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5100000027

第27章 繁荣科学文化,为幸福提供精神给养(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要求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就业压力较大,对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我国目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人均受教育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年以上,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GDP增长近82倍,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长近55倍。但是,人才比例失调问题比较严重,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也暴露了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这在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就业问题上有突出反映。2010年以来,国内低技能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迅速恶化。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返乡。持续数年的技工荒及产业工人素质的低下,已直接影响了我国的产品质量、技工实践转化为技术的能力,并最终给产业升级造成了很大打击。严重的农民工、大学生失业和技工荒的同时存在,表明目前国内就业市场处于结构性的失衡状况,也显示出国内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的严重不匹配。

人才培养需要依靠国家的教育体系,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在中国现代史上,“教育救国”曾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理念,对中国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在鸦片战争和此后的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举国感受到亡国灭种的忧患,以康有为、严复为代表的“教育救国”论应运而生。他们看到致力于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救不了中国,开始把希望投向教育,由“言技”转为“言教”,教育被提升到救亡图存的高度。“教育救国”思想的兴起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兴学办教行动,对中国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现代真正的教育大家都是在那时候诞生的。与100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当代教育界应该感到惭愧,现在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实践虽然在知识内容和教育设施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教育思想和灵魂方面并没有出现与时代相符的进步。

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强盛和繁荣,均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的一个典型是日本,它实行了“教育立国”的战略,并因此造就了在世界历史上国家发展的奇迹。日本“教育立国”理念,即把教育改革置于基础性的长期重要的地位,不断推动以培养所需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改革,这不仅是其他各项改革取得成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引导日本经济走向强盛的根本途径和长期任务。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与强盛,也与教育有着很大关系。

国家的资源应该投放到哪个领域、哪个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曾指出:中国在教育投入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隐含着巨大隐患。中国在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发展经济到一定程度之后,未来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教育战略的长期支持,才能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如果中国寄希望于未来保持长期的可持续的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不在于拥有多少能源和矿产,而在于拥有什么素质的国民,有多少具有创意的头脑------这才是最重要的财富。现阶段,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远低于物质资本投资,大约各占GDP的2.5%和30%。这样的现状如果持续下去,对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将造成巨大影响。要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才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实现建设健康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并最终实现人民幸福,唯一的实现路径就是教育!

推进文化发展,引领幸福时尚

文化是改善国家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因此,我们应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取得了大幅的发展和提高。至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物质方面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因此,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要把文化产业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结构、扩内需、增就业、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在国家文化发展精神的指引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然,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够高、实力不够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要放在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努力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第二,进一步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完善。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加快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大力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培育文化人才、信息、技术和版权等交易市场,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制,积极培育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基层农村连锁网点,推广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构建覆盖广泛、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鼓励文化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大力发展文艺演出院线,加快电影院线特别是中小城市电影院线、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建设;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构建网络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大力发展经纪、代理、评估、咨询等文化中介机构,推行文化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动行业组织更好地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

第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应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当然,也要积极培养各类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继续推动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名家大师、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及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同类推荐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政务工作全书(下)

    政务工作全书(下)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王金柱编著的这本《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以实现中国梦为全新的参照,在60多年历史的大视野下,探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执政条件下改善党群关系的根本途径,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深厚力量源泉。本书还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等方面探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分析在执政背景和历史方位发生的变化情况和产生的影响,回顾执政以来的党群关系,总结,国外政党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提出了改善党群关系面向未来的出路与对策。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热门推荐
  • 金妆

    金妆

    烧脑文登场!这里纯宅斗技术流,心理流,绝不走靠男人上位流。这里半个吃素的都没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没有!个个都不是来吃盒饭的!不是来打酱油的!不是路过的!!!重头戏一个接一个,玩手段,玩头脑,就是不玩傻白甜辣文,爽文,绝不坑人文!
  • 猛鬼记事本

    猛鬼记事本

    风,无形无影,摸不到、看不到。那些你看见的、坚信的、否定的、他们真的存在吗?
  • 从前,初恋

    从前,初恋

    她叫唐笑笑,是一个地球人。她叫李默默,来自月亮上一个国家的公主。他叫何照厦,是一个地球人,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是一名大学老师,父亲却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董事长。一切的爱恨情仇从他遇上李默默的那一天起拉开了序幕
  • 神之天赋,神之孤独

    神之天赋,神之孤独

    短篇。带点神秘的玄幻。来源于我做的一个梦,梦里我是那个孤独的神。
  • 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

    二货女VS冷漠闷骚男,唐心自认没狗胆未婚生子,但是楚小泽是谁生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刘皇叔卷土重来

    刘皇叔卷土重来

    白帝托孤,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刘玄德故去,蜀汉开始落败。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感慨,如果没有这次的伐吴,可能是以蜀代魏,令人感慨。本书将三国之中的遗憾全都弥补,周瑜不会被诸葛孔明气死;颜良文丑不会被关公一刀秒;吕布不会认贼做父;袁绍不会在优柔寡断;这样才会有意思。
  •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主要为我们讲说了百年屈辱与抵抗、百年专制与斗争、百年志士与英烈、百年政要与将领以及历代王朝辉煌盛世,让我们从多个方面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发展史。
  • 绝色总裁的小农民

    绝色总裁的小农民

    山村少年意外获得神魂传承,他只想安心种地,没想到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花、警花、姐妹花蜂拥而至……耕田种地我在行,可是对付这么多莺莺燕燕,该怎么办才好?啊啊啊,美女们,请自重,俺还是一个黄花大小伙!
  • 魔兽修仙

    魔兽修仙

    在一个仙魔已灭亡的修真世界,两个不同命运的少年,两个相同的道路,两种不同的选择,一场巅峰的对决。魔王李星云带你横扫八方。
  • 杨晓涵出乡

    杨晓涵出乡

    农村姑娘杨晓涵自小就立志要离开贫瘠落后的家乡去外边闯荡一番,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终于如愿以偿,由此展开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农村女孩的职场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