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8100000018

第18章 总是春光

好像,十多年了,在北京呆上一个月,就想往外地跑。因为,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在外边,想找的人找了,想看的地方看了,坐上回北京的飞机,就嫌飞机慢。就想骑在飞机上边,甩着一根鞭子喊:驾!驾!因为在外边时间长了就想北京,就觉得无论我如何地喜欢“游牧”,但是只能长住北京。

为什么?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只觉得这里有我生存的氛围。可我素不郊游,那么我的氛围在哪里?

12月21日早晨,一地冰雪,满目纯净。我叫上出租车,去北京图书馆参加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十周年大会。我的腿有骨关节炎,一受冷就痛,甚至就跛。我怯怯地要求司机能不能把暖气开大一点。司机不理,只伸手把本来开到中档的暖气,一下关掉。那就是,不让乘客说话,乘客没有资格说话。可从我家去北京图书馆,路漫漫而修远矣。冰天雪地间,万一腿病又犯,又得一两个月不能下楼。我说(我一开口已吓出一身汗):能不能开点儿暖气?

司机拍打着驾驶盘,嚷嚷最脏的话,我不能写到稿纸上更不能转述。我不能与他理论或是为自己辩解,我明白只要像老鼠那样吱一声就得再一次接受脏话的“洗礼”。

一个很好的早晨一下污浊了。

下车时我给了车钱就走,不说再见,不道谢谢,头也不回。我也不再礼貌了,更何况事实上,我已经变成了老鼠--只要还没离开他的车。

不文明派生不文明助长不文明诱发不文明繁殖不文明。在外边总想北京,在北京坐车、上街、购物又常常要经受不文明不礼让不和谐不道德的痛苦。

走进北京图书馆的多功能厅,正面****墙上,挂一红布横幅,上边别着一行白纸剪出的字: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十周年。没有带着甜笑的服务小姐,没有端着酒水的侍者,没有水。学人也如骆驼,啃书的时候,储存上热能,然后不吃不喝也能过。

白纸红布的会议布置,在90年代的今天,越发见着文化的清贫。书院导师季羡林先生,总是一袭中山装;张岱年先生,也是一袭中山装。人是永留中国文化史册的,服装面料是早已过时的。他们坐在主席台上,与身后墙上的白纸红布浑然一体。

书院的第一任导师中,有梁漱溟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会场上放映梁、冯两位先生的短而又短的录像。梁漱溟先生的嘴,像一个钉书机钉。他说起话来,好像一下一下地把学识钉下去。这样一位板上钉钉的学人,好像很平常很正常地就被世界遗忘了。老了老了又被人想了起来,被称为新儒学一代宗师,京城召开梁漱溟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

冯友兰先生摸着一把洁白飘拂的胡子,好像体味着中国文化的丰富清逸。他说“五四”时期要注意西方文化中有哪些应该吸收,现在要注意中国文化中有哪些应该继承。我就想起他自书的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国文化书院在1984年成立。院长汤一介先生善眉善目,似用几千年中国文化浸泡酿制而成。他一片善心想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书院举办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还举办过二十多期讲习班、进修班和一期两年制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在全国有一万两千名学员。书院十周年大会的会场外边,长长又长长的桌上,摆着多多又多多的书院编辑、撰写的着作。《比较文化研究丛书》、《中国文化研究年鉴》、《神州文化集成丛书》、《中国文化书院文库》等等。我哪里记得下来。我看着这样一些书名:《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论传统与反传统》、《中西文化异同论》,想起冯友兰先生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再看环境学导论、管理学概论、经济法丛书,觉得真是“阐旧邦以辅新命”。

终是改革开放多元发展,才有了我国第一所高层次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机构,而且是民办的。看着会场上的导师智者学人,我忽然想,我在外边老想着往北京飞,我所需要的生存氛围,就在这里,当然不仅仅在这里。

一位前辈在发言中,讲到南韩很重视中国文化,尤重中国文化的三个字:教、礼、和。我就想起了刚才那位出租车司机,想起经常遭遇的少教育、欠礼貌、伤和气的行为。中国文化哪里去了?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人们互相这么说话:我能帮助你吗?什么时候,柜台前人们不是互相挤成一堆,而是排起队伍?什么时候,队伍里不是你推我搡一个个粘连在一起,而是人与人之间都间隔一个距离?什么时候,走路碰了别人或是被别人碰了,要说一声对不起?什么时候,影剧院里、公交车上,人们不大声喧哗?什么时候,不以权欺人,卖货的不欺买货的,开车的不欺坐车的,治病的不欺看病的,教学的不欺求学的,写书的不欺读书的,演戏的不欺看戏的,上级的不欺下级的。

在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十周年的会场上,竟是不合时宜地苦痛起文化的失落。

会场上自然年纪越大坐得越靠前。往前看,帽子很多,头发很少。胡子也少--一个个刮得精光,一个个很礼貌很郑重很文明很文化。不过我有一种隐隐的忧虑,但愿我是杞人。往后看,帽子少了,头发多了,而且浓密茂盛,甚至从头顶茂盛到下巴--留着络腮胡子或是山羊胡子。这也是青春的宣泄。再看那青春的包装,西服并花格,时装且淡妆,总是春光。

总是民族的繁衍,总是文化的延续。总是春光。

同类推荐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从特定的小说角度深入观照台湾女性文学,通过对当代台湾女性小说流变历程的系统梳理,以及对其女性书写价值的凸显,融入一种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构建视角和学术原创性。
  • 夏丏尊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夏丏尊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传统昕谓的“诗学”,主要指诗歌理论与批评,但是,钱志熙先生在分析了从晚唐到近代“诗学”一词的使用情况后指出,“诗学”一诃,“除了指诗歌理论与批评外,还指构成诗人创作之能力的学理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学是构成诗歌创作的基础,诗学的主体存在于诗歌创作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史即诗学史”。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是对先秦诗学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心得,分上、中、下三篇。
热门推荐
  • 巡狩诸天

    巡狩诸天

    失落在地球上的天族人,因为一次星际探索来到了自己祖先曾经生活的世界,却被认定是无法觉醒天族血脉的废柴,且看他如何逆天奋争,寻武求道,与自己的废柴朋友一起踏上天地间的巅峰。
  • 牛仔

    牛仔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他们头戴墨西哥式宽沿高顶毡帽、腰跨柯尔特左轮连发手枪或肩扛温彻斯特来复枪、身缠子弹带、穿着牛仔裤皮上衣、束袖紧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双饰有刺马钉的高筒皮套靴、颈围一块色彩鲜艳夺目的印花大方巾、骑着快马风驰电掣的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声明:本书与现实无关,准备在本书中看世界历史的朋友,可以止步了。准备看美国崛起史的朋友,也可以止步了。再次重生,本书与现实无关,至于那些牛仔上厕所是用手纸还是树叶的问题,我不想纠缠……】推荐死亡军刀新书《教父》一本不错的历史!!!
  • 鸥鹭忘机

    鸥鹭忘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抗日之深山孤狼

    抗日之深山孤狼

    王军,是一名军人的后代,从小其父亲从军在外,他与他的伙伴们跟着村庄里的猎人打猎,学会了很多狩猎的本事,从小如此环境,造成他刚强的性格,他与伙伴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但随着一群人的进入,他的命运开始改变。
  • 黑道蠢妻总裁跪下唱征服

    黑道蠢妻总裁跪下唱征服

    她是他一手带大的狼崽,在黑道里的势力根深蒂固.她是白家失散的千金,他是撑起帝国的首席.他因为心结离开她,她苟延残喘.两年后的再遇,擦出耀眼的火花.
  • 网游之神话降临

    网游之神话降临

    我们不打怪练级,我们泡NPC!我们不骑马骑驴,我们骑飞鸡!我们不只是玩玩游戏,我们还跟npc称兄道弟!我们不只要多愁善感,我们还要爆笑剧情!我们不只有儿女情长,我们还有兄弟义气!我们不只是称霸天下,我们还要神话降临!这是一个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网游,诚邀你来神话降临!
  • 僧羯磨

    僧羯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风大武仙

    西风大武仙

    神棺炸碎虚空,主角横空出世。少年面对围攻诸敌,神色淡漠的脸庞越发寒冷,冰冷的目光扫向敌手…………拳出,刀兵碎!扫腿,诸敌亡
  • 盛宠之名门医女

    盛宠之名门医女

    现代女法医莫颜因意外穿成大越朝左都御史嫡女,爹爹为朝中重臣,刚正不阿,娘亲强势,大哥书呆子,二哥是京都有名的败家子,可是,背地里抱着箱子数金子两眼放光的爹爹真的是两袖清风的忠臣?在油灯下缝补,满脸慈爱的娘亲真如传说一般泼辣?莫颜决定向爹娘和兄长学习,苦练演技,于是,她就成了朵小白花。眼瞅着到了婚配年龄,定要为自己谋个如意郎君,那个手握重兵,芝兰玉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叔,就你了!设下圈套,皇叔请入瓮!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处世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处世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知足人的处世艺术正是表现为足与不足的调和平衡。知“不足”所以知足;不知“不足”,所以不知足;“不足”,可以知足;不知足:便总是“不足”。由此可见,知足就是一个人自觉协调人心无限的欲望与现实有限条件两者关系的过程,它用什么来协调?用“知”来协调。足不足是物性的,而知不知则是人性的。