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7200000023

第23章

这时候,有许多知名人士,包括巴德莱夫斯基、利奥波德·戈德斯基、尼赞斯基、帕芙洛娃和梅尔芭,都到我们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厂参观。

巴德莱夫斯基既有迷人的一面,又有庸俗的一面。他特别自高自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在纽约里茨旅馆里碰到他,问他会不会在纽约演奏,他却回答道:“现在我是为敝国政府公务外出,不举行演奏!”后来,他成了波兰的总理,我对此事没有什么好感。

而伟大的钢琴家利奥波德·戈德斯基,总是那么朴实和幽默,他圆圆的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在洛杉矶,他开完演奏会后,就在那里租了一所房子住下,我经常去他那里。每到周日,我都可以去听他练琴。

尼赞斯基的长相很漂亮,但神情严肃。当时,我们刚好拍《治病》。他就坐在摄影机后面看我拍戏。其他的人看了都大笑,他却一点也不笑,还越来越忧郁了。告别时,他和我握了手,只是淡淡地说他很欣赏我的演技,问还来参观行不行。我说当然欢迎。后面的两天,他看我拍戏还是一样的表情。最后一天,我知道受尼赞斯基的忧郁影响,我做不好那些逗笑的动作。于是,我就让摄影师别在摄影机里装胶片。但每天看完后,他都会对我说:“您是一位舞蹈家,您的喜剧是芭蕾舞型的。”

说到舞蹈,什么芭蕾舞剧团我都没看过。也就是那周末的时候,我受邀去看了一场午后演出。

到戏院后,出来欢迎我的是贾季列夫。为了让我喜欢,后来他对经理说:“跟尼赞斯基说,休息后,我们演《牧神》给夏洛看!”

第一场芭蕾舞演的是《山鲁佐德》。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满意。但尼赞斯基一出场,我就震撼了。看了他跳的双人舞,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天才。

休息的时候,贾季列夫带我去尼赞斯基的化妆室,他之前就跟贾季列夫说了。但是,敷衍应酬不是尼赞斯基所擅长的。我到那里后,他只问了一些与电影有关的无关紧要的话,我的答复也很简单。催场铃响,休息时间结束了。我要回到座位上去。

“还早呢,多待会儿吧。”他说。

“尼赞斯基先生,奏完序乐了。”这时,有人来敲门说道。

我着急了。

他却说:“不用担心,时间多着呢。”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感觉有点奇怪。

于是,我说:“您瞧,我还是回去吧?”

“别!别!让他们再奏一次序乐。”

后来,贾季列夫冲进化妆室来了。

“观众已经在鼓掌了!快上场吧!快上场吧!”

“这样更好玩,让他们等着好啦!”尼赞斯基说。然后,他又泛泛地问了我一些话。

我感觉很窘:“但是,我真的要回位子上去了。”

尼赞斯基的演技在《牧神的午后》中是空前绝后的。里面所需要的一切情趣,他用几个简单的手势就表达出来了。

半年后,尼赞斯基疯了。

要达到一门艺术的崇高境界,这样的人很少。但帕芙洛娃就是这样一位罕见的艺人。我总是被她的表演深深地感动。

帕芙洛娃到好莱坞环球影片厂来拍新片的时候,我认识了她。后来,我们成了知己。可惜的是,她舞蹈中抒情的趣味,旧式摄影机的速度拍不出来。就这样,她那伟大的艺术没有流传下来。

有一天,在利维餐馆里,我收到一个条子,问我可不可以到康斯坦斯·科莉尔小姐的桌子上去,她想见我。这让我特别高兴,我当然答应了。要知道,科莉尔小姐和赫伯特合拍过电影,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很钦佩她的演技。这次见面后,我们就有了很好的交情。她还给我介绍了很多朋友,让我认识了赫伯特·比尔鲍姆·特里爵士,会见了道格拉斯·梵朋克。

据我所知,赫伯特的演技非常好,他不仅能激发观众的思维,连观众的情绪他也能掌握,实乃英国戏剧界的一位巨匠。他演过很多好电影,如《奥立弗·退斯特》、《裘力斯·凯撒》。

我十四岁时就看赫伯特·比尔鲍姆·特里爵士的许多出拿手戏。因此,我非常愿意接受康斯坦斯·科莉尔的邀请去作陪,她要约赫伯特爵士和他女儿艾里斯吃饭。

约会当天,我故意去晚了一点儿,我希望康斯坦斯·科莉尔先去,这样的话我才不会紧张。因为约的见面地点是在亚历山德里亚旅馆赫伯特·比尔鲍姆·特里爵士的房间。但是,我去了之后,只有赫伯特·比尔鲍姆·特里爵士和他的影片导演约翰·爱默生两个人。

“啊!卓别林,进来吧!您的大名我从康斯坦斯那里早就听说了!”赫伯特爵士说。

进去后,他把爱默生给我介绍了一下,并说他们刚才在讨论影片。但没过多久,爱默生就离开了。这时,我感觉很不好意思。

“让您久等了,很抱歉!刚才,我们在探讨如何加强女巫的那一场效果。”赫伯特爵士坐下后说道。

“嗯……嗯……”我结巴了。

“如果给气球挂上些薄纱,让它们在空中飘,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些。您觉得呢?”

“嗯……嗯……非常妙!”

这时,他望了望我说:“您在事业上非常顺利,是吗?”

“这没什么。”我吐词不清,似乎在道歉。

“但现在您是名满天下啊!在英法两国,您的歌士兵们都唱呢!”

“不会吧?”我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他又望了望我,有些怀疑我说的不是真话。然后,他站起来,说:“康斯坦斯怎么还没来?我出去打电话问问她怎么回事儿。现在,您见一下我女儿艾里斯吧!”他一边说,一边就走出去了。

终于,我可以舒一口气了。但这时,一个姑娘进来了,她说:“卓别林先生,您好!这个世界上唯一没看过您电影的人,大概就是我吧!”

我有点窘,笑着点了点头。

当年,艾里斯刚刚十八岁,她的样子很吸引人。

“康斯坦斯总是提起您!”她说。

我又有点窘,仍笑着点了点头。

后来,赫伯特爵士进来,说我们不等康斯坦斯了,她要试戏装,来不了了。

天啊!和他们两个陌生人在一块儿,我该怎么办啊?我心里很着急,只是默默地跟着他们。坐到桌子上后,他们尽量找话题,但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他们说到很多地方,问我去过没有。谈到马克斯·莱因哈特导演的戏,问我看过没有。我都摇摇头,表示很遗憾。

这时,特里打量着我,说:“我觉得,您应该出去旅行旅行。”

我说,我现在根本没时间去旅行。然后,我一口气说了很多话,大概就是说他演的好多戏,我小时候就看过,还说,能和他在一起进餐,我很激动。

我的话感动了赫伯特·比尔鲍姆·特里爵士。他说:“真的吗?真的吗?”

我们从那以后就成了知己。

从康斯坦斯口中,我听到了与道格拉斯·梵朋克有关的许多描述。总之,道格拉斯·梵朋克是一位很有魅力的活泼的年轻人。但有一天,几个人约好了在道格拉斯家里聚餐。后来道格拉斯和我都曾谈起那天晚上的情景。那天晚上见面之前,我们都不太愿意和对方见面。但是,从那晚起,我们成了一辈子亲密的朋友。

事实上,道格拉斯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他为人真诚,也很谦虚。观众就是被他的优秀气质感染了的。

为了拍摄《罗宾汉》,道格拉斯专门开辟了一片占地十英亩的场地作布景。他交友很广,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但他住的地方环境很差,房子盖在比弗利山上,看起来,这里以前是投资地产的,只是现在荒废了。第一个在比弗利山定居的电影明星是道格拉斯·梵朋克,我常被邀去他家度周末。他那儿经常住着两三个配角演员。

每个周日的早晨,我们天不亮就要起身,骑着马越过山地去看日出。道格拉斯每次都事先把马准备好了。

当时,道格拉斯的第一个妻子和他离了婚。他与新女友玛丽·碧克芙正在热恋,但他们都很谨慎。我竭力劝他们不必拘泥于形式,因此,他们后来结婚的时候没请的人就我一个。

那段时间,哲学是道格拉斯和我常谈的话题,他认为我们的命运是老天注定了的,可我觉得人生是空虚的。他对浪漫情调的痴迷真的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另外,为了贪玩取乐,他还养了很多警犬和狼狗。

很快,好莱坞就成了演员、作者和其他知识分子的圣地。世界各地的许多著名作家,包括英国的小说家萨姆塞特·莫姆和艾莉诺·格林,都来到这里。

好莱坞特别欢迎萨姆塞特·莫姆写的电影故事,虽然他从来不在这里写文章。

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会有一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旅馆出现在好莱坞,但它的租金却很昂贵。由于交通不便,很多名人都会住在这里。艾莉诺·格林在这家旅馆包了两间卧房。其中一间被改成了客厅。

艾莉诺宴请十个客人的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和她见面。我第一个到她那里,刚开始,她说的一些与我眼睛有关的话让我很不好意思,但后来她留给我的印象是很可爱的。

生活于英国上流社会的艾莉诺的名叫《三星期》的小说讲述的是保罗和一位王后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的影响很大,震撼了整个英国社会。在一般人的眼里,艾莉诺很容易激动。事实上,她是最冷静的。但她设想电影中的恋爱故事时,却像个小姑娘一样天真。

她写给好莱坞的《三星期》、《他的一小时》、《她的片刻》三部曲,一部比一部写得快。《她的片刻》十分感人,写的是一位即将出嫁的大家闺秀与自己喜欢的男子在片刻间的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

同类推荐
  •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他们,同样于19世纪中后期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他们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局面;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他们同样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维新。然而,他的改革遭到惨败,国家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他的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国家从此踏入了近代化的行列。种种的相同,却产生了最后的不同,他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们,就是光绪皇帝与明治天皇。
  • 自由的老虎

    自由的老虎

    作者在高二那年因一个交换生项目赴美,之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这个培育过无数英才、尤其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母校里,开始了四年的生活。她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致敬,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发现,原来菲茨杰拉德还曾深深影响过许多曾在普林斯顿就读的学生,其中有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还有因写作《江城》《寻路中国》而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命运似乎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神秘的圆环……
  • 莫扎特 里姆斯基

    莫扎特 里姆斯基

    王建勋、郑毅编著的《莫扎特 里姆斯基》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莫扎特里姆斯基》对莫扎特、里姆斯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热门推荐
  • 绝色倾城废材女王

    绝色倾城废材女王

    当二十一世纪的全能女王,穿越为月家废材嫡女,看她如何翻云覆雨,玩转异世。。。萌宠神兽相伴,邪魅夫君携手共闯下。“墨儿,你又不乖了”某男无耻的说道,还不忘摸一下小脸。某女炸毛“妖孽,快放开我!”“就不放,墨儿不是说过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吗,我怎会放开呢?对不对呢、”某女无语。。。自己的确说过吧美文哦,大家多支持,小诺谢大家了哈。么么哒。。。。。。。(づ ̄3 ̄)づ╭?~大家喜欢就支持,不喜欢的可以绕道而行。(那个作品类型不是女尊,只是穿越玄幻)
  • 南徕

    南徕

    本文算是正统奇幻,讲诉一段奇幻的历史,以主角进行的模式将大家带入到一段属于人类之间的战争的故事。
  • Maid Marian

    Maid Mar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都修佛记

    花都修佛记

    自从领养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之后,林日发现他竟然可以修行了!斗血族、盗仙墓,去南极看看极光,研究研究各个门派的山门在哪,顺便帮死党抢个圣女。从此,赶尸门大小姐、外熟内涩的大学英语教师、明代的保守老板娘、商场少妇、美女导游、古灵精怪的美丽女鬼等。各有性格的女人出现在他的生活里……(非11,但有些猥琐)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魅后释逍遥

    魅后释逍遥

    初见时,她亦他平平淡淡;再见时,她亦他深深恋恋;不见时,她亦他思思切切。识过、爱过、恨过、苦过、乏了红颜,困了卿君,到底已是遍体鳞伤,心奈何还千疮百孔,弃了这一切,定要潇潇洒洒活一遭!
  • 幻空时代

    幻空时代

    叶寻,一个平民家庭的孩子,一次次的意外让他重生在了当代。曾经只想平平淡淡的他却背负起了拯救国家的重任...岁月如梭,很快二十年过去了。就在他要担负起国家重任之时,一场全球性的风暴却袭向了他,使他的人生不得不再次发生转变......
  • 续小儿语

    续小儿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