最好不过的;腊月的雪,集起来化了,“甘寒解毒,疗时疫”。这么一通折腾,煮粥跟妙玉姑娘伺候茶一样麻烦,却不及那么风雅。毕竟煮茶可以呼朋引伴,高谈阔论,搜枯肠,论文章,乃至借机追求女朋友,而君子耻于食色之性,柴米油盐的暖和只有家人可享。

话说回来,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还是老老实实煮一锅白粥,按吴子野劝苏东坡的说辞,“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粥熟时表面有一层稠汤,北方叫做“米油”,南方似乎没有赐以嘉名。医书里说,这种东西捞出来,加点盐巴,熬干吃下去,可以治男子精液稀薄而不育。我总觉得这个方子虽然巧妙,但是因物象形,恐怕跟吃犀牛角壮阳的方子是一路货。所以打小爱吃的,还是锅边上结的那一圈米汤壳子。此物要偷吃,因为大人认为小孩吃了会脸皮奇厚,恬不知耻,见必斥责。

至于下白粥的小菜,大概以爽脆为宜。六必居的酱黄瓜下粥大妙,扬州宝塔菜更妙,以其味道醇厚馥郁,绕牙膛不绝,正与稻禾之香相得益彰。江浙沪上以肉松、鱼冻下,吃不来。爽脆之外,腐乳也是不错的,半化在粥水里,哧溜吸进去,米香滚热,包裹着温凉的咸鲜,于喉间初过,要吮着筷子尖儿,爽爽地啧一口才舒服。

这几日天冷,上班之外不大出门,读书之余,一瓯热粥,一撮酱菜,可抵半日销魂。

潮汕菜脯

不宁

潮汕人把萝卜称之为菜头,“脯”在潮汕话中的意思

是肉干,而菜脯则是腌制而成的萝卜干。以前潮汕人民家家户户到了萝卜收获的季节都会腌制

萝卜干,庭院的平台晒满了萝卜,日落就把它收起来撒盐踩踩,日出就拿出来晒晒,日复一日,白白的萝卜就会变得黄了、瘪了、皱巴巴了,再收起来放入瓮中,封个一年半载,菜脯就可以拿出来吃了。新菜脯色泽金黄,肉厚香脆,而十年以上的菜脯则算老菜脯了。老菜脯色泽乌黑发亮,肉质顺滑,老人家都说老菜脯可以消食去积,健脾化滞,所以家里有瓶老菜脯那就是一瓶备用药。在许多潮州菜里面,菜脯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最常见的菜脯蛋、菜脯冬瓜蟹汤、菜脯炣鱼、菜脯烳五花肉、菜脯焖鳗鱼等。潮汕蒸肠粉中菜脯麸也是必备的配料,潮汕小吃中咸水果、粿汁等都会淋上菜脯油。

菜脯蛋作为潮汕早餐桌上最常见的送粥小菜,一直被我认为是最能勾起乡愁的潮汕味道。两颗鸡蛋打散了,菜脯麸洗干净了拌入,油热之后滑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菜脯的香味充满整个厨房,无论你那个时候身在何处,都像是回到小时候凉着白粥等着妈妈把菜脯蛋端到你面前的场景。一碟菜脯蛋,白粥三碗也不过分。菜脯麸是先将菜脯切段、切片,再一片片切粒,然后搁到木砧板上快刀剁碎,现在菜市场都有现成的菜脯麸卖。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墨染时光梦笔寒

    墨染时光梦笔寒

    本丛书为经典阅读类图书,将20世纪初至今大约百年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美文作家的代表作选编成书100册(第一辑25册)。该丛书由桂晓风组织编写,拟请王蒙作序,陈忠实、莫言等知名作家及国内多家畅销期刊主编推荐,每册约10万字,包含美文赏读、作家档案等内容。该书除有文化积累和历史传承价值,还兼具陶冶青少年读者性情、培养其品格、抚慰其心灵的特点,以其经典性、权威性、实用性可望成为经久不衰的“中国美文经典阅读范本”。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此去江南,易老

    此去江南,易老

    描述江南若止于小桥流水人家,或者粉墙黛瓦,便犹如囫囵吞枣,她的美是要细细体味的。手捧一盏茶,坐于流水桥畔,时光便开始流转起来,哪怕是在阴冷的冬天,那味道也妙不可言。如果嘴再勤奋一些,那些吃食流转在口舌之中,配上江南人家自酿的酒水,听着地道江南人家讲述他们的珍贵记忆,这才算是正经的江南味道。作者冬令时节首入江南,走遍周庄、千灯、锦溪、西津渡等江南知名古镇,一醉几十日,后又在春令时节回归这些古镇,沉浸在野菜美食之中。本书藏在文字里的,是妙不可言的亲身体验,还有时光流逝里的回忆,表述出来的,是原汁原味只存于古镇巷尾人家里的趣味生活。
  • 钱玄同文选

    钱玄同文选

    钱玄同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国学大师,也是五四运动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在音韵学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由编者精心选编了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及学术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使读者能够大致了解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字改革方面的主张,具有一定的文化学术意义。
热门推荐
  • 本命王俊凯:我们床上见

    本命王俊凯:我们床上见

    “你好,我叫王俊凯。”他说。“你好,我叫穆彬彬。”她说。他和她,在一次偶遇后,慢慢开始了解对方。一天起来,她发现她躺在他的臂弯里。他那长长的睫毛,离她不过两厘米。那盛世美颜,她不禁吻了上去……
  • 风云再起

    风云再起

    长篇小说《风云再起》乃是《机关风云》的姊妹篇,仍以中南铁路分局为背景,以分局党委书记陶再生的升官弄权为主线,全方位展现了陶再生丑恶的为官灵魂,象剥竹笋式的一层又一层的剥开了他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阳奉阴为、口蜜腹剑、无情打击、杀人篡权的丑恶嘴脸。同时,也从不同侧面,热情歌颂了分局长湛昶轻勤政为民的贤达为官之道。从丑恶与正义的矛盾中,把正反两个方面的官场灵魂翻开给人看。
  • 初夏的苜蓿草

    初夏的苜蓿草

    在初夏的苜蓿草,闪烁着露珠的光芒,在初夏的约定,他们是否还记得?那一件件伤及入骨的往事他们是否会一一奉还?
  • 无良王爷的败家丑妃

    无良王爷的败家丑妃

    沧栗国宰相老来得女,宰相千金自小娇纵,饮食无度,肥胖无比,且胸无点墨,目中无人,经常把府里的人和老爹折腾的死去活来。与京城三大美女打赌,势必要嫁给沧栗第一美男当朝七王爷——白锦玉。娘家势力强大,又深得龙心,终如愿以偿...然后嘿嘿,败家女摊上无良王爷,肥女大战腹黑男!什么!你居然还给老娘找小三,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我要跟你离婚!
  • 佛说诸行有为经

    佛说诸行有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囚爱狂君

    囚爱狂君

    她是他掠夺来的战利品,却在悄无声息的折磨中遗失了自己的心。霸者天下怎能有心?偏偏只有她将他的心踩在脚底,将他推入地狱,他遭受背叛之苦,她踏入别人的怀抱,仇恨燃烧了他,成为傲视天下的君主,只为报复她。可为何她却能对这一切一笑置之?
  • 帝少的迷糊妻

    帝少的迷糊妻

    迷糊的夏沫倾和妻奴的帝君爵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非常美味

    非常美味

    ”什么嘛,就是不要我出门“,被男人禁锢的她,被迫侧卧在他的胸膛,倾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慢慢的,白嫩的小脸慢慢红到了耳根。”好吧,就原谅你的自私的占有“”晚安,幼稚阿泽“睡着了。他看着她迷糊的睡颜,她就安静的被他圈在怀里,”很好“他这样想。“小家伙终于听话了”嘴角微勾,他吻了吻她的柔发。”晚安,我的麦妮。“小火慢炖的甜文,没有虐,全是爱。
  • 女生夏琪

    女生夏琪

    年少有多少无知与迷茫,又有怎样的绚烂与丰富多彩?青葱岁月的忧伤与寂寞一定是风,悠悠地渡过漫长又短暂的人生。----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