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4600000013

第13章 快哉明月夜(2)

在世的华语作者里,最懂流浪也最懂流浪汉的,非舒国治莫属。舒国治本身就是一个流浪汉,曾在美国的公路上独自浪迹七年。回到台北后,他不做朝九晚五的工作,始终依着自己的节奏,自在闲适地喝茶、吃饭、睡觉、走路,人称“城市的晃游者”。

舒国治写过一篇《流浪的艺术》,他说:“纯粹的流浪。即使有能花的钱,也不花。”他写起走路来真是内行:“享受走路。不让自己轻易走累:姿态端直,轻步松肩,一边看令人激动的景,却一边呼吸平匀,不让自己高兴得加倍使身体累乏”,“走路。走一阵,停下来,站定不动,抬头看。再退后几步,再抬头”。

古人说贫而乐,孔子夸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舒国治却说:“放下这些修身念头,到外头走走,到外头站站,或许于平日心念太多之人,更好。”难道不是吗?走路,是人在宇宙中最不受羁绊的事,爱走走,爱停停,你可以用尽所有的姿势。穷途而哭的阮籍,如果每次出游不是驾车,而是走路,大概会少几分伤恸。

心在哪里,家便在哪里。于东坡,于三毛,于舒国治,于你,于我,都是如此。

[1]弥弥:水满貌。

[2]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腹两侧,以挡泥土。

[3]玉骢,青白色的马。

快哉亭上快哉风——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落日绣帘卷)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1]。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2]。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3],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风,起于青萍之末,游于四野八荒。在春夏秋冬,风各有其态,或柔顺如水,或力拔山河,或如泣如诉,或奔腾怒吼,或萧瑟凄凉,或缠绵流畅。它可以极微细,也可以极恢弘,就像一个变化万端的精灵,常人总是难以捉摸。

第一个为风作赋的是宋玉,在《风赋》中他把风分为“雌”、“雄”二道。

雄风属于君王。在大地上形成,侵入山谷,在山洞口怒号。沿着大山前进,在松柏之下狂舞乱奔。它跨越高高的城墙,进入到深宫内宅。它吹拂花木,传散着郁郁的清香,它徘徊在桂树椒树之间,回旋在湍流急水之上。然后悠闲自在地在庭院中漫游,飘进宫殿中的帐幔。这样的雄风清凉爽快,足以治愈疾病,解除醉态,使人耳聪目明。

雌风属于庶人。在闭塞不通的小巷里忽然刮起,接着扬起尘土。风沙回旋翻滚,穿过孔隙,侵入门户,刮起沙砾,吹散冷灰,搅起肮脏污浊的东西,散发腐败霉烂的臭味。这样的雌风吹进贫寒人家,只会使人心烦意乱,气闷抑郁。它还带来邪气和疾病。

君与民如天地悬隔,连风的情状都如此迥异。雄风带来的是无与伦比的享受,而雌风带来的是欲哭无泪的灾殃。宋玉不是溜须拍马的无耻文人,他盛赞大王雄风,力贬庶人雌风,实为托言讽谏。但这种劝百讽一的做法,绕的圈子太大,往往把最初的目的绕丢了。楚王只会陶醉于雄风的自在中,怎会费神关心雌风肆虐的人间疾苦?

其实把风分为雌雄未尝不可,但雌雄不一定非要以君王和庶人来分。东坡的“千里快哉风”就是一股雄风,是不得意之人的得意之风。

快哉亭在黄州城南江滨,主人是张怀民。

张怀民,字梦得,宋神宗元丰六年被贬到黄州,是一个步东坡后尘的官场落魄人。到黄州之后,张怀民与东坡结识,两个天涯沦落人相晤甚欢。怀民筑亭,东坡命名为“快哉亭”。东坡的弟弟苏辙专门作了《黄州快哉亭记》。

长江出了西陵峡之后,才到平地。其流“奔放肆大”,然后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到了赤壁,“波流浸灌”,像大海一般。快哉亭建在此处的江边,南北可望百里,东西可望三十里,颇得长江气势。江上的景色涛澜汹涌,风云开阖。白天有舟楫出没于亭前,夜晚则鱼龙悲啸于亭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常人难以久视。

西望有武昌诸山,冈峦起伏,草木葱茏。早晨,随着日出,烟雾渐渐消散,渔夫、樵夫的家舍现出清晰的模样,历历可数。历史古胜,这里又是三国赤壁的旧战场,曹孟德、周公瑾激战的硝烟化成了夕阳下摇动的金黄波浪。从古到今,每一道风景都在等待品尝。

以身份而论,东坡和张怀民都是范仲淹笔下的“迁客”。《岳阳楼记》记了得意之人和失意之人在登同一座楼时的不同反应。这些去国怀乡的贬谪之人,在登楼望江时,常常见到“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则“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但东坡与张怀民却毫无悲色,反而在快哉亭指点江山,畅谈畅饮,高呼快哉!他们不以谪居为患,甚至不将自己当做逐客,大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之气概。他们的“快哉”对后人是一种启迪:人只要自得、坦然,无处不是快哉亭,无处没有快哉风。

吹同样的风,不是每个人都觉“快哉”。东坡能乘此快风,乃因胸中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的气概。有人问孟子,你的长处是什么?孟子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充盈天地,浩大刚强。正义和道德的日积月累,终成其髓。

和孟子一样,东坡也生性好辩,其实东坡从孟子身上继承的更重要的东西是浩然之气。就像孟子说的“予岂好辩哉?吾不得已也”,东坡也不是为辩而辩,而是为了维护心中的正义。一个人有了浩然之气,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孟子是东坡的隔世之师,他传了浩然之气给东坡。醉翁先是东坡的伯乐,后是东坡的恩师。于是快哉亭里,东坡想起了平山堂与恩师欧阳修,以及醉翁的词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生前,醉翁将东坡推介给世人,将文坛托付给东坡,仙去之后他的磊落之气、铮铮铁骨仍然环绕在东坡周遭。快哉亭上的快哉风,也有醉翁一份。

风有没有雌雄之分其实不重要。东坡说过,“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有什么样的耳朵,便有什么样的风声,有什么眼睛,便有什么样的景色。胸有浩然气,自有快哉风。

[1]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知道亭子专为我而新造,窗临大江,沐浴着青山红日。

[2]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体会到醉翁的“山色有无中”的韵味。“山色有无中”本为王维诗句,欧阳修《朝中措·送刘原父出守维扬》:“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形容远山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3]兰台公子:指宋玉,宋玉曾在兰台侍奉楚襄王。

谁道人生难再少——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游蕲水[1]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2]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3]。

这首轻快得意的词,缘于一次病愈之后的出游,东坡后来把它写入了自己的笔记《东坡志林》,即《游沙湖》。

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亦名“螺蛳店”。东坡欲在此处买田,却在前往相田的途中得了病。他听说附近麻桥有个叫庞安常的良医,于是前往治疗。庞安常是个聋子,但医术高超,东坡初一接触就发现他“颖悟绝人”。两人靠写字交流,东坡还没写几个字,庞安常就明白了他要说什么。东坡跟他开玩笑说:“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病好之后,东坡与庞安常同游清泉寺。寺里有眼泉,水极甘甜,相传王羲之曾在此洗笔。清泉寺下临兰溪。与一般的河流相反,兰溪之水竟向西流。东坡于是作歌:山下兰芽短浸溪……这次出游以“剧饮而归”结束。

时光不可倒流是残酷的宇宙定律。孔夫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对这一规律最冷血的表述是:从长远来看,每个人都是死人。

命运就像一年生植物,只能经历一次春夏秋冬。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时间的列车匆匆而过,如果错过了哪个季节的风景,再回首也是徒劳。汉乐府《长歌行》便唱: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4]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义源于有限。一个人如果真能长生不老,他收获的或许不是满足,而是漫无尽头的孤寂和虚无。所以,李商隐诗中的嫦娥,悔偷灵药,面对碧海青天,夜夜寂寥。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我们的日子,为何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曾如是问。

日子从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你伸手挽留,日子不会留步,只会从你伸出的手边溜走;你扼腕叹息,日子不会停止,只会从你的叹息中闪过。时间就像手中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所以达观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感叹时间的无情上。于是,困居黄州的东坡吟着“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勇气。那勇气,正是来自反常西流的兰溪。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

东坡的乐观来自他对把握不定的前途始终持有希望和追求。承认人生的实质是悲哀,又处处力求超越,不受局限。东坡在与生命规律的斗争中,迸发出无穷的活力。

造物主仿佛知道人们容易感慨人生易老,所以特令此处江水西流,但造物主的良苦用心,世人是否真的理解?

[1]蕲水:位于黄州东,即今湖北浠水县。

[2]子规:杜鹃鸟。

[3]白发黄鸡:白居易《醉歌 示妓人商玲珑》,“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白居易感慨青春易逝,苏轼反用其意。

[4]焜黄:枯黄。

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来乳花浮午盏[2],蓼茸蒿笋试春盘[3]。人间有味是清欢。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件偶然的小事改变了北宋的政治局势,也扭转了苏轼的命运。从去年到今年三月,久旱不雨,赤地千里,饥民扶老携幼,流离失所。一个名叫郑侠的皇宫门吏,见到成群的流民塞满了京城的街道。和许多人一样,他知道这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这是王安石的新法带来的劫难。但是,没有人敢上书皇帝,因为变法派把持着各处言路,上书只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于是,郑侠把灾民忍饥挨饿的情景画成《流民图》,呈献给神宗皇帝。其中一幅图上画的是农民裸露着身体,忍受着饥饿,在狂风暴雨里,在大路上挣扎跋涉。另一幅图上画着半裸的男女在啃食草根树皮,还有人戴着铁链,扛着瓦砖薪柴去卖了缴税。

无言的图画比煽情的奏章更有感染力。神宗皇帝看后落下眼泪,开始对新法产生动摇,逐步废止了多项新法。皇帝进而意识到,过去对旧党惩罚太重,要把旧党人才召回。

于是,在黄州躬耕的苏轼接到皇帝手札,命迁汝州团练副使。虽是平级调动,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再加上皇帝手札中有“人才实难,不忍终弃”之语,苏轼仿佛看到自己的蛰居生涯已接近尾声。所以在离黄赴汝途中,他步伐轻快、心情舒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路上东坡颇事访游。先畅游庐山,又去江西探视了子由,到金陵又与致仕家居的王安石酬唱累日。这年岁末,东坡来到泗州时盘缠费尽,即上书朝廷,请罢汝州职,回宜兴修养。在这里,他与友人一起游了南山。

南山的山势并不雄奇,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这里的景致也不绚丽。斜风细雨,何处没有?淡烟疏柳,不过尔尔。清洛漫漫,怎敌万里长江,惊涛拍岸?但东坡娓娓道来,轻挑细拢的,用普通无奇的风景,烹出一桌可餐秀色。

不争胜,不斗巧,但难能可贵的是“有味”。什么是有味,东坡自己最清楚。他说达者和不达者沟通,就像有舌头的人向没舌头的人解释什么是味道。如果问蜜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答蜜是甜的。如果再问甜是什么样子的,就没办法回答了。在达与不达之间,知味与不知味之间,有一道天然的鸿沟。在这里,勤不能补拙。

“酸甜苦辣咸”都是味,但最让人回味不已的却是清淡的味道。清淡和味道,像一对反义词,其实清淡是所有味道的糅合与归宿。好比苦和乐都不可长久,苦乐过后的清欢才是最值得品咂的。

早在密州做太守时,东坡在《超然台记》就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游于物外,不凝滞、不苛求,自然无往而不乐”。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孔夫子曾经问起学生们的志向,众弟子纷纷说欲做王侯将相,治国牧民、复兴礼乐。只有曾点说:“我向往一个场景,暮春时节,春装做好了,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澡游泳,在祭坛下乘凉,唱着歌回家。”孔夫子喟然长叹一声,说:“我与曾点一道去吧。”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东坡和好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午茶,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不由发出赞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东坡与夫子,都是深谙清欢之味的达者。“清欢”是“清淡的欢愉”,或许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我们知道它不是什么。

它不是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它不是杜甫“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的悲痛;不是纳兰容若“情到多时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的无奈哀伤;也不是王国维“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的刻骨感触。

清欢是什么味道?有舌人自知。

人间有味是清欢,不独美食、风景与人生,文字亦然。毛姆说:“写得简单和写得好一样难。”董桥对此深有感触,所以他要写得淡、再淡一些。晚年的他对自己的写作提出最严格的要求:情节要淡,情味要浓,记忆要远,况味要近。不写一株老树,只写树上几片绿叶,不写山中草药,只写云兴霞蔚。

[1]刘倩叔:泗州人,曾随其父典眉州。南山:泗州南郊风景地。东坡自注:南山名都梁山,出都梁香故也。

[2]午盏:午茶的杯盏。

[3]蓼茸:野菜的嫩芽。蒿笋:谷类茎秆,亦称蒿把,秋季产于田塘畔。春盘:古时立春日,取萝卜、芹菜等生菜、果品置于盘中送人,表示贺春、迎新之意。

同类推荐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1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欧阳海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欧阳海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欧阳海(1940年-1963年),舍身救列车的英雄。湖南桂阳人。195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三次荣立三等功。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1月18日,部队野营拉练经过衡阳途中,在进入一个峡谷后,一辆载着五百多名旅客的282次列车突然迎面急驶而来,列车的鸣笛声,使得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骤然受惊,窜上了铁道,横卧双轨上,眼看一场车翻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就在火车与惊马即将相撞的危急四秒钟,欧阳海毫不犹豫地冲上,用尽全力把惊马推离了铁轨,列车和旅客转危为安,他却被火车卷倒在铁轨边上碎石,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3岁。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亲爱的读者,现在呈现给您的这一篇篇璀璨夺目的美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的每一篇都值得您反复阅读,甚至背诵。“双语美文悦读馆”里的美文以绚丽的文笔,引领您进入一个不同文化的人生世界,细细品味,不仅给您美的享受,更给您以人生的启迪。在清凉的午后,或者是温馨的夜晚,一边品尝杯中的香茗,一边欣赏书中的美文,心旷神怡、宁静淡远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感悟人生真谛,沐浴智慧光芒,在红尘中做一次出世旅行,于平淡中追寻隽永,于短暂中思考永恒。
  • 守岁白驹

    守岁白驹

    本书是郭敬明三本散文之卷二,收录了《崇明春天》《天下》《四季焚香》等精美散文,以他的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的文章为主要内容并加以增补,此次他亲自修改和编订,甚至对文章题目做出全新修改,将年少时期最初的创作整装呈现。《守岁白驹》书名意指留下这本书,化成一匹白马,守望曾经的岁月。也许过去已是一座再也无法回去的空城,但是,至少有这样一本书,代替作者,代替所有过去的人,以示纪念。
热门推荐
  • 茉阳之花

    茉阳之花

    她以为这是一次无意的穿越,竟不知早已注定,她只想在这妖魔横行,战火四溢的时代平安的度过一生,却不料危机四伏,无从平凡。他是妖魔两界的君主,万年难遇的真正强者,却有着多重身份。他是天帝之子,除他自已,却无人知晓,他俊美温和,偶尔幽默风趣。他是天界上神,高贵冷俊,六界之中,连天帝都要敬他三分。他是天界战神,却因三百年前犯下大错,被贬入凡间,做了重明山山神。
  • 皇帝行

    皇帝行

    一个比较惫懒的人,回到过去,按照他所了解的穿越经验,应该能获得很舒服吧!现实是:进一步荣华富贵,退一步百丈悬崖,他别无选择!可问题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进,好吧,承认他在权力和政治上是菜鸟!不过没有关系,咱去求那些历史上的大神。让别人为自己的幸福努力这才是做皇帝的最高境界!
  • 正阑珊

    正阑珊

    一琴,一剑,一人,原本于她而言已足以立足于这乱世。可习惯了独来独往的她却阴差阳错的遇上了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的男子。是缘?还是孽?她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吗?江湖很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新人来报道,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提意见哦~
  • 新生无悔

    新生无悔

    混沌之火经历数载生出灵智,转世为人只为生存;生命之花左右相随,无怨无悔只为了爱;星际动乱,绝对力量,终极势力纷纷露面,前途茫茫飘渺不定……
  • 英雄黎明

    英雄黎明

    自己的命运应该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江湖是一盘大的棋局,而最关键的那颗棋子,正在失控……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明朝末年一皇帝
  • 太阳龙盘

    太阳龙盘

    在茫茫冰川中神秘的太阳龙盘现世,不到两天却被人炸毁一空,始作俑者被处于人类极刑,却意外重生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从此,一张无形之手推动着主角开始了毁灭诸天之路!
  • 雪中玥

    雪中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六岁被弃,仇家风光无限,原以为只是针对她一个人,却没料到娘惨遭毒手……既然你们容不下我,那我就收了这天下,把欠我的双倍还之!
  • 冥城灵探

    冥城灵探

    一个失去往日记忆的我,在午夜垂钓的时候却钓上来一具白花花的女尸,她是谁?故事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